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习近平新时代绿色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与当今时代发展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其内容包括绿色环境发展观、绿色经济发展观、绿色政治生态观、绿色文化发展观和绿色社会发展观等。习近平新时代绿色发展思想具有强烈的时代意识、知行合一的实践特质、真挚的人民情怀和鲜明的民族风格等独特的理论品格。习近平新时代绿色发展思想注重从战略全局上观察和判断形势,着眼破解发展中的生态难题,善于运用历史的智慧,坚持底线思维,贯穿马克思主义哲学精髓,具有明显的方法论特色。  相似文献   

2.
一些党员及党员领导干部在先进性的认识和实践上发生了偏差,导致其“先进性”严重背离了人民性。经过对党员及党员领导干部先进性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步骤进行研究,进一步确认和证实了其先进性的人民性性质,这种带有人民性性质的先进性所具有的创新和集体主义以及注重业务的属性,能使发生偏差的先进性回归人民性,并持久保持人民性。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和现实基础,内含和谐自然观、绿色发展观、生态民生观、生态系统观、生态法治观和全球生态观等6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具有深邃的新时代意蕴。这一思想实现了"理论引领"与"问题导向"的统一,实现了生态"三观"的统一及"民族意识"和"人类情怀"的统一,特点鲜明。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需要注重从现实的生态环境问题入手,需要坚持系统性思维,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需要依靠人民自觉行动,依靠制度和法治以及全球合作。  相似文献   

4.
一、发展观演变的历史过程 人类对发展的研究从人类具有自我意识起就已经开始,柏拉图就在《理想国》中为人类的发展描述了一个美好的蓝图。从现代意义上的发展来说,对发展的研究应该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其它社会科学。古典经济学家如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认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和标志是经济增长,而以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却认为,发展的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发展的核心不是经济增长而是社会变革。这两种观点都对后世的发展观产生了重大影响。二战后,由于实践的需要,发展问题越来越成为各国政府和学者关注的焦点。发展观也经历了一个逐渐成熟的演变过程。国内学者对发展观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夏禹龙教授认为,发展观大致经历了三次重要的转变,形成了三种主要的发展理论:单纯的经济发展理论、综合的社会发展理论、可持续的的发展理论。杨信礼教授则认为,近几十年来社会发展观的演变,清晰地显示出了一个轨迹,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创造性地实现了当代中国社会实践主题的变换,创立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观理论。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邓小平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观理论在不断变革中创新发展,构成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战略思想和理论基础,成为推动社会实践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也是绿色发展理论不断完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还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目标和准则。绿色发展理念站在时代和发展的前沿,体现着社会发展的时代性和先进性,在其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也包含着深刻的以人为本思想。文章从理论层面分析了以人为本思想在绿色发展理念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并论述了其在绿色发展理念实践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党的先进性最终要靠广大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而在这项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系统工程中,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党员具有关键意义,它是共产党和共产党人永葆先进的根本。我们所说的科学理论,就是指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发展观,把发展提到了宇宙观这样最根本的理论高度,是“最完备最深刻最无片面性的关于发展的学说”。新世纪的发展需要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需要在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中把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和深入地考察现实变化相结合,把基本理论的传承和具体实践的创新相结合,才能对发展的理解更具全面性,对发展的视野更有广阔性,对未来承担更大的责任。这种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发展观的丰富和深化、创新和提高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重要理论支撑和理论基础。中国发展的新模式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中国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战略,是在新世纪新阶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深入、政策规范和实践展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涵盖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同时凸显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就其性质定位来说,不是传统的理性主义发展观,而是现当代意义的理性主义发展观;是兼顾社会发展的本质规律层与具体运行层的发展观;是立足于实证而又超越实证的发展观;是倡导社会各因素持续协调的发展观;是从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个维度出发进行研究的发展观,这些特点充分表明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现代性、科学性,表明这一理论在当代仍然具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10.
论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发展观雷振扬邓小平同志的发展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当代的卓越创新。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邓小平的发展观,对于更好地理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基于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强调自然对人的主体作用和人对自然的能动性及主客体统一,反对无限制攫取自然资源的资本主义形式的人类中心论,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工人劳动天性的压迫,揭示了资本逻辑使自然全面资本化、异化的事实,表达了对无产阶级生存状况的同情,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和人民立场,并对“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共产主义相统一”的理想社会形态进行了合理预设。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对新时代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从理论角度出发,通过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了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自然先在理论”;通过促进经济理性与生态理性相统一,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了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辩证统一理论”;从实践角度出发,通过发展“资源节约型”的循环经济,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了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物质变换理论”;通过创新绿色生产的新发展模式,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了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劳动中介理论”;通过倡导低碳、绿色的新生活方式,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了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价值矛盾理论”;从价值角度出发,通过彰显绿色发展的人民价值旨归,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了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人民主体理论”。  相似文献   

12.
“追赶超越”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陕西发展的科学定位和精准把握,是新常态下推动陕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行动纲领。绿色交通是“追赶超越”需要实现的重要目标之一,如何在“追赶超越”中贯彻绿色交通理念及选取何种实施路径,成为陕西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综述“追赶超越”和绿色交通的基础上,梳理了二者的理论内涵及绿色交通的基本原则和构成要素。从政策法规、基础设施、运输结构、智能交通等方面分析了陕西绿色交通的基本现状,总结了陕西在发展绿色交通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陕西在实现“追赶超越”中贯彻绿色交通理念的五条实施路径,为陕西绿色交通发展提供了依据。研究认为,实现绿色交通应遵循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一体化原则;陕西在发展绿色交通中存在着交通运输规划与用地之间矛盾加剧、交通结构比例不协调、居民出行方式多样化、公众参与度较低等问题;陕西可从优化交通运输布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交通结构,加强科技创新、引领绿色理念,构建协同机制、保障交通发展,扩大教育宣传、激发公众参与热情5个方面贯彻绿色交通理念,实现“追赶超越”。  相似文献   

13.
生态伦理与中国神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德勒兹生物哲学中的"根茎以遂"和"机器思考"为切入点,可以尝试将中国古代神话,特别是关于女神部分,引证于西方生态女性主义各主要论点.从女娲、羲和、精卫到后来的嫦娥,她们的故事皆潜藏着若干元素,足以(一)与西方生态学例如大地女神"盖亚假设"相提并论,(二)向整个现代生态伦理提供另一"生机"思考体系.目的在于探索怎样从与生态有关的中国古典文化中,提炼出一个类似德勒兹式的人与非人的横截横切和回旋的沟通结构,在学术上建立乐生、利他和虚怀朴素的生命伦理.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成果,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承载了党的理论创新传统,体现了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内容非常丰富,主要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关于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理论,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理论,关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理论,关于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的理论,关于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理论,关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论;当前,必须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成果,贯穿于学习实践、研究实践和经济发展实践当中,以进一步推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生态危机的全球化和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绿色发展理念和绿色生活方式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可以成为当今绿色发展的理论营养。“道”和“德”是庄子哲学的本体论基础和依据,其中蕴含着极为丰富深刻的生态智慧。“道”具有本根性、整体性、同质性、超越性、自然性等基本特征,“德”是道赋予包含人在内的世间万物的内在自然本性。庄子之“道”与“德”中蕴含着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表现为物无贵贱、万物一齐的平等价值观和内在价值论,顺物自然、无为为益、处物不伤的生态方法论,知足知止的绿色生活方式与生态消费理念。  相似文献   

16.
“身体”是福柯哲学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同时也是我们所有历史与文明发展的一个主线和基点。我们对“身体”的认识程度反映的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整体认识程度。福柯将“身体”作为一个观察世界的眼睛,通过“身体”将其哲学建立在一个空前的高度之上。  相似文献   

17.
开发绿色生产力、实现西部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产力理论的发展经历了系统生产力、市场生产力和绿色生产力三个阶段 ,开发绿色生产力 ,发展绿色产业 ,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也是西部地区由相对落后的追赶工业化 ,到知识化和绿色化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 ,这个结论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辨证的历史发展理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的资源禀赋理论、突破绿色壁垒的比较优势理论、科技进步的后发优势理论四大理论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观的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发展动力问题是人类历史永恒的话题。唯物史观指出,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在坚持这一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状况,不断对社会发展动力观进行发展和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会发展动力观,即毛泽东的矛盾动力观、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观、江泽民的创新动力观和胡锦涛的和谐动力观。这些理论抓住了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以来,可持续发展理论进入第二次飞跃时期,发展绿色经济成为其核心思想。绿色经济的发展需要有与之相应的社会文化即生态文化作支撑。高校作为生态文化发展的重要基地,通过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两种基本方式影响着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在生态文化建设中发挥着强大的社会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