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现状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也确实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学校道德教育的偏颜和失误,大学生自身的缺陷和不足是造成了今日大学生的道德素质现状的主要原因.从加强高校道德教育改革、引导大学生加强自我修养、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等方面进行研究,以达到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和道德综合素质,提高高校的道德教育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道德素质对大学生的成才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目前大学生在道德素质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可进行系统的道德理论教育 ;通过高校教职工的言传身教 ;结合专业知识学习 ;健全道德监督机制 ;进行符合道德的行为训练和道德实践来达到  相似文献   

3.
高校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高校大学生在网络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着道德认知偏差等问题。加强高校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作用。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创新道德的培养是高校德育的重要职责。当前大学生自身基本道德素质的缺失、不良的学风及环境影响着大学生创新道德的养成。通过科学精神教育、创新环境建设和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等途径来提高大学生创新道德素质,构建健全的创新人格。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众传播媒介正在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改变着他们的人格塑造与道德实践,要充分发挥传媒的思想教育功能,必须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媒介消费特点和个性心理来进行正确引导。大学生媒介接触从分类、频率、目的、信任度等方面反映出独有的群体特征,呈现出新潮化、娱乐化、崇拜化的特质,为此,要从媒介传播环境、媒介素养教育、媒介引导艺术等方面不断提高媒介传播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把握媒介政治道德伦理属性,加强大学生媒介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把握媒介的政治和道德伦理属性十分必要和迫切.我们在实施媒介素质教育的时候,首先应当引导大学生抱着积极的态度来认识和理解媒介的政治属性,并牢牢把握我国媒介价值观的理论来源;同时,还要引导大学生理解和把握媒介的伦理道德属性,让大学生形成规范的道德伦理观念体系,形成与人为善的优良品德,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大众传播媒介中接受社会主义法制教育,最终以大学为阵地,逐步将媒介素质教育辐射到大众生活中去.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大学生道德状况中存在的“三分离”现象及其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提出加强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教育对策,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当前高校艺术类学生的道德教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构筑人的审美标准,艺术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对其创造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对当前艺术类大学生道德状况进行分析,进而探讨提高其道德素质的对策,是高校德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高校在教育管理、师德建设、学生德育等方面存在不和谐的现象.构建和谐高校,离不开道德的导向性、调节性、激励性和辩护性等价值功能.因此,必须增强高校管理中的道德性,实践以德治校的校园和谐理念;必须强化师德意识,促进师生之间的和谐;必须增强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构建健康活泼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0.
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是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道德要求。针对当前大学生道德素质的状况,运用社会角色理论,分析了造成大学生道德素质现状偏差的原因,并从角色定位、角色规范、角色责任和角色道德等方面提出了优化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减负政策的实施一直无法走出没能给学生减负反而增负的"迷阵"。这一问题也成为多年来基础教育研究的热点。"剧场效应"揭示个人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导致集体利益受损的现象本质。依据诺斯对于制度的划分,从减负政策执行的角度来分析政策实施乏力的原因在于:正式制度层面减负政策的执行导致学生在校时间的减少和学生校外自由时间的增多;非正式制度层面社会认可的行为准则与自我实施的行为标准促进补习"剧场效应"的生成。由此,补习"剧场效应"削弱学校发展"全人教育"功能,维持社会不平等代际传递,增加家庭经济压力。鉴于此,破解补习"剧场效应"的重点在于加大政府作为"剧场管理员"的监管力度,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促进教育评价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12.
采用问卷法对69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并行性中介模型和纵向性中介模型探讨大学生社会目标、道德推脱和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大学生道德推脱水平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且道德推脱得分随着年级的递增而呈下降趋势;(2)大学生道德推脱水平在其社会目标和攻击行为之间起着部分中介调节作用;(3)道德推脱在大学生社会目标的发展和稳定性上起到重要作用;(4)大学生道德推脱与攻击行为之间相互影响。依据研究结论,笔者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就青年学生道德教育问题做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提出,加强青年学生道德教育要以崇高的理想信念作为核心;要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基础;要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作为基本内容,并特别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堂、高校校园文化熏染作用、新媒体的育人传播渠道、青年学生的道德实践等道德培育路径。深入学习、把握习近平关于青年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论述、对于新时期加强青年学生道德建设、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体验式学习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丰富和深化,但无论其如何演变,直接经验和反思始终是体验式学习这一概念的内核。体验式学习理念渗透于美国教育文化之中。具体表现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以学生的真实感知为基础,注重为学生提供真实体验的机会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学尤其是高中阶段的教育以学生的真实体验为基础,注重为学生提供在新情境中检验所学知识的机会,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内化吸收。美国中小学体验式学习的实施经验可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如下启示:(1)进一步树立和推广体验式学习理念;(2)创设学生进行真实体验的教学环境;(3)注重实施基于学生体验式学习的表现性评价。  相似文献   

15.
学习满意度测评对于及时了解和评估大学生学习体验和收获、改进高校内部各项教学工作、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等具有十分直观而重要的参考价值。采用专业测评工具对山西师范大学1 248名师范生的学习满意度进行了系统化测评。结果表明,师范生的整体学习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其中部分测评指标评分均值严重偏低。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也已探明,既有来自师范大学内部可控的原因,也有来自学校外部的不可控的原因。以此作为主管部门的省级政府应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大师范教育投入力度和加大对师范院校扶持力度的教育政策,师范院校应用好用足现有办学条件和资源,引导和支持更多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加强对学生学习经验和学生需求的调查评估,从而提升师范生的学习满意度和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协作学习具有真实生动的情境教育环境,能够尊重学生差异,使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体现,满足学生的心理情感需求,能够促进学生共同发展。社交媒体的出现是英语教学的需要,也是时代的客观要求。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法等综述了我国英语教学中协作学习的研究现状,以及社交媒体在协作学习中的应用、实践以及需要深入研究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美国少数族裔高等教育在20世纪60年代"肯定性行动"实施后得到快速发展,但是以高等教育公平为目标的相关政策,也带来了对非少数族裔学生的"逆向歧视"等问题,加之当前少数族裔学生高辍学率、高贷款率、低就业率等现状,共同汇聚成了特朗普政府改革高等教育公平政策的动力。改革内容包括取消少数族裔入学优惠政策、改革学生资助体系、强化职业导向、维护白人主流文化等,预计将对美国少数族裔高等教育产生广泛且复杂的潜在影响:社会层面,降低社会流动性,造成阶层固化;学校层面,使得美国高校日益趋同,冲击多样性文化生态;个体层面,增加少数族裔学生获得资助的难度。  相似文献   

18.
现代大众传媒对学校德育的挑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现代大众传媒作为“第四种教育力量”,日渐成为人们伦理道德观念的主要来源,成为影响人的社会化过程的重要因素。现代大众传媒以其广泛性、开放性、技术性、交互性和商业性影响着人的生存和交往方式,挑战着学校德育在德育系统中的中心地位。这些挑战主要有开放性对封闭性的挑战、多元价值对一元价值的挑战、个体性对整体性的挑战、自主性选择对强制性规范的挑战,进而引发了学校德育中教师角色的重构和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建构。  相似文献   

19.
地方本科高校的文化建设从目标而言就是“文化塑校”,就是要以校园特色文化塑造学校的品牌形象,全面提升办学层次。地方本科高校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以文化人”,就是要以优秀的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想意识与言行举止,从而实现“以德育人、以文化人”的大学功能。按照“文化塑校”的战略,凝炼大学的育人文化,实现校园文化的“以文化人”功能,需要传承校史的根的文化、弘扬校训的励志文化、彰显校友的创业文化和优化校园的环境文化。  相似文献   

20.
“泛娱乐化”是近年来肆虐于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一种“愚乐”思潮,也是娱乐话语走出自身“场域”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一种文化现象。它主要以发泄性娱乐及满足性游戏的形式日益影响着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不仅容易扭曲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削弱其价值判断能力,还会弱化高校教育引导力,扰乱教育生态系统,从而加速社会风气的“愚乐”化转向,破坏主流舆论氛围。故而,唯有从以德润身、以文化人、以美育人、以法制人四重维度破除藩篱阻碍,度越鸿沟阻隔,才能最终夯实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根基,有效预防其精神矮化,保持生命张力;进一步增强政治认同,强化其政治信仰;培育媒介素养,填补理性缺位,进而达到裨补缺漏、载一抱素、进德修业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