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企业年金作为养老保障的支柱之一和基本养老保险的重要补充,在我国的发展十分缓慢,而制约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通过建立企业年金的法律法规、政府给予优惠的税收政策等措施来促进我国企业年金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酝酿时期;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探索时期(企业年金建立);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时期(职业年金建立)。目前补充养老保险制度还存在一些不足,建议通过以下措施加以完善:进一步优化养老保险三支柱之间的结构;大力促进企业单位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创新发展,推进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快速发展;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推动职业年金制度的健康发展;增强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有计划、分阶段、渐次构建完善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老龄化现象的日趋严重,各个国家都在加强本国养老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我国也不例外。本文从企业年金的角度进行研究,通过对企业年金制度的概念、特点以及理论基础的研究,分析出它与商业年金保险与社会养老保险的差别。  相似文献   

4.
民营企业与企业年金制度的疏离已经成为我国年金制度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将企业年金作为养老保障第二支柱的目标定位,对年金筹资模式、账户流动性、年金账户资金使用权利的严格限制等,是导致当前民营企业年金制度发展缓慢的基本原因。改变现有年金制度不合理的目标定位,给予民营企业选择企业年金筹资模式、提高企业对年金账户资金的管理权限,充分尊重企业在年金制度中的利益,是有效解决我国民营企业年金制度发展滞后问题的基本选择。  相似文献   

5.
企业年金保证一种固定的长期薪酬安排。我国的企业年金制度建立已逾8年,企业年金业务发展逐步从大型客户主导转向中小型客户挖潜。通过调研发现,客户类型对于企业年金运行具有显著影响,主要原因是企业年金市场呈现典型的买方市场特征。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国有单位是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需求最为强烈的主体,是企业年金制度的重点目标客户类型。  相似文献   

6.
导致现阶段我国自愿性企业年金发展困境的原因主要有:社会诚信缺失与信用危机、即期消费和储蓄养老的偏好、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失衡、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激励弱、金融市场不稳定、法制环境和制度示范效应差。强制建立企业年金对企业、对个体当前可支配收入、对我国宏观经济这三个方面的效应分析表明:建立强制性企业年金,我国目前尚不具备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建立企业年金制度不仅会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起重要的补充作用,而且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还能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但我国目前企业年金发展十分缓慢,其原因主要与缺乏基本法律支持体系、企业的基本社会保险负担沉重、职工对企业年金的需求不强烈、税收支持政策不完善、企业年金管理主体不明确和投资渠道狭窄等有关。因此,应尽快制定有关企业年金的法律法规,逐步降低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完善并严格执行税收优惠政策,将企业年金与企业其他资产分开,拓宽投资渠道,遴选适宜的企业年金投资营运机构,以推进企业年金的建立。  相似文献   

8.
作为养老保障体系中的第二大支柱,职业年金是基本社会养老保险的重要补充。我国的职业年金在发展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面临着许多困境,应该根据建立适合中国特色的职业年金制度要求,从运行机制、政策环境、法律法规、税收等方面促进其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企业年金是现代多支柱养老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实施企业年金制度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在宏观上,企业年金是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在微观上,企业年金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具之一,通过阐述企业年金的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企业年金制度建设现状,对企业年金管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企业年金作为一种补充性养老保险,是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资本市场完善,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凝聚力等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年金的性质决定了政府在企业年金中所扮演的角色主要是“裁判”,而非“运动员”。文章在介绍上述问题的基础上,详细地阐述了我国企业年金所采取的模式及运营过程。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瑞典率先进行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行了名义账户制,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中国养老保险实施的统账结合基金筹集模式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存在着统筹层次低、隐性债务和个人空账等问题,为提高制度的适应性及效率,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文章运用制度适应性效率理论,将瑞典养老金名义账户制与中国现行制度进行对比分析,结合中国国情,得出名义账户制在中国既具有制度适应性,又存在制度适应性效率缺失。据此,我们应优化制度供给,推动制度动态改革,注重非正式制度的作用,提高名义账户制的制度适应性效率,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金名义账户制。  相似文献   

12.
发展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全球公共养老保险面临的困境,各国政府纷纷对传统的养老保险进行改革。在改革过程中,企业年金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企业年金制度在国内外的发展展开讨论,并提出发展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城市养老保险制度中的企业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养老保险制度中的微观经济主体,企业的责任与负担不容忽视。企业的缴费负担过重成为企业逃 费的主要动机。补充养老保险是一种企业行为,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北京市开始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于新农保的制度框架,将所有社会养老保障"缺位"的群体纳入覆盖范围,建立统筹城乡的居民养老保险制度。通过社会保障学分析表明,这一制度安排仍存在一些不足。为了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建议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其一实行基础养老金普遍化发放,其二实行个人账户储蓄市场化运营,其三实现与其他制度之间的全面无缝化衔接。  相似文献   

15.
在人口老龄化和养老保险制度转型等多重压力下,辽宁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收支缺口出现逐年扩大趋势,制度的运行愈发困难。养老保险参保率、缴费率、替代率及退休年龄是影响养老金收支状况的重要因素。本文将以上参数组合,形成激进式和渐进式的养老保险改革方案。测算表明,两种参数组合方案尽管发挥效能的时间与程度各有不同,但都能够对弥补日益增加的养老金赤字产生明显作用,同时,为使政策更易推行和效果更加明显,也有必要采取多种辅助性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养老保险融资机制存在三重侧面,即法规文件上的"统账结合制"、实质规范上的"完全基金制"和现实运行上的"现收现付制",表现出中国养老保险融资机制规范与事实之间存在巨大鸿沟,极大阻碍了制度的有效运行。养老保险制度应促进劳资协作和社会团结的制度目的,决定了"统账结合制"区分个人账户与统筹账户,并由用人单位承担绝大部分养老保险费率的做法,很值得商榷。尽管现收现付制在面对人口老龄化时会相对较快地表征出支付不能,但出于互助共同体的本质要求,养老保险融资机制也应恪守"保险原则",保证资金的专款专用,以使养老保险基金能在最大程度上远离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确保养老保险收支的稳定性,减轻政府的政治和经济风险,避免国家被资本垄断所绑架,故而现收现付制相比于基金制更为可取。在充分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并结合中国具体国情之后,未来中国养老保险融资机制应考虑通过废除"个人账户",贯彻养老保险收支当期平衡,以实现单一账户制下的现收现付。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步伐的加快,我国社会的养老压力加重。长期以来我国对不同的群体设置了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这种"碎片化"的养老制度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影响到了人民的公平感和社会的稳定。文章基于2008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比较了现阶段我国在不同单位属性就业的人员在养老社会保障待遇公平感方面存在的差异,然后进一步分析养老保障公平感与整体社会公平感的关系。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得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保障的公平感优于非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保障是否公平会进一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公平感,以此说明目前的养老保险"双轨制"不仅没有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反而加重了不公平感。  相似文献   

18.
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以国发〔2015〕2号发布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该决定打破了延续几十年的养老金“双轨制”局面。文章在剖析养老金“双轨制”形成的历史原因及该制度产生的社会矛盾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养老保险制度这二十多年来改革所取得的经验和成就,指出:我国公务员的养老保险应由基本养老保险、强制性的职业年金、个人储蓄养老保险这三部分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