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锐  陈国权 《南开管理评论》2012,15(1):67-74,83
知识分享是组织学习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话题,本研究旨在探讨跨部门心理安全对组织内部知识分享以及组织绩效的影响机制。本文实证研究发现,组织跨部门心理安全与组织知识分享、组织绩效之间均存在"倒U"关系,而知识分享会对组织绩效的提升产生正向影响,知识分享在跨部门心理安全对组织绩效的作用中扮演中介角色。研究发现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跨部门心理安全与组织知识分享、组织绩效间作用关系的深入了解,为企业管理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基于多Agent仿真的组织学习与知识水平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多智能体仿真模型从微观层面构建组织知识学习仿真模型,研究在组织内部人员流动和组织外部环境变动的情况下,组织知识编码策略、组织内部人际学习速度和组织人员编码知识学习速度对组织知识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外部环境变动的情况下.适当的人员变动有利于提高组织知识水平,二者的关系呈倒U型结构;在内外环境稳定的情况下,人际学习速度与组织知识水平的关系也呈倒U型结构,但在组织内外环境变动的情况下,高人际学习速度有利于提高组织知识水平;频繁的组织知识编码能在短时间内提高组织知识水平,但影响组织知识的异构性,不利于组织长期知识水平的提高;在外部环境变动的情况下,适当的知识编码策略有利于缓解环境变动对组织知识水平的负面影响.从理论上扩展和验证了现有模型,从实践上为组织文化氛围建设、知识编码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3.
在对团队知识冲突、组织学习与突破性创新绩效之间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回归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团队知识冲突对挖掘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挖掘性学习负向影响突破性创新绩效,探索性学习正向影响突破性创新绩效;团队知识冲突并不直接影响突破性创新绩效,而是以挖掘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为完全中介变量对突破性创新绩效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小兵 《管理学报》2011,8(6):844-851,884
在中国情境下,构建了基于组织学习的知识吸收能力和组织绩效的整合研究模型。采取滚雪球抽样的方法获取221个有效样本,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调查数据,知识吸收能力、组织学习和组织绩效的整合研究模型得到实证支持。研究结论为员工能力和员工激励对知识获取、信息分发、信息解释与组织记忆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财务绩效和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5.
很多研究者关注企业组织环境下个体如何获取和输出知识、以及个体获取和输出知识与其前因和结果的关系,但是,这些研究至少在以下两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是未考察个体获取和输出知识对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机制,二是鲜有研究将获取知识和输出知识同时纳入研究范畴中。本研究的目的正是希望针对以上问题,考察企业环境中个体获取知识能力和输出知识能力对于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机制。对216个样本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个人获取知识能力能够提升个人组织公民行为,而且这种影响是通过输出知识能力的完全中介作用实现的。本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个体学习和组织学习的相关理论,而且为企业推动组织学习提供了新的思路:企业管理实践中,只有在组织中对人们"获取知识"和"输出知识"齐抓共管,才能更好地促进个体组织公民行为,更好地建设学习型组织,推动组织的可持续生存和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组织学习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考察了管理者关系特性对海外子公司内外部网络知识获取和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母子公司管理者之间的信任和沟通频率对获取母公司知识有正向影响,海外子公司管理者和本地重要企业管理者之间的信任对获取本地商务知识有正向影响,海外子公司管理者和本地政府主要负责人之间的私人关系对获取本地制度知识有显著影响。此外,本地制度知识在母公司知识对海外子公司绩效的影响中起正向调节作用,本地商务知识起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组织惯例是构成组织能力的重要方面,对于其变化性的研究近年来成为管理领域的研究焦点。聚焦于分析组织惯例形成和变化的微观过程,组织记忆构成了惯例的明示例证,而惯例的表述行为体现在组织对于重复性任务的执行,从个体和组织层面同时研究惯例的变化,既需要研究个体关于惯例的陈述性知识的变化,也需要获知组织解释图式的形成和发展。根据组织学习的经典模型,组织筛选优秀个体并进行知识编码以及个体对于组织已编码知识的学习分别表示惯例认知被精炼和社会化的过程。组织惯例明示例证变化的内在推动力是组织学习的持续进行,模拟组织知识精炼和个体社会化过程同时作用下的组织惯例变化情况。 通过计算实验的方法,构建Multi-Agent仿真模型,研究多主体参与下组织惯例对于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变化。用一个有先后执行次序的行动序列表示组织惯例,异质性个体对于子任务的执行顺序有差异化的认知,个体对于已编码知识的学习是陈述性知识趋同的过程,放缓个体对于组织知识的学习速度,可以给组织保留更多的变异,有利于组织的探索式学习。 用个体和组织主观认为的最优任务执行顺序与环境要求的最优任务执行顺序的匹配度反映组织知识水平,任务序列匹配度的改变用来表征组织惯例的变化情况。不同的组织学习模式下,个体陈述性知识和组织解释图式呈现不同的变化特征,组织惯例的优化速度和优化程度也会表现出差异性。 研究结果表明,当现有组织惯例与环境不匹配时,个体向组织的编码学习速度过快(利用式学习),无益于与组织惯例相关的组织解释图式和个体的陈述性知识的发展;降低个体向组织的编码学习速度(探索式学习),有助于保留惯例的有利变异。提高组织向个体编码学习的速度,有利于组织惯例的改进。当组织采用“先探索、后利用”的组织学习策略时,组织知识水平和个体平均知识水平增长幅度最大,组织惯例的优化最为明显。组织人员流动可以帮助组织获取对惯例进化有利的变异,此时应该加快组织编码学习的速度。频繁的人员流动会影响群体中与组织惯例相关的陈述性知识的发展,此时组织应强化利用式学习行为。  相似文献   

8.
学习能力与企业绩效:知识资源是中介变量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知识观和组织学习理论,本文就以下问题展开研究:其一,探讨学习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其二,将知识资源视为影响学习能力与企业绩效的中介变量,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其三,考察组织内、外部学习能力对企业绩效的不同作用路径.研究结果发现,知识资源在内部学习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扮演着部分中介的角色;而在外部学习能力与绩效之间扮演着完全中介的角色.本项研究较为深入地揭示了学习能力、知识资源与绩效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选择珠江三角洲地区157家制造型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深入探讨技术授收双方互动和知识创新分别对组织学习与技术转移绩效关系的调节与中介作用。结果显示:组织学习对技术转移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技术授收双方的互动在组织学习对技术转移绩效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知识创新在组织学习对技术转移绩效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这些结论有助于理解组织学习影响技术转移绩效的机理,使组织学习理论能够更好地指导技术转移实践。  相似文献   

10.
张晓东  朱占峰  朱敏 《管理学报》2013,(9):1345-1351
用知识与规则标度的企业组织结构,考察了不同知识能力与规则密度下组织结构的形态,从价值性与适应性2个维度对个体行为展开分析,构建了组织结构对个体行为与企业绩效的影响模型并展开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建设智慧型组织对于优化个体行为、提升企业绩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