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丁谓是北宋政坛上一位声势较为显赫的文人,他颇具才干,对西南少数民族的成功治理和对全国经济的成功整顿,不仅获得了朝廷的高度评价,也深受百姓的欢迎。丁谓在文学上亦颇负盛名,其诗文深受王禹偁、欧阳修等人称扬,但却因其道德上的声名低下,受到时人的批评,虽然著述颇丰,而流传甚寡。从存世作品来看,早年诗作伤时忧民,清新流利,颇似白体;中年诗歌用词雅密,意象富艳,重于用事,技法圆熟,题目题材及内容风格近似西昆体;晚年被贬海南,诗风接近以"锻炼精而情性远"为特色的晚唐体。可见,他的诗风与他的人生处境相吻合,诗风芜杂。这种现象正体现出北宋前期诗坛创作的气象,研究丁谓的文学成就,有助于更全面准确地认识北宋诗歌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2.
苏过,苏轼少子。二十二岁前,随苏轼宦游南北,二十三岁至三十岁间,侍父贬流惠州、海南。三十一岁至四十二岁前,随叔父苏辙闲居颍昌。四十二岁后或仕或黜,五十二岁时暴疾于路途。苏轼三子中,苏过文学成就最高,由清人辑佚而传世的苏过《斜川集》,诸体皆备,无不文采飞扬,才气纵横。其原因是苏过长期随父亲辗转流徙,多承过庭之训,全才父亲的悉心教导加上自身的勤奋以及那传奇般的经历成就了他的能文。  相似文献   

3.
试论北宋文人文彦博的文学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彦博是北宋一代名臣,一生持重严谨,功业显赫,在政治上颇有重名。但其在文学创作上的却长期不为人所重视。文彦博的著述颇为丰富,在文学创作上也颇具特色,尤其是在诗歌创作上以婉丽绮艳的风格而著称,这与其一生的功名事业颇不相类。文彦博的文学创作,表现了文学与政治的分离,反映了北宋文人创作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4.
为了揭示清初李因笃的文学成就,采用文史结合、分析归纳的研究方法,对其文学思想、文学批评、文学创作展开探讨.认为李因笃是清初宗唐派诗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汉诗学、杜诗学研究名家,是诗歌声韵学研究的先驱.他的诗歌内容丰富,宗法杜甫,风格雄浑苍劲;散文师法泰汉,以策论文、传记文见长.他是清初著名诗人、诗学批评家、关中文坛领袖.  相似文献   

5.
越南华文文学的创作,在现代诗、散文和小说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目前,现代诗已然发展成为越南华文文学中数量最多、成就最大、影响最广的一种文学体裁;散文的成就虽然没有现代诗的成就大,但也是众多作家喜爱的体裁,出版了多部散文集;小说的创作主要是以短篇小说和微型小说为主,中长篇小说不多。越南华文文学创作成就的取得,缘于越华作家对"缪斯"的执着与追求,以及坚持对越华文学创作的自信与自觉。对其进行研究,可以彰显越华文学在东南亚华文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周潇 《东方论坛》2011,(1):88-92
戚继光的文学成就主要见于诗文集《止止堂集》和两部兵书。成继光的诗歌是其戎马生涯的写照,内容宏富,风格多样,既有发扬蹈厉之作,亦有清婉调畅之歌,皆起放自如,少有约束,感情真挚,饶有风致,书写了他壮志报国的热血衷肠和保国安民的高尚人格,也抒发了遭谗遇毁、壮志难酬的痛苦,军旅篇什慷慨悲壮、尤见雄奇。其文因事抒思,涉及了当时的许多社会生活和社会状况;《纪效新书》、《练兵实纪》两部兵书均用口语写成,在古代兵书中绝无仅有,以其卓越的军事思想和实用价值为后世所重。  相似文献   

7.
魏太祖前期的曹操、陈琳、王粲等人的五言诗叙事诗与抒情诗创作已经步入成熟期。究其原因大致有三个方面:一是当时军阀割据造成的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的局面是其存在的社会环境因素;二是由汉灵帝设立的鸿都门学为标志的文学思想解放是其大的文化环境因素;三是曹操本人的政治地位以及他的文学创作所带动的文体变化是其主观因素。正是基于以上三方面的因素,文学才开始步入一个更为自觉的时代。  相似文献   

8.
魏太祖前期的曹操、陈琳、王粲等人的五言诗叙事诗与抒情诗创作已经步入成熟期。究其原因大致有三个方面:一是当时军阀割据造成的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的局面是其存在的社会环境因素;二是由汉灵帝设立的鸿都门学为标志的文学思想解放是其大的文化环境因素;三是曹操本人的政治地位以及他的文学创作所带动的文体变化是其主观因素。正是基于以上三方面的因素,文学才开始步入一个更为自觉的时代。  相似文献   

9.
北欧古代文学是古斯堪的纳维亚文化的主要载体,集中表现了血缘维系方式解体前后的独特社会生活。埃达、萨迦、史诗等多种文学样式是当时人们生活方式的生动记录和不自觉的艺术表现。古代的北欧人不仅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北欧文明,而且在皈依基督教之后又把自己的文化因子带进了欧洲大陆,为欧洲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家训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代是家训史上的定型期。汉代家训与先秦家训相比,在文学性方面增强了。主要表现在:独立成篇,有意为之;思想内容丰富,具有真情实感;篇幅短小,形式灵活;语言浅显,通俗易懂。汉代家训在家训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对后世家训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明代中后期以来,在商品经济的推动下,文化下移并逐渐建构新的民间文化生存,文学也随之出现了一股民间化的走向,为文化意义和生存意义上的民众留下一个真实的文化时空。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世纪的明代文学研究,走的是一条由崇俗黜雅、俗热雅冷到多元发展、百家争鸣的道路。前五十年为开拓领域、确立格局时期,“五·四”以后至抗战前夕曾出现第一次高潮,俗文学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果;中间三十年乃古为今用、有得有失时期,“得”表现为有限的实证性成果,“失”多在于直接为当代政治运动服务;近二十余年为多元发展、百家争鸣时期,也是本世纪的第二次高潮,无论资料建设、实证研究和理论阐释都出现了令人瞩目的新气象。  相似文献   

13.
明代夔州府,处于朝廷与蜀地联系的“中间地带”,形势险要。明廷为加强对川东夔州辖区的管理,以地方教育设施的重建为契机,辅之以书籍、图画的“颁赐”,将“中央之手”伸入地方社会。由此个案,可见国家与地方在教育事业中的动态关系。  相似文献   

14.
明代词汇研究主要立足于小说、话本等语料,很多散见于史书、文集中的口语语料和境外语料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文章通过对明代前期史部白话语料的分析,发现明代前期词汇特点鲜明,词语竞争激烈,出现了一些富有时代特点的新词语,口语和方言词语不断融入通语,方言词语表现出一定的地域差异和渗透性  相似文献   

15.
以《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总集类古诗文选本为主,旁及经、史、子部,通过勾稽梳理和深入研读,勾勒出了明代选本的发展脉络,并分类汇总,概括了不同选本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明代选本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6.
在明代捐纳制度中,捐赀包括实物和白银。在捐纳推行初期,捐赀主要是粮食、马匹、草等实物,随着捐纳制度的广泛推行,实物捐纳存在携带不便和损耗等弊端,报捐人逐渐减少。随着白银的逐渐流通,为鼓励人们捐纳,明廷将白银纳入捐赀之中,嘉靖后出现实物和白银并行之局面。在捐赀的具体操作中,实物和白银各有优劣,明延从解决时局危机出”发,采取灵活之策。另外,从捐赀的多样性可窥知明末千疮百孔的财政状况。  相似文献   

17.
民壮是明代民兵中最重要的一种,具有鲜明的时空特征.自正统至崇祯,经过二百余年的历史变迁,民壮名号发生了很大变化,机兵、快手、打手、杀手等皆系民壮之别称.这不仅展现了民壮的衍变历程,也凸显了浓厚的地域特色.在名号变换的同时,民壮性质也相应发生改变,由最初以丁粮为标准的徭役佥派发展为官府招募,由民兵转化为职业兵.其变化之因,主要与明王朝常备军体制的败坏以及民壮制度本身的衰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明代西北为多民族聚居区,各民族情况相异,很难进行整体研究,目前所见多为单个民族研究成果。裕固族是甘肃省特有的一个民族,对其在明代的发展情况,如明代的关西七卫,专家学者关注较多,尤其是对哈密卫的研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对明代西北蒙古族的研究,涉及到蒙古族与土族、保安族、撒拉族、东乡族等形成的关系,蒙藏关系,蒙古族向青海的迁徙,蒙古族在西域的活动等;对明代西北藏族的研究,则集中在明政府对藏区的治理措施、藏传佛教、藏族移民与人口等方面;明代西北的回族专论和综论中涉及到的内容包括回族的发展演变、回族与伊斯兰教等。  相似文献   

19.
自古以来,疾病是对人生命的最大威胁,而医疗是克制疾病的主要途径。由医疗机构、药材、医疗人员等所构成的完善的医事制度则是医疗的重要保障。明代不仅在中央建立了完善的医事制度,而且在地方也设有相应的医疗机构并配有医疗人员,这在地方社会和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明代宁夏地方志资料及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文章试对明代宁夏地区医事制度进行考述。  相似文献   

20.
明代是评点文学的全盛时期,评点成为明代最重要的文学批评方式,这样的风尚也反映在龙学研究上。明人以创作实践为出发点,结合当时的文学思潮和自身创作经验以评点的形式对《文心雕龙》展开了全面细致的研究。《文心雕龙》的评点者多为文学大家,他们多从细节入手来揭示刘勰的为文用心、阐发全书结构特点、指摘警句、评论行文风格,表现了对文本的主观感受和理性思索。明人对《文心雕龙》的评点虽在深度上有所欠缺,但却代表了明代龙研究的重要成果,并开阔了后学者的思路,成为中国古代的文学批评史学史上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