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实验是电子类课程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多年来传统的实验方法在为学生学习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研究电工电子试验教学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教学改革,提出今后的实验教学改革的方向,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为进一步深化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改革一直以来备受高等工科院校关注,许多学校都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也取得一定成效。结合农业大学电工电子类实验课程的教学情况,具体分析了近年来实验教学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精品教材数量少,实验方法简易呆板,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差等问题,并在科学安排实验教学、精编实验教材、完善实验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的改革措施,以期为电工电子实验教学逐步趋于系统和完善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其内容不仅是高校理工科专业电子类课程理论教学的实验实践,还包括相关专业的实验课程设计、电工电子竞赛、创新实验项目、学生毕业设计等。如何做好相关实验的开放、增加实验项目、提高实验室及实验设备的使用率和效率,提高学生的实验主动性是电工电子实验的改革与探索的方向。分析了电工电子实验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从基础性实验教学、实验开放及管理、实验开放的思路等方面进行改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为顺应市场对机电一体化人才的需求,《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也紧紧跟上。为发挥实验教学对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实验技术人员在实验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研究。笔者从《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多层次实验教学对学生能力培养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效果是明显  相似文献   

5.
通过阐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提出了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方略.即重视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因素,更新实验教学理念,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旨在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使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具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电子电工实验课程优势的基础上,针对各高职高专院校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构建多层次的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内容及其他措施等方面设计实验教学改革的几条思路,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  相似文献   

7.
在河海大学省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实践过程中,坚持学习、实践、创新相互促进的实验教学改革思路;重点强化“3+2”开放实践教学互动平台建设与管理,强化分层开放实验课程建设,强化综合创新教辅团队建设,强化教学辅导资源建设,强化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建设;“安全开放、和谐共享、规范高效”的运行模式已成为中心培养创新人才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8.
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的过程中,实验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强化实验教学管理、优化实验教学过程和完善实验教学内容等几方面对电工电子实验教学进行分析,强调学生在实验环节中的主动性,发挥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创造性,初步构建多层次的电工电子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9.
电路实验是电路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环节,针对传统实验教学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等问题,对电路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了分析,达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对高校物理实验教学和管理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科学研究与应用型人才,分析我国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设置的缺陷及不足,提出了引导性实验、基本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研究性实验等从低到高、从基础到前沿、从接受知识型到培养综合能力型的逐级提高的五级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新体系,并对实验教学模式、实验教学方法、实验考核方法和实验教学管理提出改革,期望形成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新机制。  相似文献   

11.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已经成为大多数独立学院的共识,高质量的实验教学内容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因素。目前独立学院实验教学存在重理论轻实验,实验教学观念比较落后,实验教学内容形式比较单一;重课堂轻课外,实验教学内容比较陈旧,不适合人才培养的实际要求;重形式轻创新,实验教学内容安排程式化,没有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结合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实践,提出了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建立多样化的实验教学内容形式;以就业市场为导向,安排多元化的实验教学内容结构;以学生为中心,营造趣味性的实验教学内容风格;以第二课堂活动为主体,拓展实验教学内容的范围和应用方向;以实验成果为重点,提高实验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以期为独立学院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提供借鉴作用,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指出为了适应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 ,必须改进实验内容 ,使教学手段多样化、现代化 ,使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并要加强考核方法改革及师资队伍的建设 ,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增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企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实验教学改革已经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共识。如何做好实验教学改革,并将实验教学改革引向深入,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ERP沙盘模拟实验课程在整合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使二者有机融合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ERP沙盘模拟实验教学的介绍,以及在课程中的探索与应用,逐渐形成了适合学生能力训练和培养的教学体系,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人才培养。培养研究生独立自主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创新实验教学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基础。针对传统的研究生实验教学模式,作者将PBL教学法理念引入硕士研究生实验教学课程中,显示学生在创新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都有提高,是基础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5.
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已成为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核心,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因此在新工科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的融合,需要建立适合于实验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针对慕课和虚拟仿真实验在独立应用中不能提供与线下实验教学相近的教学体验,导致在混合式教学中仅仅起到辅助作用的问题,文章提出将两者深度融合,在统一平台上实现视频讲授、文字说明和虚拟仿真实验之间的灵活交互,形成新型线上实验课程。这种线上实验课程实现了慕课与虚拟仿真实验的优势互补,将理论与实验教学结合,能够独立地在线上完成实验教学过程,进而与线下实验教学结合,形成线上线下深层次交互的混合式实验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平面机构设计是机械设计基础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关系到机械系统的动力性能及结构。阐述了平面机构创意组合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采用虚拟仿真技术的方法,研究开发了一个平面机构创意组合虚拟实验平台,建立了平面机构的零部件模块和运动仿真模块,该虚拟实验平台操作性强,简单易行,可以满足不同的实验教学需要,提高了实验教学效率,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博耶提出的"教学学术"理念,不仅拓展了人们对"学术"的认识,而且突破了大学"教学"与"研究"之间的藩篱,使高等教育重新回归本真——教学,教师的教学学术能力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教学学术能力包括教学内容知识的生成与传播能力、教学评价与反思能力、教学研究与创新能力。基于教学学术能力的视角,目前高校教师教学培训存在着高校重视程度不高、培训内容深度与广度不足、培训形式单一等问题。构建以教学学术能力为核心的教师教学培训机制,需要加强机构建设与制度引导,提高教师参与教学培训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扩展教师教学理论知识,为教师开展教学学术提供理论支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培训,促进教师的教学评价与交流;搭建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分享与传播教学学术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8.
水文地质学实验是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新形势下高等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从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验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探索出水文地质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法,使其有利于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弄口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从而为培养优秀的水文地质专业人才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9.
基于表现性评价的电工电子实验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表现性评价有利于优化实验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文章结合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实践,讨论基于表现性评价的实验教学方法,提出实验教学中实施表现性评价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论述工科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做法和成效。在基础理论课教学中广泛开展带有对问题探讨因素的启发式教学。为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加强,建设了"数学实验室"和"数学建模室",开设了"数学实验与数学软件"和"数学建模"课程,开展了数学实验和数学建模培训与竞赛活动,构建了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数学课程教学的基本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