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概述合理避税的涵义及房地产企业合理避税的目的,分析房地产企业合理避税存在企业合理避税定位错误、企业对合理避税方法缺乏认识、税务机关反对企业所有纳税筹划的问题,结合我国相关税法及法律规定,提出合作方式的合理避税、股权转让的合理避税、签订合同装修费的合理避税三种房地产企业合理避税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公司治理外部性理论,本文实证检验了机构投资者交叉持股对企业违约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交叉持股能够有效降低企业违约风险。中介机制检验表明,交叉持股主要通过完善的公司治理和额外的信息优势两条渠道对企业违约风险产生影响。在进一步研究中,本文证实分析师监督、审计师监督、企业所在地开通高铁均能够与机构投资者交叉持股发挥协同治理效应,更大程度上降低企业违约风险。本研究打破了传统关注单个企业公司治理的讨论框架,不仅有利于拓展公司治理外部性在资本市场中的应用,也能够为上市公司构建合理的风险管控体系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新税法下企业如何合理避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充分利用好企业的营运资金,在降低企业资金流出方面,企业都表现得不遗余力,矿业集团也不例外.笔者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从新税法的实施、新形势下企业避税的内涵和特点以及以煤矿企业为例探讨新税法下企业合理避税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在企业集团正常运营过程中,企业集团有权利在合法的范围内采取有效措施来进行合理的避税,可以通过对自身涉及税收的活动进行妥善安排和周密布置,使企业自身的税收负担得到合理的避免和减轻,本文主要探讨合理运用税收筹划与合理避税的途径,并提出有效地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现有文献中对股票波动风险的研究大都从市场因素方面入手进行分析,而本研究则从企业层面因素出发,利用我国沪深上市公司2008-2012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对股票波动风险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实证分析表明,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好,其股票收益的风险越小,波动性越低,反映出盈利好的企业与市场上投资者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可能越低。同时,对于机构持股比例较高的上市公司,其盈利能力与股票波动风险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更加显著。说明机构投资者的存在能够"帮助"向市场传递关于企业盈利方面的信息,有助于降低企业与市场上投资者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起到降低投资风险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风险补偿系数表示投资者承担单位风险所要求的收益补偿,也反映了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关系. 本文以美国股票市场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构建的TVA-GARCH-M 模型考察了投资者风险补偿系数的时变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了美国市场上整体投资者情绪与时变的风险补偿系数的关系,结果表明: 投资者的风险补偿系数随时间发生变化,投资者情绪与时变风险补偿系数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美国股市整体投资者情绪能格兰杰引起时变风险补偿系数的变化; 同时投资者情绪负向影响着时变风险补偿系数,乐观情绪的变动会导致时变风险补偿系数降低,而悲观情绪的变动会使得时变风险补偿系数增加.  相似文献   

7.
陈作华  方红星 《管理科学》2018,31(3):125-139
 当外源融资成本较高,而内部现金流又不充足,企业无法为有利的投资机会募集到所需资金不得不放弃部分投资项目时,便会陷入融资约束困境,导致管理层不得不削减现金支出或提高流动性。而避税在降低企业纳税义务的同时,伴随的是现金支出的降低。因此,企业可能会选择激进的避税,以缓解资金方面的困境。融资约束企业激进避税的动机可能会受到内部控制的约束,高质量内部控制可显著改善企业的信息环境、降低企业外源融资成本和管控税收违法风险,因而可能会弱化融资约束企业激进避税的动机。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研究融资约束能否诱发企业激进的避税,考察内部控制能否抑制融资约束企业激进避税的动机。基于2008年至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以KZ模型度量融资约束,采用会计实际税率及其变体度量企业避税,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多元回归方法实证检验融资约束能否诱发企业激进的避税,以及高质量内部控制能否抑制融资约束所导致的企业激进避税动机。        研究结果表明,融资约束与企业避税程度显著正相关,在控制可能的内生性问题后,二者的正相关关系依旧显著;随着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改善,融资约束与企业激进避税之间的正向关系显著减弱。激进的避税是陷入融资约束困境企业改善资金短缺状况的替代选择,高质量内部控制能够有效抑制融资约束诱发的激进避税。从多个角度检验实证结果的稳健性,进一步分析发现,产权性质和金融环境的差别均不会影响上述结果。        研究结果有助于学术界丰富和深化对融资约束经济后果、企业避税诱因以及内部控制作用机理等方面的认识,也能为税务机关、金融监管当局和企业提供有益的启示。政府应加快培育宽松和高效的金融环境,为企业和金融机构搭建有效的沟通渠道,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简化企业融资手续,提高金融资源在企业间的配置效率;税务机关与融资约束企业之间应该建立灵活的协调沟通机制,理解和关怀融资约束企业面临的困境;推动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的全面实施,强化信息披露,改善信息环境。  相似文献   

8.
现有研究表明,金融行业与其他产业间的关系日趋紧密且复杂,风险在金融系统与其他产业间的传播机理日益受到关注.利用中国银行业和房地产业间的传染性风险测度结果,分别检验了行业间传染性风险的两大诱因:债务网络和投资者行为.结果表明,债务网络是传染性风险的主要诱因,在控制了债务关系后,行业间传染性风险显著降低;同时投资者行为对风险传染发生的概率有显著影响,尤其当投资者和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较为严重时,外部的负向冲击(使投资者形成对相关市场负面预期的冲击)会导致传染性风险发生的概率增大.研究结果不仅对相关理论进行了验证和补充,同时也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建议,以帮助更加有效地监管行业间传染性风险.  相似文献   

9.
尹海员  朱旭 《管理科学》2022,25(2):69-88
聚焦机构投资者决策行为背后的信息驱动因素,选取2007年~2017年沪深A股作为研究样本,构建了机构投资者信息挖掘能力的度量指标,分析机构投资者信息挖掘能力的差异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效应及其中介路径.实证发现,持股机构投资者信息挖掘能力的差异程度越大,则越能减缓样本股票的股价崩盘风险.多重链式中介效应检验表明羊群行为在其中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也即信息挖掘能力差异会导致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程度降低,进而缓解了股价崩盘风险.在不同市场环境中,熊市中这种缓解效应相较于牛市更加明显.同时,良好的公司内外部环境不仅能有效降低股价崩盘的风险,也可以加强机构投资者信息挖掘能力差异性对股价崩盘风险的缓解效应.研究结论为全面认识机构投资者信息挖掘能力以及如何降低股价崩盘风险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
关联企业是新型的企业形式,它的产生源于企业对效益最大化的追求。作为一种新型企业形式,关联企业有很多优势,但是关联企业的避税问题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重视。关联企业中的避税问题已经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稳定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就关联企业曲避税问题,结合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制对我国关联企业避税问题及法律规制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1.
对企业而言,其一切经营及业务活动的开展,都是以获取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为根本目标,实现企业资本与利润的不断提升.而合理避税作为企业内部管理与控制体系当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减轻企业负税,降低企业税收成本的同时,又可以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以及资本的积累等贡献一份力量.因而,科学有效地推动纳税筹划工作的开展,对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与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主要围绕企业并购重组过程中合理避税的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周勇 《经营管理者》2013,(25):33-33
合理避税因为是通过税法上所赋予的减免、奖励与选择权利,来达到减少纳税之目的,因此它不仅合法,也符合立法旨意。在经济环境不断快速变迁的背景下,如何采取有效的路径进行合理避税也就成为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重点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风险补偿系数表示投资者承担单位风险所要求的收益补偿,也反映了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关系.本文以美国股票市场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构建的TVA-GARCH-M模型考察了投资者风险补偿系数的时变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了美国市场上整体投资者情绪与时变的风险补偿系数的关系,结果表明:投资者的风险补偿系数随时间发生变化,投资者情绪与时变风险补偿系数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美国股市整体投资者情绪能格兰杰引起时变风险补偿系数的变化;同时投资者情绪负向影响着时变风险补偿系数,乐观情绪的变动会导致时变风险补偿系数降低,而悲观情绪的变动会使得时变风险补偿系数增加.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的发展壮大,企业要想实现利益最大化,如何合理有效的规避税收,降低企业的成本,就显得格外重要。合理避税的前提就是要依法纳税,根据国家的相关税法规定,在不触犯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税收的合理规避。本文就对相关的路径和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张欣  董竹 《管理科学》2022,(2):32-46
推动技术创新是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经之路,在此背景下,探讨企业创新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避税是企业一项重要的税收规划策略,一方面,基于价值观,避税可以节约企业内部现金流,从而缓解融资约束,提升企业价值;另一方面,基于代理观,由于现代企业中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避税可能加剧管理层攫取私利的行为,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然而,目前鲜有研究关注避税如何作用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以2009年至2018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避税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中的作用机制,检验避税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在不同内外部监督力量和不同所有权性质企业之间的差异。采用更换估计方法、变换关键变量的测量方法、考虑行业年份交互效应、剔除特殊行业以及使用自变量拆解法和安慰剂检验控制内生性影响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企业避税与企业创新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随着避税程度的增加,企业创新呈现先升后降的倒U形变化;对作用机制的检验结果表明,企业避税对融资约束和环境不确定性产生U形影响,进而作用于企业创新;并且,企业避税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倒U形关系仅存在于内外部监督力...  相似文献   

16.
个体投资者股市风险认知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的调查方法,从南方证券有限公司所属的70多家营业部抽取了1840名股票个体投资者,进行了有关投资风险认知特征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我国个体投资者存在着风险事件认知普遍偏低的情况,在追高风险和过度投机风险方面表现尤为突出,而股龄较长、资金拥有量较大的个体投资者对追高和过度投机的风险认知更为偏低.有关投资行为预测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投资者的风险认知对投资绩效(含股市满意度和再投资行为)有较显著的正效应,政策信息、信息不对称性、上市公司信息发布对投资者风险认知有显著的正效应,上市公司回报和再分配对风险认知存在负效应影响.为此,提出了在市场监管和舆论宣传中对于个体投资者进行教育引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于建筑规划设计类型的企业来讲,其纳税的基本标准与服务业相同。对于现代企业来讲,一个最基本的财务管理内容就是合理化避税。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企业合理避税的方法及应关注的事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根据地理经济学原理,企业与税务局之间在地理上的接近,既可能便利企业通过寻租进行避税(寻租成本的"距离衰减效应"),也可能便利税务局通过获取更多企业信息,强化税收征管力度(信息搜寻成本的"距离衰减效应")。利用上市公司数据,我们发现,与基层主管税务局之间距离越近,企业的避税程度越高,从而支持了寻租成本的"距离衰减效应"假说,即:与税务局之间的距离越近,企业的寻租成本越低,越有能力通过寻租获取避税收益。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当主管税务局为国家税务局或者样本公司为民营企业时,上述影响更大。在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以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丰富了企业避税影响因素领域的文献,为地理经济学的"距离衰减效应"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9.
彭民 《管理科学》2000,13(4):31-33
作为投资者,当其购买债券时会面临购买何种债券的选择,因为这会给其带来不同的收益,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呢?这就需要对债券利率风险结构进行分析。从债券的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和税收风险方面分析其对债券利率的影响,从而为投资者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系统风险冲击和企业创新能力通过影响企业经营基本面和投资者行为而对股票价格波动性产生影响。本文首先建立数学模型从理论上研究系统风险冲击和企业创新能力对股票价格波动性的影响机理;然后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2013-2017年期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以2013-2017年期间中国沪深300指数跌幅超过18%的持续性下跌为系统风险冲击源,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环境三个维度构建创新能力指标,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方法对理论模型结果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股票价格波动性与系统风险冲击正相关,与企业创新能力负相关,企业创新能力能够弱化系统风险冲击对股票价格波动性的影响,进而增强股票市场稳定性。规范市场监管行为、改革上市和退市制度、优化创新激励机制、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是降低系统风险冲击影响、保障股票市场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