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儒家和道家,是先秦两个重要的思想派别,在后世中国文化的传承中,二者一直互相补充,共同熏陶塑造着“中国人”①的精神世界,形成了中国文化“儒道互补”的特征。儒家和道家起初作为相互对立的思想派别,不可能主动互相学习,但在孔老的思想中,对“人”的关注是共同主题,他们所倡导的人格理想具有相通之处,这是后世“儒道互补”文化现象的重要思想渊源所在。本文拟对先秦儒道人格理想作一比较分析,以揭示两家的人格理想在多大程度上既相对又相通。 一、超越性境界之通与践行路径之异 在先秦孔孟儒家和老庄道家的人格理想中,都十分强…  相似文献   

2.
刘熙载是位恪守传统伦理学说的清末学者。然即使是这样一位“粹然儒者”,其文艺美学思想在吸取儒家学说的同时也渗透了道家的变易观念,并在某种程度上将诗艺引向了精微。刘氏之儒道互补的审美意识有力地佐证了“儒道互补是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学的主流”这一命题。本文主要探讨刘氏文学思想中儒道互补的契机、物化形式及意义,由此探究中国文化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内驱力。  相似文献   

3.
早期儒家的道家化陈鼓应(北京大学哲学系)儒家的道家化和道家的儒家化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值得探讨的新课题。儒道两家从他们的创始人开始,便有着思想上的对话。战国中期以后,在百家争鸣的学术环境里,稷下道家在伦理思想上吸收儒家的仁义学说及礼制文化;儒家的孟、...  相似文献   

4.
儒道二家学说是中国本土产生的两种不同价值取向的思想文化,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核心内容。儒道文化既互相区别、互相对立,又互相影响、互相补充。儒道互补的形态在理论上表现为儒道融合,在社会政治上表现为儒道并行,在人格修养上表现为儒道双修。这三种形态从不同层面丰富发展了儒道互补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司马迁写作《史记》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的“一家之言”具有非儒非道、亦儒亦道的特征,每每以儒低道,以道普儒,排斥其中不合理的因素,而将儒家的阳刚精神和道家的阴柔性质有机地融为一体、首创“儒道互补”。儒道互补体现于司马迁思想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整部《史记》。明此一端,关于司马迁及其《史记》思想的许多有争议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司马迁的政治思想体现为儒道互补:赞美儒家的大同小康,维护进步统一;排斥道家的小国寡民,反对分裂倒退;推崇道家的无为而治,摒弃儒家的繁文缩礼,以儒家的…  相似文献   

6.
儒家与道家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既对立而又互补,但二者的结合,在中国古代美学史上形成了既重思想内容又重艺术表现,既重道德教化又重情感愉悦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7.
占中国哲学主导地位的两家是儒家与道家 ,而儒家与道家交融汇合又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的互斥表现是儒道交融的前提。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的相济使儒道的交融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8.
儒道是对立冲突的两种意识形态.在历史上,老庄思想对儒家的社会道德时常起着颠覆和破坏作用.老庄以"自然之天"消解了儒家有意志的"道德之天",把"自然的人"从"宗教的人"中解放出来.老庄还以相对论和"齐是非"的观点否定和嘲弄儒家的做人原则和道德观念.道家对儒家道德的颠覆以魏晋时期最为典型.魏晋士人的伤风败俗和行为放荡是道家人生理想的具体实践.道家思想流行之时,就是儒家道德崩溃、塌陷之日.  相似文献   

9.
彭昊  刘晓林 《船山学刊》2012,(3):150-154
晚清军政界和文坛的重要人物曾国藩在全面接受儒家文学传统的同时,也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在诗文和书法创作中崇尚雄奇瑰伟的境界,表现出道家气象,体现了儒道互补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0.
儒道两家都重视命,但与民间流传的“宿命论”迥异。儒家侧重于应然之命,即道德使命;道家侧重于本然之命,即本真之命。郭象对传统命论的最大贡献,是将儒道两家的命论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建立玄学之命。郭象发挥了性命与遇命,前者主要基于道家,后者主要基于儒家。郭象通过《庄子注》,比较成功地调和了儒道两家的天然对立,不仅复活了道家,而且将儒家的入世主义和道家的出世主义融合创新,从而将中国文化的生命哲学和人生境界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1.
儒道两家都是通过著书立说来传播自己的思想言论的,但儒道两家对"言说"这一存在方式的理解是迥然不同的.儒家主"言",认为一切可以言说,并且通过言说的内容(说什么)施行教化,完成"自然的人化";道家由"道"出发,认为"言而无言"、"不可言说",但又必须得说,道家的这种"不可言说之说"使道家在"怎么样说"上形成了自己的言说方法--立意,并最终指向了审美.  相似文献   

12.
张善文 《东南学术》2008,(6):200-205
本文以中国易学史上颇为重要的学术命题"先后天学说"为例,从儒道互动的角度,揭示这一学说在学术史上的影响.全文先论"先后天学说"源于儒家经典<周易>的<文言传>,以及与道家"道法自然"思想的密切契合;次述"先后天学说"在发展过程中学术义蕴的衍扩,尤其注意揭示宋代"先后天方位"说所体现的儒道思想融通互动的学术特色;最后阐明"先后天学说"之"体"盖源于<文言传>,其"用"着重展露于宋人的"先后天方位"之说,并指出"先后天学说"的本质,是以超越时空的博大思维理念,考察宇宙、大自然、人类社会的化生之道,此间穿插着儒家以有为本而有无相生的互补精神,与道家以无为本而无所不为的超脱宗旨.综此三端,得出本文的结论:中国易学史上出现的"先后天学说",是儒道思想互动的至为典型之例.文中评述"道法自然"的哲理取向,揭明宋代学术界潜藏着"儒道互动"的人文精神,比照"先后天方位"互转禅代的哲学内涵等,皆属作者较为精到的学术创获.  相似文献   

13.
身体是人生命存在的最直接形式,也是人把握世界的基点。以感官眼耳鼻舌身"经验"世界也是生命展开的方式,思想也在此生命展开中运行。先秦儒家、道家有着相异互补的身体哲学,儒家的敬重,重在人伦;道家的逍遥,贵在自然。在身体与世界关系、如何认识世界、如何把握世界以及立身于世界等方面得以展现,儒家的敬重与道家的逍遥的身体哲学观相异互补。以儒道互补的身体哲学为基础和延伸,在中国人的心理与情感中多有体现。  相似文献   

14.
儒道互补及其对中国社会之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道互补奠定了中国人的文化生命形态,铸造了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国人的国民性,形成了中国人独有的阴阳互动、刚柔相济的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儒道都是"推天道以明人事",只是两家的落脚点不同,儒家在中国社会中起到了动力机制作用,道家起到了平衡机制作用,儒道互补表现为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的对立与统一.儒道均具有宗教的超越性,但与西方的宗教性不同,主要体现在"安身立命"、"终极关怀"和人格的"内在超越"等方面,其内在的根据是道德精神.中西方不同的宗教性对科学、民主和社会政治的演化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 一、道家的审美理想是“道”的境界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中国古代哲学,而足以代表中国古代哲学最高水平的就是儒、道两家学说。如果说儒家学说是作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因而占有正宗的主导地位,那么老庄的道家学说则是作为与之对立的思想体系在中国文化史上起了重要作用。即是说,儒家思想除本身具有理论与实践价值而产生影响之外,更多地是靠了外力的注入,即官方的强制推行;道家思想却更多地依靠自身的力量对人们产生了渗入骨髓的潜移默  相似文献   

16.
儒家、道家、墨家是中国古典哲学中真正具有独创性的三大流派。墨家在关于最高权威、统治方式和人生态度等方面都向儒家道家提出了挑战。与儒道推崇圣人权威,主张礼义或自然之治,倾向于有进有退乃至消极虚无相对立,墨家希望利用"天志"限制王权,肯定平等,强调"法仪",倡导积极进取。从总体上看,儒家道家代表着传统,墨家则蕴涵着现代性。在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儒道多表现为一种阻力,而墨家则起着一种呼应和推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张晨霞 《船山学刊》2010,(3):150-153
魏晋之际的阮籍,其思想与举止颇似道家。事实上,道家表现只是迫于政治压迫而采取的自我保护,在其思想的深处则怀抱一颗积极入世的儒家之心。亦儒亦遭构成了阮籍真实的内心世界。这样的一种心态正是中国士大夫所常有的儒道互补思想。  相似文献   

18.
略论先秦诸子的尚“清”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美学中的尚“清”现象,源于先秦诸子。“清”的本义是指水清,先秦诸子由其本义出发,逐渐将其用于哲学、社会、道德、艺术等领域,使其获得了越来越广的审美意蕴。在道家学说中,“清”既是重要的哲学概念,又是审美的最高追求,老庄将“太清”视为天道的理想境界,将“缘而葆真,清而容物”视为理想的人性之美。在儒家学说中,“清”主要属于道德审美的范畴,用来概括隐士在乱世中清高处世、独善其身的人生境界与道德之美。由孔子到孟子,儒家对“清”的态度经历了由不重视到重视的逐渐崇尚的过程。荀子则融合了儒道两家尚“清”的内涵,并加以扩充,使之成为社会的共识,从而对后世的美学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儒道两家本属同源,历史上不断互动互补,相辅相成。中国文化中伦理秩序与自然秩序不相隔阂,道德智慧与自然智慧并举。儒家的人文主义中有自然主义,道家的自然主义中有人文主义;儒家的道德智慧中有自然智慧,道家的自然智慧中有道德智慧。两者相济相参,并行不悖。儒道之间有批评有争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正因此而能"合而不同",互为体用,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潮。兼顾儒家儒教与道家道教之"两行",才合乎中国之"道"之流行的妙谛。儒道双行,包含人文与自然、超越与内在、无限与有限的两行兼顾,在人文到自然,自然到人文等的回环之中,找到人真正的安身立命之所。  相似文献   

20.
《文史哲》2017,(2)
章太炎至少有五种文献涉及"庄子即儒家"议题:早年两种尚属消极评论,晚年三种已是积极参与。"庄生传颜氏之儒"是其画龙点睛之笔:颜子一系儒学由庄子传承,庄子是颜氏之儒的传人;传颜氏之儒的庄子是儒家,而不是道家;坐忘不是道家的本事,而是儒家的至境;即使庄子后来成了道家,但他当时也是以儒家身份,把颜子坐忘的工夫与境界记载并传承了下来。由章太炎晚年的积极参与可知,"庄子即儒家"议题不是人们习以为常的儒道互补之思所能范围,而是具有独特的思想史内涵,理应获得自身的思想史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