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紫慕 《老年世界》2011,(24):15-15
说起我家门前的那条河,母亲总是泪流满面,母亲说,看到这条流淌的河,总让她想起父亲的辛劳。 曾经有一天,母亲筹划和父亲到河对面的一家养鸡场里贩来鸡蛋去卖。距家十里外的一座小桥是去河对岸的唯一路径。起初,即使他们每次起得很早,自河对面托着满满的两大筐鸡蛋来到我家附近的市场时,早市的高峰已经过了。父亲言语木讷,卖鸡蛋的事全由母亲来做。由于错过早市的高峰,母亲每次卖完鸡蛋回到家都是半下午的时光。  相似文献   

2.
父亲很节省     
文坚 《老年人》2003,(9):31-31
父亲和母亲与我同住在一个城市,只是他们老两口住在城北,我结婚后把家安在城东。每到周末,父亲和母亲就去附近的果蔬市场,批发一些水果和蔬菜,然后辗转几趟公交车,赶来我家共度周末。父亲一进屋便忙这忙那,成了义务厨师。当父亲大汗淋漓地端出一碟碟色香味俱佳的菜肴时,我们都馋得直流口水。这时,父亲就开始数落:这个菜只花了多少钱,那个菜比你们买的便宜多了。父亲是企业退休干部,每月的退休金不多,扣除水电、煤气等费用后,所剩无几。因此,父亲总是省吃俭用地过日子。父亲一人出门时,从来都是骑自行车,舍不得花一块钱去坐一趟公交车。除非…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当我把父亲的一摞新著《烽火年轮》抱回村时,全村都轰动了,乡亲们纷纷来我家索书,异口同声地夸赞我“有眼力”“做了件有意义的事”!  相似文献   

4.
那晚 ,帮助父亲归拢杂物 ,又一次看到父亲的小木箱。这使我像见到要好的小伙伴 ,引出一串长长的回忆。这是个淡蓝色的小木箱 ,四角被铁皮包着 ,做工相当精美 ,我记事起就知道有它。那时 ,我家住的是林区的板夹泥房 ,经常需要修修补补。父亲就常打开小木箱 ,拿出工具和钉子什么的 ,修补着简陋的家。我因为小 ,没有什么玩具 ,就把小木箱里的东西当玩具了。长大后 ,我渐渐体会到了父亲这个小木箱的实用价值。在我的眼里 ,父亲是无所不能的 ,什么自行车坏了 ,收音机出了故障 ,父亲都能用箱里的工具修理好。有时父亲来了兴致 ,还会给我和伙伴们做…  相似文献   

5.
难请的保姆     
母亲身体渐差,做家务活有些力不从心。我们商量着,准备请个保姆。请示了坐在轮椅上的父亲,他像在职时一样,口头“批”下来了,同时定了三条原则:一是要身体健康,手脚勤快,会做事;二是按我家现有的财力给工钱;三是同等条件下,老家的亲戚优先。  相似文献   

6.
刘晋田 《老人世界》2008,(10):25-25
改革开放30年,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今,生活好了,人们都不愁吃不愁穿了,那些旧的家什也都被人们遗弃了。可我家那杆自制的秤,虽说早已没什么使用价值了,但我一直都没舍得扔掉,那不仅仅是父亲的遗物,它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也是父亲艰苦朴素、勤俭持家的精神所在。  相似文献   

7.
我父亲是一位普通农民,在村里却人缘极好,大伙都爱来我家坐坐。这不仅因为父亲热情好客,更重要的是父亲在家里办了个阅览室。父亲从小就喜欢读书,却因家境贫寒,只读了几年书就辍学了。尽管文化低,他还是坚持自学,从不间断,而且在生儿育女后,又把读书求学的希望寄托到了下一代身  相似文献   

8.
父爱如山     
我一直认为,父爱不像母亲那么直接,父亲的爱往往不易察觉。其实,父亲和母亲一样关爱着我,只是父亲常常把他的爱藏在心里。我家住在黑龙江的一个小镇。上大学后,每年放假回家  相似文献   

9.
逝去的帮工     
唐山大地震后的第三年,父亲操持着要盖新房。队长把生产队新买的手扶拖拉机借给父亲去县城买木料。说拖拉机脚力快,拉得多。已是晚上8点多钟了,父亲他们还没有回家。附近的乡亲全跑进我家打听消息。小院都挤满了人。队长带着5名棒小伙沿路去寻找。时间不大,有人回家送信儿说:拉木料的车在孙坨大埝上散车了。听到这个消息,20多名乡亲就步行赶往十几里地外的大埝上。木料好不容易被重新装好,临近村庄拐弯时由于驾驶失误,拖拉机一头扎进了村北的大深坑,只有拖拉机的烟囱伸出水面。乡亲们急了,没有人吩咐就开始搭埝、找抽水机:抽水机突突地响了足有4个多小时,拖拉机刚浮出水面,乡亲们顾不上深秋的凉意,扑通扑通全跳进水里卸木料。  相似文献   

10.
清明节那天,我从县城回到乡下给父亲扫墓。在这万物生长的时节,父亲的坟前墓后的山花竞开,姹紫嫣红,山底的两股清泉潺潺地唱着歌谣。父亲安然地躺在这里,不说是什么仙境,也称得上是一块福地了。在父亲的坟前,我插上香烛,点燃鞭炮,深深地鞠了三个躬。此时此刻,回想起父亲生前的音容笑貌,我的心情一下子变得沉重起来,往事历历在目,一份对父亲的忏悔不禁涌上心头。童年,我家只有3口人。父亲是个裁缝,农闲时做手艺,农忙时则要承担田里的农事,他一年到头操持一家人的生计,自是非常辛苦。因而,也就要我学着做一些活。一年春天…  相似文献   

11.
我家有两个姐妹,我是老大。我母亲去世后,父亲又娶了现在的妻子。父亲去世的时候,留下了不少字画和艺术品。据说,父亲留有遗嘱,把一切财产都留给他妻子了,包括我母亲的房子。现在,我和妹妹连父亲的一件遗物都没有,这样做合理合法吗?上海虹口蒋芳汀芳汀:不知您听说过这个词吗——法不容情。您的问题,真不简单。首先在您母亲去世后就已经发生法定继承,您父母的共有财产应该分出一半作为您母亲的遗产由第一顺序继承人共同继承(第一顺序继承人是指配偶、子女、父母),一般而言,同一顺序继承人的继承份额应当均等。所以对于这一部分遗产理应有你们姐妹的份额,这里面同样包括您母亲的房子,应该有一半的房屋所有权作为遗产,  相似文献   

12.
我今年78岁,邻居都亲切地称我“喜鹊奶奶”。因为我每天要到我家附近的青岛市北岭山上喂喜鹊。  相似文献   

13.
恩恩爱爱50年王永来我和我的伴侣李文琴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5年10月结婚的,到今年整整50年。那天,新娘到我家时,我还在附近的村子开会。8年抗战,把人们抗穷了,结婚时哪有条件做新衣服,更不用说什么结婚礼品了,所以一切都简简单单。我们的婚姻经历了...  相似文献   

14.
正县城高中附近有一家菜市场,经常在这里卖菜的摊主都熟悉一个女孩的身影。每到中午,女孩路过这里,看到别人扔掉的白菜叶或者干瘪、烂掉的黄瓜、萝卜,就会顺手捡起来,塞进准备好的塑料袋,然后脚步匆匆地奔回家中。原来,家里有一位躺在床上的父亲在等着她。回家后,女孩利索地给父亲换掉被褥,然后把凉开水倒进一个矿泉水瓶里,喂父亲喝水。接着就开始洗菜做  相似文献   

15.
正要下班,父亲打来电话,说他尝试做了好多次的酱牛肉,这次终于大功告成,和饭店里的味道一模一样,让我下完班直接回家尝尝。
  记忆里,父亲是做菜的一把好手,但尝到父亲的手艺却不是一般的难。只有家里来重要客人的时候,父亲才挽起袖子出场。每每他做出一顿香喷喷的饭菜,总是赢得客人的无数称赞。我最爱吃父亲做的牛肉,牛肉片薄得似蝉翼,很有嚼劲。大学那些年的寒暑假,父亲再忙也要抽空,做上一包干牛肉让我带到学校里吃,大饱口福的同学们因此都羡慕我有一个会做菜的父亲。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2008,(12):51-51
问:我家附近开了一家火锅店,生意兴隆,我也常去那里消费。后来听人说是因为老板刘某在火锅底料里添加了罂粟壳做佐料,才吸引了许多回头客。请问:刘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相似文献   

17.
一棵老榆树     
小区墙外有一棵老榆树,它是父亲当年亲手栽下的。以前。我家就住在这里,拆迁十几年了,老屋已了无痕迹,只剩下这株老榆树。每过一段日子,我都要赶来看它几眼。  相似文献   

18.
景泰蓝迷雾     
正我要杀梁老太是有理由的,收养我的王培父亲告诉过我:我曾经是有钱人家的孩子,是梁老太让我家破了产,逼死了我的家人,还夺走了我家祖传的景泰蓝……  相似文献   

19.
罗兆栋 《老年人》2003,(5):28-28
我妻子还在襁褓中的时候,岳父就把她托付给了我的父亲。岳父是提着脑袋干革命的地下党员,与我父亲是至交。岳父对我父亲说:“我如不幸,伊伊(妻子乳名)就跟你做女儿。”后来,岳父被反动派杀害了,岳母改嫁,伊伊就被接到了我家。我长伊伊一岁,我们兄妹相称,一道上学读书,真的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1953年,我考取了华中师范大学。伊伊看到家里困难,主动辍学,当了小学教师,挣一份微薄的工资贴补家用。大学毕业后,我回到老家,在一所县属中学当老师。那时,我们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正忙于筹办婚事。孰料,整风运动开始了,伊伊被抽调到县整风领…  相似文献   

20.
《伴侣(A版)》2014,(1):32-32
正问:我虽然在北京打拼了多年,可依然还是个小小的工薪族,没房没车不说,就连时常回家看望2000里之外的父亲也成了难题。为能解决看望父亲的问题,我与一家服务中心达成如下协议:服务中心指定专人田小姐每年二、三、四季共3个季度看望我父亲,每次3小时,负责送100元的慰问品、陪老人聊天,帮助做简单的家务,每次费用为280元(包含路费20元)。协议达成后,我将840元打入服务中心账户。尽管我此前曾在电话里征求过父亲的意见,父亲以为是在开玩笑,没有明确表态,等田小姐首次来到我家时,父亲说什么也不肯接受,田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