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道生 《老年世界》2013,(13):39-39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颇有影响的人物,历史学家对他的功过已做出了很公正的评价。他虽然镇压了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但他倡办的洋务运动,向外国派遣留学生,引进西方国家先进科学技术,对推进我国工业进程起了积极作用,功不可没。人们对他的学问修养、勤俭治家、对子弟的严格教育以及处世为人的方法,更是加以肯定,并引为借鉴。毛泽东曾说:“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相似文献   

2.
我读曾国藩     
我花两个月时间读了《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唐浩明著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奏折》。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卷首辞云:“梁启超对世人说:‘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蒋介石对儿子蒋经国说:‘至于中文读书写字之法,在曾公家训家书中言之甚详。你们如能详看其家训与家书,不特于国学有心得,必于精神道德皆可成为中国之政治家,不可以其时代已过而忽之也。’”“毛泽东对友人黎锦熙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  相似文献   

3.
游宇明 《老年人》2013,(1):40-40
满族人塔齐布是曾国藩发现的人才,他不太爱读书,却好骑射、精武艺,从黑龙江“入伍”后,辗转到了湖南。当时,曾国藩受皇帝之命,在长沙训练民兵,叫绿营也一起参加。两人在操场见了面,曾国藩觉得这个绿营的基层军官不错,不仅谈吐不凡,做事也有条不紊,便邀请他训练湘军,塔齐布答应了。塔齐布的训练非常见效,这让曾国藩对他愈发赞赏。  相似文献   

4.
萧一山先生的书中,在曾国藩编练湘军那一章里,专门插叙了几个关键人物。一是江忠源,湖南新宁举人,郭嵩焘在北京介绍给曾国藩认识的。他早些时候为了保卫家乡,曾组织乡村丁壮用于防御,这是湘军最早的依托。  相似文献   

5.
罗泽南是教育家,又是理学家,还是军事家。作为晚清湘军的重要创始人之一.他被誉为“湘军之母”,与曾国藩并称为“曾罗”人称“一代儒将”,《清史稿》有传。  相似文献   

6.
左宗棠刚直果断、慷慨激昂、是非分明、疾恶如仇,满腹经纶、经世致用、忧国如家。正史野史,都有好评。曾国藩评价左宗棠说:“论兵战,吾不如左宗棠,为国尽忠,亦以季高为冠。国幸有左宗棠也。”尽管,曾左二人曾老死不相往来,但该说的话,曾国藩还是说了。  相似文献   

7.
马美著 《老年人》2009,(6):42-42
在清末湘人中,曾同藩、左宗棠和胡林翼并称中兴三大名臣。与曾、左贵为总督、分侯封爵相比,胡林翼不过是一个死于军旅的巡抚。但曾国藩却说:“胡公功在天下”、“润之才力过国藩十倍”。可见一代枭雄曾国藩对胡林翼的推许和倚重。  相似文献   

8.
邹其霖 《现代交际》2005,(11):43-43
同冶元年,曾国藩升任两江总督,三千里长江水面,迎风招展的全是“曾”字帅旗。作为亲率三四十万人马的湘军最高统帅,他丝毫没有飞扬跋扈、洋洋自得之态,反而处处小心,慎之又慎。请看他给弟弟的家书,便可知道他的当时心态。他谆谆告诫道: 我们家目前正处在鼎盛时期,我本人身居将相之位,  相似文献   

9.
曾国藩是晚清重臣,被称为“千古完人”,是世人仰望的楷模。可贵的是,他虽身居高位,却行事低调,处处小心谨慎,一点都不张扬。即使是后来成为封疆大吏时也依然如此。有一回,他的家人准备在老家重新修建一所房子,他的弟弟请人设计好图纸后,  相似文献   

10.
正在中国历史上,堪称完美的成功人士不多,曾国藩应算一个。他的成功靠的不是运气和捷径,而是学问和本事。曾国藩做人、做事、做学问都那么平实、靠谱,难怪有那么多人赞佩他,推崇他。在中国历史上,堪称完美的成功人士不多,曾国藩应算一个。他的成功靠的不是运气和捷径,而是学问和本事。曾国藩做人、做事、做学问都那么平实、靠谱,难怪有那么多人赞佩他,推崇他。一部《曾文正公全集》,煌煌一百六十多卷,堪称传世之作,其中尤  相似文献   

11.
张鸣 《当代老年》2009,(1):10-11
曾国藩曾评价李鸿章为官有道。其实,跟张之洞比起来,李鸿章在做官上还差那么一点。李鸿章一辈子拼命做官,却背了多少年的“汉奸”骂名,到今天也洗不清,可是张之洞就不然,这种事,从来都没沾过。  相似文献   

12.
古代养生家认为睡眠是调养身体的关键。唐代药王孙思邈在起居方面强调:“起居有常度”,“卧起有早晚”,晚清名臣曾国藩多次强调,养生要在“眠、食”二字上下功夫,他说:“眠所以养阴也,食所以养阳也。”那么怎样改善睡眠呢?听侯老师慢慢道来:  相似文献   

13.
远瑜 《当代老年》2009,(2):24-25
同治十一年(1872)二月,曾国藩病死,李鸿章曾作联挽他,说: 师亨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 威名震九万里,内安外攘,旷世难逢天下才。  相似文献   

14.
笑汀 《老年人》2010,(6):45-45
胡林翼(1812—1861),字贶生,号润芝,湖南益阳人。湘军四大名将之一,与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齐名,世称“曾、左、彭、胡”。论年龄,胡在四人中最小,论仕途,胡也远不及曾、左、彭之腾达。但近来有不少学者认为,胡林翼的人品、才智,应居四人之首。  相似文献   

15.
如果让我举出在公关领域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我会脱口而出:曾国藩!事实上,生活在19世纪的曾国藩可能根本没听过公关这个词,但他从受困于公共关系问题到展开卓有成效的公关策略却让人不能不佩服其公关意识觉醒之快,手段之高明。曾国藩是如何走出公关困境,并成为公关大师的?当我们回顾曾国藩个人历史的一些点滴故事时,或许会体悟到他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正她是曾国藩的外孙女,结婚时宋美龄为她做傧相;她是时髦的洋派人物,曾孤身追星追到好莱坞;她是上海名媛中“扎眼”的刺头,朋友落难时,她挺身相助……她就是聂其璧。不守家训特立独行聂其璧出生于1900年,是父母的第十一个孩子,后有一幼弟。聂其璧的父亲聂缉椝是当时的上海道台(相当于今上海市长)。母亲曾纪芬是曾国藩的幺女,按照湖南话,大家称她“满小姐”,后被人尊称“崇德老人”。她一生秉承曾家家训,起居定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曾国藩成功的界定,窥探他为人处事中黄老思想的“藏”:再通过对“内方外圆”的层层分析揭示“藏”的奥秘;接着剖析这种思想在文化对人的可塑性影响下形成的必然:最后联系到对我们当代社会中为人处事的反思。  相似文献   

18.
圈内人士告诉我,王光是一位多产的作家,在民间文学领域占有重要席位。他搜集了上万首民间山歌,《三郎与二妹》是继《吴歌》之后发现的我国第二部汉族长歌;他的长篇神话故事《楚南大观》被名家称为“不可等闲视之”的力作;民间传说《曾国藩趣事》及《成佛》等几个大部...  相似文献   

19.
马美著 《老年人》2009,(10):38-38
晚清时期,湖南人才辈出,不仅有曾国藩、左宗棠等中兴名臣,同时还有一些国家级的著名学者。其中有位被称为“长沙阁老,季清巨儒,著书满家,门庭广大”的巨儒,他就是著名的湘绅领袖、学界泰斗王先谦。王氏名满天下,也饱受非议,是个一言难尽的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20.
枫叶 《当代老年》2009,(1):18-19
他曾是西北军战将,又成了蒋介石的救命恩人,却和周恩来保持着单线联系。 蒋纬国说他是潜伏在蒋介石身边时间最长、最危险的“共谍”;朱德元帅却不止一次称他“有奇功,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