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庆俊 《职业》2001,(3):39-40
了解小吴的人都把他称为“活地图”,其实他并不是地图方面的专业人员,痴迷地图只是他的业余爱好。 小吴对地图的兴趣可以追溯到十几年前了。那时他刚上初中。由于身处农村,课外书籍非常难得,每本课外书都显得非常珍贵。一个偶然的情况下,小吴得到了一本中国地图册,没事的时候就拿出来翻阅,慢慢地对地图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经过十几年的精心钻研,小吴已经对中国地图烂熟于心,只要你说出一个县、市的地名,他就可以马上说出这个地方具体位置在哪里,周围有哪些名胜古迹,如何乘车去那里,那里有什么特产以及历史和现实中与该地有关的…  相似文献   

2.
我本无意于收藏地图,当看到地摊上印刷精美的外国地图时,我忍不住了:没有能力到世界各国去周游一番,那么,看看地图“神游”不是也很妙吗?因此积累了几十张外国旅游地图。纵观外国地图,一般都印刷精美,色彩悦目,其中一些创新之举,很值得我们借鉴和欣赏。  相似文献   

3.
一本《国家地理》杂志,可以丰富人的视野,给人翱翔天地的感觉。而一本世界或中国的地图,或仅仅只是一本中学地理教课书也同样可以给人以启迪,享受学习与思考的乐趣。地理是一门独特的学科,它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都有交叉,学习地理知识,能让人们更了解人类的家园,按自然规律办事,对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3·15当晚,奥迪年会的一幅中国地图反而引发了更多关注. 据国内数家媒体报道,德国汽车品牌奥迪在其年会上宣布涉及中国业务时,公开使用不完整的中国地图.尽管此事在现场没有产生任何反响,但由于有少数几家中国媒体受邀参加本次德国举行的年会,这张地图被拍下来并在国内传开,引起不少关注和热议.  相似文献   

5.
爱情地图     
新搬的办公室很大很干净,墙上一片洁白。同事说,太空了,应该挂几幅字画。字画没有求来,就先买了两张地图挂上,一幅是世界的,一幅是中国的。 工作之余,我和同事常站在地图前,瞭望。 每次,我不由自主地就走到那张中国地图前,寻找北京、上海或是广州,这是我爱的人所在的地方。因为工作的缘故,他总是在这几个城市之间流浪。虽然这上面找不到他居住的街区,但是我会根据他所描述的方位尽量向他靠近。而我的同事,她常常驻足在那张世界地图前,她的目光扫过纽约、伦敦、巴黎这些著名的国际大都市,停留在日本的名古屋。一座不起眼的小…  相似文献   

6.
从松花江苯泄漏到广东北江镉污染,从滇池水葫芦疯长到太湖蓝藻泛滥,一桩又一桩的无情事实不断挑战着我国本已脆弱的水环境能力,但这些局部而零碎的现象并没有让我们完整认识水污染的严重和残酷,只有打开中国水系的平面地图,几乎处于危机边缘的水污染生态才能让人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7.
“胡志明小道”是一条举世闻名的小道,一条谁也找不到的小道,一条地图上没有标明的小道,一条伟大的小道。  相似文献   

8.
方志地图相关研究是方志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海南方志地图研究尤其没有得到重视。明清海南方志地图约可分为九类,其中以疆域图,城池图及儒学图三者为最多。明清海南方志中没有正方形的地图,几乎绝大部分的地图都是横的长方形。这些地图不是实测的,而是以所谓"写景法"为主,类似山水画,辅以多种点线面符号。地图所表示的区域范围一般都较小,比例尺较大。文字注记的方式,几乎完全是横排和竖排字列两种,斜行字列较少;竖排字列出现的频率较横排字列为多,这应当与中国文字直写的传统有关。  相似文献   

9.
千年风沙     
正柳园寻柳一生中去西北的愿望成了挥之不去的情结。虽然我不乏在中国大地游走的经历,但西北之行,却全无经验可鉴。记得那时候,没有网络,也没有手机,只凭一本全国地图,我就大胆地踏上了西去的列车。说实话,越往西走,江南的绿色就退得越远。我第一站是甘肃的兰州,没想到皋兰山这么光秃,没想到黄河水那么浑黄,山水之间,一种苍凉之感袭来,有一种说不出的怆然。我从江南来,身上带着水乡的气息,嫩绿和雨珠,水网和渔船。西北和江南的反差实在太大了。  相似文献   

10.
以色列总理访华时曾表示,以色列不会忘记二战期间上海帮助犹太人提供了避难场所。其实,从宋代开始,犹太人就在河南开封定居。至今,开封不但生活有犹太人后裔,还留有不少与此相关的遗迹。一些名人希望以博物馆的形式重建开封的犹太会堂,可以让游客体验当地犹太人后裔的生活,以此促进旅游业。  相似文献   

11.
方宏 《老年世界》2009,(10):11-11
据媒体报道,1978年,瑞典乌沙拉大学图书馆接待室里,墙上挂着一幅中国地图,但它不是现今的中国版图,而是一幅叫做《皇朝地舆全图》的清代中国全图。  相似文献   

12.
李公涛奇人奇家图/孔梦成文/闵锋为了筹建中国的园碑林,李公涛特作家训:“……以愚公精神世世代代刻碑不止……李家子子孙孙不能从碑林牟取一分钱利益……特作家训,刻碑于石,嘱儿孙共遵之。”开封东郊范庄有一处闻名海内外的农家小院.院里花木葱笼,修竹青翠,一丈...  相似文献   

13.
小儿尿床毛病根除了小儿尿床,本不足为奇,可我的孩子六岁了,每天晚上照例还要绘一张“山区地图”,这就不能大意了。我两口东借西凑变卖家产四处奔波求医,其结果是债台高筑,病却依然如故。随着年龄的增长,已开始走出“中国”描绘“世界”。好心的亲戚捎来“505神...  相似文献   

14.
黄茨娅 《当代老年》2008,(12):31-31
老爸生日的那天,他的战友老曹送他一件很有意义的礼物——一块中国地图的拼版游戏模板。逛街回来的老妈,一看见这长方形的玩意儿,就直截了当地发表自己的议论说,这个老曹真糊涂,老头子都满65了,还送5岁的玩具来。老爸一听,哈哈大笑说:“老曹没有错,这叫做‘老夫聊发少年狂,延年益寿心底宽'”。说完,老爸手捧着宝贝,同老妈打起了商量:刚好国庆就要来临,今晚,我们两个好好地玩一把,过把心游祖国的瘾吧!老妈则担心自己眼花手抖的,怕玩不出什么新意来。  相似文献   

15.
那时候,开封还是全国的首都,汴河还是京杭运河的一部分,豫东平原还是北中国最活跃的经济文化中心。那时候,每年都有一大批商人,从淮南西路的徽州、两浙东路的明州、广南西路的广州和福建路的福州蜂拥而来,由淮水入汴河,再沿汴河逆流而上,把各种货物运到开封。这样搞长途贩运,利润不小,付出也不少,当时陆路有关卡,水路有土匪,都要打点到  相似文献   

16.
孙淑琴 《现代妇女》2014,(6):210-210
正一、认识地图的重要性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是地理信息的浓缩和直观表达,更是获取地理知识以及进行地理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新的教材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地理图像资料越来越丰富:地形图、政区图、景观图、人口图、交通,矿产……可谓多种多样。这就决定了地理教学中地图应用的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没有地图的课不能称其为地理课",这句话并不过分,因为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普遍  相似文献   

17.
《女性天地》2010,(1):57-57
开封后一周内喝完近年来桶装水赢得不少人青睐。专家指出,目前桶装水品牌较多,鱼龙混杂,消费者一定要选有QS准入标志的产品。购买时还要仔细检查生产日期和桶盖上的标签是否相符。  相似文献   

18.
晚安,晚年     
父亲看着墙上的中国地图,说咱陕西这块地方像一把钥匙。说完,他下意识地摸了一下裤带,那里系着一串钥匙,能打开一处挂着锁的老房子。这处房子在陕南,藏在一条山沟里。  相似文献   

19.
正Z真相为验证结果,有人设计了一个实验。桶装水在开封当天,菌落总数为4。将桶装水装到饮水机上,三天后再检测,菌落总数居然达到了910。这些细菌来源于哪里?实验人员又设计了一次实验,这次将桶装水开封后,没有装到饮水机上。三天后检测的结果,菌落总数仅为72,完全可以饮用。  相似文献   

20.
画画·做饭     
我没有正式学过画。我父亲是画家,年轻时画过工笔画。中年后画写意花卉。他没有教过我。只是在他作画时,我爱在旁边看,给他抻抻纸。我家有不少珂罗版印的画册,我没事时就翻来覆去一本一本地看。画册以四王最多。还有,不知为什么有好几本蓝四叔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