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艳如 《现代妇女》2014,(11):349-349
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及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形成了波澜壮阔的民工流动浪潮。而进城农民工子女是指那些随父母进入城市社区或者是在城市社区出生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们。自从2011年两会代表提出不鼓励农民工子女上大学的问题后,此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笔者从农民工子女上大学的必要性出发,对农民工子女上大学的路太远、太坎坷的原因进行了探析,并试图对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大学难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拙见。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省进城就业或定居的农民约有160万人,其中40岁以下的青年达136万人,占进城务工人员总数的85%。为准确掌握和有效解决青年农民进城务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专门组成调研组,利用1个多月的时间,深人省内4个务工青年较为集中的地区进行调查,共随机下发调查问卷1000份  相似文献   

3.
中国市场经济经过30多年的发展,民工已经成为蓝领劳动阶层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改革开放30年之后,民工已经从短期、省内流动转向长期、长距离流动。东南沿海出口加工导向的工业地带吸引了大规模的内陆省份民工。根据我国官方的1%人口抽样调查,2005年全国人口中,流动人口为14735万人,占总人口约11.5%;其中跨省流动人口4779万人,占流动人口总数的32%。另外一个官方统计则显示,  相似文献   

4.
青年民工的素质缺项与精神保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年民工占整个农村流动劳动力中的大部分,他们是农村中的重要劳动力,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后备劳动力资源。但青年民工的低素质状况严重阻碍了他们在城市的发展。其素质弱项主要表现在:受教育程度低下,劳动技能贫乏,竞争能力弱小,自我保障意识空白,二等公民心态,职业生活不确定状态,生活满意度评价水平低,城市生活障碍等。精神保障正是通过教育的、文化的、维权的、心理的服务,解决青年民工技能低下、竞争不力、行为失范、习惯不良、心理灰暗、人格缺陷等素质问题,从而提高素质,增强竞争力,最终达到自我保障。  相似文献   

5.
傅义华  陈纯  龙金菊 《职业》2011,(19):32-33
她们是来自农村的青年农民工,十八九岁时或投亲访友或单枪匹马"杀"进城市,从最底层开始了梦的第一步,她们的青春被城市照亮,她们的青春也照亮着城市。一切真的才只开了个头在县城买房,让儿子进城读书,这是桃源青年农民工王芳芳的目标。南方的春雨没有间歇的迹象,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民从农村涌入城市。进城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教育问题日益成为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要真正解决进城农民工流动子女义务教育问题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关键是义务教育经费保障问题。本文从进城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现状入手,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从多方面深层次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7.
寡妇村目击     
2001年春节期间,记者随同陕南民工南下广州,民工专列在白河火车站刚停住,就有几位去广州打工的青年农民从车窗爬进火车。记者在和他们闲聊中,得知当地每年都有大量的民工外出打工,有些人流落他乡后就再也没有回来。据一位姓王的农民讲,大部分人都是死在煤窑里,白河县麻虎乡就有一个寡妇村。于是,记者来到了这个寡妇村  相似文献   

8.
"民工"是中国工业化的产物,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的群体,农民进城务工也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青年民工"是一种过渡性的职业身份状态,作为弱势群体,他们的基本权利难以得到合理保障,从而给社会稳定留下了较大的隐患.实现各阶层社会成员共同富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趋势."青年民工"的生存现状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给青年工作带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大量的农村务工人员进入城市,许多原本生活在农村的儿童也随其父母进城成为城市中的"流动儿童".流动儿童群体在城市生活融入过程中受到了来自不同群体及环境的"歧视"和排斥,从而出现了社会认同的困境.社会认同困境会阻碍流动儿童自身的健康发展,也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城市社会各界必须对流动儿童采取扶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经济体制改革使城市对外来劳动力的容纳能力日渐增强.农村劳动力开始大量流入城市.1984年10月13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和20世纪80年代中期政府及学术界大力提倡的发展小城镇战略.为农民流动提供了政策上、理论上的依据,从而使中国的流动人口进入了历史上罕见的高峰时期.特别是国家对粮食的购销政策的松动.遂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成为可能.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农村人口从西部向东部、从乡村向城市流动,其中北京、上海和广州等特大城市的流动人口均已超百万.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从大城市到中小城市,从内地到边疆,从汉族聚居区到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到处都有流动人口的足迹.农民工子女要么和父母在城市生活,要么在家乡,他们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现代化、城镇化进程中,农业人口向城市迁移流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进城务工农民的大量增加,使需要在城市学校读书的农民工子女数量也相应增加,农民工的子女教育正迅速地从教育问题演变成为社会问题。对于重庆这样一个农村人口最多的直辖市,并且正在进行城乡统筹试点改革的“新特区”,如何完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使义务教育公平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从而构建和谐社会的长效机制,本文对此进行了调查并提出几点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12.
所谓社会流动,就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社会地位或社会职业的变化情况。如当前我国农村中有一批青年农民脱离土地,从事工业、商业、运输业等工作,这就是社会流动现象。再如近几年来,我国有一批中青年走上各级领导岗位,这也是社会流动现象。前者是职业变化,后者是地位变化(有些也同时包括职业变化)。一、青年社会流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青年这一社会群体具有较强的社会流动性,他们从一种职业流到另一种职业,从较低的社会地位升迁到较高的社会地位,这在现代社会中是常有的现象。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从青年社会流动的  相似文献   

13.
从农村人口流动 看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80年代开始,我国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向城市流动。据悉,目前全国流动人口规模已经超过7000万人,预计到本世纪末,将有2亿劳动力会涌向城市。这一规模巨大的人口流动过程,对城市及农村的发展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并作用于我国的城市化发展道路。 一、农村人口流动与城市化的关系 城市化最基本的含义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化,转化包括就地转化和农村人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民进城务工已转移约2亿农村富余劳动力,他们分布在各个行业。目前,农村还有大量富余劳动力,这一群体大部分还将以农民工形式转移出来,农民工在城乡流动就业的现象,在我国将长期存在。农民工问题事关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 解决农民工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为此,国务院建立了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工青妇等有关群众团体组成的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和指导全国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劳动保障部。今年三月份,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本刊就其主要精神解读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中西部农村调研发现,农村青年妇女在择偶、彩礼议价、离婚以及再婚等方面享有充分优势,这种婚姻主导权带来青年妇女地位的非均衡提升。代际责任与天价彩礼、半工半耕模式下的接力式进城、妇女流动性带来的高离婚率,区域经济分化和婚姻资源的非对称性流动等是中西部农村青年妇女掌握婚姻主导权的原因。这种婚姻主导权带来的青年妇女地位提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当下婚姻主导权成为影响青年妇女地位的关键变量,婚姻主导权成为当下全国青年妇女地位呈现出非均衡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青年农民工的社会归属与行为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农业中转移出来,进入城市从事其它产业成为农民工,是改革开放以来持续不断进行着的一个过程。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年龄上的特点是以青年为主,近年来35岁以下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比例持续上升。青年农民工的社会归属和行为选择问题具有其特殊性,此问题的解决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职业时空》2006,2(6):50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民进城务工已转移约2亿农村富余劳动力,他们分布在各个行业.目前,农村还有大量富余劳动力,这一群体大部分还将以农民工形式转移出来,农民工在城乡流动就业的现象,在我国将长期存在.农民工问题事关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解决农民工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为此,国务院建立了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工青妇等有关群众团体组成的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和指导全国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劳动保障部.今年三月份,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本刊就其主要精神解读如下.  相似文献   

18.
我国要在21世纪建设成为农业强国,农业教育是基础,农业科技人才是关键。因此,我们要从一亿五千万的农村青年中,培养出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以充实我国农业生产第一线。文化环境从精神层面作用于人才素质,其影响力更为直接和持久,对此,优化农村青年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阐述了如何优化农村青年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促进农村青年人才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   总被引:237,自引:0,他引:237  
流动民工研究已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社会学的参与推动了流动民工研究的地进一步深化。本文从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交往方式、流动民工的生活状况、流动民工的社会分层和社会地位等方面入手,使读者在把握民工的一般“自然”状况的同时,也进一步了解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对于从事社会流动研究的同行来说本文亦不乏借鉴与启示之功用。  相似文献   

20.
根据1995年1 %人口抽样调查 ,中国总人口约为12.37亿 ,其中15~34岁的青年人口占总人口的35.11 % ,即约有4.3亿的青年人口。根据1995年的数据推算 ,1999年我国15~34岁的青年人口约有4.5亿 ,其中城镇青年1.2亿 ,农村青年3.3亿。在这千年之交的时候 ,担负建设祖国重任的青年人口 ,特别是农村青年人口的受教育状况如何呢?本文力图在综合各方面资料的基础上 ,对世纪末我国农村青年人口受教育状况作一简要总结和回顾。一、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村人口显著增加 ,但进入高等学校的机会依然有限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