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11年,是十一五和十二五两个五年规划交替的一年,可以说也是挑战与机遇共存的一年。国家十二五规划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战略型新理念与新思路,可以概括为人本、绿色、创新、协调的八字方针。调结构、变方式与促开放,成为西部开发新10年尤其十二五期间的最高主题。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状况与发展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本刊就十二五规划期间西部地区尤其是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发展趋势,采访了学者刘斌夫先生。  相似文献   

2.
王勉  杜源江 《中国民族》2008,(12):32-33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建设管委会一位领导近日表示,广西决定设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重大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从2008年起连续5年每年安排10亿元资金,用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重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这是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重大决策的调整。‘10亿元’相当于广西2008年支持全广西40多个工业园区建设资金的2倍,充分体现了广西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决心和气魄。”有关人士评论说。  相似文献   

3.
西藏地处祖国西南边陲,青藏高原的西南部,是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之一。它北倚昆仑山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邻,东北临唐古拉山东段与青海省毗连,东濒长江上游金沙江与四川省隔水相望,东南靠横断山脉的梅里雪山与云南省相交,南部和西部直达喜马拉雅山麓及喀喇昆仑山与缅甸、印度、不丹、锡金、尼泊尔等五国接壤。这就是今天人们所说的“西藏”,全称“西藏自治区”。  相似文献   

4.
西藏地处祖国西南边陲 ,青藏高原的西南部 ,是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之一。它北倚昆仑山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邻 ,东北临唐古拉山东段与青海省毗连 ,东濒长江上游金沙江与四川省隔水相望 ,东南靠横断山脉的梅里雪山与云南省相交 ,南部和西部直达喜马拉雅山麓及喀喇昆仑山与缅甸、印度、不丹、锡金、尼泊尔等五国接壤。这就是今天人们所说的“西藏” ,全称“西藏自治区”。然而 ,7至 9世纪时 ,藏族先民在青藏高原建立的吐蕃王朝盛期的疆域是“南至珞与门(今不丹门域 ) ,西至象雄 (今印度、巴基斯坦两国有争议的克什米尔 ) ,北至霍尔 (今新疆南部…  相似文献   

5.
藏中南地区即西藏“一江三河”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点开发区,目前启动大开发大开放不仅是因为其有良好的区位条件,而且具有经济开发的资源条件和环境支撑条件.经过多年的发展,藏中南地区有较好的开发基础,为进一步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新疆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重点区域开发实践为藏中南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为此,建议启动藏中南地区大开发大开放并加紧列入党和政府的议事日程,加快制定藏中南重点开发区发展规划,明确藏中南重点开发区的发展方向,中央制定藏中南重点开发区的特殊政策.  相似文献   

6.
《民族论坛》2012,(5):5
<正>2012年,是西部大开发开展的第12个年头,2月20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的《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相比之前出台的两个西部大开发五年规划,"十二五"规划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围绕主题主线,进一步明  相似文献   

7.
钟洁  覃建雄  蔡新良 《民族学刊》2014,5(4):53-58,118-119
旅游资源开发一直被认为是促进四川、云南、贵州等西部民族地区地方脱贫致富的重要路径,然而过度的资源开发必将直接危及当地生态安全。四川地处长江上游,其民族地区的生态安全状况关系着长江流域以及整个国家的安全。本文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视角,探寻四川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自然生态环境、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生态安全保障机制,以期切实有效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8.
西藏对外开放的新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继东 《西藏研究》2002,(3):108-112
世纪之交 ,我国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西部大开发须与西部的大开放相结合 ,方能奏效。西藏民族地区的开发也是如此。于是 ,我们把正在兴起的中印缅孟区域经济合作与西藏的开发联系起来思考。中印缅孟区域经济合作的展开 ,将为西藏民族地区的经济开发和对外开放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我们应当抓住这一机遇 ,促进西藏民族地区的开发。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一、中印缅孟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态势中印缅孟区域是指中国的西南地区、印度的东部地区、缅甸和孟加拉国 ,这是中国、南亚和东南亚三大经济区的结合部。这一区域面积大、人口多 ,本身就…  相似文献   

9.
一、探讨的背景 西藏自治区属于党中央提出的西部大开发范围内,根据西部大开发所提出的五项重点的精神,如何利用、开发本地自然资源,把潜在的自然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应该是我们工作的内容之一。然而,在农业资源中,水热资源至今仍没有被大多数人所认识,相当部分县的水热资源较好,但利用率很低,没有发挥其经济效益。 西藏农业粮食亩产量不高,每年要从内地进粮解决吃饭问题,牛、羊骨瘦如柴,市场上不少的肉和酥油是从青海、甘肃运进西藏的。按西藏土壤普查耕地数量为523万亩,西藏1998年粮食总产85万吨,平均亩产16…  相似文献   

10.
《民族论坛》2012,(3):5-5
2012年,是西部大开发开展的第12个年头,2月20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的《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相比之前出台的两个西部大开发五年规划,“十二五”规划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围绕主题主线,进一步明确了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1.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地域特征,撒拉语既有古突厥语的特点,同时又因与周边语言的联系而有自己新的发展。它的突厥语特点代表了几种历史层面,这种层面反映出与不同突厥语群的联系。由于复杂的共时特征和与历史记载的差距,对于撒拉语进行分类是很困难的。根据如下两方面的论述:1和乌古斯语的发生学关系;2和南西伯利亚语和克普恰克语长久的联系,本文提出自己的观点,不同意撒拉语与现代维吾尔语有发生学关系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从公元七世纪初以降,吐蕃先后兼并了分布于青藏高原的羊同、苏毗、吐谷浑等族,与这些民族发生了密切的政治和文化交流.本文引用敦煌、新疆发现的古藏文文献,结合汉文文献,深入地讨论了吐蕃治下的吐谷浑小王和吐谷浑臣僚、民众的情况,力图揭示出吐谷浑被吐蕃征服以及逐步融合的历史真相.  相似文献   

13.
14.
噶当派是11—15世纪藏区影响较大的一个佛教教派,其兴起原因主要在于它适应了当时藏区的社会和政治环境以及藏区佛教的发展方向。本文强调指出,噶当派在教理教义、寺院经济制度等诸多方面影响了其他教派的产生与发展;独具特色的藏传佛教的形成也与其作为藏区第一个佛教教派的历史地位密切相关。此外,噶当派对藏区社会的其他方面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论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法律地位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自治法规 )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一项自治权。自治法规的效力等级高于一般地方性法规而具有法律性质 ,但其适用范围仅限于本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上级国家机关要尊重和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 ,但自治法规不能规定和约束上级国家机关。制定机关和批准机关对于自治法规都享有“半个立法权”的说法 ,实际上是把报请批准自治法规视同提请审议自治法规案 ,把自治机关享有的自治法规制定权等同为拟定权。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法规报请省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的规定 ,是一项宪法原则 ,这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体制的一大特点。在自治法规的效力等级和适用范围问题上的分歧 ,源于如何正确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相似文献   

16.
世纪之交世界民族分离主义运动的背景及其理论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冷战后,民族分离主义浪潮在世界各地迅速泛滥的背景错综复杂,包括民族怨仇、殖民统治及大国强权政治等历史根源;东、西方冷战终结和雅尔塔体制解体的国际大气候;某些国家政府民族政策的严重失误、西方世界有目的的推波助澜等内外缘由;以及世界现代化、全球一体化大潮所激发的各民族经济、文化权益之争等深层因素。民族自决权原则的真谛是遭受外国异族统治的殖民地附属国各民族的非殖民地化,它与国家主权原则、不干涉他国内政原则紧密相联,不能不顾相应的历史条件,无限扩大民族自决权适用范围。倡导民族国家在民族结构上的纯粹性和单一性的“一国一族论”,以及主张每个民族都必须组成一个国家的“一族一国”论,在理论上是极端偏狭和荒谬的,在实践中也势必增强民族分离主义运动的非理性和破坏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建国后中央政府支持的边远地区经济项目的得与失出发,阐述了这些项目设计立项时应当考虑的各种因素及效益评估办法。  相似文献   

18.
严庆  孙铭晨  王跃 《民族学刊》2023,14(3):1-10, 142
历史观是记忆的出发点和认同的基石,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强调“四个与共”的结构一体性和“四个共同”的过程延续性,为中国历史政治基因的延续性、合法性提供了理念维护,为多民族国家整合、建设提供了思想基础和意识形态素材,也是对外部挑战的理念回应。问题史观通过修改历史认知坐标系和思维方式,销蚀政治认同与意识形态合法性,而二元史观、多元文化主义史观等问题史观冲击了中国历史主流话语的延续性、一体性、主体性和本土性。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以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为价值立场,以强化中华民族史观认知、凝聚“五个认同”历史情感、坚定历史自信为关切,引导受教育者形成符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求的历史认知和历史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9.
犹太人杰超常涌现诸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犹太民族以思想、文化上的成就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并为人类贡献了大量杰出人才。犹太人杰的超常涌现与犹太民族视学习为敬神的宗教观念和崇学尚智的文化传统有直接的关系 ,而以家庭、会堂、犹太中心为基础的教育实践 ,开放的民族心态 ,兼收并蓄的文化机制 ,备受迫害的民族流散经历所激发的民族意识 ,本民族杰出人物对民族精神的培育、激励作用 ,则共同形成了犹太人杰超常涌现的精神沃土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借鉴近年来考古学、历史文献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多学科新成果的基础上 ,对陕西北部黄帝陵地区的诸多地名进行了梳理 ,阐明了上古神话、传说、记载与历史事实之间的错位与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