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事实表达的是现实性,事态表达的是可能性。维特根斯坦在此区分了两个系列:第一个系列是现实世界——事实——基本事实——对象的外在性,第二个系列是可能世界——事态——基本事态——对象的内在性。学界有种观点认为,基本事态对应着命题逻辑的原子命题,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从布拉德雷问题的解决来看,维特根斯坦正是基于基本事态的提出,将基本事态看成世界的逻辑原子,并遵从了布拉德雷的“内在关系说”,才得以避开哲学上对本体的无穷追溯。  相似文献   

2.
因果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逻辑哲学论》中的"因果律"命题廓清了原因与结果之关系的实质。与逻辑推理相比,因果律根基于两个经验事实在时间上的承接关系,即逻辑推理追问理由,因果原则探求原因,这就是因果关系的哲学本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修辞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的修辞学形式,即它的节奏性、简单性和隐喻性,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维特根斯坦采用这种修辞学形式的意图以及这种修辞学形式与其思想的关系,即:通过为《逻辑哲学论》铸就独特的修辞学形式,维特根斯坦赋予这部著作以艺术作品的特质,从而拉开其哲学命题与自然科学命题的距离,并由此使自己摆脱思想的悖论;不论是对《逻辑哲学论》的写作还是在其中对哲学问题的思考,他遵循的都是简单性原则,并使之成为真理的标准和哲学思考的要求;不仅如此,他还通过《逻辑哲学论》的形式结构隐喻性地彰显其宗教情怀或对不可说者的敬畏.  相似文献   

4.
5.
6.
《哲学研究》是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思想的集中反映,为了对深入阅读、研究以及正确理解维特根斯坦哲学有所帮助,从语言、逻辑、哲学3个角度对《哲学研究》进行梳理和归纳,从而反映维特根斯坦哲学体系的思想要点。  相似文献   

7.
国内学者主要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对技术创新进行研究。李兆友教授的著作《技术创新论—哲学视野中的技术创新》,站在哲学的高度,从全新视角解读技术创新,开创了国内技术创新哲学系统研究的先例,并为其他研究者提供了从话语、范围到方法在内的一整套研究范式。笔者确信,在李教授及其著作的引导下,将会有愈来愈多的学者站在哲学的高度来全面把握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哲学也定将取得应有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逻辑是我们这个时代哲学的独特标志,20世纪许多哲学分支的进步和发展是与现代逻辑所提供的严格的分析性技术密不可分的.逻辑几乎影响了整个语言哲学的风格,逻辑也为形而上学、元伦理学和心智哲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逻辑提供了各种形而上学理论发展的基本框架,甚至在哲学中扮演着中立仲裁者角色.但逻辑也受哲学的制约,逻辑依赖于哲学的基本预设,经典逻辑和各种非经典和反经典逻辑系统都有深刻的形而上学背景.逻辑哲学和哲学逻辑分别从逻辑的哲学方面和哲学的逻辑方面为我们正确地理解和刻画逻辑和哲学的这种复杂、动态和多样性关系提供了深刻的洞见.  相似文献   

9.
对马克思<资本论>的解读,只有以其中的资本理论和价值理论为两个"理论硬核",才能科学全面地揭示出马克思主义的资本理论中所蕴含着的哲学和经济学的双重逻辑主线,从学术实践上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及探寻马克思主义的资本理论实现现代性嬗变的路径.在当代中国,贯彻"资本理论的现代性",首要的是将这些逻辑的关节点的理论内容转化为促进现代化建设的新的理念,从而倡导尊重劳动、创造价值、发展积累与促进资本合法运动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
因果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逻辑哲学论》中的“因果律”命题廓清了原因与结果之关系的实质。与逻辑推理相比,因果律根基于两个经验事实在时间上的承接关系,即逻辑推理追问理由,因果原则探求原因,这就是因果关系的哲学本质。  相似文献   

11.
在<逻辑哲学论>中,"意义"是维特根斯坦所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理解维特根斯坦哲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向度.本文将通过对维特根斯坦关于意义与名称、意义与命题以及意义与神秘之域之间的关系所作出的规定进行分析,特别是通过将维特根斯坦与弗雷格进行比较,来论析维特根斯坦对于意义的独特理解,并勾勒出维特根斯坦所提出的富有特色的意义理论.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企业的国际道德缄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企业的“国际道德缄默”已成为影响中国国际信誉和中国未来的时代问题。其生成因素来自多方面。要打破这一道德缄默,关键在于培养企业的伦理人格与打造合力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3.
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是理解他前期思想的惟一线索。通过这部著作,可以看到维特根斯坦前期思想的脉络是:现实世界是事实的总和,可能世界是事态的总和。事实是存在的事态。存在的事态和不存在的事态构成实在;语言是命题的总和,命题是对实在的陈述;这种陈述有真有假;语言是实在的逻辑图像。事实的最小单位是原子事实,由单纯物1构成,原子事实又构成分子事实,分子事实是复合物;相应地,陈述原子事实的原子命题是命题的最小单位(基本命题),复合命题是基本命题的真值函项。单纯物不可言说;此外,命题陈述实在并且和实在共享的逻辑形式是不可言说的;伦理问题是不可言说的。可说的都能说清楚,不可说的必须保持沉默。不可说的是神秘领域,只能通过意志的直觉和体验把握。哲学的任务是为语言划界并进而为思想划界。哲学将不再是生产命题的知识体系,而是解释命题、澄清语言逻辑的思想活动。  相似文献   

14.
从“沉默的螺旋”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假设出发,结合网络传播的特点,通过对“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网络传播中的运用进行详细分析,得出“沉默的螺旋”在网络时代不会沉没。  相似文献   

15.
先锋文学走过了三十年的曲折道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带着西学滋养盛大出场,又在强大的外力与自身诟病中于九十年代初集体转型,陷于沉寂。这些年来,他们坚持地下耕耘,探索突围与创新,终于在诺奖、鲁奖、茅奖里绽放。这一历程昭示着文学自身发展的肌理:先锋文学经过山重水复的沉潜与磨砺,一旦将笔力转向脚下的大地,从精神内力的层面发问、求索,与中国现实处境相结合所爆发出来的魅力、实力与影响力,是相当惊人的。  相似文献   

16.
“沉默的螺旋”与网络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沉默的螺旋"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假设出发,结合网络传播的特点,通过对"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网络传播中的运用进行详细分析,得出"沉默的螺旋"在网络时代不会沉没.  相似文献   

17.
维特根斯坦在前期哲学中通过语言的逻辑分析,在语言中划出一条界限:凡是可说的东西,都可以明白地说,凡是不可说的东西,则必须对之沉默。维特根斯坦是以可说意谓不可说,不可说的东西才是他的全部心意所在。不可说的是世界之外的神秘的东西,以形而上学主体为核心构成了一个超验形而上学体系。不可说的形而上学有积极的理论价值但也对他的哲学产生了消极的后果。  相似文献   

18.
理解早期维特根斯坦的思想其中一条重要的线索是其主体概念,此概念是对他所提出的人生意义问题解答的关键。虽然维特根斯坦对这一概念的处理非常散漫,但是他却非常明晰地区分了主体的两层涵义,即表象主体和意志主体。作为认识主体或经验主体,维特根斯坦是从叔本华意义上来谈论表象主体的,由于表象主体无法赋予世界和人生以意义,所以他直接否定了表象主体的存在,只承认意志主体。意志主体又被维特根斯坦称之为形而上学主体,作为伦理的而非生理的存在,意志主体从整体上以或善或恶的方式赋予世界以意义,主体因而可以通过主体的升华使自身处于无欲、无求、无畏状态当中,人生的困惑和处世的无力感得以消除,使得所谓的人生伦理问题得以最终解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