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检察机关执行羁押制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羁押虽不是我国法律规定的强制措施,却带有强制措施的性质。从司法实践来看,我国羁押制度的执行存在许多问题。长期以来,普遍羁押、长期羁押、超期羁押成为刑事司法实践中的一大顽症,在全国人大组织的刑事执法大检查中,超期羁押与刑讯逼供、律师辩护难并列为突出的三大问题。实际上,实践中存在的远远不是超期羁押的问题,而是普遍羁押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羁押制度的失范使刑事诉讼的正当性饱受怀疑和抨击.比较分析中外刑事羁押的制度理念、制度原理和制度操作,可知我国刑事羁押制度失范的根源在于其反程序的制度化设计,从而缺乏必要的自我反省能力.在吸收西方国家刑事羁押制度的合理内核的基础上,通过羁押决定的司法授权和羁押的司法审查,以及通过对被羁押人参与权的保障来完善羁押制度的正当性,可以作为相关制度改革的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未决羁押与对已决罪犯的行刑性质完全不同.文章从刑事政策目的合理性之立场出发,通过对未决羁押的社会效果的考量,提出了未决羁押制度的合理化内涵.在此基础上,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了我国未决羁押的制度性缺陷及其所导致的实践中未决羁押的扩大化问题,认为科学合理地规定我国未决羁押的条件,建立相应的司法审查与救济机制,同时采用有效的羁押替代措施,是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羁押制度是一把双刃剑,必须运用得当。对待羁押制度必须持谦抑、慎重的态度,需对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全面审查,以尊重和保障其人权和合法权益。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从条件和程序两个方面对审前羁押制度作了原则性规定,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和尊重保障人权原则,防止不应当或不必要的羁押。因此,为了维护被羁押人员的合法权益,必须对我国现行审前羁押制度进行改革,以实现其惩罚犯罪与保护人权职能之间的平衡,推进我国司法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作为对“国家尊重与保护人权”宪法精神的回应,我国新《刑事诉讼法》对有关强制措施的内容作了较大的改进,但还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许多深层次的问题还没有解决.俄罗斯非羁押性强制措施对我国的羁押强制措施有借鉴意义,通过对其内容的分析,可以在树立人权至上观念、严格适用羁押强制措施、完善刑事强制措施适用的监控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以提高对我国公民合法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任意羁押、超期羁押、羁押过程中的侵犯人权现象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审前羁押制度的难点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侵犯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基本人权,不利子“依法治国”的实现,而且与国际人权法的准则相冲突,严重影响我国的国际形象。如何借鉴国际人权法的普适价值理念,改革和完善我国的审前羁押制度,成为当前司法改革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7.
论刑事审前阶段人身自由权的程序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与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刑事审前阶段人身自由权的保护程序进行比较研究,指出中国在刑事审判的制度设计和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以此为前提提出中国在刑事诉讼审前阶段应当引入令状主义,并且还应增加被羁押人对抗不必要羁押的救济手段。  相似文献   

8.
羁押制度直接关系到犯罪嫌犯人的人权保障,历来都受到刑事诉讼程序的重点规制。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台湾地区以人权保障为基础,废除了检察官的羁押决定权,并对旧有的羁押制度进行大幅修订。较之我国台湾地区羁押制度红红火火的改革,大陆地区的羁押制度改革却陷入泥潭,动弹不得。大陆地区与台湾地区同源同宗,大陆法律文化和台湾地区相关制度文化也不存在较大差异。台湾地区的羁押制度改革在人权保障、羁押的司法审查、羁押目的实现以及发挥民间力量等方面对于大陆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已经从立法层面上确立了我国刑事羁押救济制度的基本框架,为建立以检察机关为主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刑事羁押救济制度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建立科学的、系统的、有效的中国刑事羁押救济制度,是检察机关值得深思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必须从体制、工作机制等方面来运行,并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0.
许多西方国家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逐渐认同了“婚内强奸”行为构成强奸罪。我国对“婚内强奸”立法规定模糊不明,理论学说众说纷纭,司法实践裁决不一。根据刑法的谦抑性理念,婚内强奸应在一定范围内有限成立强奸罪。作为现代刑法的一个基本理念,刑法的谦抑性影响着刑事立法、刑事司法的各个环节。在刑事立法层面,应从刑事实体法和程序法两方面对“婚内强奸”入罪进行限制,在刑事司法层面,应从定罪和量刑两方面对“婚内强奸”入罪进行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