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位结构的定义、性质和范围等问题至今存在分歧,其句法结构关系和语义结构关系比较复杂特殊。狭义同位结构的内部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是一种复合型的关系,既具有一定的并立性,又具有一定的修饰性:侧重于并立性而言,同位结构在句法上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复指性的)联合短语;侧重于修饰性而言,同位前项和后项之间的语义关系是互相注释说明、相互语义述谓的关系。其他广义上的同位结构是同位结构的非典型成员.介于联合结构与定中结构之间,具有不同的句法、语义表现。  相似文献   

2.
羡余是语言形式多余的现象,汉语在句法层面也大量存在羡余现象。句法羡余一般包括动元羡余、同位结构羡余、搭配羡余。对这三种句法羡余的研究,揭示了句法语言的本质,更清楚地认识了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3.
为了限制转换规则和短语结构规则,生成语法专门设立了一些句法条件,即语法模块(grammar modules),包括D-结构层面的X-标杆理论、PP/EPP和题元理论:S-结构层面的格理论、空语类原则ECP、约束理论等.运用这些理论,管约论时期的生成语法成功地解释了一些句法现象,但还有不少句法问题无法解决.于是,在最简方案框架内,D-结构和S-结构从句法操作过程中被清除,认知系统和句法系统之间形成接口层面:LF和PF,合格的句法推导必须满足接口条件(interface conditions).从语法模块到接口条件的转变,实际上是一个遵循着经济性原则,对普遍语法原则和规则进行简化或是清除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根据传统语法理论,介词与分词词组搭配使用是不符合语法的,但是在语言现实中,像 from under thetable 这类结构经常出现.本文从该结构的内部语义着手,试从语词的粘合性,句法省略理论,同位结构语词关系及介词的语义变化等角度说明这结构存在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语言中的照应语在句法上的分布及照应释义往往受句法结构严格限制。乔姆斯基的约束理论的第一原则即照应原则,揭示了照应语在句法上的这种特性。英、法、汉三种语言的照应语在句法中的分布及照应释义,可以由约束理论的照应原则提供合理的描述和阐释。  相似文献   

6.
《伍伦全备谚解》中同位结构的语义属性与语法属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同位结构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连在一起的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所指为同一对象,处于句中同一语法位置,同位成分之间不能插入任何虚词。根据同位成分的词汇意义、功能意义及结合方式,《伍伦全备谚解》中的93个同位结构可分为说明型同位、陈述型同位、评价型同位、强调型同位4类。进入同位结构的同位成分只能是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同位成分在句中是同一概念,可以转化为判断句。其语序受语法特点与认知规律的制约。  相似文献   

7.
计算系统中,形态规则会抑制谓词部分论旨角色(常为“致使”或“施事”)的正常释放,造成派生谓词论旨角色分派的数目较少,但并不违背投射规则,不会改变论旨角色的特性,只会造成题元结构中的减元;题元在句法规则的驱动下被迫前移到功能词类T的标识语位置进行格的特征核查;如果题元并不发生句法移动,填充词的插入还会导致题元增元(准题元);最终造成谓词的超常题元结构。  相似文献   

8.
假设在构成语言能力的诸因素中可以分离出两种不同的成分 "句法语义成分 "和 "语用学成分 " ,那么前者所涉及的是句子的意义和句法形式之间的关系 ,后者涉及的是怎样使用和运用语言手段去促使语言交流的成功。具体地讲 ,我们可以把某一句法语义派生过程设想成逻辑结构和表面结构之间的一种映射。这类映射规则是句法学和语用学的一些相互作用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9.
摘 要:论旨理论对句法现象的解释涉及到各个方面,它使得句法理论变得更加简洁。论旨理论恰当地解释了不当移位限制现象和非宾格动词句。论旨增容理论和论旨阶层理论也分别解释了被动句和V-R结构中的一些句法现象。同时论旨理论还对动词词组内主语假设提供了理论支持,并改进了约束理论。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和英国国家语料库(BNC)为基础,参照Quirk的理论,对比分析中国学习者与英语母语者同位结构使用情况。结果表明: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同位结构总数和两大类同位结构(即非名词性从句同位结构和同位语从句)使用上均明显少于英语母语者。少用的原因包括学习者词汇量较小、对同位结构重视不够、考试命题限制以及母语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的语言三要素中,语汇是发展变化最迅速、最明显、最活跃的,也最能反映社会生活变化的,同时还标志着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在21世纪这个信息时代里,网络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而网络语汇最能体现出社会生活和网络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拟结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发布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公布的网络接入方式和网民结构的最新变化,运用任意性和理据性理论、词汇构成规则、句法理论和人类行为的省力原则,对网络新词新语进行界定,并较为详尽地描述和分析网络语言中的英汉语形态特征及句法特征。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文学史上,李贺以所谓"长吉体"的奇诡诗风打动人心,针对这种独特风格的形成,台湾学者李文彬教授用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的语言学理论进行研究,颇有收获.作者探索了转换生成语法一些普遍而基本的规则与李贺诗歌之间的关联,确切地说,是三个规则内在语言能力的观念,句子结构不同层次的理论以及语法性的概念.它们被选中作为批评工具去解释李贺诗歌中出现的创造力、句法歧义以及反常表达.  相似文献   

13.
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在琥珀酸双(2乙基己酯)磺酸钠、甲苯、N异丙基丙烯酰胺、水组成的微乳液中,通过微乳液聚合制备了未交联及交联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超细微粒.用扫描电镜、迎头色谱法及粘度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该超细微粒的颗粒平均粒径约0.1μm,未交联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粘均分子量为1.38×106kg/mol,交联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超细微粒的内比表面积为48.048m2/g,相对孔径分布为1~10nm,气体最大吸附量为1784.8cm3/g.  相似文献   

14.
优选论通过普遍的、可违反的制约条件在各类语言的不同等级排列中充分体现了语言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这一优势使它成为普遍语法理论,其理论原则和分析方法被应用到包括句法在内的其它语言研究领域。运用优选论来解释汉语倒装句的生成原理,不仅可以为其筛选出最符合语法规则的优选项,还可以对其它候选项的语法偏离度进行排列,这是仅仅基于句法理论或其它的理论难以办到的。这体现了优选论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本文具体考察了汉语被动结构、处置结构、宾动结构、双宾结构以及某些特殊的句法词类等句法现象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存在的历时融合过程。通过考察,可以看出:历时融合过程的实质,就是相互竞争的格式或成分通过某种折衷方式,相互结合,溶为一体,是语言折衷在句法格式或成分的历史发展演变中的具体反映  相似文献   

16.
成分异置是近体诗最重要的句法变异现象,其基本成因有二韵律规则对句法结构的客观制约;语用上对诗句词序的主观调动.韵律对句法的牵制体现在整体句法格局和具体结构选择两个层面上.其中节奏的力量不可忽视,尤其是"双字头"、"三字尾"起着潜在而强有力的作用.诗人为交际和诗性需求对诗句结构的变异处理,包括因话题化、焦点化、认知化、诗语化而形成的错位.总之,古典诗句句法结构变异是韵律规则和语用规则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句法象似性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前沿课题。认知语言学家驳斥绝对语言任意性,主张语言形式与意义之间存在对应映照关系,语法结构的组织方式逻辑类比概念结构的组织方式。探索句法规则就是要在语言规则中找出概念结构的映射理据。象似性的两大主要表现分别为顺序象似和疏密象似。  相似文献   

18.
泰尼埃的结构句法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泰尼埃1959年的著作出发,讨论了图式、配价、依存关系等构成结构句法的基本成分,并且从语言信息处理的角度,探讨了泰尼埃结构句法的形式化问题.泰尼埃的"结构句法"是一种面向分析和理解的语言理论,是一种语义驱动的功能句法理论,是一种基于虚图句式的理论,在计算语言学和语言教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双宾结构的分析涉及到句法与语义的接口问题,而题元角色理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其从语义到句法之间的映射问题。Larson采用的是派生的方法,但由于他所运用的X’理论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使其派生论的解释力明显下降。从双宾结构和与格结构的词汇概念结构、谓词论元结构及表层结构来看,与格结构强调的是动作,而双宾结构强调的是动作所产生的结果,二者之间的转换受词汇语义的限制,因为双宾语句中的动词蕴涵与之相对应的与格结构中的动词。因此,二者的语义可以通过词汇语义学的词汇蕴涵来解释。  相似文献   

20.
同位结构的成分在语法上并不存在必然联系,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词与什么样的词才能结合构成同位结构?从语义学的角度分析,我们认为,汉语同位结构的成立及其结构类型要受三个条件的制约:同位成分的理性意义的意义类别相同、理性意义的语法特征相容、理性意义指称功能的强弱互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