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贵刊的一个老读者。几年来阅读贵刊对我们的研究工作者有不少帮助。总之,贵刊越办越好,处在上升阶段,但问题似乎也不少。 这里只想谈一稿两投、重复刊用的问题。过去的不讲了,仅就去年第11期而言,我发现徐少伟先生的《集团学府在中国悄然兴起》一文,几乎没有改动地全文刊用于1994年11月份的《科技潮》。这显然是一稿两投、重复刊用。但这个问题也许是作者在较长时间前投稿贵刊,而贵刊没有向他发出刊用通知,他可能又投了《科技潮》,从而造成这种现象。 根据1990年9月7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人向报社、  相似文献   

2.
3年前,我在加拿大采访了华入企业家周松年教授,当时,他刚刚获得首届加拿大华裔“最佳企业家奖”。在商界崭露头角。我被他艰难创业的事迹所感动,写了《创业者周松年》一文,发表在本刊1998年第2期上。今年5月,在北京举行“亚太高性能计算国际会议”期间,我又巧遇周松年,并聆听了他为会议代表所做的学术报告。这是一次厂界的学术论坛及展示会规格很高许多世界著名企业如旧M惠普及国内的”联想一曙光“集团等都参加了会议。周松年在会议讲坛上侃侃而谈,介绍了他研制的享誉世界的软件产品也谈到他的普莱特姆(Platform)软件公司和国…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水稻研究所富阳实验基地,外人很难看出,在那些或专心致志、或步履匆匆、或大汗淋漓地工作在实验室、研究室、试验田的科研人员中,还有一位外国人。他,就是已经在研究所工作了7个年头的日本知名农业昆虫学专家寒川一成先生。寒川先生生于1941年,毕业于日本著名的名古屋大学并留校执教多年,曾作为客座研究员在国际水稻研究所工作,参与印度尼西亚农业部的合作研究。在奖项极少的日本,他曾获得过“应用动物昆虫学会奖”、“科学技术厅长官奖”。1992年,在日本农林水产省九州农业试验工作的寒川先生第一次访问中国水稻研究所。在…  相似文献   

4.
2005年8月27日,记者见到了从美国来华参加中国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活动的哈罗德·吉尔(Harold Geer)先生.这位曾经转战沙场的战地记者,如今已是80多岁高龄的耄耋老人,白发苍苍但精神矍铄.此行吉尔先生还专门带来了他60年前在中国拍摄的纪录片《危难中的中国》(China Crisis),这部40多分钟的纪录片自1945年问世后,第一次与中国的观众见面.  相似文献   

5.
<正>采访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宋昆教授,源起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日本专家青木信夫先生。2019年我采访了青木信夫,并且撰写了一篇专访,刊登在《国际人才交流》杂志2020年第7期。这次采访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青木信夫说,他之所以接受天津大学的邀请,携家眷一起来到中国,其实有三个愿望,一是要建立一个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专门机构;二是要让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为社会服务;三是要培养担当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人才。2008年天津大学批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成立,他被任命为主任。他说,他的这三个愿望都实现了。  相似文献   

6.
<正>“我的祖父去世后,他的《拉贝日记》才出版。我不想等我走了以后,我的《拉贝与中国》才出版。”托马斯·拉贝在每一场演讲中都会举着《拉贝与中国》的样书笑着调侃。我听了他五场演讲,每次听到这句话都会受到极大触动,当然受到极大触动的不只在他讲这句话的时候。2023年9月5日,德国海德堡大学妇产科教授、德中妇产科学会副主席、德国生殖与妇科内分泌学会前主席、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拉贝日记》作者德国友人约翰·拉贝之孙托马斯·拉贝(Thomas Rabe)先生再次来到中国。  相似文献   

7.
在国贸中心一层的美式咖啡厅.记者与麦博文先生面对面坐下.他讲自己经常来这里坐坐,喜欢咖啡厅的情调。细细端详,麦博文先生确实很英俊,但给人的感觉很亲和。接过他递上来的名片.上面是《中国餐馆》执行制片麦博文。早在1990年就来到中国的他.一不罔神与中国电影、电视结了缘,成了活跃在中国影视圈里的老外。其实,我刚刚上大学时对中国的认识是零。1984年18岁的我上7加州大学学的是政治学。那时,我只知道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的父亲到过日本,为松下公司做娱乐顾问日本的一些著名的硬件公司。都愿意涉足娱乐圈。父亲经常拿…  相似文献   

8.
我是前不久在太原参加第七次中美教育学术交流会时见到门兹先生的。报到的那天,代表们聚集在酒店大厅,其中有一半以上是大洋彼岸的客人。他们当中,有中美教育学术交流会的发起人之一唐·华金斯教授,另一位发起人林贝莉女士(LpeBelaief)是位哲学教授。身为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的仰慕者,她曾经在美国大学开设中国哲学课程。来自纽约市立大学约克学院的黄哲操博士是纽约华侨界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他也是数次参加会议的老朋友了。代表中还有深为中国广大师生、英语爱好者青睐的《现代美国口语》教材的作者南华美女士(NaomiWoronv),更…  相似文献   

9.
林华是中国人,却长着一副欧洲人的相貌,这一直给他的生活带来不大不小的麻烦."小的时候,我常常被人误认成外国人,现在在商场买东西,售货员也会用半生不熟的英文招呼我;在国际会议上曾有国内记者用英文来采访我;有一次,在街上,迎面来的一群中学生甚至把我当成了英国'笑星憨豆先生'……"  相似文献   

10.
1990年3月,四季如夏的海滨城市新加坡游人如织。在香格里拉大酒店,这天正在举办一次世界性的计算机产品介绍会,叶明钦先生作为IBM中国公司的代表技加了会议,与会的还有其他来自世界各地的计算机公司的代表。SSA公司年轻的总裁罗杰伟,带着他新任命的亚洲地区总经理高佛礼先生,也出席了介绍会。在这次会议上,罗杰伟和叶明钦第一次正式晤面。他们两人的紧紧握手,不仅为计算机在中国的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也为SSA公司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然而,两人的第一次相识还有一段小小的插曲。叶明钦先生是在中国出生、长大的加拿大籍华人,他…  相似文献   

11.
1996年即将在中国召开的国际宇航联(IAF)大会倍受瞩目,因为这是中国路身于世界航天大国之后,克服了种种阻挠第一次以东道主的身份承接这一重要国际会议;在这次会议期间,新当选的国际宇航联副主席梁思礼亦为人广泛关注,因为他是中国杰出的航天专家,同时因为他是中国第一代改革宗师梁启超的儿子。他在梁家9个儿女中排行老九,梁启超在与之仅有5年的父子生涯中一直亲明地称之为“老B。打。已过古稀之年的梁思礼,事业有成,名扬海内外,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土、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他的业绩多有记载。那么,做为梁…  相似文献   

12.
儒雅稳健、笑容可掬的周续庚先生,回瞻自己走过的路,总感到有点不可思议:“我怎么也没想到,在临近退休之年,去美国开始了第二次人生创业!也没想到,在国内从教中国古典文学30余年后,又到美国8年创办了3份中英文报刊!更没想到的是,17岁参加抗美援朝,并不擅长英文的我,这些年却成了一名中美之间的交流使者……”正是这些“没想到”,激发了周续庚蓬勃的创造力和生命能量,使他在异国他乡不懈奋斗,开拓出人生的一片新天地!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中国1993年,周续庚先生踏上了美国马里兰州的土地。他是来参加大女儿的大学毕业典礼的。3…  相似文献   

13.
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与张劲夫先生见面是1981年7月9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他是安徽肥东人,我们是同乡,他说话略带乡音.我听了特别亲切,这也许是连见面的月、日都记得准确的原因。他那时是安徽省委书记,是地方的父母官。关于家乡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发展.自然是我们见面所关心的。他说,安徽是个好地方,自然条件好.长江淮河横贯东西,既有辽阔的平原,又有广大的丘陵、山丘和圩区,铜、铁.煤等资源丰富。安徽人并不笨,安徽有个徽帮,江浙一带有个流行话是“无徽不起镇”。可惜的是过去这些资源没有充分利用起来。他说.只要同心同德.  相似文献   

14.
1997年《人民日报》等诸多中央大报和地方报纸刊发了新华社的一则电讯:“我国太平天国史研究的奠基人、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一级研究员罗尔纲同志,因病于5月2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这前后在我国大江南北。人们满怀深情地在座谈会和不同场合表达了对他的悼念盛赞他“文章道德第一流”是“学富五车、著作等身”誉满中外的大学问家”是“关怀后学”,“虚怀若谷”为“大家敬仰的一代宗师”……岁月匆匆罗老离开我们已近两年。他留给人们的,是“永远的怀念”和无比“珍贵的精神遗产”。罗尔纲先生是我的堂…  相似文献   

15.
李群成 《人才瞭望》2012,(12):103-104
我和京州先生同在省人社厅工作,很早就知道他非常勤奋。每次出差或遇到重大事情,总会有诸如散文、随笔等问世,并且出版有专集。三年前,当我拿到他赠送的诗集《履痕浅吟》,才知道他对于诗词也早有很深的造诣,且数量之多(仅《履痕浅吟》就收录600余首),质量之高,令我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16.
回想起1993年冬天与托夫勒先生的会面,一晃已经两年了。那次短短的会晤使我目睹了这位世界闻名的大学者的风采,也对他的治学方法更加了解。托夫勒的个头大约有一米八多,不胖不瘦,一副文弱学者的样子。因为房间内的温度不太高,他进屋来后仍然穿着那身灰色的羽绒衣外套。或许是因为语言的关系,托夫勒的话说得很慢,语调抑扬顿挫,温文尔雅,令人感觉很舒服。我问托先生多大年纪了,他说65岁。这次来华主要是为了他的那本《力量的转移》,他想了解一下此书在中国的发行情况。由于此书是在1993年3月之前在华翻译出版的,所以托夫勒未能从…  相似文献   

17.
读者信箱     
在日本很有影响的大报《朝日新闻》1994年5月19日登发了一篇名为《“))卜。、”一作战》的文章。文章中介绍了一名现在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工作的日本专家羽很高广幼年在中国东北的经历和老年又和夫人一起回到中国以工作方式报恩中国的事,使我深受感动。《朝日新闻》在这篇文章中向日本读者也提到和介绍了您们《国际人才交流》杂志。我是一名也曾在中国生活过的日本老人,据说您们杂志在国外也公开发行,我希望在日本有更多的日本人也能读到您们的杂志。(东京)山崎田野很偶然地在朋友住处读到《国际人才交流》,感觉很好、但“国际”的…  相似文献   

18.
莫瑞尔是位比利时专家上海贝尔电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当我们在友谊宾馆见面时他刚下飞机不久虽满面风尘但说话脆快且话匣子才打开他就给了我一个惊讶。他说“旅行占据了我50%的时间仅中国我就来过150次。“我将信将疑地问“150次)”他肯定地回答说“是这样的。”我不由自主地补了一句”哇那你已是半个中国人了”他自豪地耸了耸肩并扬了一下头表示完全同意我的看活。莫瑞尔先生此次是专程来京参加1998年度“友谊奖”颁奖仪式的。他对能获得中国政府颁发给外国专家的这一最高美感到非常高兴。为了让家人分享他的喜悦地特地将个头长…  相似文献   

19.
陈汉威先生受命出任秘鲁拉利伯塔德省省长时,我已离任驻秘鲁大使一职了。如今仍不时勾起我的深深回忆。大使馆的常客1993年9月,我结束驻古巴大使任期后随即转任秘鲁大使。11月1日,家住秘鲁北部重镇特鲁希略市的陈汉威先生专程来首都利马拜会大使。这次会见时间不长,但他对中国的深厚感情和他的彬彬有礼、和蔼可亲的风度,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陈汉威先生当时已年过花甲,满头白发,身体结实强健,精力充沛,谈笑风生。他不会说普通话,广东话也只能说几句,但讲得一口流利的西班牙语。见面时,他首先自我介绍。陈汉威先生的祖父是广东…  相似文献   

20.
讲述童年的故事叶翘的祖籍在江苏泰州。泰州是梅兰芳的故乡,它随着梅兰芳的《游园惊梦》、《贵妃醉酒》等脍炙人口的京剧而名扬海内外。可叶翘出生在福建,1948年随家人去台湾,后去了美国。大凡久居海外的人都热爱、眷恋着祖国的沃土,追忆童年,叶翘先生也不例外。在今年10月举行的第三届中美工程技术研讨会期间,叶翘先生在他下榻的北京友谊宾馆,给我讲述了他童年故事,故事不多但至诚至真。叶翅的父亲于东南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回家乡,选择了阳光下最神圣的职业,做了一名泰州中学的教师,不久即任校长。由于他治学严谨,使泰州中学和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