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只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客观需要,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相似文献   

2.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是政治经济学的起码常识。但是,真正领会并能在社会实践中掌握应用这个道理却并非易事。在前者与后者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上,相当多的人都能从理论上讲清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但由于多年来对政治经济关系的扭曲,片面强调了上层建筑、生产关系的重要性,忽视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因此,当邓小平同志提出“三个有利于”和“生产力标准”后,受到了各界的普遍赞同,也使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走出了理误区,开始了政治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企业家共同开拓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3.
决策与动力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之一,它一方面揭示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辩证关系,同时也揭示了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4.
人是历史活动的主体,人的主体性活动是创造历史的本源性、主导性力量,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革和社会进步都最终体现在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上,落实在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上。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体,是生产力发展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规律的有机统一。当前,特别重要的是进一步认识生产力尤其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规律,进一步认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正处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时刻。有一个提法很好,叫"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认识文化问题、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文化建设?文化不仅是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其中,上层建筑包括制度层面的上层建筑和观念层面的上层建筑,后者就是通常所说的意识形态,文化属于意识形态,归属于上层建筑中的观念层面。  相似文献   

6.
一、认识"两个必然"必须联系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推进下,人类社会不断由低级阶段发展到高级阶段.因此,资本主义绝不是永恒的社会形态,它最终要被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所取代,而这一新的社会形态就是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7.
陈挺健 《经营管理者》1996,(9):13-13,11
<正> 一、社会主义企业家的内涵特征 社会主义企业家是指那些能适应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要求,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服务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具有与现代化大生产相联系、与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应用相融通的崭新经营思想、经营作风和第一流经营艺术的企业经营管理者。 社会主义企业既是社会生产力的基本组织,又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赖以依存的基本单位。因此。社会主义企业家除需要具备泛指的一般企业家的基本特  相似文献   

8.
我们党所领导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根据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中一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和方面的改革。在上层建筑的改革中,必然要涉及到社会意识领域的许多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理论上进行认真的探讨,以便从积极的方面,促进体制改革的发展。社会意识乃是由社会心理、社会舆论、社会思潮、理论形态的学说、观点这几个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不同层次内容组成的有机系统。这几个不同层次的内容或因素,各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结合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自觉地运用它们的各自特殊作用,并使之相互配合,发挥共同的作用,才能实现其促进改革发展的总体效能。  相似文献   

9.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中最关键的因素,它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中最关键的因素,它充分体现了社会议经济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客观规律,也符合社会主义制度在初级阶段的内在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六十年的经济建设而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行政区划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区划是一个国家政权建设和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生产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