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分析了建立教师教育改革实验区的必要性,提出了遴选教师教育改革实验区的基本原则和建设教师教育改革实验区的基本目标与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人民教育家” ,他毕生致力于普及和发展各族人民的教育事业。 2 0世纪 2 0年代 ,他将有关平民教育的理论推广到内蒙古 ,对促进内蒙古普及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20世纪30年代初,彭禹廷以河南村治学院与宛西乡村师范为基地,掀起了闻名全国的宛西自治。文章通过分析彭禹廷乡村建设教育思想的基础、基本内容及具体实践,认为他的乡建教育开启了全国性村治运动的先河,是站在农民一边去改良社会政治,改良政府的,这也正是他的进步性之所在。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回教教育促进会是民国时期甘肃回民社团的一个缩影。该促进会诞生于20世纪初,终结于50年代,最盛时其分会几乎遍及甘肃省各县,是近代回族社会中持续时间最长的教育文化团体之一。促进会近40年的风雨路程展示了近代甘肃回族教育现代化转型发展的艰难历程,更是反映了近代以来西北地区回族社会团体的发展演变。  相似文献   

7.
回顾晏阳初平民教育的历程,并具体描述了平民教育、国民素质提高与民族国家建构各自的内涵以及三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在将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理解为一个与中国民族国家建构息息相关的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反思这一过程的中国特色及其意义,评价它的价值与不足。  相似文献   

8.
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数字乡村对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推动农村现代化转型,提升农村治理的智能化,破解乡村振兴难题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数字乡村建设取得了重要成效,主要表现在产业数字化、民生数字化及治理数字化等方面。数字乡村建设面临着以下主要困境:技术性与乡村性不适配、乡村数字人才缺乏以及乡村建设资金短缺。要加强和完善我国数字乡村建设,我国应当进一步加强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数字化基金,以促进乡村振兴活力。  相似文献   

9.
研究陶行知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他的普及平民教育思想中的用穷办法普及穷地方的教育,普及平民教育需要强迫手段,平民教育要以生活教育为中心内容,对在我国当今普及义务教育有深刻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0.
乡村教育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突破口。当前,层化现象严重、信息化程度不高、优质师资匮乏、乡土意识薄弱等问题制约着乡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新时代乡村教育振兴需要遵循系统性、开放性、统整性原则,选择科学合理的发展路径,坚持梯次发展策略以解决乡村教育的层化差异,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以支撑乡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选择多样化发展路径以解决乡村教育资源不充分的现实问题,构建产业经济与教育发展共生机制以破解乡村教育的效益难题,构建乡村文化发展体系以重塑乡村教育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1.
12.
晏阳初平民教育实践对现代农民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晏阳初是 2 0世纪 2 0~ 30年代发起乡村建设运动的代表人之一 ,其中的农民教育思想、农村科学技术推广理论与方法至今对农村和农业科技工作者仍具有十分现实的借鉴意义。文章结合目前我国农村工作的实际问题 ,分析了乡村建设运动的倡导者提出的社会调查、农村教育、科学技术简单化以及高等院校为农村发展服务等思想内涵及其理论与现实价值 ,认为这些问题仍然是目前我国农业科研、推广和教育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论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漱溟作为20世纪的思想家,力图实现中国伦理道德与西方民主科学的结合.他的乡村建设理论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理论史上有重要地位,理论中关于解决农村、农民问题的真知灼见,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南北朝时期,由于平民讲学的风气被阻断,统治阶级又无心顾及下层百姓的文化教育问题,而在此时大兴的佛教从客观上担当了平民教育的任务。佛寺僧人在传播宗教教义时,也从文学、艺术等方面影响和教育了平民大众。  相似文献   

15.
河南辉县乡村建设实验区建立于1936年,它有一个明确的以农村现代化为目标的指导思想,有一个比较善于顺应历史潮流、利用政府颁布的有关制度的本土化领导班子。1936年河南辉县乡村建设实验在经济和教育两方面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在农业经济方面,它发挥农户的自主权,采取定向无抵押贷款、良种推广等措施,使经济得到一定程度发展。在教育工作方面,它在百泉乡村师范学校带领下,以各村学校为中心开展了一系列乡村文化活动。乡村建设运动从推不动农民到吸引农民自主参与,虽然由于时间较短,仅取得初步成绩,问题尚多,但其方向值得重视。在社会转型主流中,乡村建设运动的历史功绩应该肯定。  相似文献   

16.
我国乡村建设探索至今已有百年。百年探索中,农民教育始终是助力乡村建设的关键举措,乡村建设也一直以农民教育为重要抓手。百年回眸,农民教育助力乡村建设的演进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助力挽救乡村与拯救民族阶段(1949年以前)、助力恢复与发展乡村生产建设阶段(1949—1977年)、助力乡村全面改革阶段(1978—1999年)、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阶段(2000—2011年)、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阶段(2012年至今)。这一历程演进揭示出农民教育的逻辑机理:新时代,农民教育在逻辑机理上要一以贯之,在科教兴农、农民“精神重建”与“理想再造”、农民综合素质素养提升、农民政治认同感增强与主体性激发、农民生态环保意识培育上推进乡村振兴。同时基于已有经验,从思想、理论、制度、体系以及行动上,探索更好的服务乡村振兴大计、民族复兴大局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20年代乡村教育思想是我国教育史上一大财富.古楳作为乡村教育的代表,他提出了“教育不是民众的”“教育要考虑国民性”“教育要考虑我国的经济状况”“教育不可功利化与商品化”等观点.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与今天的农村教育在经济社会背景、国民性、教育资源的分配上有着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分析研究古楳的乡村教育思想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论卢作孚乡村建设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卢作孚在重庆北碚进行的乡村建设实验,是民国时期中国众多乡村建设运动中极少数获得较大成就的一个。卢作孚在乡村建设实验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交通运输为龙头,在极短的时间里,就将一个穷僻山乡建设成被誉为“现代中国缩影”的模范实验区。这是他“实业救国”、“国家现代化”、“乡村现代化”思想的体现,也是他获得较大成就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略论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以改造中国乡村为重点 ,倡导采取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三种方式 ,实施以文艺教育治愚、以生计教育治穷、以卫生教育治弱、以公民教育治私等四大教育 ,以使广大农民的知识力、生产力、健康力和组织力“四力”兼备 ,进而实现“民族再造”的使命。他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中的若干精辟见解和宝贵的经验 ,为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和乡村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教育进步主要表现为受教育机会的扩大,即教育民主水平的提高。日本通过中古代时期贵族教育向平民教育的转化,特别是近代明治维新时期平民教育向义务教育的演变,迅速实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化。辨证的分析日本教育进步的发展历程,具有一定的积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