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转型期乡村社会分化问题日趋严重,挖掘乡村社会内部传统整合力成为乡村社会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以“寺”与“坊”两个空间纬度说明了寺坊组织在回族乡村社会中的作用与地位。并探析了回族寺坊组织作用及范围的延伸问题。由此刻画了当前回族乡村社会中传统社会整合实体的发展、变迁的现实状况。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挖掘影响回族寺坊组织选举的主要因素,以及寺坊组织成立后其成员关系与权威网络构造的途径与影响,探讨了寺坊社会结构对寺管会选举成立的影响,揭示了寺管会成员行动的意外性后果对寺坊社会结构的重构,以动态的研究视角剖析了回族寺坊组织的选举现象.  相似文献   

3.
试论回族社会的“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论回族社会的“坊”马宗保回族社会中的“坊”,是伴随着回族先民在中国的定居和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而产生和完善起来的一种独特的社区形态。它内含回族的文化特质,外联汉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作为回族社会的社区形态,“坊”维系着回族社会,对回族文化的延续和更新...  相似文献   

4.
在特殊的时空坐标中,河州八坊人是一个“民俗群体”,并承载了具有地域性特征的回族民俗文化,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八坊回族民俗表现为:恒定的伊斯兰信仰与变迁中活跃的伊斯兰思潮并存;“回藏”贸易与变迁中的经济“中介者”的被挤压;民间社会组织——“者麻提”在变迁中和国家权力组织各司其职;坚守伊斯兰文化特质和现代化过程中八坊其他民俗的变迁。虽然八坊民俗具有开放性、包容性、排他性和封闭性,但在现代化的洪流中,八坊文化作为一个回族区域文化,同样严峻地面临着被主流文化形态格式化的境遇。  相似文献   

5.
寺管会作为维系回族寺坊运转的核心组织,对其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功能.寺坊在获取多种运转所必须的各种物资、声誉和威望后,主要用于清真寺学员的吃、住、清真寺阿訇的工资、清真寺的杂项支出,以及与其它寺坊之间关系上的走动、一些宗教活动的举办等.在寺管会运行正常的时候,其财务状况良好,人员比较稳定.但在失调的时候,则正好相反,会造成阿訇的提前离任、清真寺运转困难、寺管会本身的解体、寺坊成员的宗教积极性受到打击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李华胤 《东岳论丛》2023,(5):167-173
乡村共同体与国家紧密联系。在中国国家建构的历史进程中,乡村共同体经历了从自我建设到国家建设的转变。中国式现代国家建设需要一个既能与国家权力互动又横向联系紧密的乡村共同体社会,再建乡村共同体内化于现代国家建设进程之中。“政党入户”以党员联系户机制为基础,将政党组织体系延伸至乡村社会基础单元(户)的过程中,以政党联户实现了政党对乡村社会的纵向政治整合,将乡村社会重构为与国家紧密联系的高度组织化和政治化的社会;同时,在党员服务人民的机制下,纵向的“以户联户”转换为横向的“以家联家”,增进了乡村内部横向社会联结,实现了乡村共同体的国家再建。国家是乡村共同体建构的主体力量,为乡村共同体建构创造基础和条件。整合式联结是乡村共同体再建的国家逻辑。从国家视角认识乡村共同体建构可以将乡村共同体置于国家建设体系之中进行整体和历史地分析,从而在更加宏大的现代国家建设视野中理解乡村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7.
节孝牌坊座落在江西省高安市蓝坊镇龙潭下,建于清道光三年(1823),是清王朝为表彰江赞盈之妻吴氏之贞节而建。牌坊为四柱三间通天式石牌坊,坊额及石柱镌刻有建坊铭文等。牌坊上端有牌匾“圣旨”二字,并刻有“天褒节孝”四字。背面有“松节冰心”和附属许多联文。  相似文献   

8.
贞烈可嘉坊     
贞烈町嘉坊在顺德桂洲镇四基烟管山(现顺德丝厂内)。建于清代道光十七年(1837年)。为旌表林信文之女林司观而建。坊方向正北,四柱二间两层,冲天式结构,为花岗岩石构筑。全高5.5米,面宽4.67米。正面柱项饰石葫芦一对,两旁柱顶石狮一对。坊表上层正中石匾竖刻“圣旨”二字,井下横批刻“贞烈可嘉”四字,隶书,两旁石额刻隶书,“厉俗”“旌风”,柱刻“道光十七年为林信文之女林司观建,大良张源盛造”等字。  相似文献   

9.
在历史上,云南回族经历了封建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三种社会发展形态。与此相适应,回族教育亦经历了经堂教育、“新式回民教育”和社会主义社会回族教育三个发展阶段。“新式回民教育”是近代云南回族通过对经堂教育(伊斯兰教宗教教育)进行改革而产生、发展起来的回族教育。这次回族教育史上的改革,从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和教育目的等方面突破了传统经堂教育模式,顺应时代要求确立了有利于回族发展的新的回族教育。对近现代云南“新式回民教育”这一典型进行研究和总结,无疑对发展云南的民族教育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承德“外八庙”,是随着避暑山庄的建立而兴起的。自1713年(康熙五十二年)建溥仁寺、溥善寺之后,经由乾隆年间,相继建普宁寺(1755)、安远庙(1765)、普陀宗乘之庙(1771)、殊像寺(1774)、须弥福寿之庙(1780)、广缘寺(1780)。又建广安寺(1772)、罗汉堂(1774)、普乐寺(1766)、普佑寺  相似文献   

11.
妇女可以作为一种群体进行认识和研究,但妇女又隶属于不同的国家、民族和阶层等范畴.本文以甘肃临夏八坊(西北典型的回族聚居区)回族妇女为认识研究对象,利用文献,使用抽样调查、个案访谈等方法分析研究她们的社会劳动参与和生活民俗状况,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宁夏乡村回族在择偶方式、择偶标准等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这种变化与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文化变迁的缩影.男女青年择偶方式与择偶标准的变迁,还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了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对乡村回族传统生活方式、生产模式以及价值理念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3.
县政、乡派、村治:乡村治理的结构性转换   总被引:96,自引:0,他引:96  
在中国社会转型中,最深刻的莫过于乡村社会转变。中国乡村社会经历和正在经历着从“散”、“统”、“分”到“合”的不同社会阶段。乡土社会变迁必然伴随,并需要乡村治理结构的转变。从以“统”为特点的人民公社,到以“分”为主要特点的农村改革时期,乡村治理结构表现为“乡村政治”,即在乡一级恢复建立乡政府,在乡以下的村建立村民委员会,实行村民自治。随着市场化现代化的发展,这一治理结构应该加以创造性转换,建立“县政、乡派、村治”的治理结构,即:县具有更多的治理自主性;乡只是县政府的派出机构,专事政务和指导村民自治;村民委员会主要从事村民自治工作,由此使其治理合理化。  相似文献   

14.
仁寿坊     
仁寿坊在佛山三水河口镇红城乡察院街北端。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重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90年)。坊为四柱三间冲天式结构,花岗岩石砌筑。各门楣嵌有石碑,正中书“仁寿坊”三字,两旁侧门上端石碑刻有简单记事。明万历阴卜五年,知县闵空军部队在,经本县父老、名流推荐,选出当时已故百岁老人李开,上报广东省藩台,臬台两司批准,由乡绅黾老捐资建坊。于是年旧历三月开工,九月落成。李开之名还同时刻上省城的“百岁”。其时“仁寿坊”三字,是广东布使乔某所书,闵之闻曾为之作“李开仁寿坊记”。后原坊塌毁,歼后人于光绪十五年重建。  相似文献   

15.
法门寺     
法门寺在陕西省扶风县北,是著名佛教古刹之一,素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闻创始东汉西(天竺)典(佛法)东(中国)来”,具体年代不可考。从东汉到北魏,均名“阿音王寺”,因建塔分葬佛舍利而显寺,寺因塔而名著。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此专改名“成实道场”,唐武德八年(公元625年)改名法门寺。 法门寺是唐代帝王迎佛骨的地方,据史载,从唐贞观五年二月到懿宗咸通十四年,大规模的迎佛骨就有六次之多。五代时秦王李茂贞亦对法门寺连年增修,天复二十年复琉璃彩瓦于塔顶,金碧辉煌。宋徽宗曾手书“皇帝佛国”四字额于山门。综上所述,并结合近年来寺内出土的“北周  相似文献   

16.
勉卫忠 《青海社会科学》2012,(1):112-115,111
民国初期青海地区民间贸易的自由,促使河湟回族大量进入青海各城镇经商繁衍生息,形成了围寺而居的回族城镇商业社区,并有着特殊的形态要素,对城镇回族的发展有着经济和文化整合功能。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田野调查的方法,对当代都市清真寺的现状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清真寺的"自养";清真寺坊管理的新模式——寺管会;清真寺经堂教育的现代适应;清真寺社会功能的拓展。  相似文献   

18.
两税法实施后,唐代外来侨居人户,称客户,本地土著户则称为主户。至宋,主户指城市有房产或乡村有田产应缴税服役的人户,分坊郭主户和乡村主户。客户指城市无房产或乡村无田产的人户,分坊郭客户和乡村客户。北宋南方主户较多,客户较少,与唐后期藩镇长吏的行政风格有关联。在直接方面,诸道长吏注重蠲减赋役、赈恤灾民、打击豪强、兴利除弊;间接方面注重平均户税、平准物价。这些施政措施保护了小农经济。加之五代时期,南方政权又相对稳定,所以,造就了一个广大的自耕农集团,从而奠定了北宋时期南方主户较多、客户较少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回族“恰依”是回族借用维吾尔族“恰依”运行方式,“再造”社会关系的一种文化模式。根据不同的标准,“恰依”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反映在社会实际运行中,不同的“恰依”表现出不同的结构和特征。“恰依”在解决成员内部困难、情感慰藉等方面发挥着“亲兄弟”“亲姐妹”的社会功能。对于单门独户的家庭和个人来说,“恰依”在移民社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温国寺是唐长安城中最著名的寺院之一,但地面遗迹今已荡然,因此其所在地点,尚需考探。 温国寺亦称实际寺。据唐人韦述《两京新记》载,其位置在“朱雀街西第二街,北当皇城南面之含光门,街西从北第一曰太平坊。西南隅温国寺。”宋人宋敏求《长安志》所记大略与此相同。清人徐松《唐两京城坊考》记载更详:“西南隅温国寺,(本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