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工业化发展战略的思考向晓梅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在经历了15年的改革开放后,已初步实现了工业化,其工业化发展水平是与香港经济发展分不开的。本文拟从分析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工业化发展与香港经济的关系出发,探讨其工业化发展战略的确立与发展方向。一、...  相似文献   

2.
梯度推进的经济建设蓝图———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规划研究》张卓元徐林发广东省政府牵头,57位专家学者,近600位各方面专业人员调查研究,历经2年多时间编写而成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规划研究》一书,最近由广东经济出版社出版。在这三卷本、130万字的著作面...  相似文献   

3.
一、“珠江研究热”的掀起广东经济学界对珠江三角洲经济的研究始于80年代初。1983年,广东经济学会、广东省社科院等单位联合主办了广东省第一次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并出版了论文集。那次会议的不少成果具有预见性,有的同志当时就初步提出建立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概念,并对其发展模式、经济结构和体制架构进行了探讨,对广东经济“轻型、外向、高速”发展起到了应有的参谋作用。从1982年至今,对特区经济的研究已走向规范化,开了5次大型研讨会,推出了一批有真知灼见的研究成果,这是珠江三角洲研究的一种具体化和深入化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由广东青年经济研究会和广东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主办的“迈向21世纪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研讨会”,于1995年4月26日一28日在东范市召开。100多名青年学者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同志参加了台议。会议围绕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迈向21世纪的发展战略,重点讨论了下列问题。一、建立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总体战略去年10月,广东省委和省政府提出了建设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目标。与会者认为,实现这一目标,有许多工作要做,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1.珠江三角洲在实现高增长的背后,潜伏着外延粗放增长、技术素质偏低和投资效益不理想的隐患;2.在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5.
以我国南方沿海的大城市广州为中心,以珠江三角洲历史和地理自然形成的经济联系为基础,建立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这样将有利于我们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充分发挥珠江三角洲的各种优势,实现城乡结合,内外交流,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建立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是我省和我国发展经济的战略决策之一,这一点已经是没有什么疑问的了。但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经济结构应该是什么类型?它的经济体制应该采取什么模式?这两个具有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还不是完全认识一致的。本文准备对此谈一点初  相似文献   

6.
台湾海峡经济区的形成属于区域经济整合的过程,海峡经济区北接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南连珠江三角洲,是国内最大的经济区的联结点.海峡经济区的积极构建和发展,既可以促进其自身经济的高速发展,推动大中华整体经济的进一步提升,又可以加深互信、互动和互利,最终实现和平统一的民族团结.当前海峡经济区的发展需要注重七个方面的问题,加强闽台产业分工协作,加快闽东南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不断提高两岸的产业水平,促进本区经济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新世纪福建省给自己的崭新定位.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的区域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在东部沿海地区,出现了从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地区.  相似文献   

8.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发展模式,其基本特点在于“外向轻型”,通过吸引外资、发展“外向轻型”经济,积极推进工业化进程,促进经济结构的升级转型,变国际经济中的“后发性利益效应”为国内经济中的“先发性利益效应”。这种“外向轻型”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涉外税收优惠的实施,从而形成一种强劲的“引力场”,吸引涉外资本源源而来。但同时,也由于税收优惠本身所存在的缺陷,对外资整体效益的发挥,存在着殊多的负面影响。为此,对现行涉外税收政策作出相应修订或调整,就成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尽快实现“两个根本性的转变”的一项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9.
强开放型经济区──珠江三角洲人口行业职业结构变化评析钟逢干,袁政广东省是中国在70年代末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综合试验区,而这个区域的中心就是珠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由于其地理区位和经济、社会历史发展基础方面的双重优势,在广东实行改革开放过程中表现出强...  相似文献   

10.
<正> 有研究者指出,岭南作为一个经济区域,其形成当在清代.但由于资源、地形、河流等因素的不同,加之社会文化风俗各异,各地区的联系都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因此,岭南经济区域内又形成了若干个各有特点的经济区.在广东已大体形成了珠江三角洲、粤东、粤北、粤西和海南岛五个经济区.近几年来,清代珠江三角洲区已得到中外经济史家的高度重视,有丰硕的研究成果.然而,作为珠江三角洲毗邻区域的粤北区尚少有人论及.本文试图对清代粤北经济区域作些述评,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1.
从长三角、海西区、珠三角走向华东南沿海经济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长三角、海西区和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认为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大视野看,促进华东南4省1市即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之间的经济整合,使之逐步发展为华东南沿海经济区,无论是对该地区以及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论文还讨论了形成华东南沿海经济区的社会经济基础以及现阶段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战略构想,描绘了一幅令人鼓舞的宏伟蓝图对巴珠江三角洲建成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先进、产业结构优化、社会分工合理、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4城乡融为一体、具有高度文明的经济区、大都会、城市群,在全省率先实现现代化,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成为全国外向型经济的重要基地,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示范区。然而,描绘在纸上的蓝图毕竟还只是确立了一个奋斗目标,要把蓝图变成现实,不仅需要长期的艰苦奋斗,而且需要从一起步就有一个清晰而正确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省委、省政府作出建立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战略决策,对于推动我省ZO年实现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建立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必须有正确的对策,本文就此谈些个人看法。一、关于总体产业对策。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总体产业发展,我认为应采取跳跃式对策,即跨越重化工业发展阶段,直接迈向后工业化发展阶段。从三大产业发展的趋势看。农业应该实现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商品化、外向化和城郊化,形成优质、高产、高效的现代化农业经济体系;工业应该坚持轻型化优势,但要加快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过渡,形成以高新技术为依托…  相似文献   

14.
一、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80年代歼始,顺应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的发展趋势,中国经济区域化发展初露端倪,相继出现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等。90年代以来,华中经济区、西南经济区、西北经济区、东北经济区也展现雏形,“九五”以及下世纪前半叶,是我国抓住历史机遇实现经济腾飞的最关键时期。此期需要从全局高度进一步提高国内经济整合度。为此,应当在已有的区域经济格局基础上。形成若干规模更大、实力更强的经济区域,继续参与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进程。这其中最令人瞩目也最有条…  相似文献   

15.
一、特区发展农业的战略方针深圳特区必须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和利用特区本身的优势和有利条件,大力发展特区的农业生产,坚持农业为特区建设服务、为扩大出口服务和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服务的方针,进一步发挥特区农业的积极作用,加快特区经济建设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建设的步伐。(一)特区农业为特区建设服务的战略  相似文献   

16.
要发展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经济圈,首要任务是使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企业能够迅速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而技术创新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命脉,因此如何保护好企业的技术创新成企业发展的关键。本文简要阐述了知识产权制度和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知识产权制度在哪几个方面对技术创新进行了保护,明确了知识产权战略与企业战略相结合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建立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作为广东省委、省政府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已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围绕着规划珠江三角洲蓝图、增创广东整体新优势这一主题,广东省委宣传部、省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省体改委、省社科联、省社科院等单位于今年9月12-14日联合举办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发展战略与规划研讨会”,与会者就如下问题进行了讨论。一、珠三角现阶段所面临的矛盾、挑战和机侵专家们认为,珠三角产业结构正处于由工业化向发达经济的过渡阶段。从收入水平来看,珠三角年人均收入已达15000~18000元左右。按照标准模式,在结构转变的工业化…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珠江三角洲的竞争优势与竞争战略王珥君在实施珠江三角洲大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把握其推动经济增长主要投入量的变动顺序是极其重要的。80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竞争优势基本上是以国家优惠政策投入、特殊的地理位置、土地和劳动力等资源优势与香港等地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9.
从构成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主体的泉州地区出发,以泉州及其各行政辖区(简称大泉州地区)为切入点,总述分析了泉州企业总部外迁的现状以及与之对应的国内其他地区总部外迁的现状,进而从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以及技术因素等宏观因素和企业内部因素分析了所属地区企业总部外迁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企业总部外迁行为对企业品牌塑造的影响,同时提出了泉州地区发展企业品牌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20.
区域经济差异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倍受学术界、政府和广大民众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失控是威胁社会和谐及协调发展的重要障碍.深入分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差异,对加快三大经济区之间的协调发展,壮大区域经济实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首先运用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指标和经济区位商来比较分析三大经济区的经济差异,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分形理论中的R/S分析法预测区域经济差异的发展趋势;其次,从历史经济联系、区位条件等方面来比较分析形成三大经济区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最后,选择了协调发展这个论题,来探讨推进三大经济区协调发展的政策选择,从而缩小它们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