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惠民"为基点,力图重新阐释韩愈的思想体系,认为反省儒学、建立"道统"、反对佛老、重提"治心"、推进古文运动、反对藩镇割据都是在"惠民"思想的指引下而展开的.  相似文献   

2.
"意象"作为一个美学范畴见于中国古典诗论,但又为各种传统艺术门类品评时所共用.与文学和绘画结缘极深的书法艺术,"意象"的营造则贯穿其萌生、发展的始终和创作、批评的全过程,大凡论书者,都没有离开对意象的研究和评说.当代书法理论对意象的本质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认识:一种认为"意象"是"意"在物象上通过比喻、象征、寄托而获得的一种具象表现,将书法艺术史中"自觉"和"自然"阶段列入"意象"范畴,其"意"偏重于客观文字所包含的具体"含义"之"意",其"象"偏重于文字的符号图像;一种认为"意象"就审美心理角度说是心和物的同一,就艺术认识论角度说是意和象的契合,就作品表现审美特征说是情和景的交融,意象不是比喻、象征和寄托,应从书法"自觉"阶段开始,"意"是书法创作者主观思想情感的表露和反映,"象"是被完全抽象了文字符号原有实用性质之后的艺术之"象".笔者较为赞同第二种认识,并认为"意象"是中国传统哲学、美学、文学艺术思想等深层次的综合反映,具有不系统而深刻、不全面而广泛、不具体而抽象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叶燮“理、事、情”说三者的客观性似已成为定说,但笔者认为其中“情”的虚位性正是破解三者非客观性的关键。本文从叶燮对“情”规定性的重新解释,以“情”的虚位以待性,“情”在诗歌中的实现性,“情”在阅读中的延展性,围绕诗歌意象的特点,情境再造中意象的释放,来说明“情”的通向性和在诗歌审美创作活动中不同阶段的不同指向,因之,客观“理、事、情”之“情”与中国古代抒情言志主观之“情”的背离一说,也似应该重新考虑。  相似文献   

4.
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主要研讨网络互动教学模式在《公共关系》教学中运用的几个理论问题:该模式的理论基础、应当遵循的几个原则、操作范式的简要说明以及对传统教学模式改革的作用和意义;并通过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来印证了这种先进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客观地说明了其运用中的一些局囿.  相似文献   

5.
人与自然关系的再认识可以集中表述如下:认识人一自然关系应跟踪演替一进化的路径,即:人与自然共生、共存、共荣,彼此互补、作用与反作用,紧密相关的,但不幸的是,人类非理性行为与活动,导致了负面影响,使地球环境严重破坏和恶化.不过,人类文明的发展与升华,高科技创新发明,最终才有今天灿烂辉煌的现代人类社会.与此相互对照,人类非理性活动的负面影响,只能算是不自觉的过错而已.事实上现在称为"新中世"的人类,确实拥有各方面的能力与智慧.既能改变人为破坏的负面影响,还能实施生态建设,减少环境破坏的损失,重建废墟为城镇,改变沙漠为绿洲.人类辉煌业绩,不可低估.不过,从整体综合而言,当前紧迫的焦点问题,应是大力实施生态经济管理与积极建设和谐协同的生态文明社会.  相似文献   

6.
乡镇是我国行政管理层次中最低一级的行政建制,它责任重大,但处境窘迫.乡镇政府违法"寻租"、"创收"的"非法生存"现象非常普遍,危害十分严重.究其原因既有政治方面的,也有经济方面的.要从行政体制、财政经济改革和强化依法行政等方面来杜绝其"非法生存".  相似文献   

7.
翻译作为一种文化交流活动,受到种种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鲁迅采取"直译"翻译方法的根源,可以运用译学研究文化学派的理论,从文化层面上予以解读,以此探得操纵其"直译"方法的思想意识和诗学,表现为"洋为中用"拿来主义"的文化立场以及实现中国语文改革,建立现代新文学的文化目标,从而揭示翻译具有的思想和文化建构功能.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我国出现的"农产品过剩"现象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过剩,背后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要解决"农产品过剩"问题,不仅需要政府继续加大对农业和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扩大国内需求;而且还需要农业本身要加快结构调整,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品质,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产品附加值,最终提高农产品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在对我国乳业"公司+农户"模式发展情况进行初步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乳业"公司+农户"模式存在的信息单向流通、分配机制风险和利润不对称、缺少约束机制、质量检测和疾病防御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以建立奶农联合组织等中介机构和鼓励农户买牛入股的方式解决风险分担和契约违约;逐步完善经济生活中的各项法律体系;政府采取措施,实施宏观调控,建立市场的风险监督机制;实现由传统奶农向现代奶农转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明清时期是“这”、“那”与时间词“早晚”及其合音字“咱(昝、偺、喒)”组合发展较为成熟、使用较为广泛的时期。因而,以这一时期山东方言材料为基础,对“这”、“那”与时间词“早晚”及其合音字“咱(昝、偺、喒)”的组合形式进行共时的描述和历时的比较,指出其在语义表达方面存在的差异,并从使用频率、语境、语用及相关语言现象等方面进行多角度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