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重评张佩纶     
本文针对张佩纶研究中的某些偏颇,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作者认为,作为清流派的一位要角,张佩纶既敦请清政府励精图治,广开言路,又积极参与包括直谏、纠弹、揭露政治腐败的一系列斗争;马江战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清政府的屡屡退让,并不能由他独担罪责,综观张佩纶的有关言行,可以将他称为对外强硬的主战派;张佩纶虽曾抨击、指责过洋务运动及其代表人物,但他的出发点和角度与顽固派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2.
清末,著名谏官张佩纶本与广西提督冯子材并不相识。1872年,冯子材因奏参贪腐官员徐延旭而遭到淮系的嫉恨,后者撺掇张佩纶以举荐徐延旭主持广西军政的方式排斥冯子材;结果徐延旭因北宁之役大败而受到追究,张佩纶也因荐举非人而离开朝廷,直至最终身败名裂。  相似文献   

3.
略论中法战争时期张佩纶的战略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法战争期间,张佩纶力主保边抗法,并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和主张,对中法战争的进程以及晚清海防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他因此也曾名噪一时。但在马尾海战中,他指挥失措,弃师而逃,断送了闽洋舰队的命运,其功过是非,非一语能以蔽之。  相似文献   

4.
<涧于日记>,清季张佩纶著.原由丰润涧于草堂石印,凡四册.1966年台湾学生书局据清宫藏本,影印入吴相湘教授主编的<中国史学丛书>.佩纶另著文、诗、奏议、书牍,合称<涧于集>.<续修四库全书>据涧于草堂木刻本影印. <涧于日记>始于光绪四年,迄光绪二十一年,其中有多处断层,特别是缺失光绪十年中法战时佩纶在福建督师败奔等重要实录,极为可惜.然而是书反映晚清朝章国故、世道人心,仍富有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5.
晚清时期,谈兵的守旧官僚人数众多,现仅以目前所见的中央官员如刘锡鸿、李鸿藻、徐桐、刚毅、张佩纶和孙诒经等人的言论为例,总结其谈兵的主张,大体上可归纳如下两类:一是恪守传统的军备和战法,即反对用西法加强海防和操练中国军队,反对修筑铁路;二是对外盲目主张强硬,放言好战,提倡“以攻为守”等.这两类主张从根本上说与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有密切关系;主要是由于天朝上国观念、清廷闭关锁国政策以及这些文臣各自的出身和社会阅历等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夹忧伤与苍凉之美──从《金锁记》看张爱玲小说的情绪结构张艳(江门教育学院江门529000)张爱玲是现代著名作家.笔名有梁京、王鼐等。河北丰润人,生于上海.祖父是清代名医张佩纶。她从小生活在封建气极浓的家庭。童年在上海和北平度过,在两地读完小学和中学后...  相似文献   

7.
晚清驻外使领与维新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驻外使领作为晚清中国社会一个重要的新型知识分子群,不仅对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对近代中国社会的改革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维新运动期间,驻外使领们自觉不自觉地都与运动发生过直接关系。他们或主动上奏朝廷,呼吁变法;或参与新政,执行光绪皇帝的谕旨;或组织学会,创办报刊,撰写文章,宣传变法维新思想;或翻译西书西报,传播新知识,新文化。他们的变法活动和思想主张,不仅对推动戊戌维新运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为辛亥革命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8.
晚清经世派代表人物曾国藩的改革思想和实践对后世有重大影响。在改革思想上,他注意将理学与经世致用之学结合起来;在改革实践方面,他在军事、整饬吏治、革新教育培养选拔人才及对外交涉方面都有突出成绩,值得总结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东西文化交汇与中国史学的近代化张佩国从大文化的角度看,任何社会历史的进程均应看作文化演进过程。自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这七十余年的历史也不妨作如是观。晚清时期,物器制造、体制演展、民众文化心理诸文化层面都发生了空前深刻的变动。晚清史学作为精神文化系统中的...  相似文献   

10.
张佩纶、梁启超均为晚清治《管子》的著名人物。通过对两人关于《管子》研究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动机等方面的比较,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可以得出,两人尽管在研究方法上有所区别,但均注重《管子》中的治国方略研究及阐发,具有很强的功利性。相比于晚清其他治《管子》的成果,张、梁的《管子》研究很具有代表性。从两人的《管子》研究中,我们可以管窥晚清仁人志士的心路历程及其对《管子》研究的学术动向,同时也留下了诸多弥足珍贵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1.
张竹坡是我国清代著名的小说批评家,在他评点《金瓶梅》的文字中,有不少地方体现了这位年轻的批评家独特的艺术眼光,并对后人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重点分析张竹坡对于生活感受与艺术虚构之间关系的理解,其次,将张竹坡的小说批评与金圣叹、毛宗冈作一简单比较,以见他们的高下异同。  相似文献   

12.
张謇举办慈善事业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其行为与近代社会的变迁具有一定的耦合性。清末民初近代慈善事业的发展使张謇的慈善理念向近代化转变,爱国情结是其举办慈善事业的第一要旨,实业的发展为其举办慈善事业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多元的人格特征则是最终的决定因素。张謇的慈善事业在清末民初的转折时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发展现代慈善事业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章太炎《书》中的学术史评论的主要观点进行了评析 ,试图寻绎出章氏论学的宗旨和其中蕴涵的社会政治内容。文章认为 ,章氏论学注重学术对于社会历史的实际意义 ,具有视野开阔 ,勇猛斩截的特色。他的许多意见都与当时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间、尊清保皇与排满革命之间的激烈论战有关 ,具有强烈的时代政治色彩。但过于浓重的门户之见和时代政治因素有时也不免影响到其学术史评论的客观公正性  相似文献   

14.
清末民初的国学大师章太炎,作为清代古音学研究之集大成者,不仅在上古韵部研究上贡献卓著,而且在上古声纽研究方面也创获良多。章氏的上古声纽研究,在承袭钱大昕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结论的基础之上,根据典籍文献语言用例及个人的审音经验,将传统的三十六字母进行重新的分合归并,即:娘日归泥、精组归照、喉牙互易、喻母并影,提出了汉语上古音研究史上第一套完整的声母系统,解释了其间的声转关系,在我国语言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章氏的上古声纽说,与其上古韵部说互为表里、相得益彰,形成了声韵兼顾、正变互补的古音研究。这种古音学说与其“语言缘起说”、“转注假借说”一道,共同组成了植根于汉语汉字特点、具有鲜明中国语言文字学特色的字源学理论体系,为其后撰作系联《说文》同源字族的《文始》奠定了必备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清人张问陶虽没有专门的诗学著作,其诗学见解却广见于他的诗作中.尽管张问陶的诗学理论与清性灵派代表人物袁枚的"性灵说"确有相通之处,但又不尽相同,涉及到创作主体、诗歌本体、审美对象等多方面而自成体系,在清人诗论史上应占有重要地位.由此而观照其创作,亦足以卓然称名家.  相似文献   

16.
张之洞对中国近代教育的贡献,国内学者已进行了比较充分的研究.但大多研究以张之洞与洋务新政关系为主,分析张之洞在军事、经济、教育等方面的具体活动较多.实际上,晚清时期张之洞对中国近代教育的贡献非常突出,他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堪称中国近代教育的先驱.本文着重论述张之洞在办学宗旨、教学内容的创新贡献张之洞有丰富的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改革和教育更新有大量的实践,在中国近代社会的重重危机中,始终致力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从西学与中学、学校与科举、新教育与旧教育等诸多矛盾中寻求新的途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7.
清代蜀申遂宁张氏家族,诗人辈出,其中以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张鹏翮及其玄孙张问陶为代表,为清代文坛增辉颇多,本文对此加以评述。  相似文献   

18.
王韬是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法律思想有两个源头:一是传统的儒家文明;二是来自西方思想的滋养。他的法律思想围绕着自强的目的,在宪法观、改革繁琐的律例、国际法观以及改革刑法及诉讼法方面都有创新。作为“亦新亦旧”的沿海知识分子的典型,王韬的法律思想也呈现出新与旧相互冲突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系统梳理晚清词论家陈廷焯对于历代词选的批评,以此凸现陈廷焯的选本理念。并以其对清代朱彝尊《词综》和张惠言《词选》的批评为考察重点,分析其词学观念在前、后期的变化轨迹,以此折射出晚清时期浙西和常州两派词学渐趋合流的态势。  相似文献   

20.
霍集斯述论     
本文对霍集斯家族的早期活动,霍集斯在清朝统一新疆过程中的政治动向及其转变,霍集斯在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过程中的功绩等作了比较细致的考察,并对清代新疆维吾尔族上层关系以及清朝对维吾尔族上层的政策提出了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