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论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依据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外延增长和内含增长是一个多元化的概念,其判定依据可以与资本价值增减有关,也可以与资本价值增长无关。而且,在每一种外延增长与内含增长的选择依据上几乎是不重合的。在不同的条件下,充分考虑到生产要素的稀缺程度及其社会供给的特殊优势,生产要素的历史发育水平及其融入市场和并入资本的历史水平,要素组合所追逐的效益,以及经济增长受法律保护的历史程度等因素,依照在经济上效益最大化所做出的任何实现经济增长的选择都是合理的。基于上述原则,作者强调指出,在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践过程中,应当依据不同企业和不同地区的不同经济条件,以及我国目前经济增长所处的一个较低的历史阶段,做出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增长方式,才能顺利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而把实现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仅仅理解为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或技术密集型转变,进而把外延增长、粗放增长等同于劳动密集型,并倡导废弃劳动密集型,是增长方式选择的误区。文章最后,对资本、技术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巨大作用,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2.
《大庆社会科学》2005,(5):60-60
赋予“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新内涵谈到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党校教授韩宝江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五中全会公报颇多新意,如为“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这一老话题赋予了新内涵,这在整个“十一五”规划中是一个具有红线性质的提法。如果说过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只是一种选择,那么现在就是一种必须。  相似文献   

3.
论金融业实现“两个转变”的途径选择张仁明,尹忠祚中共中央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要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即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它为世纪之交乃至下世纪初我国宏观经...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四大五中全会通过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提出,我国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这既有关我国经济增长和方式问题,也是改革问题,亦即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实现这一转变。本文试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金融改革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应有地位和作用及应采取的改革措施,提出金融是市场经济的龙头产业,因此金融改革是实现增长方式转变的前提和先决条件。只有深化金融改革,使金融业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才能为增长方式的转变创造适宜的体制条件。一、金融是市场经济的龙头产业,金融改革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5.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进行全面准确的理解。具体来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本质在于工业化道路的选择;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直观表现是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是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模式选择是发展循环经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在动力是加快推进改革。  相似文献   

6.
经济增长的路径选择是一个经济体在发展中需要长期不断讨论的重要命题,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论上需要再一次大讨论.基于扩大再生产前提条件无法进行经济增长路径的选择,其不能说明经济增长路径选择的优先性问题.经济增长的路径选择来源于扩大再生产中资本有机构成对技术迁移的反映方向.20世纪后半叶以来,劳动力内涵的扩大再生产已成为发达国家社会扩大再生产的主要路径,也应当成为未来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发展途径.建立健全教育培训体系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这一路径的政策重点,消费需求在GDP比重的显著提升是这一路径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7.
我国经济连续多年高速增长创造了中国奇迹,但当前增速出现明显放缓趋势,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加大。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成因在于数量型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力消耗殆尽,质量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形成接续。未来中国经济稳增长的思路是从关注数量增加的“高速”增长转向质量型“中速”发展。路径选择是调整经济结构,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鼓励创新驱动;缓解短期内经济周期波动,避免中等国家“收入陷阱”困境。  相似文献   

8.
一、两种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区别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以“生产场所扩大”为特征的,即单纯靠增加生产要素数量以求得经济的增长,而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则是以“生产资料效率提高”为特征的,即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和结构优化来实现。[1]用这一观点来考察,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在建国几十年来已不断有所改进,正逐步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但在整体上还主要是以“生产场所扩大”来实现经济增长的,因此还基本上属于粗放型增长方式。笔者认为,两种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区别有以下几个方面。(1)从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增长方式总体上属于粗放型增长方式。知识经济学的发展正在促进形成一种不同于传统增长理论的新增长理论,旧的“收益递减模型”有可能被新的“收益递增模型”所取代。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必须大力发展知识经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10.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影响和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强大动力。当前消费已成为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重大影响的突出问题。因此要讨论我国的经济增长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不能不研究我国的消费问题。本文试图从调整与完善消费政策的角度,探讨我国经济...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高速增长面临通货膨胀压力的条件下,中央“五中”全会提出转变增长方式的政策导向,是从供给角度实施总量管理的一个重要举措.这有助于减轻经济增长过程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健康发展.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依赖于  相似文献   

12.
中国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的关键之一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这必然会使扩大再生产所需的各类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得到最大的节约,生产的技术构成得以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劳动就业结构与之相适应地调整,结构性失业和技术性失业人口的增加,失业率的上升势所必然。扩大就业,减少失业,将成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障碍。所以,我们在选择经济增长方式时,必须依据我国生产要素的供求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情况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扩大就业的协调模式应当是:尽快结束粗放型的经…  相似文献   

13.
论产业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战略指导方针,也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一项主要任务。经济增长方式与产业素质密切相关。产业素质的更新,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条件,反过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又将极大地提高产业素质,从而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推动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因此,正确认识产业素质与经济增长方式的关系,从提高产业素质入手,扎实稳妥地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应成为当前一项重要的战略选择。所谓产业素质,简言之,就是产业系统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经济改革的中心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此当中,证券市场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剖析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及证券市场的现状与问题入手,阐述了证券市场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之间的关系以及证券市场在实现“转变”中所起的作用与重要性,并对目前证券市场中存在的一些缺陷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几个问题姜作培经济增长方式,实际上指的是经济发展的方式或经济发展的模式。80年代初,我国就提出了经济增长必须从外延粗放型为主向内涵集约型为主转变。从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看,粗放型增长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阶段,是正常的,也是大多数...  相似文献   

16.
当前理论界更多地倾向于一种以储蓄为动力源泉的经济增长方式,然而这种增长方式不仅投入成本巨大,而且增长空间也过于狭小。鉴于此,本文提出与储蓄型经济增长相对应的以消费为动力源泉的经济增长方式。消费型经济增长方式不仅成本微小,因为它只是以改变居民的消费习惯为“投入”的,全然没有储蓄型经济增长方式下所必须支付的巨额的利息成本;但是在增长的空间上来说又非常巨大,因为它的前提就是给经济增长清理出一个产品的销售空间,从而实现投入越多产出也越大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7.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最大障碍因素,在于我国庞大的就业人口群对集约化增长方式形成了一种巨大的斥力。这种斥力迫使政府和企业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在“要稳定还是要效益”、“要充分就业还是要生产要素的利用率”之间作出两难选择。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18.
“技术变革已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西蒙·库兹涅茨语,)这已经为各国经济增长实践所证实。我国在《“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中提出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换,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要增强技术进步因子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作用,发挥技术在降低物耗、提高生产要素使用效率方面的优势,尽快使我国经济走上高速高效的增长轨道。本文根据我国技术水平状况,分析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最后找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并顺应世界新技术革命潮流的经济增长的技术路径,实现大道转移。一、大道定理与经济均衡增长…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完成“九五”和2010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对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及其阶段性特征的具体把握,也是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最深刻体现。如何处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何估价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作出一个什么样的判断,都将成为深化企业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提高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重要环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把放活国有小企业作为“两个转变”的突破口刘清平经济体制转轨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和关键。因为经济增长方式是和体制分不开的。有什么样的经济体制,就有什么样的经济增长方式。我国的国有经济过去已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了四十多年,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大而全、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