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郭沫若在日本前后两个十年,分别成就了他诗歌创作和史学研究的两个辉煌时期。可以说,作为中国现代史上一位文化巨人的郭沫若同日本结下了不解之缘。然而,有趣的是,1914年东渡日本求学和1928年被迫流亡日本,郭沫若两次羁留日本都带有极大的偶然性。那么透过这种偶然性,他的选择、或者说“郭沫若在日本”这样一个引起研究者兴趣的课题,实际上是一次文化选择,是郭沫若在东西方两种文化撞击、融合中为历史留下的一个文化现象。本世纪初的日本,经过明治维新以后几十年的努力,已经进入现代文明的资本主义时期。这对于仍处在中世纪黑暗笼罩下的中国知识分子,犹如看到黎明的晨光,是极有诱  相似文献   

2.
约翰·内森(John Nathan)的《无约束的日本》(Japan Unbound:A Volatile Nation's Quest for Pride and Purpose)是近些年来日本研究的佳作,使读者联想到畅销了半个世纪的《菊花与刀》(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不只是畅销的问题,亦是因为其间有相承的脉络。另一方面,通过对两书的仔细研读,可以更清晰地洞察历经半个多世纪政治经济的跌宕起伏,以及社会思想的动荡和人类学写作方式所发生的巨大变革。不了解西方日本学研究传统的学者认为此书开辟了新的学术传统,中心论点是日本民族迫切需要恢复本土文化,以免它在现代化进程中被外国因素吞噬。笔者对此持极有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困惑     
星期天,妈妈给了我一件新衣服,这下可把我乐坏了。穿上衣服,照照镜子,蛮合适的嘛!尽管天公不作美,下起了蒙蒙细雨,但我还是穿上新衣,上街去买资料。  相似文献   

4.
困惑     
十六岁,我坐在高一的教室里。背负着高中生这个身份,我的举动竟会如此拘谨,像被一只不知名的手扼住了喉咙,生命的成分中少了痛快淋漓的宣泄,诚意的吐露,和单纯的自娱自乐。童年的童真被冻结,我们不能悄然会面,曾经一同呼吸一同作伴的五彩泡泡,都飞去了何方,为何不能回到旧日的游乐场?现实给人的压抑全塞进内心,没有人值得你去倾诉。我怕说到一截别人冒出一句:“停,听都听烦了,说点别的,嗯,周杰伦出新专辑了耶!”或是,第二天,有人走过来,说:“喂,你对XXX讲的是真的么?吓,你真是有心事的人。”我只能一脸惊异的呆坐着,面色红一阵,白一阵。秘…  相似文献   

5.
困惑     
天渐渐的暗下来,路上的行人,也变得稀稀落落的。“小同学!小同学!”这样的呼唤,使正匆忙往家赶的我停下了脚步。叫我吗?是谁在叫我?我顺着声音看过去,原来是两位老人。我打量着他们,他们相貌很普通,衣着也很寒酸,像是外地的民工。我以为他们要问路,马路上不断驶过的汽车声音让我很难听清楚他们在说什么,但很快我明白了他们的意思,他们希望我给他们一点钱,因为他们没钱吃饭。我感到非常难办。给还是不给?从小爸爸、老师就教育我要乐于助人。但我又看到电视中很多有关“乞丐”行骗的报道,也听说过有的“乞丐”一边苦苦向人乞讨,一边又在饭店大…  相似文献   

6.
法律的困惑     
我国现行法律给人予太多的困惑,如劳动法管不到农民工,婚姻登记管理条例违反婚姻法关于结婚条件的规定,交通法规大幅度减免机动车事故责任,赔偿责任违背重在保护弱者权益的立法精神,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刑事责任倚轻的规定,违背公平公正原则等,已经日益成为社会和谐的消极因素,应该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老虎的困惑     
森林之王老虎每日处理着森林王国大大小小的事务。他所走过的每一个地方,王国中的动物成员们对他都是毕恭毕敬。每天晚上.他独自回到自己的住所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8.
文艺批评面临的是一个神秘的王国,一大堆谜团,一串串的疑问,一片片混沌的景象,至今,我们还有不少说不清楚的令人困惑的问题.怪不得英国诗人、批评家艾略特认为文艺批评活动是“用一个新的错误观点驱走一个旧的错误观点”,而乔治·奥维尔讲得干脆:“整个文学批评是否是一个大骗局.”(转引自《狄更斯评论集》第130页)我不敢完全同意他们这种极端之言,但是,从中却多少可以看出他们确实陷入了“批评的困惑”,其中不能不说也含有值得人们思索的难题.我们当然不  相似文献   

9.
粮食市场的困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湖南省攸县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就粮食市场的现状进行了一次实地调查,从中发现三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困惑之一收购难。自1998年实行粮改后,攸县全县定购任务由1997年的6500万公斤下调到1855万公斤,至1998年12月底止,只完成了15663万...  相似文献   

10.
我的困惑     
“撰稿人语”这个名称取,得好,可以怎么想就怎么说,不必摆出一副“指导后进”的架势。若是叫做“治学经验谈”什么的,我就不敢下笔了——倒不完全由于  相似文献   

11.
时间的困惑     
朱立文 《山西老年》2012,(10):51-51
年少时候,时间缓如冰川,任玩任疯,回头一切仍如从前,不觉其增多,亦无丝毫减少。青年时候,依然有打发不完的日子,为努力,为等待,为忧愁,为失去,滴答滴答,流光如数秒表,虽慢,残缺已见,若跨过十五的圆月,遗憾的阴影慢慢滋长。中年时候,不觉间乘上了时间地铁,刚从起点出发,恍惚间,竟然又兜老了呢?或因人而不同。有视生命若荒年瓮中余粮,常苦其日少;有的则如候人不至,殚烦而无奈。能坦然而处者,往往可享高寿。  相似文献   

12.
科技发展到23世纪,空间的距离早已被一再缩短,人们甚至开始致力于消除时间的距离。一日,某研究院邀请位列初唐四杰首席的王勃前来现代世界一游,意在请他领略何谓真正的天涯若比邻。王勃欣然  相似文献   

13.
财神的困惑     
看到自己的香火越来越旺,财神甚是高兴。他想到人间走一趟,跟人们沟通沟通。财神把目的地定在富人区,因为在他看来,富人爱钱,有求于自己的地方多,到那里巡视一圈,必然不虚此行。没想到,财神的计划因为书童的一席话而取消了。  相似文献   

14.
阿娟的困惑     
严莹 《社区》2014,(27):52-53
阿娟今年34岁,初中文化的她与丈夫结婚已经七年,自从双胞胎女儿诞生后就一直在家做全职妈妈。两年前,阿娟随着丈夫从千里之外的老家迁入现在居住的社区。夫妻俩从前感情融洽,但是移居新城市后,丈夫独立在外接洽工程,一个月才回家一次,夫妻沟通逐渐减少,后来,阿娟常见丈夫在电话里与别人煲电话粥,由于担心夫妻感情生变,俩人因此事多次爆发口角。  相似文献   

15.
困惑生命     
“困惑生命”在教育中已困惑了许久,这个话题总让我觉得有点沉重。二个月前,邻校的一名中学生因玩电子游戏机而输掉了用于注册的四百多元钱,最后留下遗书,结束生命。一时间,地方政府、教育单位、工商文化部门纷纷出动,网吧、电子游戏厅关门、停业、罚款、被砸……生命带来的震撼横扫街头巷尾的一切生活琐屑……生命既然是唯一的,是无价的,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理应成为教育价值取舍中超越一切的选项。然而,小学教材中许多涉及生命话题的篇章,在实际教学中生命的价值都被淡化了,被高于生命的道德标准所取代,以至于有很多的关于“视死如归”“舍…  相似文献   

16.
走出困惑     
编辑老师: 我是计算机系软件工程专业的一名学生,今年读大三了。我对我所学的专业一点兴趣都没有,尽管我很努力地学习,可是成绩仍然很差,尤其是编写程序更是吃力。我比较文静,不太喜欢处于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喜欢有规律的生活,特别细心,有耐心,责任感强。我从《成才与就业》杂志刊登的职业自我测评中,觉得我比较适合做会计之类的工作。我也不想今后在计算机上有什么发展了,我现在想学习会计,希望毕业时能考个会计师证书,以利于毕业后能有份比较好的会计方面的工作。但是我不知道考会计师应该做些什么准备,怎么做,而且现在会计方面的前景怎么样?还有对于我目前的情况你们有没有其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厌学、弃学现象已引起世人的关注和忧虑。造成这一现象,固然有其一定的的历史根源和广泛的社会背景,但和教育本身缺乏魁力、某些方面表现的软弱无力不无关系。既如此,从教育机制的内部入手,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探其原由,更能抓住问题的症结,从根本扭转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8.
英语专业的人文困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改革开放、融入全球化的历程,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当时国人不得不求助于西方的科学技术来挽救和振兴中华文明.随着西方列强的殖民入侵和洋务运动的兴起,英语教育在我国逐渐发展.1917年当时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南京大学的前身)开办英语专修科,1921年扩建为西洋文学系.这或许是英语在刚刚崭露头角的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中最早的体制化尝试.随着半殖民化进程的发展和英美影响力的增强,英语逐渐替代了德语和法语,成为学习西方民主思想、政治制度与科学技术的主要媒介.新中国成立后,俄语在50年代取代了英语的主导地位,英语和其他外语在六七十年代几乎销声匿迹.  相似文献   

19.
每个家庭都不同程度地改变了过去的衣食住行,生活实现了现代化,然而,生活环境中的情感和对家庭观念的认知时常遇到种种问题.本文简述了家庭情感的失落,家庭生活的压力,家庭观念的变易,以此说明家庭对父母和子女都是主要的感情和伴侣关系的源泉.注重生活,维系情感,是人生命中最根本的升华.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安定了,社会也安定.  相似文献   

20.
登月者奥尔德林在登月成功后曾一度精神崩溃。 后来,奥尔德林在一本书中道出了原委:那是他忘了登月之后仍然要生活下去——登月这个人类多少年来的梦想在他身上实现了,人生到此还有什么追求呢?骤然失去了人生的目标.正是奥尔德林精神崩溃的原因。须知人生如潮,有起有落。一个没有目标的人就像一艘没有动力的船,永远漂泊不定,浪荡无依,那么搁浅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