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1990年代以来,从事乡土小说创作的作家开始"撤退"和"回归"之旅,他们纷纷埋头于民间文化的深井里,打造了独特的中国式"荒诞叙事"。一方面,民间文化尤其是乡村巫鬼传说、神话故事或民间灵异事件等作为素材被直接嵌入小说,构成"荒诞叙事"。另一方面,民间文化特别是地域文化中的神秘因子,影响着作家的思维方式、文学视角和审美理想,改变了他们的时空观、自然观与生命观,以及他们讲故事的方法。民间文化资源中吊诡邪魅的现象还对作家的真实观施加了作用力,促使他们重新阐释现实、真实、生活等命题,从而导致他们呈现乡土中国的方式发生变化。可以说,在对民间文化资源的打捞、激活或转化中,作家们打造了新式乡土形象,积累了当代中国经验,照亮了乡土小说创作的另一条通道。  相似文献   

2.
梦是中世纪小说中常见的一种文学现象,尤其是韩国中世纪文学中有关梦的小说非常多,文学史上把它称之为"梦字类小说"、"梦游录"。韩国中世纪梦小说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仅有本国文学传统影响,而且还有中国梦小说的影响;不仅有佛教的影响,而且还有中世纪作家对小说的理解。中世纪作家已经朦胧地意识到了小说不同于史书,从而为写出区别于史书的小说做出了种种努力。他们在创作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小说描写的不是真人真事,它区别于历史,是"架空之说",而梦恰恰就是编造"架空之说"的最好形式之一。于是,他们争先恐后借用梦写小说,以至于和佛教的传入一道,梦小说达到了泛滥的地步。梦和中世纪作家对小说形式的一种初步认识有关,是他们用来表现现实的一种"艺术装置",而到近代随着西方文学涌入,梦小说也消失了。  相似文献   

3.
在当代河南作家笔下,中原乡村大致有三种类型的"能人":乡村中的基层干部;走入仕途的"乡下人";普通村民中的佼佼者。河南作家对这些"能人"好像情有独钟,对他们由"草"(普通村民)变为"草精"(掌权者)的奋斗历程充满着自我认同,在小说中反复书写着"能人"通往"权力"的"成功"之道。在这种有既定目的的叙述方式下,河南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出现了简单化、神化与图解化的倾向,再加上部分重要细节的缺失,总体上造成了人物的失真叙述。河南作家自当代以来的理念化写作思路与狭窄的艺术思维束缚了他们创新的步伐,这既是河南作家"与生俱来"的潜在障碍,也是他们创作个性中颇具特色的部分。  相似文献   

4.
祖籍东北的台湾作家齐邦媛以其传记式小说《巨流河》书写了作家个体生命对宏大历史景观的审视和记录,作者发掘和展示了其对战争、家庭、成长、政治等诸多话题的思考,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小说中的人物身份问题.在小说《巨流河》中,除了建立在亲属伦理关系上的人物家庭身份,作者还成功地勾勒了三类能被清晰指认的人物身份——民族身份、知识分子身份和"流亡者"身份,文章探析了该小说中人物各类身份的建构过程,以及这些身份在不同处境中的认同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台湾地区新乡土小说明显背离了传统乡土小说的书写路向,在新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呈现出更加开放和自由的状态,在书写意蕴和操作技术上进行新开拓。新乡土作家的创作体现了在"本土化"社会环境中对"地方性"的建构;这批作家注重在现代化与现代性负荷下对更加隐秘和私人化的存在感及精神体验;同时其作品又笼罩了一层魔幻色彩,隐含地标示着对自我、现实与历史的指涉。  相似文献   

6.
清末民初,在"小说界革命"的倡导下,大量科学小说译入中国,随后本土作家开始积极从事科学小说的创作。但是,自科学小说译入中国起,译者和作者对科学小说的误读却屡见不鲜。无论是译者还是作者,都在一定程度上赋予科学小说科普读物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辽宁作家周建新的艺术创作文体丰富,涉猎的题材广博,蕴含着众多的主题,在纷繁复杂的小说世界中,超越现实的智性思考表达了作家对现实世界的焦虑和批判,沉潜生活中的诗情渲染表达了作家对生活理解的细致和耐心,对时间的敏感和主动介入表达了作家艺术创作的自觉和突破。  相似文献   

8.
小说《德语课》是德国战后作家伦茨最有影响力的长篇小说.《德语课》中的景观描写具有强烈的地域色彩,与"二战"中德国的社会现实紧密相连,以地方话语的形式体现了深藏于德意志民族深处尽职服从的普鲁士精神.在文化地理学视角下,通过对小说中茹格布尔、葛吕塞鲁普、海岛三处景观分析,揭示出景观叙事背后所隐含的象征意义,指出小说对以尽职...  相似文献   

9.
"父亲"形象的文化意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醒龙小说世界里的"爷爷"、"奶奶"是作家理想中的乡土社会的象征,是作家的生命理念.刘醒龙小说中的"父亲"形象都有一种道德化倾向.在他们身上,寄托了作家朴素的道德意识和人生理想.刘醒龙对"父亲"们的命运的表现,采取的是一种诗意化、道德化的表达方式.他的创作明显缺乏历史理性.坚守传统的道德理想是刘醒龙最基本的文化立场.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新时期小说的魔幻叙事中,作家常常通过异境的想象与建构来达成魔幻,较为常见的异境有乌托邦异境和超现实异境等。新时期作家吸纳中外文学养料来想象与建构异境,借异境反衬社会现实,表达悲悯情怀,对现实、人性展开反思批判,通过种种艺术手段渲染异境的奇异性和神秘性。其异境想象与建构的超越性和创新性则表现在:摆脱了宗教叙事和伦理教化的目的,也消解了中外文学传统中"阴间"地狱"描写的恐怖感。从艺术表达上看,有关异境的想象与建构将现实与非现实时空统一在小说的叙述中,使小说的艺术表达更具张力与魅力。?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