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零售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有利于科学引导零售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促进企业与社会和谐发展。本文在分析零售企业内外两个方面承担社会责任的基础上,构建零售企业的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并通过构建模型,强调零售企业应从战略角度运用社会责任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基于信息经济学理论,从多元资金投入的视角构建政府、企业、金融支持体系3类主体为核心的企业自主创新多元资金支持模型。以山东省企业为研究样本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及回归分析实证检验3个主体的构成因素对自主创新各因素支持的差异。根据研究结果,建议强化政府政策与投入引导作用、构建完善的金融体系、增强企业创新投入主体地位,以解决企业自主创新资金"瓶颈",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3.
随着公路系统管理体制和养护体制的改革,越来越多的经营性质明显的事业单位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法人。传统的业绩评价系统已不适应企业战略管理和竞争优势的需要,公路实施企业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战略业绩评价体系势在必行。平衡计分卡包含了战略管理思想,本文在财务、客户、内部流程以及职员等方面分析了战略业绩评价的指标,构成了四大层面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力求动态、全面、长期、及时反映企业业绩及竞争状况,使管理者看到企业长期发展的潜力如何,从而有利于对企业进行全面系统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4.
自主创新是我国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是保证企业竞争优势的内在动力。企业家们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以创新求发展是当今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基于自主创新的理论发展,论述了不同主体自主创新能力指标评测体系的差异性,分析了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现状,按照创新理论的研究分类,设计了构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指标体系评测因子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作为一项繁杂的系统性工程,关系着企业的生死存亡。中小企业一方面要自主创新,另一方面应结合实际情况建立起一套科学完备的技术创新测度体系,设置科学的测度评价指标,从而有效推进各项工作,在投入产出的过程中科学进行战略定位,以获得市场竞争优势。本文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测度原则、测度的内容以及测度的维度进行的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央企业作为国家重点产业的领头羊,为了实施对各级下属企业的战略管控,推动中央企业长期健康平稳发展,进而带动产业生态圈内相关企业的良好发展,必须构建一套适合国情的科学发展战略管控体系。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央企业战略管控内涵、本质以及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当前央企战略管控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战略管控体系研究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中国路明集团自主创新战略形成及演化的复杂过程作了深入考察和分析,并构建了一个企业实现自主创新战略的具有启发意义的整合框架。研究表明,企业自主创新战略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累积过程,具有战略层次的累积跃升特征,创新只有增强企业能力并实现共同演进才能称之为创新战略的形成;吸收能力的投资作为背景基础推动了创新的成功转型;在中国特定环境下,企业家远见与创新精神、历史压力与随机事件作为影响企业创新战略演化的两类最活跃的外部影响因子也不容忽视,企业家远见与创新精神对于企业创新战略起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历史压力与随机事件在偶然性意义上会导致企业创新出现“锁定”和“突破”现象。最后,本文结合路明案例对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动力及其内涵理解作了相关剖析,深化了对中国企业创新实践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冷兆丽 《经营管理者》2013,(32):193-193
文章针对我国企业距离成为真正的创新主体还存在极大差距的国情,通过深入分析企业自主创新的意识、国家财税优惠政策、风险融资决策、R&D支出的财会处理及对科研经费使用中的审核和监督等方面状况,构建了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经支持模式,实现企业自主创新的高效化和制度化。  相似文献   

9.
企业的技术创新取决于其战略的支持程度,本文先对技术创新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演化过程、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制定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企业战略对技术创新综合贡献的评价体系,进一步研究了战略对技术创新综合贡献的激励模式研究.最后,以海信集团为例对战略对技术创新综合贡献的评价体系与激励模式研究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0.
战略管理评价是从战略和价值的角度,对企业经营者的业绩进行评价和引导,以便形成正确的决策,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而努力的管理体系。就具体企业而论,企业战略管理评价体系的复杂完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业绩评价的目的。明确业绩评价的目的,是构建评价体系的前提。企业业绩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衡量各员工对组织目标的贡献程度,并将评价结果同企业相应的人事决策相连,是组织进行业绩评价的最初也是最原始动因。  相似文献   

11.
企业作为经济活动中的微观个体,其自主创新能力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企业的自主创新需要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的支持,因此,探讨地方政府在公共财政的框架下如何构建财政科技投入的模式,以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然而,虽然在财政支出管理方面进行了包括推行部门预算、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制度在内的一系列改革,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总的看,成效并不理想,财政支出管理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阐述了财政支出的分类和财政支出管理原则,并对财政支出管理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大型骨干企业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河南省大型骨干企业自主创新战略研究,是从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研究企业自主创新战略问题。把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企业创新战略相联系,研究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和企业行为之间的影响关系,对河南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企业发展的政策进行研究,评价政策作用效果,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自熊彼特提出创新理论以来,关于创新理论的研究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时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许多国家的发展战略,我国特别强调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在自主创新活动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企业自主创新机制的基础理论,包括自主创新机制的内涵和构成。  相似文献   

14.
《领导决策信息》2012,(25):27-28
加快若干发展平台建设,是一元多层次的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有效载体。其具体抓手是:一是着力加快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要以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推进产学研相结合,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将示范区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实力雄厚、国  相似文献   

15.
李捷 《决策探索》2013,(4):25-26
党中央确定,到2020年我国将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未来8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中原经济区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河南要构建中原经济区的重要战略支点目标,就必须建立健全自主创新体系,促进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法律、法规和政策对企业自主创新的促进、保障、引领作用,以将河南建成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企业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牌密集的创新高地,建成科技综合实力、区域创新能力、公众科学素质居中西部地区前列的科技强省和创新型省份。  相似文献   

16.
科技中介组织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中介组织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着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推动企业科技创新的作用。在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中,我国科技中介组织由于存在着组织模式趋同、服务功能弱化、运行制度规范缺失等问题,不能适应自主创新战略的要求。在自主创新战略导向下,推动科技中介组织发展的措施包括建立专业分工与网络协作的组织模式,搭建公共信息平台,提高科技中介人员业务水平,建立信用评价体系以及推动科技中介法规建设。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熵权法和综合评价法,构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模型。结果表明:2001~2011年,浙江省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SDI)水平良好,总体呈上升趋势。在技术创新活动评价、技术创新环境、潜在技术创新等方面,对大中型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贡献率较高;技术创新产出方面影响相对较小,需进一步加大投入与管理。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熵权法和综合评价法,构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模型。结果表明:2001~2011年,浙江省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SDI)水平良好,总体呈上升趋势。在技术创新活动评价、技术创新环境、潜在技术创新等方面,对大中型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贡献率较高;技术创新产出方面影响相对较小,需进一步加大投入与管理。  相似文献   

19.
企业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并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发挥着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自我约束和自我调节作用。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可以保证内部控制制度得以落实和企业战略的顺利执行。因此,建立科学严格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不仅是内部控制制度本身实施的要求,也是保证企业经营战略有效执行的基石。  相似文献   

20.
张进财  左小德 《管理世界》2013,(10):172-173
本文旨在构建一个科学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此,从企业内部与外部发展的关联性出发,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将科学性、效用性与可操作性、广泛性作为目标评价体系的设计原则,就该目标体系的具体构成要素做了详细的描述,为进一步在实践中运用该评价指体系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