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西部题材电影创作构成了新生代导演电影创作中一种重要的现象。西部题材电影创作既是新生代导演自我突破的一次“群体实践”,同时也是新生代导演视野不断走向开阔的一个重要表现,其创作历程见证了新生代导演一路成长的艰辛。  相似文献   

2.
运用分析和归纳的方法,探讨"西部电影"的题材,将西部电影题材划分为"现实"题材和"西部奇观"题材两大类,并认为这种分类是受到创作者和时代背景影响所致.之后就新西部电影的题材创新提出自己的见解,认为新西部电影应大力发展以"创业"为主题的"现实"题材作品和以商业性为导向的"西部奇观"类作品.  相似文献   

3.
中国西部电影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始终与少数民族题材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创作为西部电影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创作源泉,成为西部电影不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另一方面,西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较为深刻地展现了西部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环境和精神风貌,为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带来了新鲜的艺术活力,形成了一批标志性的作品。  相似文献   

4.
新生代西部作家在消费时代仍捍卫着文学的尊严,在他们身上,体现了精英文学最后的圣洁与光芒,他们以普罗米修斯式的践行和苦行僧式的写作摧毁了文学已经消失的谬论。他们站在人道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立场关切着西部大地上被文化规约着的人,书写着巨变时代西部人的灵魂变迁。他们的创作在强调文学的社会性、现实性与参与性的同时,尽力复现西部特有的文化气韵与人情世态,使西部文学传统得以延伸和拓展。新生代西部作家精神结构的别一指向是浪漫主义文学精神的再度兴起,而其潜在的意图则是以自然对抗都市文明所导致的人性异化,颠覆世俗生活的平庸与奢靡,有着鲜明的时代意义。新生代西部作家的文学活动与生命活动的高度融合,使他们有足够的耐力抵御文学的商品化所带来的文学性的流失和审美想象力的贫乏。同时论及了新生代西部作家所遭遇的种种困境,分析了他们走出困境的诸多可能,而他们走出困境的时刻也将是他们缔造经典的时刻。  相似文献   

5.
以《人生》、《黄土地》、《老井》、《美丽的大脚》等为代表的中国西部电影,立足于本土生活,以本土观众为诉求对象,注意发掘本土性的文化层面,拓展历史性的文化视野,对西部的地域文化充满深切的人文关怀,尤其是中国西部电影精湛的艺术表现与对西部人生体验的真诚表述,体现了独特的"西部趣味"。中国西部电影导演从述说转向反思、从本土走向世界、从精英主义转变到世俗主义的文化立场更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文化姿态。  相似文献   

6.
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中国“西部电影”作为以地域文化为轴心,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紧扣时代脉搏、凸显乡土人文情思的作品,产生了集群式的、强大的影响力,成为中国电影学派走向世界的一支风向标.然而,随着市场化、娱乐化风潮的袭击和裹挟,忽略了电影与生俱来的产业属性的西部电影至上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了创作和产业的低迷.当今,西部电影应当紧跟时代脉搏,在“文化强国”新战略、新历史起点上,理当拓展西部电影的新领域、新题材,重构审美的现代之维,谱写中国以现代性崛起的时代华章.  相似文献   

7.
西部电影始终根植于西部地域独特的民族文化,西部电影音乐亦然.采用个案举要和归纳分析的方法,将西部电影中的音乐元素民歌、民乐、戏曲等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他们在参与影像叙事、反映人物性格、展示内容主题方面作用的分析,提炼出西部电影通过音乐所传达出的美学风格和民族气质,并指出其对反思和发展西部电影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电影的审查机制,至今已有近70年的历史。中国电影是在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及社会舆论的审查中发展的。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管理,现行的电影审查机制对当代中国电影中诸如新生代导演及其作品的制约和规训作用不容忽视。21世纪以来,审查制度也以一种特殊逻辑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并促进了中国电影类型化的进程,并在客观上引导了部分电影作品的市场化,尤其是新生代导演进入体制内的尝试。从产业政策和电影文本等方面梳理和分析这一现象,并对中国电影审查机制对新生代导演作品类型化的影响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80年代初钟惦棐先生提出拍摄中国西部电影的倡导,西部电影创作在80年代中期迅速起步,80年代末达到鼎盛、辉煌,出现了一批具有西部文化特色的作品。这些影片充满西部精神和西部意识,具有浓郁的西北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质,以自己现代影像语言的探索和表述,呼应了新时期影像美学的兴起,形成了独特的美学风格特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中国的文化符号和形象象征。中国西部电影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思考在中国电影史和当下电影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其文化影响和精神流变延及新世纪的某些电影创作。对之的考察研究对今天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类型建设和文化的国际传播都有重要的启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生代"导演张杨已融入主流电影行列。他的电影创作遵循非常宽泛的艺术理念———艺术与商业并重。分析他所拍摄的《爱情麻辣烫》、《洗澡》和《昨天》三部影片共同的叙事和表意旨趣:现代与后现代的双重变奏,这是小制作电影个性鲜明且颇有韵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中国当代历史题材电影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以张艺谋、陈凯歌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在新世纪将古装电影推向了高峰.通过对中国当代历史题材电影发展状况进行简单梳理,从宏观上分析了第五代导演古装大片创作的意义,肯定了新世纪古装大片的开拓性价值.剖析国人后殖民主义与民粹主义奇妙交织的复杂文化心态,认为应制止无底线的媒体与网络暴力,努力使中国导演创作出更多展现中华民族文化特征的历史大片.  相似文献   

12.
为了拓展中国西部电影的研究视域,运用电影类型学、电影文化学、比较电影等研究方法,梳理中国西部电影类型化的探索历程,提出“新西部电影”类型片的创建构想和发展策略.结论认为:当前,西部电影人理应自觉承袭传统西部电影对于个体命运、人与自然关系等主题的开掘,进一步彰显西部电影的地域风格和文化特色,在类型片探索领域独辟蹊径,不断创新,以期在新世纪华语电影整合汇流的新格局中,实现中国西部电影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好莱坞类型电影市场成功的重要保证是戏剧电影美学,而在现代主义电影理论影响下的欧洲艺术电影创作中,故事性和戏剧性常常是被弱化或消解了的,这也导致其在市场上遭受冷遇、最终不得不向戏剧美学皈依的现状.好莱坞戏剧电影美学与中国历史悠久的戏剧理论通过市场的整合,产生了中国早期的电影美学——“影戏观”.中国新生代贫困人生电影既蜕变于传统的“影戏观”,但是在市场的压力下又有策略性的背离,可名之为“新纪实影戏观”.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对新时期以来大量西部报告文学的阅读和梳理,从总体上对西部报告文学三十多年来的成绩进行总结归纳,对西部报告文学在创作题材、创作手法和创作继承与突破几个方面的独特性进行探讨,进一步发掘西部报告文学对于整个中国新时期以来的报告文学创作的贡献,以及它在西部大开发中,对形成积极、先进的西部文化精神所具有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西方哲学史上,从古希腊到20世纪的哲学都随其时代的精神境况而产生某种新的哲学主题,西方哲学主题的每一次转变都彰显了当时时代的精神状况。后现代哲学代表着现代西方哲学由追求真理、权威和绝对的唯科学观转向追求理解、共识和宽容的人文精神。其实质就是反对传统哲学对人类生存、人类现实生活意义遗忘的倾向,力图把哲学重新引回到关注现实生活的轨道上来,引回到对人类生活智慧追求的道路上来。这一转向再一次彰显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并且产生了强烈的时代回响。  相似文献   

16.
主旋律电影,对宣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宣传手段。21世纪,主旋律电影在不断地寻求自我转变,以期能够占领更为广阔的市场和意识形态领域,从而实现政治与经济的双赢。在高校,组织大学生收看主旋律电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方法,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迄今为止,"主旋律电影"这一概念在中国已经存在了二十多年。从产生的背景、存在的必然性到内涵的扩大化,主旋律电影的境遇变迁可以说是十分具有中国特色的。然而,当前主旋律电影却面临着严重的认同危机和生存困境,寻找转型策略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8.
在旅游业大发展的今天,旅游者自身素质的提高和游览阅历的丰富,使其对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要求越来越高,影视文化旅游主题公园的旅游产品层次也由陈列式观光的基础层次到表演式展示的提高层次,再到参与体验的发展层次不断提升。由最初的娱乐园向民族历史文化类主题园转化。本文以宁夏镇北堡西部影视城为例,对其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策略,以期对同类影视旅游主题公园的民族文化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西方正义论主题的历史嬗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正义理论发展源远流长,经历了从古代到近代再到现代的发展,其间每个时期由于历史条件的差异,其理论主题也各不相同,大致地说,西方正义论主题所发生的历史嬗变是:以伦理学、价值观为主题的古代正义论,以自由、平等、权利为主题的近代正义论和以社会政策体制为主题的现代正义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