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简评叔本华的《世界是意志和表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叔本华(Arthur Sehopen bauer, 1788—1860)是十九世纪德国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美学家,普鲁士贵族思想家和唯意志论者。叔本华青年时代,父亲打算让他经商并继承父业,他却违背了父亲的意愿。1809年至1811年,他在哥丁根大学先学医,后来又改学哲学,主攻柏拉图和康德的著作。1811年,他在柏林大学听过著名哲学家费希特的讲学,却不赞同费希  相似文献   

2.
康德力图调和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矛盾 ,但是康德对法规、理性、趣味、道德等古典主义艺术原则的强调实际上压倒了他对天才、想象、自由等浪漫主义艺术品格的推崇 ,古典主义的艺术原则已构成了对浪漫主义艺术品格的解构和否定。康德在不自觉中偏向了古典主义而非浪漫主义 ,这才是康德艺术观的本来面目。时代环境、传统教育以及他个人的性格气质造就了康德的这种古典主义的偏向。  相似文献   

3.
德国资产阶级哲学家威廉·文德尔班(Wilhelm Windelband 1848——1915)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有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他的哲学反映着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时代的德国资产阶级的需要,其任务实际上主要是对抗当时已广泛传播并对工人运动产生愈来愈大的指导作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德尔班是新康德主义弗莱堡学派(也叫巴登学派或西南学派)的创始人,曾先后任苏黎士(1876)、弗莱堡(1877)、斯特拉斯堡(1882)、海德堡(1903)等大学的教授.他是一个著名的哲学史家,他的哲学史著作,如《古代哲学  相似文献   

4.
曲洪志教授     
曲洪志 ,1 952年 1月生 ,山东省栖霞市人。 1 973年 8月毕业于烟台师范学院英语系 ,后留校任教 ,先后担任过英语系团总支书记 ,党总支副书记并兼任过院团委副书记。 1 988年考入北京科技大学社会科学系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学位 ,毕业后到烟台师院马列部从事“两课”教学并担任党总支书记。 1 995年 6月至 1 997年 8月赴美国怀俄明大学社会学系和政治学系学习和研究两年。现为烟台师范学院政法系主任、教授。  曲洪志教授多年从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教育实践使他认识到 ,新形势下的思想教育工作单靠经验已经难以适应时代和教育对…  相似文献   

5.
2 0 0 4年 ,康德逝世 2 0 0周年 ,全世界都在纪念这位伟大的哲学家。康德研究为什么经久不衰 ?一种历史性的哲学思想对我们这个时代如何具有现实的意义 ?哲学史上的哲学思想究竟哪些过时了哪些没有过时 ?本文借纪念康德而讨论与哲学史方法论相关的几个问题 ,试图从解释学的角度说明 ,一位哲学家的历史地位体现在他面对哲学问题而提出的解答方式上 ,康德哲学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与他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而且他对问题的回答时至今日仍然是一条可能的哲学道路。  相似文献   

6.
康德的物自体学说,在其整个哲学体系中居中心地位,是他的许多哲学观点的基础。本文试图从积极的方面,就物自体学说中的矛盾及其在认识论上的意义,作些肤浅的阐述。 康德哲学最早的批判人雅可比认为,“物自体(也即自在之物)是这样一种概念,没有它,不能走进康德的体系,然而有了它,又不能走出康德的体系。”(《雅可比全集》第2卷第304页)康德的物自体学说存在着矛盾(物自体,既作为感性的来源,又作为认识的界限),这是不容置否的;其根源在于康德企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但应如何看待康德学说中的这一矛盾?简单地责备康德的不一致性,因而认为他是个平  相似文献   

7.
法国人格主义的产生法国新康德主义者沙尔·雷诺维叶(1818—1903)是这一哲学流派的预言家。1898年雷诺维叶的《新单子论》一书问世,五年后,即在他逝世那一年,出版了他的《人格主义》一书。人格主义作为特殊的哲学流派是在很久之后,即在三十年代资本主义总危机时代在法国形成的。在作为法国哲学和社会政治思想特殊流派的人格主义形成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李仕 《山西老年》2011,(6):21-21
在我党我军的光辉史册上,有一位鲜为人知的卓越领导人,他就是前中共中央军委书记武怀让。学生时代,武怀让就积极接受进步思想,多次开展反帝反封建的学生运动。1921年,便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从此,他披肝沥胆、出生入死地为党工作。1924年7月,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党派遣武怀让等13人到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学习,寻求革命真理。他先后担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国共产党旅莫支部书记。1926年,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理性理念的范导是康德哲学体系中的根本思想方法之一,历史理念的范导在康德历史哲学中的有着尤为突出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康德历史思想由浅入深的层层剖析,作者发现,历史理念的范导思想既是康德历史哲学中的价值所在,同时又使他摆脱不了时代加给他的局限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行知(1891—1946)是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毕生致力于中国的教育改进事业,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教育理论。在他留存下来的教育遗产中,幼儿教育思想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一、“幼年的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在陶先生的世界里“小孩和青年是最大,比什么伟人还大”。早在20世纪20年代前期,他便开始关注幼儿教育。在担任中华教育改进社主任干事时,为创设试验乡村幼稚园,他在致当时江苏省省长的信中说:“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凡人生之态度,习惯,倾向,皆可在幼稚时代立一适当基础。吾国人漠视幼稚时代之重要,学校教育,耗费精神,纠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康德的道德哲学出发 ,回应了当代处境中的现实问题。本文认为 ,尽管时代处境较之于康德所处时代已经有所变化 ,但康德的一些基本立场不会改变 ,比如 ,他仍然会反对先发制人战争 ,如伊拉克战争 ,而不会如斯克拉顿所认为的那样转而支持这样的战争 ,况且当代的一些问题在康德的时代并不是没有出现 ,而只是在当代具有了更加全球化的特征。文章还指出罗尔斯并不是一个完全彻底的康德主义者 ,因为他并没有坚持康德的普遍性原则。  相似文献   

12.
康德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他对教育也有较为深刻的研究,他的教育思想直到今天依然有很重要的价值。康德从人的存在方式出发,认为人是唯一需要接受教育的动物,教育一方面限制人的野性,另一方面教导人认识至善,这种教育是一门艺术,是一种世代的文化传承,康德的教育思想更多的将教育的目的引向了对人的启蒙,认为人应该学会运用理性进行思考,这一点同样适用于当代教育。  相似文献   

13.
梁启超(1873—1929)是戊戌变法的首脑人物之一,是近代中国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活动家、宣传家和著名学者,这是众所周知的。但他对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还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清朝末年,他曾极力反对封建的科举制度,主办过新式学校,并首先把西方近代资产阶级的学制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辛亥革命后,他又到北京清华学校任教,担任研究院的导师,创办文化大学,还到各地的大学讲学。不管是在教育思想或教育实践上都充分说明:他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地位,称之为教育家也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14.
凌道扬先生是中国著名的林学家、教育家.作为一名林学家,他在中国林业史上具有特殊地位,为中国林业事业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是中国林业事业的先驱和开拓者.他1888年12月18日出生于广州府新安县布吉村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家庭,从1912年于美国耶鲁大学学习林科开始,他的林业事迹贯穿于中华民国(1912—1949年)的始终.凌道扬先生1914年获得硕士学位回国即从事涉林工作,同年参与制定中国第一部《森林法》,1915年首倡中国植树节,1916年任金陵大学林科主任,1917年发起并成立中华森林会,1922年任胶澳商埠督办公署林务局局长,1940年提出"水土保持"专用术语等.凌先生曾担任金陵大学、青岛大学、北平大学、中央大学教授,集林学家、教育家和行政官员于一身,在林学宣传、林业教育、林业管理和林业实践等多方面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是中国林业事业的集大成者.作为一名教育家,他还是香港教育的重要践行者,从1949年开始,他致力于香港教育,先后任香港崇基学院和联合书院院长,1957年获麻省大学名誉法学博士学位,1963年任香港中文大学筹备会主席,教书育人,恩泽千秋,受到世人赞颂.1980年他移居美国,1993年8月2日病逝,享年105岁.在中国林业发展史上,像凌道扬先生这样开宗立派的人物,还是很少见的,但不研读《圣经》,也是很难理解他的.  相似文献   

15.
李泽厚同志的《康德哲学与建立主体性论纲》一文(见《论康德黑格尔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8月版),言简意岑赅,提出并解答了很多根本性的哲学问题。他的见解发人深省。但是,对文中的某些论点,我有一些不同的想法,提出来向李泽厚同志求教。 (一) 李泽厚同志认为,“康德哲学的巨大功绩在于,他超过了也优越于以前的一切唯物论者和唯心论者,第一次全面地提出了这个主体性问题,康德哲学的价值和意义主要不在他的‘物自体’有多少唯物主义的成份和内容,而在于他的这套先验论体系(尽管是在谬误  相似文献   

16.
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是近代意义上的地球起源及演化的理论,它为近代许多科学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分析这一学说的提出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它将为人们进行科学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康德(1724——1804年)是一个既精通哲学,又精通自然科学的学者。康德星云假说最早发表于1755年问世的《宇宙发展史概论》一书中,但由于他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康德《宇宙发展文概论》的全新阐释,以及将康德这部明心见性的伟大著作与东方哲学的对比,揭示了康德“批判哲学”的精神来源之所在,并揭示了康德一生哲学探寻的得与失。文章的言外之意是:康德哲学确实是一座桥,但任何人(特别是学者们)都绝没有死在这座桥上的必要!这是因为,第一个想要跨过这座桥的人,恰恰就是康德他自己。  相似文献   

18.
奈斯特·皮雷罗 (NestorePirillo)先生 ,现为意大利特伦托大学 (UniversityofTrento)哲学与历史学系教授。 1 94 3年生于那不勒斯。皮雷罗教授主治康德哲学 ,对康德哲学有系统、深入的研究 ,旁及理论哲学、政治史、科学史、现代史、文化社会学、知识社会学等众多学科 ,多有建树。主要著作有 :《在道德与阶层中的世界人 :康德与现代的转型》(1 987)、《理性、风俗、习惯》(1 994 )、《道德与文化 :康德与生活导论》(1 995 )、《康德与宗教哲学》(1 996 )、《心理分析谈》(合著 ,1 997)等。本人在访问意大利期间 ,曾就一些重要的哲学问题请…  相似文献   

19.
王国维《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一是王国维早年“见识、文采诚有过人”之处的美学专 论,它发表于《红楼梦评》问世与《人间词话》创作之间的1907年。其时,王国维已由《红楼梦评 论》第四章对叙本华美学的怀疑和辩护,经《叔本华与尼采》对它的批评和扬弃,过渡到第三、第 四次重读康德哲学之中回归对康德美学的膺服和推崇。王国维由叔本华走向康德,以叔本华美 学理解康德美学的事实,决定他所膺服和推崇的康德美学带有叔本华美学的浓郁色彩。当王国 维在《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中沿着《红楼梦评论》的思路,将他所体悟、移植的西方美学(即 康德美学以及叙本华美学)用诸中国艺术(不再是具体作品而是艺术体系)及其内在精神之时,  相似文献   

20.
康德(Kant,1724—1804)是德国古典美学的重镇。他的思想发展,以一七七○年为界,分为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他的美学专著《判断力批判》同《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简称为三大批判,构成他的整个思想体系,都是批判时期的力作。而《优美感觉与崇高感觉》写于一七六四年,则属于前批判时期的著作。对于此书,学术界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此书并不是美学著作,甚至其中也不包含康德前批判时期的美学思想。卡尔弗尔仑得的《康德传》认为:“不能按照题目的表明,说他是美学的文字”。[苏]阿尔森·古留加的《康德传》进一步以“没有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