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倩  黄蕊 《江汉论坛》2012,(5):49-53
运用产出导向BCC模型测算出的国有银行静态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跨期变动表明,产权改革前后国有银行的效率都低于非国有银行,但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高于非国有银行,这使两者的效率值趋同。基于1998-2010年国有银行的面板数据,建立混合回归模型对国有银行效率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进一步证实代表产权变动的治理结构动态变量与股权结构变量对国有银行效率无显著影响,而资产规模是影响国有银行效率的决定因素,金融危机非但不是国有银行提升效率的机会,反而产生了负面作用。因此,应改变国家干预国有银行的程度和方式,进一步深化国有银行内部治理结构改革,在改善资产结构的同时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和零售业务。  相似文献   

2.
中国先后建立了信达、华融等四家资产管理公司,专门负责接手国有银行的不良债权。由于中国金融市场的抑制,金融监管的不完善,在运用RTC模式的过程中,若操作失当,背后潜伏的风险将是另一个“潘朵拉”魔盒。如何防范风险,使之成为一种解决不良资产的有效途径,本文借鉴了国外的成功经验,对构筑资产管理公司的运行机制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有企业沉重的债务负担和国有银行居高不下的不良资产问题,严重地影响和制约着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2000年是实现国有企业三年改革与脱困目标的决战之年,能否解决好国有企业过度负债和国有银行严重的不良资产问题,关系到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成败。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债转股的问题,这是实现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的重大举措。一、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不良债权债务的成因及实行债转股的作用我国国有企业的不良债务和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债务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开办企业时,大都没有资本金,1980年以来…  相似文献   

4.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是指经国务院决定设立的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 ,管理和处置因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的国有独资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以解决国有银行不良资产为目的而进行的一项金融管理创新 ,是党中央、国务院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推进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 ,最大限度地保全资产、减少损失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一、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设立的重大意义1 设立独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项战略部署。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累积问题日益突出 ,在某种程度上已…  相似文献   

5.
张衢 《天府新论》2000,(3):18-19
巨额不良资产严重制约着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不良的社会信用阻碍着国有银行商业化进程;机构人员膨胀构成银行集约经营的障碍;经营管理人才缺乏使国有银行商业化进程乏力.解决重重困难,推动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需要各方面措施配套运行(1)消解不良资产;(2)调整政策,严重过量增加不良资产;(3)深化人事、机构改革;(4)建立健全金融法律体系,营造良好社会信用环境.  相似文献   

6.
当前制约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银行向商业化转轨的因素之一是银企债务危机,企业的大量不良债务的存在,弱化了企业的信贷约束,不利于正常信用秩序的建立,也不利于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客观公正的考核。大量不良贷款的存在加大了银行的经营风险,恶化了银行的资产结构,使国有银行难以向商业化转轨。同时,银企债务危机一次又一次迫使中央银行放松信贷总量,扩张基础货币供应,形成“国有企业资金陷阱”,导致通货膨胀加剧。因此,为了让企业和银行能从旧体制遗留的问题中解脱出来,建立正常的银企关系和金融秩序,有必要对企业的债务进行重…  相似文献   

7.
不良信贷资产形成原因及转化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良信贷资产是金融业生存和发展的一大痼疾,是制约我国金融改革与商业化进程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从实证分析角度对如何转化不良信贷资产做初步探索。一、形成不良信贷资产的原因分析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银行不良信贷资产有两大特点:一是比例大;二是原因复杂。据调查,目前银行的不良信贷资产,一般在30%以上,远远超过了“巴赛尔协议”的要求。从银行不良信贷资产的形成分析,有银行外部的、内部的和历史的多方面因素,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金融和企业存在问题的综合反映。(一)传统经济体制以及大环境的影响1.政府…  相似文献   

8.
保全银行信贷资产与化解企业过度负债的研究●汪永明保全国有银行的信贷资产与化解国有企业的过度负债是相互联系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银行的不良资产是企业过度负债的必然结果,而企业债台高筑的发展,又迟早会把银行给吃垮的。所以,在国有企业过度负债居高不下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银行信贷资产流失的原因支红一、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偏低的原因笔者以银行内部管理和外部经济环境为主线,对造成国有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偏低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一)银行内部管理因素首先,银行“重贷轻管”。由于管理行考核指标体系中,对信贷资产质量不够重视,造成经营...  相似文献   

10.
企业的不良债务和商业银行的不良债权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改革已触及整个经济体制框架的基础结构———企业体制和银行体制。受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高负债以及与此相关的银行大量不良债权的制约,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国有银行商业化进程举步维艰。而且,由高负债导致的企业低效益以及由大量不良债权造成的银行高风险,有可能动摇国民经济的微观基础,甚至有可能产生金融危机。因此,如何重组企业资金结构、消化银行不良债权,已成为当前深化改革、防范金融风险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理论界对此提出了许多种思路。笔者拟…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的国有银行再资本化战略把重点放在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改善上 ,主要措施是财政分阶段直接注资和通过资产管理公司实现资产证券化。实际上银行的资本问题本质上是经营问题 ,而不是资产负债表问题。另外 ,现行战略还存在财政注资不足的缺点。针对此 ,本文提出我国银行再资本化战略的目标应该是增强我国银行业的总体业绩和国际竞争力 ,把资产负债表的改善和经营的改善结合起来 ,并把后者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我国"债转股"所要实现的双层次日标以及此目标对国有银行、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公司各利益相关者的含义,并且提出了顺利实现"债转股"目标应遵循的若干原则.  相似文献   

13.
析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法律定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结合《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分析了金 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法律地 位,认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债转股的载体必须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能够自由地实施债 转股活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国有银行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特别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金融 资产管理公司应以普通股形式对企业持股,并对企业享有实质性的股东权利,以便于其参与 债转股企业的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14.
信息不对称是非完全竞争市场的内生特征,但也受组织制度等外生性因素影响。目前,我国国有银行的司法人治理结构尚不完善,直接加剧了信息不对称行为,对银行资产质量和经营业绩产生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X效率是关于整合技术、人力资源及其他资产来生产给定产出的管理水平的测度。研究文献表明,X效率是影响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和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我们选用参数法中的SFA法,构建超越对数成本函数,研究构成我国商业银行业主体的14家商业银行1997-2005年成本效率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的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成本X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国有银行经过改革后成本X效率显著提高,股份制银行总体上成本X效率高于国有银行,但梯队现象明显,少数股份制银行X效率严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一、处置不良债权中存在的问题资产管理公司向商业银行收购不良债权后,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对这些不良债权进行处置。从传统的手段来看,主要是债务追偿,扣押偿债物并进行拍卖,或是进行债务重组。但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债权转股权,对企业来说门槛非常高,要经过国家经贸委的批准,地方各级政府部门无权批准;对资产管理公司来说,经过债权转股权后,成为企业的股东甚至控股股东,要参与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这对于企业经营经验不足的资产管理公司来说,有很大的压力。从不良资产处置的角度讲,债权转股权只是一个开头,资产管理公司…  相似文献   

17.
国有银行改革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小斌  石民 《理论界》2009,(1):71-73
通过对国有银行改革的文献进行综述,笔者发现单纯从产权、市场结构等单一视角难以揭示国有银行问题的本质,国有银行改革需要综合考虑经济、制度、文化等因素,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机制是揭示国有银行问题的有效切入点.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国有银行制度演进是国家战略(发展战略与改革战略)选择和金融资源禀赋状况矛盾的内生产物,改革者必须从国有银行成长的内在逻辑入手重新审视国有银行改革。国有银行问题的根源在于由于承担政策性负担所导致的银行预算软约束,从而使其丧失了自生能力。因此,国有银行改革必须首先着眼于剥离政策性负担,然后再着手解决公司治理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制度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在文中分析了我国国有银行目前面临的体制困境,提出国有银行要走出体制困境,唯一的选择是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和制度攻坚。文中还探讨了改革的模式选择及国有银行制度创新的演进。  相似文献   

20.
国有商业银行以国家独资为产权结构主体,国家作为所有者成为承担国有银行经营风险的唯一载体,政府充当了风险转嫁的中介,而负有资产经营责任的银行管理者失去了约束作用,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低下。入世后,面对外资银行的竞争优势,我国银行业将受到极大冲击,如何面对未来的竞争,将是本文分析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