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线索是贯穿文章始终的内在联系和主要脉络。如果说以记叙为主的文章是闪烁着珠光宝色的项链,那么,线索就是串起珍珠的金缕银线。离开了记叙的线索,生活的珍珠再熠熠闪光,也只能是七零八落、散乱不堪,构不成完整统一的珍品。因此,搞好记叙的线索,实在是记叙性文章的重要环节。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而事物是曲折复杂的,它们之间有着错综交织、千丝万缕的联系。要在这曲折复杂、头绪纷繁的客观事物中,找出一条贯穿事物发生、发展全过程的线索,就要下一番苦功。如通讯《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记述北京、山西等地人民发扬  相似文献   

2.
写文章首先要谋篇布局,把材料严密地组织起来。而要组织好材料,必须紧扣主题;在记叙性主体中,还要围绕恰当的“线索”,把精选的材料贯穿起来,组成一个条理清晰的有机整体。如果离开“主题”,则失去思想的主脑;但如果离开“线索”,则义缺乏结构的主干,也显得零散,缺乏凝聚力和新鲜感。所以记叙性文体的“线索”,不是一个可有可元的问题,而是一个既关系到文章全局的集中和连贯,同时也关涉到表达文章思想内容的十分重要的问题。而恰恰是于这样一个事关重大的问题,目前还没有一个正确的统一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对于线索的研究,必须从文章的实际出发,从阅读与写作的需要出发。在记叙性文章中普遍存在整体线索和局部线索现象。  相似文献   

4.
《记念刘和珍君》记叙刘和珍君烈士生平事迹的文字只有三个小段,其余多为抒情和议论,而抒情更多于议论.文中有对革命青年忧国忧民、临危不惧精神的热烈赞扬,有对爱国青年惨遭虐杀的沉痛哀悼,有对反动派及其帮凶倒行逆施的切齿痛恨,也有对人们继续战斗的热烈希望.文中虽然抒发了多种感情,但悲愤却是贯串全文的主要感情,是全文的基调.可是,初读《记念刘和珍君》不易把握这条主线,会感到文章段落之间若断若续,似乎缺乏必然的内在联系.这是由于没有弄清文章感情起伏的线索和特点的缘故.本文拟就此谈谈个人的浅见.  相似文献   

5.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在《药》的“思考与练习”第二题中说:“这篇小说写了两个故事,安排了一明一暗的两条线索。明线是什么?暗线是什么?”可见,关于《药》的艺术构思,两条线索的说法似乎已经成为定论了。但笔者在多次教学实践中,却愈来愈感到此说不妥。 课本在《比较复杂的记叙》一文中,正确地阐明了:线索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是用来体现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它可以是一件事情的演变,可以是一个人物的活动,也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事物,……总之,无论作者采选哪一种,通过它,一定要使人看到文章的脉络,体现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6.
学生作文,就其基本的表达方式来看,主要包括两种:其一是记叙,其二是议论。抒情和说明,也是两种相对独立的表达方式,但是,就其本质与作用来看,基本上属于记叙和议论的衍生形式。抒情可以说是尽可能大地泻染着主观的记叙和议论。  相似文献   

7.
游记是一种记叙浏览经历见闻的记叙文,它往往具有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这些因素,很像是叙事,但它又不要求有完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在写作内容上以山川河湖、风景名胜、社会风情为主要内容。要仿写好游记,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有清晰的游踪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通过移步换景展示游览地的独特风貌。二、有明确的中心和重点。三、要进行深刻的思考,观而有感。四、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把写景、记叙、抒情、议论揉和在一起,使文章内容丰富,表达灵活。[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鲁迅小说线索,试图揭示线索在鲁迅小说中的功能,如反映时代背景、深化主题思想、塑造人物形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线索在小说中的丰富多样的表现等。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在VAX/VMS下PC/DOS仿真系统的实现方法的说明,阐述了如何将多线索用于实现高效仿真设计,以及如何在应用中实现多线索的面向对象的程序封装。通过将多线索技术与面向对象技术结合在一起,为所有需进行大量并行处理的系统提供了一种简单且高效的程序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小说《西游记》以取经作为全书的线索,将孙悟空神奇浪漫的传奇人生和唐僧师徒壮丽辉煌的取经事业作为故事情节,奇幻的情节通过不凡的线索串联起来,唐僧在书中成为使情节和线索相契合的关键。情节和线索之间并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彼此影响,不可分割的关系。情节和线索是小说结构中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同对小说的主题具有揭示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体现人物性格,二者之间又相互影响:线索贯穿于情节并推动情节发展。  相似文献   

11.
记叙文阅读     
【文体知识】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生动的形象和事件来反映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中心思想是蕴含在具体材料之中的,是通过对人、事、景物的生动描写来表现的。记叙文的另一特点,就是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包括记叙中的描写、记叙中的说明、记叙中的议论和抒情等。  相似文献   

12.
[文题展示] 请以“一起走过的日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以记叙为主,适当进行抒情或议论;②不少于600字。  相似文献   

13.
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忒修斯曾经以为,就算自己杀死了牛怪,也必定被困死在牛怪藏身的迷宫之中。幸而,他得到了一位公主的指点:拿着一个线团,在进入迷宫时放出长长的线。终于。忒修斯在杀死牛怪之后循着这根长长的线走出了牛怪精心设计的迷宫。从忒修斯的故事可以联想到,人们在知识的迷宫里找到一个出口,也许需要的只是一条小小的线索,而这个线索又往往是可以制造和发现的。  相似文献   

14.
文体就是文章的体裁样式,是构成文章灿一种形式方面的要素。志书体裁的形成和发展,是由志书的编纂意图、志书的社会功能所决定的。古代文章的分类,经历了由简到繁、由搏返约的过程。最繁时多到100多类,最后减少到10类左右。但就表达方法而言,主要的体裁不外三种:抒情义(亦称描写文)、论说文、记叙文。李新在《文笔·论笔·史笔》一文中指出:在文学家的笔下,无论是诗词、小说或文学性的随笔、散文等创作,都以抒情、记叙为主,很少论说。理论家多半采用论说体,偶尔也有一些记叙和抒情的笔法。在历史学家的笔下,主要是记叙文,兼…  相似文献   

15.
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郭枫的抒情散文《空山鸟语》记叙了自己在远离尘嚣的空山里聆听鸟呜的感受,表达了对自由、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也表达了作者浓郁的思乡念国之情。作者把写景、抒情、议论熔于一炉,表达出的意境之美、语言之美、结构之美,令人久久回味。《空山乌语》在艺术上充分表现了郭枫散文的结构严谨、抒情真挚、语言生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理清文章脉络,也即理清文章线索。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准绳,是作者选择材料脉络或描写、记叙的脉络。考题形式一般直接问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或说说作者选择材料的依据等。答题要点是找到线索,根据提问灵活回答。关键是能判断准线索。散文顺序的考题形式一般有两种,一种形式是问“连续的材料或几个段落或词语能否调整顺序?为什么?”  相似文献   

17.
记叙文是通过记叙描写人物、事件、景物来表达主题的一种文体。它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同时,还可以恰当地运用抒情和议论来显露和突出记叙的中心。指导学生进行记叙文写作训练,必须根据记叙文的特点,把记叙文分解成五类题型作纵横结构式的分析,并多角度地进行训练,以便使学生把握记叙文各类型的写作规律,收到触类旁通、举一返三的效果。所谓记叙文的五类题型,就是记叙人物型、记叙事件型、记叙描写环境风景型、状物联想型、交错混合型。我们结合讲读课,辨析这五类题型的篇章结构,不难看出,它们都  相似文献   

18.
关于现代西方哲学发展的基本线索董才生现代西方哲学自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产生至今,其发展状况可用“学派林立、主义繁多、演变频繁”来概括,对于如此纷繁复杂、内容丰富的哲学,如何从总体上去把握,找出其演变发展的基本线索,成为学习和研究它的一个关键。在我国哲学...  相似文献   

19.
吴钩 《东方论坛》2012,(5):7-23,45
在中国纷繁复杂的历史表象中,存在两条线索,一为维持皇权专制的"秦制线索",一为追求自由的"儒家线索"。秦代以后的二千年国史,基本上就是这两条线索互相交缠、较量的历史。当皇权愿意接受儒家政治哲学的塑造时,王朝的专制烈度就会降低、社会自治的空间就能得到拓展;而当儒学无力左右皇权的运作时,王朝的专制程度则会加剧,社会自治空间也受到压缩。通过对蕴含在秦后历史中的专制线索与自由线索的整理,可对费正清先生的"冲击—回应"模型论提出修正:中国近代化不仅是西方"冲击"的结果,也是内在于儒家历史的自主诉求。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中国近代史分期和基本线索问题的讨论李平生中国近代史分期和基本线索问题,是从事中国近现史的研究与教学工作首先面临而不可回避的带有全局性的问题。它不仅与编写中国近代史的著作有关,同时也涉及如何理解与概括中国近代史的整个体系、基本内容、客观规律、各个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