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哲学是宇宙论、知识论与人生论的统一."天人合一"的思想概括了中国哲学这三论和谐统一的特点,其宇宙论是进化论的,而非西方上帝设计论或纯粹物质构成论的;其知识论结合了客观知识与主观体验而形成的悟性特征,而非纯粹客观知性特征;其人生论是将主体的良知与客观的天理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圣贤观,实现的方式则是大丈夫的"养浩然之气",而非西方功利哲学的享乐主义或宗教的上帝救赎论.中国哲学精致地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灵与肉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2.
从“孔颜乐处”思考儒家的伦理幸福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纯 《东方论坛》2010,(6):19-22
"孔颜乐处"是宋代儒家提出的一个带有原则性的伦理学命题。它的核心内涵是儒家伦理取向的幸福论,论证形式是具有儒家人文特色的宇宙论、认识论和人生论的三论合一,是先秦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在宋代顺应道家的宇宙论、佛教的认识论和人生论的挑战而产生的新的哲学形态,它的宗旨是"圣人之道",以具有宗教情怀的宇宙观和直觉意识的认识论表达儒家伦理观的超越性,其幸福论的真谛在于"超越苦乐",而不是"以苦为乐"或"苦中作乐"。  相似文献   

3.
二程兄弟作为理学的奠基人,其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体贴”出了天理,确立了理学的本体论。在此基础上,伊川又进而吸收改造了先秦以来特别是两汉的气学思想,并融铸到其理学体系中,构建了理学的本体宇宙论。这一理论形态,不仅超越了单纯强调气化的宇宙论生成论的思维模式,同时也有力地回应了佛教的挑战,从而把宇宙论思想推进到一个新的理论阶段。  相似文献   

4.
希腊的存在论哲学确立了知识论与人生论的统一模式,它以知识论为显性表现,而人生论则隐于知识论之中.从静态看,知识承诺着价值;从动态看,追求知识的行为就是追求价值的意义行为.其趋向不是知识的功利性,而是知识的人本性.这种知识境域在科学主义文化大行其势却又困难重重的今天,无疑能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儒家的天人观,其第一阶段是《易》学宇宙论之认识,第二阶段则将宇宙论发展为天命论、上帝论以及人的德化论,而第三阶段是孔子以后的仁义论。《尚书》的中心思想是德化论,"德化"为政道的起点与理想,治道为达致政道理想与目的的方法与过程,治道过程中"德、政、治、法"是合一的。西方政治哲学在形而上学层面上强调的是天人两分的二元论立场,其政治理论是"契约论",与中国"德化论"并非同一起源,反映了"内在超越"思想与"外在超越"思想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僧肇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名杰出佛教思想家,以他为代表的般若学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佛学的形成.同时也意味着中国哲学走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僧肇以非有非无为万物的本体,主张寂用一体,使秦汉时期的经验式的宇宙生成论走向了抽象的宇宙本质论.从知识论角度看,僧肇哲学以沤与般若两概念,讨论了知识与智慧的关系,纠正了庄学绝圣弃智的极端.从人生哲学角度来看,僧肇主张万物非有,故物我俱一,万物非无,故抱一湛然,最终体之以为神.  相似文献   

7.
老子哲学思想以道为核心,宇宙论、政治论、人生论是其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虽然老子的哲学思想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但它也包含着许多积极的思想,对当今的社会发展和个人的修养等都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我们应学会从中吸取营养。  相似文献   

8.
隐喻在《道德经》中普遍存在。在老子哲学观中,老子形而上的宇宙论是为了更好地回答其人生和政治问题而创立,其人生论、政治论的主隐喻是“水隐喻”,而宇宙论中,“母隐喻”作为主隐喻用于阐述“道生万物”的过程,与包括“水隐喻”在内的其他隐喻共同说明“道”永恒与深邃的特点。水之自然三性系统地对应老子的“不争”“致柔”“守静”,体现出古人独特的“比德观”。《道德经》思想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得益于“水隐喻”对其他隐喻映射特征的限制。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列宁主义,照苏联的解释,是一种世界观。它—方面包含辩证唯物主义,既一种本体论,字宙论和知识论,另方面包含科学社会主义,即一种历史理论和社会改造体系。科学社会主义被看做是从辩证唯物主义出发的,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用辩证唯物主义来肯定的。马克思并不大注意本体论和宇宙论的问题,但是反复把自己形容为一个唯物主义者,并且排斥唯心主义的本体论和唯心主义的知识论。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他“玩弄了”黑格尔的  相似文献   

10.
从自然哲学的视角重新探讨了老子的道德论,认为在宇宙论范围内的道与德,其内涵与人论、社会论的道与德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不可一概而论。在宇宙论范围内,道是宇宙的潜在状态,德是宇宙的实现状态。由道向德的嬗变,便是宇宙的发生与演变。老子的宇宙论,是在三代礼教崩溃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一种囊为古老的自然哲学形态的宇宙论,与科学意义上的现代宇宙学不能混同看待。  相似文献   

11.
本体论是西方哲学的主要领域。以本体论与宇宙论、科学与哲学的关系作为划分不同哲学形态的标准,可以把西方哲学的三个阶段划分为知识论的本体论与意义本体论两种形态。古代和近代本体论是知识论的本体论,现代西方哲学则主要是意义本体论。从哲学形态的视域看,西方哲学本体论的转型是从知识论的本体论向意义本体论的转型。  相似文献   

12.
存在主义认为人的存在先于本质,将本真意义上的人看作一种源始的、无规定性的存在,充分重视人的超越和自由特性,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以存在、真理、超越和自由为核心的文艺人学体系.存在主义文艺人学将人生提升为文艺本体,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入文艺本质的视角,也使人学精神成为文艺的主导精神.此外,存在主义文艺人学不仅反对传统的知识论文艺学,强调文艺之真只关乎人的存在,将文艺的价值根基从知识论转移到生存论上,而且还改写了传统的美是文艺本质的观念,强调真理更符合作为文艺的本质,使得文艺不再是美的象征,而成了真理的家园.  相似文献   

13.
西方哲学在其历史发展中发生从爱智慧向爱知识的转变,促使哲学从形而上的超越追求演变为形而上学理论体系。哲学经历古希腊哲学对确定性的实体阐释;近代哲学对确定性的知识论阐释;现代哲学对确定性的多视角阐释,形成西方哲学从知识论出发对确定性的执著追求。这种对确定性的执著追求突出强调哲学的确定性追求,却忽视对哲学确定性的时代性的反思,导致其哲学理论只有知识论的肯定的维度,而忽视了哲学的超越的维度。  相似文献   

14.
金岳霖对知识论的态度与元学的态度、名言之域与非名言之域的区分,把知识与智慧割裂开来,为了避免金岳霖在理论上的弊端,冯契提出了以"转识成智"为核心的智慧学说。他通过理性的直觉、辩证的综合与德性的自证,从理论上实现了由知识到智慧的超越。但由于其立足于实证主义的立场,从经验角度来处理知识与智慧的关系,从而也导致了诸多理论上的弊端,使其由知识到智慧的超越缺乏必然性与普遍性的理论保证,未能真正打通由知识通往智慧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老子对生死问题的看法,与其道论密切相关。老子思想涉及宇宙论、本体论、人生论和政治学,“道”是贯穿其中的主线。在老子那里,“道”具有宇宙发生论和本体形而上学的意义,既是万物发生之始源,又是万物存在之根据,还是万物演化的规律,以及社会人生的法则和准绳。道的本性是自然而然的,天地万物因而也以自然为本性,社会治理、政治方略和人生行为、道德修养同样以自然为宗旨。在生死问题上,老子强调顺应自然之道,其“贵身”论主张安命自足、柔弱居下以得享天年,反对刻意强为和纵欲争利。老子的生死观追求的是效法天长地久之道,生死任其自然,从而做到“死而不亡者寿”。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对道安般若学思想是"本无"还是"性空",学界一直存有疑义。本文认为"本无"与"性空"思想是道安般若学思想的两个向度。从本体论而言,道安的"本无"思想受魏晋玄学贵无论、本体论思维方式的影响,是发挥"以无为本"的玄学学说;从认识论而言,道安"性空"思想主张以般若智慧洞见"本末等尔"、"有无均净"来体证"诸法实相",不同于魏晋玄学贵无论"得意忘象"的认识思路,属般若学正解。道安般若学思想在本体论和认识论上的不一致性,是玄佛两种不同思维方式相互融摄的间接反映。  相似文献   

17.
泰勒与多尔课程观的比较与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泰勒课程观是现代封闭宇宙论、旁观者认识论及先验知识论在课程领域中的反映。其在课程领域的突出表现就是教育目标的预定性、课程内容的确定性、课程组织的序列性、课程评价的等级性。多尔课程观则是后现代开放宇宙论、建构认识论及生成知识论在课程领域中的反映,它更重视教育目标的生成性、课程内容的丰富性、课程组织的复杂性、课程评价的促进性。而如何在课程的两极之间保持适当的张力,以及如何提高教师素质的问题则是当今课程领域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魏晋时期涌现出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思潮,一为玄学的开创与兴起,一为佛学的传入与流行.王弼建立了以"无'为本的玄学体系.僧肇则开创了中国化的般若学,建立了以"空"为本的般若学体系.本文主要从"无"和"空"作为本体意义的内涵上进行了分析比较,兼论其诠释方法以及两者对人生的关照.  相似文献   

19.
《般若无知论》阐述了“不落两边”、“不离两边”的大乘中观般若学说。论文的主题是“般若”。以“无知”二字为“般若”下定义,力图说明佛教般若(圣智)和通常人的认识(惑智)有本质的不同。本文重点解释“般若”之作为无相与其无知之特质与作用,从而探讨其中观思想之所在。  相似文献   

20.
作为科学哲学家的王星拱,在他的《科学方法论》和《科学概论》以及其他文章中,比较完整、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宇宙观和知识论。文章在评介他的世界观和知识论的基础上,论证他的哲学取向接近于马赫和皮尔逊的感觉论,而不是什么物质论、观念论、实证论、科学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