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弹性结构"是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结构的要害,革命、改良是乡村社会变迁的两种基本动力,传统乡村社会变迁过程,实质上就是革命、改良与弹性结构互动的过程,在革命、改良的冲击之下,传统乡村社会变迁具有明显的不易改变的"弹性"特点.出现这种结局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传统乡村社会存在着不易改变的"弹性结构",这种结构就像一张巨型的弹性之网,它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消减革命与改良的绩效."弹性结构"关乎乡村社会变迁的全局,它对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变迁的方方面面,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弹性结构"分析模型是一个本土化的有效的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变迁吏的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2.
1927至1937年,江西乡村社会在革命、改良的冲击之下,其变迁都具有明显的迁延性.出现这种结局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传统乡村社会存在着不易改变的"弹性结构",这种结构就像一张巨型的弹性之网,它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和消减农村革命与改良的绩效.  相似文献   

3.
20世纪20—30年代中央苏区"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运动,对苏区社会原有的权力结构和地权秩序产生了巨大冲击。由于受到传统乡族关系和矛盾因素的深刻制约,在分田的过程中出现了乱打土豪、乱划阶级和假分田、乱分田等各种地方主义问题。地方主义问题的存在,集中体现了传统乡族亲邻关系、村落领地观念和地权私有观念对现代阶级革命的严重影响,表明当时中共分田政策的政治意图和社会目标并未得到彻底实现,反映了中央苏区土地革命的社会复杂性。  相似文献   

4.
“过渡型社会”是乡村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一个阶段,其形态上具有混合性、阶段性、过渡 性等多种特征,表现为村干部权威弱化、半工半耕、混合文化和原子化半熟人社会,治理上面临治理目标 与治理需求存在张力、策略性应对突出和弹性治理鲜明等多重样态。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嵌入在乡村社 会结构与变迁之中的政治社会过程,其推进应该与乡村社会的性质相匹配,有相应的社会基础支撑,这 一基础不仅蕴涵乡村社会结构的区域差异,还包括乡村社会转型的阶段性。深刻认识过渡型社会及其 性质,对于有效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湘鄂川黔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一方面深刻吸取过往湘鄂西苏区、黔东苏区的经验教训,另一方面紧紧抓住湘鄂川黔边地区发展文艺运动的有利社会条件,把文艺宣传作为革命动员的头等手段,掀起了一场革命动员的巨潮。在这场声势浩大的革命动员中,湘鄂川黔苏区科学制定文艺宣传动员目标,积极构建覆盖苏区的文艺宣传组织网络,广泛开展形态多样、丰富多彩的文艺宣传活动,其为坚持湘鄂川黔苏区的革命斗争提供了有力支持,极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湘鄂川黔边地区的广泛传播,成功地探索了中国革命文艺发展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是一场改变人们社会经济生活的深刻革命,同时它也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传统道德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次上,传统道德似乎有些行不通了,毁坏传统道德的现象时有发生。邓小平...  相似文献   

7.
历史上每一次技术革命都引起了社会总体技术结构的变化,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新技术革命对人寿保险业在产品设计、管理方式、交易方式等方面也将产生巨大影响,特别是生命科学的突破性进展还可能对人寿保险业经营的基础构成冲击。本文对当今新技术革命对寿险业构成的潜在冲击进行了分析,提出通过产品创新、加强风险管理、提高保险资金投资运作水平、改进监管等对策应对可能出现的潜在冲击。  相似文献   

8.
土地革命时期,伴随着湘鄂西苏区的妇女解放运动,湘鄂西土家、苗、汉各族妇女,积极投身于伟大的革命斗争。作为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的文化产物,湘鄂西苏区红色歌谣中有相当篇幅真实地反映了苏区各族妇女投身和参加革命的历史事实,塑造了湘鄂西苏区妇女的群体形象。红色歌谣表现了湘鄂西妇女与封建势力进行彻底抗争的精神风貌;红色歌谣里的湘鄂西苏区妇女是拥军的模范;红色歌谣里的湘鄂西苏区妇女是拿起枪杆,投身革命的英勇无畏的战士。这些形象记录了苏区妇女对中国革命作出的巨大贡献,丰富了民间文学中妇女形象的内涵,展示了苏区妇女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9.
不同于传统的乡村社会流动,1937—1949年冀中乡村的社会流动是中共革命主导下的社会流动。这种政治外力主导下的社会流动跟西方社会学语境下的社会流动也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因为这种社会流动的运行所彰显出的并不是冀中乡村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而是冀中乡村社会经济结构的剧烈变迁,同时也凸显出了中共革命下冀中乡村社会的开放程度之高。在中共革命所主导的社会流动机制中,冀中乡村的地主和农民还都表现出了明显的理性,使中共革命的实践一度变成了世俗化的社会运行,地主和农民所选择的实际路径就具有很明显的博弈性质和理性色彩,是一种在综合思考中共政策、地方环境及自身条件三方面内容的基础上所做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本文较为系统地分析了 1932— 1935年间川陕苏区土地革命产生的历史背景、政策措施及经验教训等问题。为了解决川陕地区土地占有不均、地租剥削沉重、人民生活困苦等诸多问题 ,川陕苏维埃政府广泛发动农民群众 ,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 ,废除了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建立了农民土地所有制。这一深刻变化 ,初步改变了当时川陕苏区农村的阶级结构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有力地支援了革命战争和根据地建设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实施效果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通过实施农村社会保障政策,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对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黑龙江省实施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在经济发展、传统思想和政策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政府应采取加强管理和监督、提高政府投入、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立法步伐等措施,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2.
江西苏雏埃时期兴起的查田运动,是苏区传统农村阶级基础的重建和再造的过程。它开创了一种社会革命的动员模式——这种模式通过一种“阶级”的话语表达,结合大多数农民具体权益的满足,凭借有着极强渗透力和保障功能的基层组织,将传统社会的地方、血缘、宗法关系等内核,创造性转化为土地革命中的积极因素:通过查田运动,苏维埃政府与民众的联系空前紧密,不时经受着洗刷的基层组织也具备了一种动态式的活力,成功地实现了苏区的阶级基础再造,最终达到苏区民众的革命性动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在信息革命浪潮的冲击下 ,当代社会已经面临和产生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 ,人类的生存方式也在进行着巨大的变革。由于信息革命是随着西方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社会形态的发展同步进行的 ,一般而言 ,西方社会所面临的是一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渐变而不是突变。中国则不然。从社会生产力与社会经济形态的整体结构来看 ,中国没有经历西方社会的大多数国家从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从自然经济转变为产业化经济的正常的历史进程 ,而是跳过了资本主义直接走上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尚处于从传统的自然经济向产业化工业转变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因而信息化浪潮对中国社会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冲击力便显得尤为激烈 ,诸多的迷茫困惑由此产生。面临这种不可回避的新技术潮流的冲击与挑战 ,中国人应该怎样正确地思考和应对 ,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建立后,在革命余波和社会改造大潮的冲击下,华北农村传统家庭关系模式发生了缓慢而广泛的变迁。妇女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参与权,普遍提高了家庭地位,父权意识和男权支配地位趋于弱化,传统家庭关系开始向现代家庭关系过渡。虽然这种变迁具有不平衡性和不彻底性,但它为以后妇女家庭地位、社会地位的进一步提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时,随着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英国传统的土地法律制度日益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改革土地法使之适应社会变革的要求成为重要的时代主题。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改革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英国传统的土地法律制度,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是,改革在某种程度上也触及了传统土地法律制度中的一些不合理因素,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体现了社会法律制度建设的方向,为20世纪初系统改革财产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哈尔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哈尔滨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在数量、结构及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当前哈尔滨又面临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机遇,本文在对哈尔滨市居民点用地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哈尔滨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需求预测与整理研究,引导农村居民点的用地整理走内部挖潜的路子,为严格控制城市新增建设用地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解读中国共产党在苏维埃时期的土地政策,不宜从现代产权理论中关于土地权属的基本要素着手,而是应该更多地置于当时的客观环境特别是政治因素来评判;苏维埃时期的土地政策,有鲜明的阶级性、不确定性、依附性和强制性;苏维埃土地政策的实施,解构了传统乡村社会的权力结构、经济基础,建构了中国共产党革命年代的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苏维埃土地政策既与国家现代化进程目标相呼应,也宣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取向。  相似文献   

18.
建国初期,由于当时农村土地改革、巩固农村新生政权、调整农村阶级和社会关系的需要,农民协会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农村所依靠的基本群众组织又再度迅速兴起。但是,它并不是建立在利益共同体基础上的现代意义上的农民社团,由于近代以来国家政权强度进入农村导致出现国家和社会一体化的趋势,这时兴起的农民协会则仅具有着策略性、战术性和暂时性。随着农村在支持国家工业化优先发展战略方面的价值的突显,农村土地制度由农民所有制向集体化进一步的发展和农民互助合作运动的兴起,农民协会便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而悄然隐退。  相似文献   

19.
张举 《南都学坛》2002,22(4):34-37
建国初期,由于当时农村土地改革、巩固农村新生政权、调整农村阶级和社会关系的需要,农民协会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农村所依靠的基本群众组织再度迅速兴起。但是,它并不是建立在利益共同体基础上的现代意义上的农民社团,由于近代以来国家政权强度进入农村导致出现国家和社会一体化的趋势,这时兴起的农民协会则仅具有着策略性、战术性和暂时性。随着农村在支持国家工业化优先发展战略方面的价值的突显,农村土地制度由农民所有制向集体化进一步的发展和农民互助合作运动的兴起,农民协会便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而悄然隐退。  相似文献   

20.
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的内部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政治和文化上都到了一个转型期,传统的政治文化也在进入重要的转型的同时呈现出一种新的状态。通过对农村社会政治文化现状的分析,就其传统政治文化的相关因素以及对农民政治参与的影响进行了剖解,并结合中国农村社会现实,对建设新型政治文化作了不同路径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