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养老金是用于老年人日常支出的现金,其制度安排可看作一个基于人口统计的长期负债计划,养老保障对于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采取信托模式管理养老金已在中国得到了广泛认同,但目前养老金信托尚处于起步阶段.从法律视角审视中国现行的养老金政策,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概念混淆、定性不清、目标不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中国养老金制度出现了个人账户空账、乱收税、碎片化、待遇差、福利陷阱等现象,为了有效化解上述问题,应当根据养老金信托雪球效应,深入探讨养老金立法和符合中国国情的受托人制度安排中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退休养老金双轨制从根本上与宪法和有关法律精神不相符;退休养老金双轨制与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相违背;退休养老金双轨制不利于社会公平原则和社会稳定;退休养老金双轨制不利于全社会人才的优化配置。建立合理的养老保险法律体系,强制实行全民统一的养老制度;建立多元养老机制,大力加强社会基本养老;改革我国现行退休制度,适时提高法定退休年龄;稳步推进养老金入市,通过多元投资提高养老金保值增值能力;努力消弭行业养老差别,缩小退休养老金差距;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自觉实现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退休养老金制度并轨。  相似文献   

3.
面对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畸重的退休支出压力、养老金财务问题的短期性,波兰于1999年对其养老金制度进行了改革,建立了名义账户制与基金制个人账户计划相结合的养老金制度,这一模式的形成与改革过程中所创造的双重支付和国际金融机构的影响密切相关。波兰新养老金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改革的预期目标,但仍面临着财政性养老金支出规模较大、缺乏公平性等问题。波兰经验表明,名义账户制不失为一个较为理性的选择。同时,在改革过程中,应吸取波兰教训,建立改革配套机制,促进制度的可持续运行。  相似文献   

4.
完善“城居保”制度相关法律体系;提高基础养老金设置标准,增强制度激励;提高政府财政补贴水平,完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高基金保值增值能力和统筹层次,完善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5.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设计的制度性缺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基本养老保险采取“统账”结合模式,这一制度的创新性值得肯定,但是也有必要认识到这一制度存在着调整与发展的必要。分析这一模式的制度性缺陷,通过研究瑞典模式的特点,提出瑞典模式对于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可借鉴性。  相似文献   

6.
我国信托立法已列入全国人大的立法规划。在此背景下,探讨世界信托制度的演变规律及其发展趋势,吸收各国信托立法的成功经验,对促进我国信托立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信托制度的演变及其发展趋势 现代信托制度源于13世纪英国流行的“USE”——用益设计。用益设计的目的在于规避法律,主要用于规避土地转让的限制、规避土地变动的税费和土地的没收。当时,一般情况下,契约义务不为普通法承认。故从约定而产生的用益设计在15世纪之前并不为普通法院承认。15世纪之后,衡平法院承认了用益设计,赋于其衡平法上的效力(受托人负有义务和受益人享有权利)予以执行。此举为规避法律的用益设计打开了合法化的途径,但也对国王与诸候原有的土地附带权益造成了损害。作为一种对抗,1535年,享利八世颁布了“用益法”,欲借此取消  相似文献   

7.
我国《公务员法》首次将引咎辞职制度纳入法律范畴,这既是依法行政的需要,也是建设“责任政府”的必要步骤。现代意义的引咎辞职起源于西方国家的公务员制度,其在我国的“本土化”困境十分明显。因此,在有法可依的前提下,有必要考量我国引咎辞职制度的具体实践路径以保障该制度的实现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破产立法政策告诉我们,破产债务人财产的定性、管控与估值制度的妥当与否,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破产法功能的实现.破产程序饱含私权博弈,债务人财产制度直接左右破产利益相关群体的权利实现.就债务人财产的法律定性而言,信托关系的界定或许比客体说与主体说更具有法律逻辑的解释力.就债务人财产的管理机制而言,美国破产法采纳的债务人友好型的企业管理层接管模式,或许比大陆法系的破产管理人接管模式更有利于企业重整计划的推动.就债务人财产的估值而言,破产程序进程中的动态估值应该嵌入立法政策的考虑之中.我国破产债务人财产的法律定性、管控机制与估值理论,面临法律的重新解释与完善.  相似文献   

9.
在部分积累制的总体模式下,进一步明确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即可以概括为"基础统一、多元多层"的三层次部分积累制模式,主要制度包括城乡老年津贴、基础养老金、职业养老金、自愿养老金。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制度覆盖全民的目标;妥善处理和解决养老保险制度转轨所产生的历史债务;提高养老保险的经办与服务能力;加强职业养老金制度建设;完善养老金待遇调整机制;加强相关配套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
信托制度之法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能否用大陆民法的语言对信托制度所内含的法律机理作出恰当的阐释,并以法律形式付诸实施,将是大陆法系国家移植信托制度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正在制定《信托法》,对信托制度进行法理分析,就显得更加重要和愈加迫切。本文从信托设立的灵活性,受托人的特殊地位,信托财产的权益分离,信托财产的独立性四个方面对信托制度的特点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1.
公益信托具有不同于私益信托的法律特点.公益信托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尚不成熟,公益信托的设立存在制度混乱、干预偏多、成本过高、登记机关缺位等诸多问题,这些均不利于我国公益信托事业的规模发展.登记主义更适合我国公益信托事业发展,应当推进由设立的许可主义模式向登记主义模式转变,构建全国统一的信托设立登记主管机关,从法律上明确公益信托设立登记的书面审查事项,创新与完善我国公益信托设立制度.  相似文献   

12.
目前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同时作为国有资本的出资人和运营监督人的制度存在内在的冲突,从而无法实现“政资分开”的目标,行政对国有资本运营的干预难以避免。因此,作者提出引入信托制度设计,由国家作为委托人与信托机构签订信托运营合同以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信托目的。期望通过建立信托制度的双重所有权的法律,赋予受托人最大化的运营国有资本的权力,有效阻隔政府对国有资本运营的干预。同时在信托法框架内,受托人对受益人和委托人承担忠诚和注意义务也可以确保国有资本不受侵犯。文章对我国国有资本运营中的信托经营实践进行探讨,提出应该通过法律类型化的设计以规范我国国有资本信托运营。  相似文献   

13.
董克用  周宁 《东岳论丛》2023,(5):113-122+192
《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的出台,为各类合规商业养老金融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消费养老作为我国首先提出并展开探索的个人积累养老金模式,在“商家-消费者”供需关系框架下,体现了企业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及心理账户等理论逻辑,形成了以类企业年金模式为主的运作方式,为参与者提供了一定水平的养老保障,但在返利形式与方式、税收政策支持、投资管理等方面存在风险点与发展断点。基于消费养老与个人养老金在资金属性、模式要素与制度互补等方面的共性特点,提出消费养老要回归到以个人为核心的发展路径,加强消费养老与个人养老金有机结合,建立个人养老金消费积累渠道,并在统一资金账户、打通相关制度主体数据对接、完善参与企业的税优政策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企业年金理事会作为企业年金信托可能的受托人,其行为贯穿企业年金信托运作的全过程,为信托目的的实现发挥关键性作用。我国立法对企业年金理事会的相关制度已有所规定,但这些规定却易引发实践操作的困境。组织结构方面,企业年金信托关系各主体身份重叠将产生不可避免的利益冲突;在法律地位上,年金理事会非法人团体与自然人地位之争更是加大法律适用的难度。相较于企业年金理事会在年金信托关系中的核心地位,粗略的立法规定及易发的实践困境都对年金理事会制度设计的完善性提出要求。  相似文献   

15.
张宇润 《江淮论坛》2021,(6):117-125
股市是高风险高收益资本市场,养老金投资股市必须正视各种风险.法律不能消灭养老金投资风险,但可以通过制度机制约束养老金投资行为,将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我国现行养老金投资法律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应强化硬法制度设计,优化组合投资规则,建立以价值投资为中心的审慎义务规则,继续增强股市制度理性,从而实现养老金股市资产安全和稳健增长.  相似文献   

16.
《江西社会科学》2014,(7):173-177
运用土地信托机制解决农民财产权问题的合理性在于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以股权形式进行投资,并运用土地信托机制的外部管理人制度,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在现有模式下存在信托公司与土地流转服务公司二者概念混淆、责任不明等法律风险,需构建出多渠道的土地信托服务模式,并通过合伙制、公司制等组织形式逐渐弱化土地流转服务组织的行政干预,在独立的体制下加强监督机制和市场化运作,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土地信托机制并保障农民财产权收益。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探讨不动产公示登记刺度及两大法系国家信托财产公示登记保护机制构建的理论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大陆法系信托财产登记制度与物权登记制度的冲突及根源,从而对我国房地产投资信托财产公示登记制度进行了立法考量,提出了我国房地产投资信托不动产登记制度的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18.
课题组 《学术探索》2003,(10):43-47
本文通过对破产财产处置问题中,应采主体制或是客体制;应采公吏制或是采中介制度;应采代理制或是信托制等三大重要问题。以我国民商法基本制度为基础,结合现行破产法律的规定,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并提出了我国现行破产法理、例认识上应采客体制、中介制和信托制的系统认识。  相似文献   

19.
劳资协商对经济性裁员法律制度目的的实现具有保障性与支撑性的作用,经济性裁员法律制度也只有通过劳资协商方能对企业的裁员行为施加必要的调控与干预.我国企业裁员法律制度迄今未能体现劳资协商的精神,因而在法律实践中暴露出诸多缺陷与弊端.惟有适时引入劳资协商机制,并在借鉴国外相关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对劳资协商规则进行精当的构思与设计,方能显著增强我国企业裁员法律制度良性运行的内部驱动力,充分展现法律规范企业裁员行为的功能与价值.  相似文献   

20.
我国占有制度三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照现代物权法理论,占有制度与所有权和他物权制度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物权法体系。所谓占有,是对于物有事实上管领力的事实,表示法律对物事实支配状态的保护,这是占有制度研究的逻辑起点。就其成立要件而言,依据纯客观说,即占有纯为客观地对于物有事实上的管领,并不以有占有意思为要件。其次,建立占有制度,在我国有其独特的意义与存在价值:1.有利于构建合理的中国的物权立法机制,它既非所有权机制一统天下,也非“所有一占有”机制的创新,而应是所有权和他物权机制以及占有制度的并存模式。2.有利于弥补现行立法对占有保护之不足。3.有利于完善我国物权法中若干欠缺的制度。4.有利于树立我国对法律程序尊重的观念。最后,占有的法律效力中的占有权利的推定,占有的物权法上的保护等问题应予充分重视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