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加工贸易的技术进步效应: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玮 《河南社会科学》2011,19(2):120-123
加工贸易是我国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主要形式。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表明,加工贸易通过技术引进、转移与溢出,促进了国内企业的技术进步,推动了出口产品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但是我国加工贸易的技术进步效应仍较为有限,只有在提高国内企业自主研发能力、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的同时,通过调整政策,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资本、技术密集领域,加强中外企业的联合开发和合作,才能更好地发挥加工贸易对我国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赵景瑞  孙慧  郝晓 《西部论坛》2021,31(4):1-17
分工的全球化使企业生产的中间投入可以来自国内也可以来自国外.在国内技术进步快于国外技术进步的情形下,产业链内嵌国内技术进步与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提升之间存在正反馈机制:国内中间产品内嵌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通过技术溢出效应和质量提升效应促进出口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成本加成率的提高,从而驱使出口企业使用更多的国内中间产品以增强...  相似文献   

3.
文章运用T(o)rnqvist指数量化分析了结构效应对我国1997~2005年生产率的地区差异的影响.各地区与东部相比生产率的差距有较大的结构效应,尤其是东北地区.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和其他行业的生产率增长缓慢扩大了各地区与东部地区生产率增长的差距,而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的发展则有助于生产率差距的缩小.各地区与东部生产率差距的产业影响各不相同.产出结构的变化是我国地区生产率差距结构效应的主要原因.东北有明显的Baumol效应,不具有Denison效应.其他各个地区存在着明显的Denison效应,不存在劳动向滞后部门的转移.  相似文献   

4.
进口贸易、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口发达国家的高技术产品是发展中国家发挥后发优势、利用发达国家研发成果、实现技术进步的重要渠道,但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以及国外的研发也会对本国同类产品生产企业的发展带来较大的冲击。在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与国外研发之间的关系上,已有的研究存在争论。本文运用中国1985-2007年的数据,采用Johansen协整分析法及VEC模型对发达国家研究开发与中国技术进步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国内研发、贸易伙伴国的研发溢出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且将动态技术吸收能力纳入模型后,上述两变量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拉动力更强。  相似文献   

5.
前沿企业通过创新提高自身生产率,也使行业前沿生产率提高;同时,前沿企业创新扩散带来的生产率溢出效应和非前沿企业学习模仿产生的生产率追赶效应使非前沿企业比前沿企业有更快的生产率增长;因而,在企业整体生产率提升的过程中,后发企业后发优势的发挥也会使企业生产率趋同.然而,企业的创新行为、生产率追赶行为以及生产率溢出效应受到诸...  相似文献   

6.
文章尝试在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估计中考虑技术采用异质性,利用基于固定效应的有限混合模型,解决企业TFP估计中的内生性和异质性问题。该方法从条件极大似然视角出发,将固定效应与有限混合模型有机结合,应用机器学习中的EM算法,在完成对企业TFP估计的同时,实现对企业技术采用类型的识别。将该方法应用于1998-2014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发现行业内存在2-5种技术采用类型,技术采用对企业TFP影响幅度在20%左右,样本期内各行业中高技术采用企业所占比例逐步上升。分行业看,高技术采用企业TFP水平较低,但增长率较高,低技术采用企业TFP较高,但增长率较低;分所有制看,国有企业并不一定是相对低效的,其效率的改进更多来源于低技术企业的技术升级;分区域看,样本期末东部发展相对较慢,主要是其他地区低技术采用企业技术升级造成的。由此看出,基于技术采用异质性对TFP进行测算,有助于高质量发展主题下更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政策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7.
李平  陈星星 《东南学术》2021,(2):97-110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新能源产业前景广阔,“十四五”期间有望加速迈进.新能源资源能否得到更合理的配置,全要素生产率如何变化,其驱动因素又具有何种特征,都对未来新能源的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中国新能源企业数增加近40倍,新能源行业规模迅速扩张,技术效率值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M”形趋势.中国新能源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变化呈现相反趋势,技术进步变化对新能源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高于技术效率变化,新能源企业技术尚未达到生产前沿面.从新能源全要素生产率的驱动因素看,工业增加值与开放程度对新能源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显著为正,研发投入和政府规模对新能源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显著为负,外商直接投资和城镇化水平均对新能源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产业结构演进的角度对新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效应进行因素分析。主要结论:一是新疆总体的产业结构演进效应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整体贡献度偏低。二是近10年来,全国产业结构演进效应对全要素生产率贡献下降趋势有所减缓的同时,新疆全要素生产率的结构演进效应达到峰值。三是2000年后,资本增长对新疆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出现明显下降,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则高达54.48%。四是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过程中,新疆产业结构演进效应将逐步让位于净技术进步效应。基于此,文章认为应从增量调整的角度来提升产业结构演进效应对新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作用,不断加大技术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管理改善等广义的技术进步作用,使新疆经济增长具有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9.
科技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转型升级需要强化科技支撑。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创新能力较低,旅游业科技应用与研发水平不高,旅游科技发展亟需创新思路和工作方法,应以技术引进为基础,以技术扩散为重点,以技术创新为辅助,重点加强技术引进和扩散,大力推进模仿创新,积极培育自主创新。现阶段应制定激励政策,引导科技、教育、研发机构、行业协会形成合力,发展技术市场和中介组织,培育旅游科技应用与创新示范企业,推进智慧景区、智能酒店、数字化旅游城市试点建设。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东部地区11个省市高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技术引进、技术努力和对外开放程度对创新赶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内技术合作、技术消化能力对创新赶超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外开放程度在引进国外技术和技术消化能力交互项与创新赶超之间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对外开放程度在引进国外技术和技术改造能力交互项与创新赶超之间的关系中也起正向调节作用。建议地方政府将对外开放、国外技术引进与自身技术努力结合起来,发挥对外开放、国际合作研发与创新驱动等政策的组合效应,以此加快创新赶超速度并提升创新赶超质量。  相似文献   

11.
运用投入定位距离函数将16家银行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率分解为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变化效应和规模效应,并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的研究,发现:技术进步对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贡献最大,技术效率和规模效应负相关;贷款市场上,相对市场势力,全要素生产率显著负相关;存款市场上,相对市场势力和全要素生产率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存款市场,国有银行市场势力高于股份制银行,贷款市场刚好相反。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世界500强企业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他们掌握着丰富的经济和信息资源、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是国际经济活动的原动力,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世界500强企业的发展促进了资源在全球的优化配置,加快了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了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同时也为国家与地区之间深化经贸往来与合作创造了更多机遇,使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相似文献   

13.
采用DEA中的Malmquist指数法对山东17地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实证研究,以衡量山东工业经济增长质量。结果表明:一方面山东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改善了山东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虽然年度均值呈现波动现象,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处于良性改善状态;另一方面,各地市之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改善差异较大,总体上技术变化和效率变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相当。  相似文献   

14.
唐春宇 《兰州学刊》2012,(5):213-215
文章利用1989—2010年的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统计数据,运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分析法揭示了我国OFDI与母国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并使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法进一步证明了二者之间的动态调整效应。分析表明,OFDI与技术进步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其中OFDI是技术进步的格兰杰原因。从动态角度理解,对外直接投资增长率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冲击响应相对较小,并且呈负向挤出效应,即从中短期看,技术寻求不是我国OFDI的主要原因,相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对外直接投资增长率的冲击响应相对更为明显,说明OFDI的确提升了母国的技术水平能力,但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相似文献   

15.
合作创新日益成为企业提升技术水平的重要创新策略,有关合作创新的研究也成为热点。处于行业内不同技术创新水平的企业,所面临的创新不确定性风险不同,由此影响了企业的合作创新倾向。基于技术前沿接近度(PTF)这一衡量企业创新能力相对水平的指标,企业PTF与合作创新之间先减后增的非线性U型关系得以揭示,并在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中得到验证。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对U型关系的二次项系数有显著的负向调节效应,验证了不确定性风险是技术前沿接近度与合作创新之间关系的重要内在机制。U型关系在宏观地区层面、中观产业层面、微观企业层面存在异质性。研究结论为企业合作创新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与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6.
使用2012年至2016年的面板数据,以随机前沿模型测算中国高技术产业分年度、分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通过固定效应门槛模型,实证研究企业规模及其他因素与创新效率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规模和创新效率之间存在负向分段函数关系.当企业平均规模小于1.94亿元时,规模对创新效率存在不显著的负向影响;超过这一门槛时,规模扩张将对创新效率产生显著负效应,影响强度也随之增大.此外,行业开放度、国有企业占比的提高对创新效率有正向作用,而研发经费投入结构、人力资本密集度、政府经费支出则存在消极影响.未来,高技术产业应保持合理的企业规模,避免盲目扩张,重视内部结构调整,处理好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资金投入与人才培养、政府扶持与市场竞争这三类关系,不断提升创新效率和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上海市1995到1997年3年间26个工业制造业的面板数据,在内生增长理论的基础上,采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对外商直接投资(FDI)和研发(R&D)对国内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做了实证分析.文章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表明:由于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企业具有挤出效应,因而,外商直接投资对提高国内企业生产率所起的作用并不明显;同时,由于外商直接投资和研发对企业生产率的提高既有互补效应,也有替代效应,这两种效应相互抵消,使得企业研发投入对生产率的提高缺乏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朱敏  许家云 《东岳论丛》2012,33(1):163-168
外资企业人才外流建立新企业是FDI研发溢出的重要渠道,而新企业的建立势必涉及到融资等金融市场因素.本文利用Difference GMM和System GMM方法,以中国1999 - 2008年地区面板数据为样本,将金融因素分解为货币、信贷和股票三个市场,对金融市场基于外资企业人才外流创办新企业的研发溢出效应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发现:金融市场在促进外资企业人才外流进而引起技术扩散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货币市场通过新建企业的人员流动效应对技术进步有积极影响,而信贷和股票市场没有发挥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产业特征、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策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产业特征与企业规模异质性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企业技术创新策略选择的理论分析发现:产业特征与企业规模共同决定着企业研发决策与绩效,单一的"U"型或倒"U"型函数形式并不能全面地诠释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针对企业所处产业特征、创新技术类型和企业规模,通过宏观调控与完善技术研发要素市场,形成适宜的技术研发激励机制有利于企业和国家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而有关技术进步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也在不断发展。一方面,利用全要素生产率衡量的技术进步贡献率与经济发展事实不符,全要素生产率已无法解释不同类型的技术进步问题;另一方面,技术进步呈现出新的要素耦合模式,即技术进步并非独立作用于经济增长,往往表现出与资本和技能相耦合的内在共生模式。可见,如何清晰界定资本和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仍是文献研究的重点,特别是如何有效分离经济增长过程中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相融合的技术进步更是前沿研究的难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