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们在评价唯心主义的讨论中,有的同志提出:“从德国古典唯心主义把辩证法引入认识论、发挥了能动性等等看来,它又为哲学发展提出了不少新问题,增添了丰富的新内容。尽管这些新问题和新内容是通过唯心主义认识路线提出来的。”所以,“所谓唯心主义在一定条件下起进步作用,实质上就包含作为哲学形态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在一定条件下,对于社会历史发展和哲学发展起进步作用。”(《人民日报》1980年8月18日王树人:《关于唯心主义在一定条件下起进步作用的问题》)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把辩证法引入认识论、发挥了能动性等等,能归结为“唯心主义认识路线起进步作用”吗?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德国古典唯心主义里面吸取的是“唯心主义认识路线的进步作用”吗?这是一个不能不弄清楚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对于董仲舒思想的评价,学术界过去一般因其神学目的论而斥之为荒谬,更因其炮制了“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规范而贬抑甚重.近年来,有同志给董仲舒以新的较高评价,但落脚点却仅在于证明唯心主义在一定条件下起进步作用.有的同志则得出了董仲舒思想是早熟型的系统论的结论.这些研究,对于我们科学地评价董仲舒思想,无疑是一大推进,但可惜学术界褒贬差距甚大.本文拟另辟蹊径,从秦汉之际的社会思潮入手,着重对董仲舒思想的积极之处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正> 有同志认为:“唯心主义,无论过去、现在或将来,都没有、也不可能起进步作用”(陈孟麟:《唯心主义能起进步作用吗》,《学术月刊》1980年第5期);有人认为:哲学唯心主义作为一朵不结果实的花,“对自然科学的发展没有给予任何积极的影响”(《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历史概述》第228页)。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有点绝对化。在《自然科学家的科学成果和哲学思想》(载《哲学研究》1980年第八期)一文中,我们也曾说,在一般情况下,哲学唯心主义对科学研究“总的来说是有害的”,它“妨碍科学成果的获得”。我们讲的是一般情况,加了个限制词。但对特殊的情况,没进行详细分析。为了弥补  相似文献   

4.
<正> 在探讨如何评价唯心主义问题中,金春峰同志认为:董仲舒的哲学体系,“摒弃了孔子‘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命定论”;并包含有“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强调”,“是促进哲学思想前进的一个环节,具有积极意义。”(见《读书》1980年第三期,《作为哲学思想发展前进的一个环节的唯心主义》,以下引文未注出处者均见本文。)我们认为,这一观点是很值得商榷的。下面仅就这一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以就教于金春峰同志。不当之处,欢迎同志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评价唯心主义的讨论中,有的同志提出:“从德国古典唯心主义把辩证法引入认识论、发挥了能动性等等看来,它又为哲学发展提出了不少新问题,增添了丰富的新内容。尽管这些新问题和新内容是通过唯心主义路线提出来的。”所以,“所谓唯心主义在一定条件下起进步作用,实质上就包含作为哲学形态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在一定  相似文献   

6.
<正> 董仲舒是我国汉代著名的神学唯心主义哲学家。但是,在他的著作中,却大量地使用了“气”这一概念。那么,他为什么要谈“气”?他谈的“气”是什么性质?这在哲学史界,是有不同理解的。为了正确地剖析、评价董仲舒的哲学思想,探索我国哲学思想发展的规律,对这一问题继续进行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正> 在人类认识发展的长河中,一般地说唯心主义哲学起着阻碍真理性认识、导致错误认识的消极作用,但也有的确实起过促进认识不断深入发展的积极作用,这本来是有目共睹的事实。然而,长期以来,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哲学史界流行着一种“唯心主义必反动”的公式,不仅抹煞了唯心主义哲学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所起过的进步的社会作用,而且也否定了唯心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所起过的积极作用,至今有的文章还坚持“唯  相似文献   

8.
关于董仲舒的哲学思想,学术界正在展开讨论。读了李民《试论董仲舒的自然观》(《新建设》1962年第12期)一文之后,感到李先生分析董仲舒思想的方法、所持的论据和所得出的结论都是值得商榷的。恩格斯教导我们:“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伟大基本问题,就是思维对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家就是依其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两大营垒的。凡断定精神先于自然界存在,因而归根到底这样或那样承认创世说的人,……便组成唯心主义的营垒。凡认为自然界是基本起源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派。”(《马克思恩格斯文  相似文献   

9.
张敏杰 《阴山学刊》2007,20(3):28-32
诗三百在董仲舒阐述春秋大义的过程中主要发挥“达意”、“正言”的作用。基于此,董仲舒提出“以诗为天下法”的诗学观点,但在“知天”的问题上拒斥了诗和诗人,主张“知天,诗人之所难也”。同时,《诗》、《春秋》在董仲舒阐释哲学的过程中面临着共同的困境,由此提出“诗无达诂”、“春秋无达辞”等理论命题。在现实政治的情境中,“知天”的问题非但是诗人所难,董仲舒本人也是难以把握的。  相似文献   

10.
<正> 著名神学唯心主义哲学家董仲舒的哲学思想,对我国汉代、汉代以后的政治、哲学、伦理等思想的发展,都有重大影响。深入研究他的哲学思想,对探索我国哲学思想的发展规律,正确地认识我国的历史和现实,都是很有意义的。董仲舒哲学思想体系的最高范畴是神学性的“天”。本文仅就其“天”的形态、形成、评价谈点粗浅意见。不当之处,欢迎时贤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1.
本文意图从刑名法制的角度,探讨西汉大儒董仲舒的政治思想。这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人们往往忽视刑名法制在董仲舒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另方面,有人把刑名法制跟董仲舒所宣扬的儒家学说对立起来。比如,在一部专门论述董仲舒思想的新著中,就有这样一段话:汉初六十余年间,“在思想界是黄老法家和儒家关于‘刑’‘德’之争的问题。”(见周辅成《论董仲舒思想》)笔者认为,提出这样的问题,把“刑”和“德”对立起来,并把排除了“刑”的所谓“德”附丽在西汉大儒董仲舒身上的观点,理论上是错误的,也缺乏应有的史实根据。  相似文献   

12.
读过立早同志《董仲舒是地主阶级保守派思想家吗?》一文,很受启发。它从地主阶级各阶层利益的不同,指出他们在阶级利益的共同点之下,其间还存在矛盾,从而论定董仲舒有关经济、政治以及选人等主张,都与保守势力相抵牾,这是卓有见地的。但在分析董仲舒“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命题时,却认为他的思想中有“天变,道亦变”的观点。其理由是:一、董仲舒提出“天有十端”的命题,十端便是构成天的十种因素,由它们构成的天,“有意志,会变化”。二、董仲舒以为“天之道,有伦,有经,有权”。经是常,权就是变。三、权是变,“天谴论”就是这种变的具体形态。灾和异是天变的一种,天变之后,道便跟随改变。这个观点却值得商榷。要讨论董仲舒这一命题,首先就要弄清他讲的“天”和“道”是指什么。对于“天”,在董仲舒的意识中,有把它看做自然的意思。“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但  相似文献   

13.
有人以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哲学上“两个列子”的论断为依据,认为哲学基本问题就是哲学的“两个列子”,其中既包括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个对子”,也包括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这个对子”;并断言这是毛泽东同志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新概括”(见七八年元月八日《光明日报》《哲学发展规律的  相似文献   

14.
从前年十月至十一月在太原召开的中国哲学史讨论会和全国现代外国哲学讨论会以来,在全国的主要报刊上,就如何正确评价唯心主义的问题,展开了有益的讨论。在此基础上,去年十月在安徽黄山又召开了关于正确评价唯心主义的专题讨论会。这个问题,对有些同志说来,还有一种历史造成的畏难情绪;但在有些同志看来,似乎觉得有点费解:要批判唯心主义,为什么还要正确评价唯心主义呢?显然,这些同志是把批判唯心主义与正确评价唯心主义这两个“一而二、二而一”的问题绝对对立起来了。其  相似文献   

15.
二十年前开展的“关于思维和存在同一性问题”的讨论,被那个“理论权威”用政治批判压了下去。论战一方的代表杨献珍同志始终没有机会就这个问题公开发表过看法,他在文化大革命中进一步遭到林彪、“四人帮”的残酷迫害,与外界隔绝了十多年。在今年六月号的《学术月刊》上,我们欣喜地看到了杨献珍同志的一篇文章:《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就是唯心主义的先验论》。杨献珍同志在文章中说,杜林、林彪和“四人帮”的唯心主义先验论都借助于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这一命题,我们很同意这一看法。杨献珍同志又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这个命题不可能有唯物主义的理解,更不可能有既是唯物主义又是辩证法的理解,肯定地认为“思维和存在的  相似文献   

16.
冯友兰先生在“关于老子哲学的两个问题”一文中的第二个问题,讨论老子书思想是属于唯心主义方面还是属于唯物主义方面。他认为:“有一部分人认为老子书所讲的哲学思想,基本上是唯心主义的”,但“也承认老子书所讲的哲学思想有唯物主义的成分,甚至有相当大的唯物主义的成分”,他称之为甲方;“还有一部分人认为老子书所讲的哲学思想,基本上是唯物主义的”,但“也承认老子书所讲的哲学思想有唯心主义的成分,甚至有相当大的唯心主义成分”,他称之为乙方。文章里的重点,虽然提出在讨论方法上应该注意两点,即“不要把老子哲学现代化”,和“必须从老子的真面目讨论起”,“必须认真地以老子书为依据,而又不局限于老子书”,可是在说明问题的时候,处处都在解释为什么老子哲学应该属于唯物主义方面的道理。现在根据冯先生所提出的见解,从三方面来研究:第一、谈“其中有物”;第二、谈“其中有精”;第三、谈“冲气以为和”。  相似文献   

17.
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类的思想也起了巨大的变化。由于社会主义在越来越多的国家中取得胜利,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深入人心,唯心主义则全面失败,彻底的破产。与马克思主义宇宙观针锋相对的已不仅仅是唯心主义,还有形而上学的对立。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关于哲学的根本问题是否只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呢?就有必要提出来加以讨论。我们认为哲学的根本问题不只是一个,应当是两个。首先,从思维对存在的关系来看,并没有包括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思维对存在的关系问题,一方面是思维与存在、精神与自然何者第一性的问题,这把唯物论和唯心论划清了界限。另一方面是思维与存在的  相似文献   

18.
《华严原人论》通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澂先生系国内外公认的著名佛学大师。去年辞世后,留下许多著述遗稿。这里发表的《“华严原人论”通讲》乃其遗稿之一。由张春波同志整理。  相似文献   

19.
现在不少人认为,董仲舒作为封建政治思想家、哲学家,享有与孔子、朱熹并列的盛誉,是影响中国政治历史最大的三大思想家之一,而董仲舒“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只不过是其政治哲学的理论表现形式而已。本文提出董仲舒自然政治与神学政治的二律背反,是否有悖于常识?是否论题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判断?下面试图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加深对董仲舒政治哲学的认识,推动董仲舒思想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张一兵同志去年发表的《关于马克思哲学逻辑转换中三个难题的深层解决/’‘一文提出如下见解:马克思《巴黎手搞》中的“哲学逻辑仍然是一种隐性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在这一理论逻辑中包含着尚待解决的三大难题:“消除唯心主义,发扬辩证法能动性;消除自然唯物主义机械性,坚持唯物主义基本立场;批判资本主义,使共产主义成为科学。”而这三大难题是在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才得到了统一的解决,从而实现了其哲学逻辑的“格式塔转换”。我认为一兵同志的观点是有问题的,因为《手稿》已经实现了马克思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