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国经济衰落了。究其原因,一是英国政府短视所造成的政策调整失误拖了英国经济发展的后腿;二是两次大战之间是从一战前以英国为首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向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过渡时期,其间国际经济领域缺少一位得力的领导者,各国又自私自利,无法形成国际合作,最终导致“一损俱损”。  相似文献   

2.
试论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国经济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经济的衰落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是这一过程的重要阶段 ,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本文从工业、农业、贸易、金融等四个方面阐述这一时期英国经济衰落的特点 ,即 :工业发展最慢的国家之一 ,农业从业人口比例最低的国家 ,失去了第一贸易大国的地位 ,沦为第二流的信贷国家  相似文献   

3.
20世纪曾经对英国政府的经济政策产生过重大影响的经济理论主要有局部均衡论、凯恩斯主义理论以及货币主义理论。从20世纪英国经济政策的演变来看,钟摆不断地摆动:从自由放任到国家干预再到减少干预,从平衡预算到赤字财政再到平衡预算,从货币政策到财政政策再到货币政策,所有这些变化都是在不同理论指导下的不同政策选择,从中可以看到经济理论对经济政策的指导作用。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英国在一定时期内为何采取这种经济政策,而不是那种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4.
面对始自金融海啸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美国经济在经历前期利率这一价格型政策工具到激进的"量化宽松"政策干预经济后初见起色,然而随着系列政策工具经济效应的释放,美国经济走势路转峰回。根据目前经济持续下行的严峻形势,美国政府果断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再次实施"量化宽松"新政策。新政是一种数量型的非传统干预经济方式,实质是以增发货币为核心的扩张性财政与货币政策的组合运用,是凯恩斯主义政策在新时期的新变种。美国经济政策的新调整必将对美国和世界经济产生大而深广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论两次大战之间德国远东政策中的亲日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战以后,魏玛政府在远东一方面实行“非强权政治”、“中立”、“平衡”政策,为迅速恢复和改善与中国和日本的关系,重返远东市场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承认日本在远东的霸权,明显亲日。希特勒上台后,德国远东政策的亲日色彩愈浓,终致1938年后撕去“中立”外衣,抛弃中国,与日本结成政治、军事同盟,将人类拖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深渊。  相似文献   

6.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20年间,英国背离了传统的现实主义外交,理想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支配了英国的外交政策。无论是20年代倡导依靠国际联盟以实现集体安全,还是30年代主张通过大国协作保障欧洲和平,都使这一时期英国外交政策深深地打上了理想主义的烙印。  相似文献   

7.
二战后,英国被迫从巴勒斯坦撤走,但是它并不甘心自己在这一地区全部利益的丧失,因此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英国最初积极支持阿拉伯国家反对美国支持的以色列以维护自己在这一地区的利益.但是,随着美国势力的介入和加强,英美之间就巴勒斯坦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斗争,在战后经济必须依赖美国扶持的英国不得不屈服于美国的压力而放弃支持阿拉伯国家,并最终退出了对巴勒斯坦的争夺.  相似文献   

8.
一战以后,战胜的英国发现自己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英法是依靠美国的巨大实力来赢得战争的,但美国参战的主要目的之一却在于毁灭旧大陆的均势体系.美国退出之后,所谓的欧洲"均势"实际上就是由英、法、德、意这四个实力和意愿难以彼此平衡的大国,再加上一系列小国和弱国组成的不均衡体系,当时实力最为强大的美俄两国都被排除在该体系之外.在均势不可能恢复或者继续维持的情况下,英国固守传统只会导致自我利益受损,更何况凡尔赛条约实质上是一个仅立意于掠夺战败国而不是其字面上所宣言的重建和平、恢复均势的条约.因此英国采取一种"反均势"的政策企图摆脱这一尴尬的境地,而绥靖政策也就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9.
1925年的中国关税特别会议是20年代中国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期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在关税特别会议召开前夕,英国外交部就制定对华关税政策问题进行了多次讨论,这些讨论因1924年9月驻华外交官提出的“泰克曼计划”而更为激烈。此后,唐宁街在这一问题上主要形成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泰克曼计划”涉及面过于广泛而缺乏实施的可能性,因此不赞成这一计划;但是另一意见却认为英国应该通过实施这一计划,从而保持在中国的广泛影响力。结果,后一种意见占了上风,英国最终以“泰克曼计划”作为参加会议的基本政策。   相似文献   

10.
政策对自然资源环境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农业生产活动的作用来实现的;将影响因子分为内涵式和外延式因子两大类,能有效地确定政策改变对自然资源环境影响的强度。  相似文献   

11.
丁建定 《南都学坛》2000,20(2):14-18
18 70— 1914是英国经济结构和经济组织的调整变化时期。英国的经济虽然相对衰落 ,但是 ,新兴的工业、畜牧业、服务业等经济部门迅速发展 ,经济发展水平和世界贸易仍居世界前列 ,促进了英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伊比利亚半岛对西地中海地区帝国安全至关重要,直布罗陀是英国自大西洋到地中海的咽喉,为英国战略利益之所在,所以丹吉尔港中立和西班牙在北部摩洛哥的宗主制的维持对英国有深远的影响。英国在摩洛哥问题上支持西班牙维持其在摩洛哥的宗主地位;英国在丹吉尔港问题上对西班牙和法国采取了不同的政策,通过三方会议确定丹吉尔港的中立地位,平衡了西班牙和法国的争夺。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肯定和坚持了13年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和成功政策的同时,按照“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和“四新”的要求,在制定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和8项措施时,提出了许多具有开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政策。  相似文献   

14.
关于吕氏集团执政期间汉朝与南越国的矛盾冲突,传统研究多集中于吕后及其称制时期,而忽视了对事件整体性的把握,即未从吕氏集团执政的全过程加以审视。事实上,吕氏集团对南越国的政策存在两次重要调整,一是吕后时期从怀柔转向对抗,二是"诸吕"时期从南征转为罢兵。吕氏集团的第一次调整只是对原有政策的过激推行,第二次调整则可能是缓和双方关系的一种尝试。但前者不顾客观现实而冒险行事,后者缺乏后续措施而加剧了危机。因此,虽然吕氏集团的两次政策调整均出于巩固政权的需要,但其冒进与盲动的行为只能导致汉朝南部藩属体系陷入空前的危机之中。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英国推行了绥靖政策。这是一种失败的政策。英国认为德国的扩张是有限度的,是可以满足的,其结果是刺激了德国侵略的欲望。英国认为和平是可以维持的,否认战争的不可避免性,希望通过外交手段安抚德国,最后却仓促地卷入了战争。英国多方面压制法国,破坏了法国的同盟体系,削弱了法国的力量。在与苏联谈判过程中,英国缺乏对谈判的准备和与苏联联合的诚意,对苏联的作战能力持怀疑态度。同时,英国担心苏联趁机扩张,导致谈判失败。探讨"二战"爆发的原因,吸取绥靖政策的教训,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下我国出版产业发展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出版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然而 ,目前我国出版产业总体上说仍处于传统出版产业阶段 :媒介单一 ,产业集中度低 ,市场化程度低 ,社会化大生产水平不高。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速发展 ,世界范围的出版产业竞争将更加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主动 ,既要守得住我国国内出版市场 ,又要积极参与国际出版市场的角逐 ,并拥有一席之地 ,我国出版产业必须要加快由传统出版产业向现代出版产业的转变 ,做大做强 ,提高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能力。而加快我国出版产业发展的政策选择应该是市场化、企业化、国际化和信息化  相似文献   

17.
自2008年美国开始的世界经济危机后,各国违反WTO规则的贸易保护主义现象抬头,突出表现在包括许多国家对"两反一保"措施的滥用和经济刺激计划中的歧视性条款。在他国的"两反一保"措施方面,中国应重视研究部分发展中国家"两反一保"措施的滥用问题和某些国家在"两反一保"措施上的新动向,及时将它们滥用"两反一保"措施的行为诉诸WTO争端解决机构。同时,对他国经济刺激方案中的贸易保护主义内容,中国也应利用自身的"两反一保"措施和WTO相关规则加以有力制约。  相似文献   

18.
农业补贴政策调整对青岛市农业经济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在入世后,特别是在2004年加快了农业补贴政策的调整步伐。青岛市积极贯彻中央新的农业补贴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农业补贴政策的调整促进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次政策创新体现了新一代中央领导的新“重农”思想,青岛市要贯彻好中央的政策,并针对出现的问题和实施中的障碍,采取措施切实保证农业补贴政策调整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9.
西部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特殊层面,由于二元结构而形成的表层金融带来金融抑制的后果严重制约了西部经济发展,因此必须促进西部县域经济中的金融体系向金融深化方向发展,进行金融约束战略改革,为县域经济的稳定、持久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0.
美国是我国最大的对外贸易出口国 ,出口贸易和经济信赖度越来越大。然而布什上台后 ,改变了克林顿政府将财政盈余纳入社会保障基金的做法 ,从冷战后的减少军费开支转向增加军费开支。这样 ,就使得我国必须重新考虑对外贸易战略选择 ,只有充分发挥我国的资源禀赋优势 ,把出口替代和进口替代结合起来 ,才能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