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针对波普在历史预测问题上的观点,本文依据对自然科学方法论基础的深入分析指出,同质化抽象方法是自然科学揭示客观规律重复性的方法论基础,只要借助于同质化抽象提取人类历史的重复性,历史预测即是可能的。同时本文还分析了历史唯物主义对同质化抽象方法的运用,指出历史唯物主义正是在同质化抽象方法的基础上,实现了对人类历史的科学预测。  相似文献   

2.
历史唯物主义既是理论,更是方法论,但学术界对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缺乏足够的研究,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体系的研究还是一项空白。本文提出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是一个由研究评价方法、科学预测方法、社会改造方法和理论建构方法构成的方法体系。这个方法体系的产生具有历史必然性,并具有严密的逻辑联系,其中研究评价方法是基础,科学预测方法是核心,社会改造方法是关键,理论建构方法则是体系建设的需要。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体系的揭示对于深刻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和进一步认识历史唯心主义的缺陷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社会科学预测是运用社会科学和其他科学理论方法,预先分析推知人类社会历史领域事物未来状况的活动。作为科学预测,社会科学预测同样具有逻辑模型、哲学历史观基础和技术方法论原则等理论基础。 一、社会科学预测的逻辑模型 社会科学预测具有与自然科学预测基本相同的逻辑模型。自然科学预测通常的逻辑模型是统计归纳模型,其一般形式如下:  相似文献   

4.
唯物主义历史观是我们观察当代现实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也是我们研究历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既包括对历史过程的本质的认识,即我们通常说的历史本体论问题;也包括我们如何认识历史,即历史认识论、历史方法论和历史价值论问题。二者在历史唯物主义中是统一的,不存在对立的问题。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可以概括地说,历史事实具有一次性、历史现象具有相似性、历史规律具有重复性。不能正确理解历史事实、历史现象和历史规律各自的特点及其内在关联性,就不能确立正确的史学理论。  相似文献   

5.
唯物主义历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马克思实现哲学思想根本革命变革的标志。它作为一门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或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基础。我国的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实行自我完善和发展的一种伟大实践,其理论基础当然也只能是历史唯物主义。但是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门科学,并没有穷尽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真理;相反,它仅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社会与人的科学方法论基础。它要永葆青春活力,其内容就必须随着人与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体制改革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否则,它就不可能成为改造社会、改造人自身的方法论基础。因此,关于体制改革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问题,可以大致分解为这样两个紧密相联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过程中。存在着由对法和国家意识形态的批判到对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转向。此后。马克思开始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行研究。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被称为经济学—哲学范式。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是世界观,而且是方法论。马克思的经济学—哲学方法论就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之上的,它立足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唯物史观关注的是人类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正确论述了个人与社会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从而超越了方法论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之间的对立。  相似文献   

7.
<正> 胡乔木同志指出:“历史唯物主义观察和解决人的问题的基本方法论原则,就是从一定的社会关系出发来说明人、人性、人的本质等等,而不是相反,从抽象的人、人性、人的本质等等出发来说明社会。”(《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单行本,第10页)许多年来,在关于人性问题的讨论中,确实贯串着这样两条根本对立的方法论原则。它集中表现在人们经常使用的“人类共性”与“共同人性”这样两个概念上。“人类共性”和“共同人性”,表面上看没有什么差异,实际上却有着原则的区别:前者是科学的抽象,它的方法论基础是  相似文献   

8.
赵海瑞 《北方论丛》2015,(2):148-152
“经济新常态”一提出就引起了普遍关注,但只有在“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想”的高度,才能看到这一范畴是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中国化的时代表达。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现实是历史的出发点,落脚到世俗世界的世俗结构和世俗存在,这就是“经济”这一现实之根;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现代社会“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的流变特质,“新”是对基于“人类发展历史时间空间坐标”之辩证思维方法的强调;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生成历史”的内在逻辑和规律性,“常态”是在“流变世界寻求确定性”之马克思独特“历史理性”方法的自觉运用。习近平总书记精准地抓住了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基本原则和内核,并且进行时代化中国化通俗化的语言范式转换,因此,“经济新常态”由于具有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深刻蕴含而高屋建瓴。  相似文献   

9.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概念。关于实践的论述,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将它在哲学层面上加以讨论;到了《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进一步将实践概念置入到社会经济与社会历史范畴中加以研究。至此,实践更加强调社会变革之维度,历史概念在实践论中得以凸显。实践概念从哲学层面到生产层面的转变,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已从旧的唯物主义哲学转向新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然而,研究哲学,马克思旨在废弃旧的理念,构建新的体系。于是,历史维度逐渐在马克思的实践论中呈现出来,一种新的社会学分析方法论,即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得以产生。从这个意义上讲,唯物主义并非实践哲学之本体,实践也并非马克思哲学之全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提出与运用,使哲学研究彻底超越了外在的、抽象的人本主义的理论批判,这无疑是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学研究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0.
梁花  杜丹 《浙江社会科学》2022,(12):100-105+158-159
自然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得以诞生的重要学理基础,也是马克思所研讨的重要话题之一。在对实验和工业的探察中,马克思确认了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将是“一门科学”。在对机器大工业的批判中,马克思既阐释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自然科学之间同向共进的关系,又分析了自然科学的“资本主义应用”所导致的一系列社会后果。在对人类社会历史的考察中,自然科学既为我们分析和把握历史作了方法论方面的指导,又为我们展示了人类社会发展前景。正是在对自然科学的辩证认知中,马克思的“历史科学”才得以建构起来。在马克思那里,自然科学、人的科学和历史科学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11.
]如何理解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物",是破解这一科学视域真谛的关键.本文作者提出,社会生活中一定的历史时间是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的基本逻辑平台,也只有在有限的历史实践中,抽象的物相才有可能被还原为真实存在的非实体社会关系,马克思对现实历史的全部批判性审视,都建立在这一重要理论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利益原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是一切社会矛盾运动和发展的最终动因。世界观历史观也就是方法论。把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质利益原则转化成考察社会现象的方法论,这就是利益分析法。利益分析法是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现象的根本方法。与已经退出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中心位置的阶级分析法相比,利益分析法在研究社会历史的方法论体系中处于更高的层次,具有更普遍的适用性。本文试就利益分析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 因此,他所运用的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之一,必然同历史唯物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分析这一方法所表征的内在逻辑,可对深入理解历史唯物主义提供重要维度.以此为基础又可厘清逻辑与历史间的真正关系,从而找到二者统一的真正基础和明确限度.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在中国具体历史环境中的运用与发展。它是被中国革命的实践所证实的真理,是我们党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基础,是我国人民的伟大认识工具。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方法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的直接继承。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这个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以观察中国革命的实际,并适应中国革命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15.
林伟 《学术探索》2012,(3):12-14
历史主义是从历史的联系和变化中考察对象的原则和方法,它是一种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方法论的理论前提是承认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客观存在。它的基本涵义是:尊重历史的实际,注意历史的演变,以是否推动历史的进步作为判断考察对象的价值标准;历史主义方法论与阶级分析方法论同属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但历史主义方法论更具解释力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世界进入全球化阶段,"人类"这个词不再是从西方传统哲学曾经设想为历史统一体中抽象出来的一般观念.任何单一的民族文化,甚至希腊-欧洲的精神性的文化本身在其有限的经验统一性中也不足以建立世界历史统一性.相反,标志世界历史形成之现实基础的总体事实,会遇到理论家们在纯粹精神领域的认识中的成就将其遮蔽起来的危险.而且,真正能够引起这种一般化哲学抽象活动以及被科学和文化所覆盖的世界历史统一性,恰恰是奠定在历史唯物主义奥义所揭示的生产的历史统一方式之上的.生产方式是我们共同人类性的最终基础.马克思充分揭穿了那种欧洲人的精神必然会成为普遍的文化精神这样一种信念的脆弱性.  相似文献   

17.
以传统教科书体系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在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解中存在的两个方面的误区.通过对广松版<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本学研究,可以发现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历史"有两重含义:一是现实的人类生活本身,二是审视社会现实发展的方法论."物"也有两重含义:一是指人类现实生活的生产活动,二是指看待人类现实生活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正中共中央政治局2013年12月3日下午就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推动全党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好认识国情,更好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党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视在思  相似文献   

19.
本文着重对法国调节学派在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论问题上的后马克思主义思想进行了阐述 ,指出它既不同于抛开抽象并全面转向具体的方法论 ,也不同于马克思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科学方法论 ,而是从矛盾着的生产关系这一抽象入手 ,但得出的却是雇佣关系不断扩散的结论 ,本文对其中的缘由做出了分析 ,并指出 ,对法国调节学派的方法论的研究将给我们的历史唯物论研究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20.
<正> 二十世纪以来自然科学有突飞猛进的发展。以相对论、生物遗传工程和电子计算机为先导,自然科学在多学科领域里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将引起整个科学系统和人类社会的重大变化。在自然科学大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了新的科学方法论,即一般系统论,信息系统论和控制系统论(简称“三论”),以及数学方法等等。新的科学方法论是从自然科学的发展中产生出来的,是从实际中来的,因而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并且是唯物主义在二十世纪这个历史时期的丰富和发展。恩格斯指出:“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而自从历史也被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