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以爱的名义,心手相牵,温暖每一颗需要温暖的心灵!"这是抚顺市清原县"牵手心园"爱心团队的口号。自2008年5月由重度残疾人袁存泉发起成立以来,秉承这一信条,团队开展了"助残、助学、助医、助农"等一系列爱心活动,在清原这座山城谱写了一曲曲爱的赞歌。尽力人多力量大一个单亲妈妈,带着俩孩子和一  相似文献   

2.
江苏盐城市所创办的“心之家”就是将各方爱心人士、志愿者和困境中的孩子组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又一个类似家庭的爱心集体,形成一个又一个相对固定的帮扶组合、用爱托起这些特殊孩子们的希望。“心之家”将温暖一颗又一颗困境中孩子弱小的心灵,使他们变得强大,对生活充满热爱,对未来充满希望。  相似文献   

3.
家住辽宁省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的琪琪(化名)和妹妹今年冬天穿上了合身的新棉衣、新棉靴.小姐妹俩别提有多高兴了."我们走着去上学,一点也不冷啦,谢谢叔叔阿姨." 今年年初,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壹基金)公益品牌项目"温暖包计划"在全国各地发放了8万余个温暖包.350家爱心团队、2万余名志愿者一起行动,将爱心和温暖...  相似文献   

4.
《社会福利》2013,(9):F0004-F0004
宁夏儿童福利院自建院以来,始终坚守"爱心、良心、耐心、细心、责任心、爱心、放心"等"七心"文化建设,并将"七心"作为职工工作准则和职业道德要求,强化"虽非亲骨肉,依然父母心"的核心理念,以"创造爱、凝聚爱、传递爱、弘扬爱"为主导精神,秉承"倾全员之爱,筑孩子温馨家园,望孩子健康人格,助孩子走向社会"的办院宗旨,以温馨和谐的环境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使孤残儿童有爱、有家、有生活!  相似文献   

5.
有一位志愿者曾经这样说过,“我们不是伟人,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是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一些小事。”我们身边有许多的平凡人,就是在用平凡的双手编织着这伟大的爱。石城的“慈善大姐”用她那颗真诚的心感动着身边的人;50岁党龄的王扬才用他那热忱的心温暖那些“迷路人”;同样,还有许许多多坚持着自己专业价值理念的社工正用那颗火热的心点亮他人心中的希望。  相似文献   

6.
谭明珠 《社会福利》2010,(12):54-55
家,是爱的源泉,是温馨的港湾。每个人都有享受家庭温暖的权利和需要,每个孩子都应该有父母的呵护。家庭的温暖对儿童的人格发展和社会化的作用无可替代。近年来,南昌市儿童福利院严格遵循"儿童利益优先"的原则,以"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为理念,通过大力进行城市家庭寄养,开办院内爱心家庭、用心开展残儿送养等工作,  相似文献   

7.
在滨城营口,一支民间公益团队以“阳光”的名义开展志愿服务.他们扶危济困,帮弱助残,传递希望,用志愿者特有的爱心照亮了一片天地,温暖了一座城池.这个团队就是营口市慈善总会阳光分会. 阳光分会创建之初只有4个人,现已发展到1000多人,包括实名注册志愿者600余人.五年来,他们开展各类社会公益活动500余次,参加活动的志愿者达3万余人次,募集善款和物资折合人民币100万元以上. 哪里有需要帮助的人,哪里就有阳光分会志愿者的身影.  相似文献   

8.
慈善的力量     
一碗面,感动一座城;一群人,温暖整个严冬。全城吃面温暖绿城2013年2月1日中午,由郑州市慈善总会和省会媒体爱心联盟共同举办的"爱心面卡"义卖活动在举行,短短50分钟,6000张"爱心面卡"被市民争相认领,面值仅有10元钱一张的面卡,却"卖"出了60475元的价格。李刚,今年42岁,如今正在郑州骨科医院住院治疗。去年7月,他靠摆地摊赚到的三四万块钱,跟朋友合伙开了家小面馆,谁知开业刚俩月,李刚就被查出患上了骨肉  相似文献   

9.
博彦 《今日辽宁》2005,(6):56-58
新学期开学的时候,一位来沈阳卖羊肉串的新疆妇女带着两个孩子来到沈阳市砂山第四小学,用极不熟练的汉语和手势表达着想让孩子上学的焦急心情。刚开始马淑惠校长并没听懂,后来,个高一点的男孩用不标准的汉语说:“我要上学。”面对孩子渴求的目光,校长毅然决定:尽管语言不通,也一定要收下这两个孩子!萨拉木、萨拉姆哥弟俩互相看了看,开心地笑了。为了学习和生活的方便,马校长又给哥俩起了汉语名砂志强、砂志明,并把他们分别安排在一年一班和一年二班。砂山四校是沈阳市市区最南端的一所标准化小学,2004年5月16日学校被确定为辽宁省第一所农民…  相似文献   

10.
《东西南北》2010,(10):12-12
中国古有“为富不仁”之语,美国微软公司的创始人比尔·盖茨和投资家沃伦·巴菲特无疑是世界上最有钱但也不乏爱心的人。他们俩联合发起的“捐赠承诺”行动,不仅让大家惊呼.也让中国富豪们心感不安.但现在.他们将面对盖茨和巴菲特的直接挑战。有报道称.两人将在9月来华劝说中国富豪参加捐赠行动。许多人可能都会关切地问:他们能够达到目的吗?  相似文献   

11.
陶渊明诗把"时序感"种植到田园之中,超脱了政治、历史,自然主义为其基本主题.自然就是自己生存的家园,他与田园为邻,从事劳作,饮酒赋诗.陶公作诗执持一种"欲辨已忘言"的玄学态度和"但使愿无违"的个体追求.既无须在诗中汲汲于抒情,也不必刻意表现自我,且不再调用"比兴"来高扬道德人格.陶诗对自然和人生取珍视当下、目前的观法,是庄子的逍遥哲学和玄学的独化、顺化哲学相结合的产物,正是此一观法,要求把自然和人生视同一篇自然主义散文.散文化已然成为他的基本世界观及生活态度,它表现为一种平等的对话,陶诗描写邻居饮酒过从,体现了自然和知音之双重关系,而其诗中大量出现的群鸟日常生活意象即此关系之镜相.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小说"放置在传统目录学文类系统发展过程中,全面系统地梳理总结了"小说"与"杂家"之间的种种联系、区分及其流变,力求回归"小说"文类原有的文化语境来把握其非叙事类作品的文类规定性.  相似文献   

13.
刘昌安 《唐都学刊》2004,20(1):134-138
《诗经·周南·麟之趾》中的“麟” ,应是《山海经》中的怪兽“犭婴如” ,其生活时代久远 ,活动范围在陕南秦巴山林中 ,类似长颈鹿。从历史地理角度进行考察 ,“二南”诗的地域应在汉水中上游地区。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与"东突"、"藏独"之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肃元 《社科纵横》2005,20(3):70-71
受经济全球化、民族主义、恐怖主义浪潮国际性互动影响,民族分裂型和宗教极端型恐怖主义在我国西部边疆地区时隐时显。受猖獗一时的“东突”势力暂时进入战略蛰伏期;“藏独”势力暴力恐怖倾向凸显。  相似文献   

15.
16.
艺术讲究"气韵"、"气脉"、"气骨"、"气象",讲究"风气"、"意气"、"神气"、"逸气"。并将"气"纳入艺术美学范畴,成为艺术评论的一个重要标准。其中艺术的中"气"与"空白"经营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长期的艺术设计与创造的实践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存在于这些特质材料之间及其周围的"空白"也在积极参与着艺术创造,而且发挥着奇特的作用。艺术设计中的一、"透风漏目"的虚实处理、"借景移光"的整体留白、"烘云托月"的蓄势铺垫、"取法自然"的借景抒情等都是这种空白运用。  相似文献   

17.
徐福来 《浙江学刊》2007,1(5):121-126
马克思的自由概念是扬弃了"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的"自由个性"。由于柏林不懂得,马克思是从否定的方面去理解物化的现实的,并且强调的是"抽象的自由"和"现实的自由"之分,从而把马克思的自由概念误解为"积极自由"。在当代中国的语境中,澄清柏林对马克思的误解,科学地阐释马克思的自由概念,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政治的"纯化"与"泛化":也谈"中国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布斯给了我们一个政治的"利维坦",外在的、反自然的国家权力,于是在洛克那里就有了作为"利维坦"的对立面的社会;到康德,再讨论社会的"伦理秩序"与"政治秩序",认为生活在一个"伦理共同体"中是人类的特殊义务,或者说只有人类才可能生活在人与人的伦理关系之中,但这种关系又应该以健全的政治秩序为前提.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国家(政治)与社会(伦理)的关系,认为就世界范围里的现代性而言,"组织"这样一种社会化形式综合了国家与社会的特征,并进而取代了政治与伦理,使得人们更愿意以放弃公民的政治身份与伦理义务为代价而扮演一个更令人满意的"组织成员"的角色;而这一点,至少有助于我们对什么才是当今的"中国模式"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杨中华  林琳 《社科纵横》2010,25(8):36-37
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与节能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低碳生活就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节能就是应用技术上现实可靠、经济上可行合理、环境和社会都可以接受的方法,有效地利用能源,提高用能设备或工艺的能量利用效率。低碳生活与节能是人类的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20.
谭明方 《浙江学刊》2001,(3):107-111
社会学要回答"单个的人怎样组成了社会"这个问题."社会行为"与"制度文化"这两个范畴,对把握"单个的人怎样组成了社会"的问题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可以说,"社会行为与制度文化的相互关系",就是"单个的人怎样组成了社会"这个问题的理论表述形态.考察西方社会学发展史上形形色色的具体理论,归纳起来可以看作,一是人文主义社会学流派主张的"社会行为"决定"制度文化"的研究范式;二是实证主义社会学流派主张的"制度文化"决定"社会行为"的研究范式.因此可以说西方社会学的发展史,就是关于"社会行为和制度文化相互关系"的两种不同研究范式的学说史.另外,从范畴的学科属性看,"社会行为与制度文化的相互关系"是社会哲学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范畴在社会科学层次上的具体表达,它属于社会科学层次的范畴.将"社会行为与制度文化的相互关系"定义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有利于解决我国社会学对象研究中一直困扰着研究者们的以下问题"社会学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的同一性"问题,"社会学和其他社会科学在研究角度上的关系"问题,"研究对象和范畴体系的内在联系"问题,"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有机结合"的问题,以及"西方理论和本土理论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