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宗教仪式与财富消费密不可分,它们是一种互动的关系。瑶族宗教色彩浓郁,宗教仪式贯穿生活,仪式中的财富消费也就愈来愈受关注。为了探究瑶人对这二者关系的态度,文章将立足于公母山瑶族社会中的各类宗教仪式,将仪式中的消费情况作为关注重点,试图去了解瑶族人的消费观,尤其是与宗教密切相关的消费观,并试图去分析瑶族社会宗教仪式与财富消费的社会与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2.
瑶族度戒是瑶族道教的传度仪式。本文通过分析瑶族度戒所蕴涵的道教思想 ,考察瑶族度戒十戒戒条的道经根据 ,认为瑶族度戒是道教授的传承和衍化。瑶族度戒源于早期正一道的授科仪 ,瑶族度戒仪式中的诸多道教因素 ,反映出瑶族宗教道教化的特质。道教在瑶族社会的传播及其与瑶民族文化相结合而发生的衍变 ,通过在瑶族社会具有深远影响的度戒可以得到说明。度戒作为瑶族吸取道教思想而形成的仪礼 ,在瑶族社会中发挥的宗教功能 ,具有深刻的人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宗教仪式瑶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长期以来,居住在我国南方的桂、湘、滇、粤和黔等省(区) 的深山密林之中。在瑶族地区,还蕴藏着丰富多采的宗教文化艺术。而这些文化艺术,对我们研究瑶族的历史文化是很有价值的。近年来已引起了国内外一些有关专家、学者的兴趣。瑶族信仰道教,主要是对自然崇拜,鬼神崇拜和始祖的图腾崇拜等。其中,对始祖的图腾崇拜,在现实生活中仍颇为盛行。瑶族内部分有不同的支系,所以瑶族大  相似文献   

4.
跳盘王是广西大瑶山地区瑶族传统的宗教仪式。在这一传统仪式的背后,“情”与“怵”交织于仪式主体、客体和媒介三个符号关系之中。本文在全面阐述瑶族师公跳盘王的基础上,从人类学的角度,初探跳盘王仪式所具有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5.
排瑶地区流传的经书,为先生公举行宗教仪式时所使用。不同的仪式使用不同的经书。其内容涉及到排瑶社会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是瑶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研究瑶族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难得的、珍贵的学术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6.
度戒是瑶族地区最为重要的宗教仪式之一.在过往有关瑶族度戒仪式的研究中,学者们都将研究视角集中在仪式中的男性身上,而对于仪式中的女性关注少之又少.此种研究盲区不仅使我们难以窥探度戒仪式的全貌,同时也是对在仪式中扮演一定角色的瑶族女性的不重视.基于此原因,本文以广西宁明县海渊茶场一个瑶族村寨的度戒仪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度戒仪式的过程展现,从中探讨仪式中不同年龄层的女性角色,从而达到真实、全面展示仪式及客观评价仪式中女性观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湘西腊尔山台地苗族宗教信仰从日常生活到相关的宗教祭祀活动都融进了道教文化因子,不论是住房中的神坛布置,还是宗教从业人员的服饰、法器、手诀,以及宗教活动中法坛的布局都体现了道教的教义教理。  相似文献   

8.
仪式的流程是所有与神灵和祖先相关的中国仪式中最为基础的。这些仪式所涉及的是组织仪式活动的祭祀者以及接受祭祀并能够对祭祀活动作出反应的神灵之间的一种关系。在人类学中对仪式的描述有两种范式。一种是“殷勤”(hospitality),另一种则是“祭祀”(sacrifice)。  相似文献   

9.
焦丽锋 《民族论坛》2013,(4X):72-75
湘西腊尔山台地苗族宗教信仰从日常生活到相关的宗教祭祀活动都融进了道教文化因子,不论是住房中的神坛布置,还是宗教从业人员的服饰、法器、手诀,以及宗教活动中法坛的布局都体现了道教的教义教理。  相似文献   

10.
在瑶族的社会里,大大小小的仪式都离不开那些琦玮僪佹的神像画。国内外关于瑶族宗教仪式的特点、信仰的特性研究,成果多不胜数,但对于神像画与仪式之间的关系,以及神像画在仪式中所具有的功能意义和象征意义的研究成果迄今仍较少。为了更好地了解神像画的研究状况,文章试图对瑶族神像画有关的研究进行较详细的梳理,并列举出较为典型的代表作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梁宏章 《民族论坛》2013,(6X):92-95
在瑶族的社会里,大大小小的仪式都离不开那些琦玮僪佹的神像画。国内外关于瑶族宗教仪式的特点、信仰的特性研究,成果多不胜数,但对于神像画与仪式之间的关系,以及神像画在仪式中所具有的功能意义和象征意义的研究成果迄今仍较少。为了更好地了解神像画的研究状况,文章试图对瑶族神像画有关的研究进行较详细的梳理,并列举出较为典型的代表作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瑶族文书是1973年除夕到1974年元旦,在清莱府钦根县克纳库村瑶族人进行“卦灯”这个重要的祭祀仪式的时候,从村民那里购买来的。实际上,过去三次我们调查团的一个重要调查目标,就是收集现在瑶族所有的用汉字写成的文书。第一、第二次调查时征集瑶族文书的照片就达到了几千张。这些文书经过了长年灵魂崇拜仪式的使用,已经很旧了,污损的地方也很多,许多文字也不清楚,所以,整理它们的时候要花费相当多的劳动和精力。可是,这次在克纳库村得到的瑶族文献大半都是书写得非常清楚、完整的。但又是一些难于理解的文章,然而,对我们文献研究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青海是多民族聚居地区,一些地区至今仍然保存着先民的宗教仪式、仪轨,这种传承与沿袭下来的远古文化的"活化石"折射出一个民族的历史演变、文化传承、宗教信仰以及社会结构等等.从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年都乎乡年都乎村的"於菟"舞音乐中,我们可以更好地诠释原始祭祀乐舞中仪式音乐的本真和所蕴舍的文化内涵,以及阐释信仰、仪式、仪式音乐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4.
《民族论坛》2013,(4):90
盘王节是瑶族祭祀祖先盘瓠的重大节日,江华瑶族人民每年都要隆重举办这个民族节日。在古朴庄重的公祭盘王大典仪式上,瑶族男女老少都穿上自己民族的节日盛装,脸上绽放着灿烂的笑容,聚居在一起唱歌、跳舞。他们唱的歌是以《盘王歌》为主的乐神歌;跳的舞则是每人手拿长约80厘米的长鼓群舞。相传在古老的时代,瑶胞乘船飘洋过海,遇上狂风大浪,船  相似文献   

15.
<正>盘王节是瑶族祭祀祖先盘瓠的重大节日,江华瑶族人民每年都要隆重举办这个民族节日。在古朴庄重的公祭盘王大典仪式上,瑶族男女老少都穿上自己民族的节日盛装,脸上绽放着灿烂的笑容,聚居在一起唱歌、跳舞。他们唱的歌是以《盘王歌》为主的乐神歌;跳的舞则是每人手拿长约80厘米的长鼓群舞。相传在古老的时代,瑶胞乘船飘洋过海,遇上狂风大浪,船  相似文献   

16.
以瑶族和汉族的盘瓠神话以及瑶族的"还盘王愿"祭祀仪式为例,借用人类学神话-仪式理论,对历史记忆中的"事实/虚构"进行分析.试图证明社会历史记忆作为族群的一种策略性选择,与族群认同和在特殊情境下的生存关系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事实"与"虚构"本身都构成了社会历史不可或缺的元素和要件.  相似文献   

17.
瑶族的宗教信仰──祖先崇拜彭谦宗教信仰是一种古老社会意识形态的积淀。瑶族所信奉的宗教就其整体而言,是以道教为主体的巫、道及祖先崇拜的多元信仰。但是,由于瑶族内部有三大支系——“勉”、“布努”和“拉咖”,其宗教信仰就有了一定的差异。“勉”。瑶族所信奉的...  相似文献   

18.
祭祀文化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舍此不能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它在历史上曾起过突出的作用,很多神话、传说、原始性史诗、叙事诗、古歌以至音乐、舞蹈的作品就是通过祭祀文化萌发、成型并保存下来,其中许多民族的<创世纪>等,至今仍可列入这些民族最优秀的作品之中.它还给诸如<楚辞>等积极浪漫主义作品的形成提供了丰饶的土壤.它在以后的发展中也越来越从宗教信仰形态走向审美艺术形态,例如很多传统的带原始信仰色彩的节日、活动、仪式等逐渐演变成娱乐性的节日、活动、仪式,例如彝语支民族火把节、傣族泼水节、瑶族盘王节等.  相似文献   

19.
还盘王愿是盘瑶的传统宗教仪式,对瑶人的宗教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也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还愿的规模虽有大有小,但基本形式和主体内容大致相同。文章通过对广西贺州市黄洞瑶族乡都江村的还大愿仪式进行描写,试图从仪式的步骤和过程中探究其背后的丰富涵义。  相似文献   

20.
壮族道教是壮汉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产物,其在继承传统道教核心教义的同时,受到壮族日常生活和民俗文化的深刻影响,又与壮族各种原生型宗教紧密结合,汇成一体,在经典、教义、神谱、仪式等方面都全面加以糅合,形成了融汇多教、多神共奉的信仰体系。壮族道教的这种多元通和模式最有利于多民族的和平相处和多样性文化在互尊互学中健康发展,也将为建设多民族多宗教的和谐世界提供有益的智慧和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