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徽州人历来旅居在外者多,民国时期犹然。旅外徽人常有同乡组织,有的以徽州商人为核心,有的以徽州学子为核心。"徽社"是一个由旅沪徽州学子组成的同乡团体,成立于1923年,以联络乡谊、改造乡土为目的,并与皖籍名人胡适、陶行知有着联系。以其机关刊物《微音》为中心考察徽社成立与发展的相关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民国时期旅外徽人游离于家乡与都市之间的生存状态,同时也能发现徽社在异乡发挥的旅外徽州学子身份认同、社会交往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明清以来的徽州是一个高移民社会,以徽商为主体的旅外徽州人与故乡始终保持着良性互动的关系。民国时期,旅外徽州人面对家乡社会的衰落,产生了强烈的焦虑感和使命感,他们通过组织同乡团体,创办刊物,发表各种改良言论,为革新徽州面貌进行舆论动员。这些刊物以建设新徽州为使命,高度关注徽州的教育和烟赌等社会问题。虽然在现实条件的制约下,旅外徽州人的很多改良建议流于形式,但是对徽州新思想文化的孕育与传播仍然起到了一定作用。某种程度上,旅外徽州人在用一种批判的态度表达对乡土的敬意。  相似文献   

3.
明清徽州科举会馆主要集中在北京和南京,共有11所,以嘉靖年间设立的歙县会馆为最早,其余多在清代设立,南京歙县试馆则出现最晚.徽州科举会馆主要为应试举子和官员提供服务,严禁商人和其他人等借宿,具有明显的封闭性和排他性特点.徽州科举会馆制定了严格的规约,并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做出调整,内容涉及管理人员的职权范围、使用人员的资格及义务、经费的使用等方面.徽州科举会馆的运行逻辑与商人会馆大致相同,其基本功能可总结为祀神、合乐、义举、公约四类,致力于联络同乡感情,增强同乡的凝聚力、向心力.近代徽州科举会馆顺利实现了转型,虽然仍以会馆为名,但其管理架构和运作机制已和同乡会并无二致,显示出强大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4.
北京政府时期,安徽同乡会为维护皖省及皖人利益,进行了颇多活动.在政治参与方面,称颂辛亥革命、维护共和国体,抗争军阀督皖,参与五四运动等,活跃在政坛之中;在经济建设方面,主要是继续保路保矿运动和反对加征赋税,维护皖人经济利益;在社会救助方面,则以救助皖灾和旅外皖人为主.从其社会活动和组织构建中可以看出其已然不同于传统的同乡组织,转型为具有政治性、民主性、程序性的现代团体.  相似文献   

5.
绍兴商人与绍兴旅沪同乡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同乡组织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同籍人士在客居地自发设立的一种社会组织,以会馆、公所为活动空间的同乡组织始于明初为旅外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服务的试馆。明中叶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或以商人为主体的会馆、公所开始大量涌现,并持续发展,从而形成多个地域性商人群体即所谓商帮。20世纪初,这些同乡组织无论是形式,还是组织制度、活动内容和功能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近代变迁,这也是商帮近代化的反映。本文想对学术界研究不多的绍兴旅沪同乡组织的近代变迁作一考察,以揭示同乡组织近代演变的一般趋势。绍兴地区位于杭州湾侧,包…  相似文献   

6.
明清徽州社会的发展具有鲜明的徽商印记,及至晚清,情况依然如此。光绪三十四年夏,徽州暴发特大水灾,徽商在灾荒场域之外迅即展开了大规模的赈捐行动。旅沪徽商利用同乡网络组织居中协调,借助现代公共媒体,更新募捐手法,广发募捐公告,号召流寓各大城市的徽籍人士慨输资财,以纾解故土家园的灾难。徽州地方官绅颇为依赖旅外徽商,两者互为奥援,极大地提高了赈济效率。与徽商数额庞大的捐款相比,官赈已退居微不足道的位置,而此次赈捐所体现出的地缘色彩和募捐程式也为考察晚清义赈的演进提供了合适的样本。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份四开四版、双色套印的微型刊物,刊名《盐城月刊》,由旅台盐城乡亲在台北县出版。 1990年秋,在台湾板桥市,台北县盐城同乡会宣告成立,会刊《盐城月刊》随之呱呱坠地。 创刊号报道了台北县盐城同乡会成立并召开理、监事联席会议的消息,透露了酝酿办会刊的过程。办刊需要资金,理、监事联席会议决定,经费来源主要依赖同乡赞助和捐赠。理、监事们当场赞助款项达13万余元新台币,可见他们盼会刊如盼亲子出世的心情! 旅台同乡创办会刊的目的,题为《我们的话》的“代发刊词”说得明白: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大学生数量随着近年高等教育扩招而明显增长,当下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又的确存在,相当数量落户城市的农村大学生难以充分发挥支持农村家乡建设的作用,面临着落户城市与支持家乡的二难选择困境。旅沪同乡会是一种介于政府与民众间的社会团体组织,旅沪同乡通过这一组织既较好地维护了自身合法权益,又较好地发挥了支持家乡建设的作用。当下在城市落户的农村大学生可以尝试以类似同乡会的社团形式支持农村家乡建设,化解落户城市与支持家乡的二难选择困境,帮助拓展城乡经济社会联系,在我国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中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大学生数量随着近年高等教育扩招而明显增长,当下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又的确存在,相当数量落户城市的农村大学生难以充分发挥支持农村家乡建设的作用,面临着落户城市与支持家乡的二难选择困境。旅沪同乡会是一种介于政府与民众间的社会团体组织,旅沪同乡通过这一组织既较好地维护了自身合法权益,又较好地发挥了支持家乡建设的作用。当下在城市落户的农村大学生可以尝试以类似同乡会的社团形式支持农村家乡建设,化解落户城市与支持家乡的二难选择困境,帮助拓展城乡经济社会联系,在我国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中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0.
正恰逢加拿大金秋送爽、枫红醉人的美丽时节,加拿大华人同乡会联合总会(以下简称:同乡总会)与加拿大中国商会团体联盟(以下简称:中商联)两家著名华社团体联手于2018年11月3日在大多伦多列治文山市"世界保龄球馆"成功举办了保龄球友谊大赛,四十多位省级同乡会会长与商会会长亲自率队出征参赛。此次比赛精彩纷呈,各省同乡会代表队本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在赛场上互帮互学,奋力拼搏。最终,江苏总商会群信金融队力压群雄最终夺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