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老年人》2010,(4):57-57
中老年人每天进行两三次抬高脚的锻炼,每次5~10分钟,对心脏、头部大有裨益,因为这种运动可以促进下肢血液回流,对大脑供氧也大有好处。  相似文献   

2.
士祥 《当代老年》2011,(10):42-42
静脉曲张俗称“浮脚筋”,是静脉系统的常见病,主要是下肢的血液向上回流心脏受阻造成的。静脉曲张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长久站立和长期过度劳累,再通过一些有益的、合理的锻炼可以减缓下肢静脉曲张的程度。但患者由于静脉瓣膜有损坏,  相似文献   

3.
蒋肖男 《老年人》2006,(6):52-53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阶段。人的心脏如同一个血泵,舒张时接受回流的静脉血液,收缩时泵出含氧的动脉血液。当心脏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降低,不能正常泵出血液以满足身体各器官组织的需要,同时也因为不能完全地接受从静脉回流的血液  相似文献   

4.
晓殷 《当代老年》2008,(7):46-46
日本养生学家最近推出四项运动:金鱼运动、毛细血管运动、合踱合掌运动以及背腹运动。这些运动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可纠正老年人脊椎的歪斜、弯曲,从而使人体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二是促进血液回流,改善微循环通路,抗血液黏稠,使心脏回流量及搏出量增加。  相似文献   

5.
许多人在坐着的时候常喜欢抬高双脚,这是因为抬脚有利于血液回流心脏,从而使人感到更舒适。  相似文献   

6.
慧芹 《老人天地》2010,(9):53-53
睡眠科专家指出,睡觉时,老人最好采用“卧如弓”的姿势。这个姿势相对来说是一种比较放松的睡姿,有利于人体放松全身的肌肉组织,消除疲劳,帮助胃中食物朝十二指肠方向蠕动。同时还方便心脏血液回流,减轻心脏负担,避免心脏受压。  相似文献   

7.
段振离 《老年人》2010,(3):58-58
第一是保暖。俗话说“寒从脚下起”,是有道理的。因为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偏少,同时脚的表面脂肪层薄,保温能力差,所以全身上下以脚的温度最低。加之脚部的汗腺比较多,汗液蒸发使脚的温度更低。因此,一年四季都应该做好双脚的保暖。要选择合脚而又较为宽松的鞋袜,并经常换鞋垫和袜子,避免鞋内潮湿。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导刊》2012,(26):60-60
我国北宋时期的大文学家苏东坡年逾花甲仍然精力旺盛,其原因之一是坚持按摩脚心。脚心的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起点,经常按摩此穴有滋阴补肾、颐养五脏六腑的作用。老年人常按摩脚心,还能防止腿脚麻木、行动无力、脚心凉冷等现象。  相似文献   

9.
《老年世界》2010,(11):46-46
一、概述 前列腺位于男性的盆腔内,由围绕尿道的尿道周边腺体和外层的前列腺体组成。前列腺有丰富的血液供应,但其血液回流须要经过许多细小的静脉丛,血液回流阻力较大,局部血循环不畅,所以,前列腺很容易被细菌或有害物质侵入,而且也很难及时消除,从而引发前列腺炎。  相似文献   

10.
正坚持泡脚,可刺激脚上的穴位,延年益寿,但老人泡脚方法不当也会引发健康问题。泡脚后如若突然起身,老年人循环功能本身较弱,血液不能及时"增援"到上半身,容易造成一过性的眩晕。所以泡脚后,老人先别着急起身去倒水,最好平躺或者半躺3分钟左右,有利于血液回流心脏,预防低血压和眩晕的发生。老人最好晚上9点泡脚,此时肾经气血比较衰弱,泡脚有利于温补肾阳。需要注意的是,泡脚的时候后背、额头微微  相似文献   

11.
冬季室外寒气逼人,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要经受严寒的考验,特别是人的双脚,一旦保暖方式不当,脚部疾病便会随之产生。俗话说:寒从脚下起。这是因为我们的双脚处于身体的最下部位,离心脏较远,血液供应偏少;双脚皮下的脂肪层薄,使得脚的保温能力先天不足,温度比其它部位低;脚的汗液又多,蒸发散热大。因此,冬天护脚十分必要。要让双脚安全过冬,除了要挑选舒服合脚的鞋和袜外,还要做好脚部的防冻、防裂等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下肢静脉曲张好发于长久从事站立工作和体力劳动的人群。此病具体体现为静脉血液回流不畅以及下肢肿胀,病程日久者可并发慢性溃疡,而且老年人体质较弱,发生溃疡后伤口较难愈合。要改善血液回流不畅,不能单纯依靠药物治疗,更重要的是坚持每日锻炼小腿肌群。  相似文献   

13.
谭志刚 《老人世界》2011,(11):49-49
一、端坐在床上可进行的按摩:1.每天晚上洗完脚坐在床上,按摩脚部涌泉穴,约1分钟。涌泉穴是肾经的起始穴位。然后双脚脚心相对,双手紧握小腿肚肌肉稍用力向外翻,让双手尽可大面积握住小腿肚肌肉,向上边翻边按摩,反复操作,要把小腿肚的肌肉,从上翻到下,从下翻到上,直到小腿肚的肌肉发热为止。这样不仅缓解腿部疲劳,促进血液的循环,更能起到保护心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臧新玲 《当代老年》2006,(11):44-45
俗话说:“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可见被国内外医学界称为“第二心脏”的脚,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而足部按摩正足中老年人自我保健和治病的最简单易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15.
当人们进行繁重的体力劳动或剧烈的体育运动之后,会出现关节酸痛、肌肉紧张、身体疲劳、困倦无力等反应。通过十几分钟的按摩之后,肌肉得到放松,关节疼痛消失,顿觉全身轻快,可谓手到病除。按摩为何有此神效?这是出于按摩时人体内产生一些微妙的变化。按摩的适宜刺激,使血管扩张,从而减少血液流动的阻力,加快静脉血液的回流,这样就减轻了心脏的负担。对乳房进行充分的按摩锻炼,可以使乳房组织受到刺激而逐渐发育膨胀,这个刺激对乳房发育来说是相当重要的。(一)理疗法对手拇指除外,将四指合扰挟在脊骨两旁。小指按在脊柱骨两端…  相似文献   

16.
心脏支架往往与冠心病一冠状动脉心脏病之间脱不了干系。冠状动脉主要分成3大条环绕于心脏,如果产生狭窄就会因血液无法顺利输送至心脏造成心肌缺氧,此时常出现心绞痛或心肌梗塞症状,而心脏支架的原理就是由特制细长的导管,通过手或腿的周边动脉,沿着进入心脏表面上的冠状动脉,再将金属支架经由此导管植入,借以撑开因病变而发生狭窄的血管,帮助血液流通,并提供心脏充足的氧气及养分。  相似文献   

17.
参观过中南海西花厅周恩来故居的人,都会发现周总理的床不是平的,而是头高脚低。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2001年5月18日,笔者收到了周恩来生前的保健大夫、后又担任邓颖超生前保健大夫的张佐良同志的一封信。他在信中就周恩来、邓颖超夫妇俩的卧榻为何都是头高脚低一事作了说明。张佐良大夫在信中说:“总理与大姐卧室的床都是头部高、脚部低,这是根据专家意见办的。原因是两位老人晚年都患有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摆成头高脚低位,可减少仰卧时血液向心脏回流而降低心脏负荷,以防夜间突发心衰。”据原中南海西花厅工作人员和周…  相似文献   

18.
经常锻炼身体会对心脏产生什么影响? 人的脉搏率,又称静息心率,在安静状态下大约是每分钟60到80次。经常锻炼的人心脏就比较强健,每跳动一次都能推送更多血液,脉搏也就相应减慢。运动时,经常锻炼的人的心脏每分钟能推送30升的血液,不锻炼的人只能推送21.5升。通过锻炼连心脏的大小都能增加40%之多。  相似文献   

19.
康寿文摘     
《老年人》2012,(6):58
麦粒肿不能挤患了麦粒肿(也叫眼睑炎),不要用手挤压,因为眼睑静脉与眶内静脉和面部睫静脉有很多交通支,而且没有静脉瓣阻止其血液回流,所以挤压时容易将细菌挤入血液,造成严重的眶蜂窝组织炎,甚至引起海绵窦栓塞、败血症或脑膜  相似文献   

20.
每晚睡觉前用热水泡泡脚,可促使气血畅通、滋补元气、延缓衰老。中医认为,双脚上有60余个穴位,占全身穴位总数的10%,均与全身器官有相应的关系。脚有人体"第二心脏"之称,许多通往全身各处的穴位,大都交会在足部。双足的活动对脑部输送一定量的信息的刺激,是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