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银行发布的2011年"国际比较项目"报告指出,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的经济规模在2011年已经达到美国的86.9%。根据近几年中美经济增速计算,中国在2014年经济规模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中国经济当真超越美国了吗?这里购买力平价是关键问题之一。所谓购买力平价,就是依据(不考虑运输等交易成本)"同一商品在世界不同的地方按汇率折算的价格应该一样"这样一个朴素的直觉,确定的汇率平价。比如一个汉堡包,在美国售价为4美元,在中国卖20元  相似文献   

2.
《领导文萃》2011,(12):135-135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官方预测显示,中国经济预计将在2016年超美国。这是IMF首次发布“美国时代”终结的预期时间。IMF在分析中将汇率变动考虑在内,并运用购买力平价进行实际比较。根据购买力平价测算,2016年中国GDP将由今年的11.2万亿美元升至19万亿美元,  相似文献   

3.
《领导文萃》2008,(4):8-9
亚洲开发银行在一份公告中,发布了一项鲜受关注的正式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经济规模和财富均低于以往估计。亚行公告引用了首次运用购买力平价(PPP)方式计算出的中国经济规模权威数据。这项调查结果显示:在世界银行今年年底公布预期的购买力平价修正数据时,中国经济规模将比以往估计的规模小40%。  相似文献   

4.
那些数     
正24%:中国今年或将成全球最大经济体——世界银行4月30日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GDP达到了美国的87%。就2011年的情况而言,美国仍是全球最大经济体,但以购买力平价衡量,中国则紧随其后。IMF预计,2011年至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了24%,而美国仅增长了7.6%,所以今年中国经济规模很可能会超过美国。  相似文献   

5.
资讯     
《领导文萃》2011,(2):136-141
经济中国将成世界第一大经济体1978年,中国人均GDP仅为美国的3%;到2009年,这一比例已接近20%。按照当前两国的相对增长速度,以购买力平价计算,到2014年,中国经济的绝对规模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就算按市场价格计算,中国的GDP在近十年内似乎  相似文献   

6.
社会     
中国远非人们想象的那么富亚洲开发银行在一份公告中,发布了一项鲜受关注的正式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经济规模和财富均低于以往估计。亚行公告引用了首次运用购买力平价(PPP)方式计算出的中国经济规模权威数据。这项调查结果显示:在世界银行今年年底公布预期的购买力平价修正数据时,中国  相似文献   

7.
资讯 经济     
《领导文萃》2011,(2):136-137
中国将成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1978年,中国人均GDP仅为美国的3%;到2009年,这一比例已接近20%。按照当前两国的相对增长速度,以购买力平价计算,到2014年,中国经济的绝对规模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Markov区制转移方法,对我国1980年1月 ̄2004年8月的人民币汇率进行了购买力平价的Engel-Granger协整检验分析。我们发现购买力平价检验可以由两个不同的内生区制来加以刻画,而这些区制的划分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经济政策调整和通货膨胀率变化等重要经济事件相联系。我们还发现人民币汇率的长期购买力平价假说成立,但在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偏离购买力平价。我们度量了现阶段人民币汇率短期内的偏离程度,从购买力平价假说的角度出发,我们没有发现支持人民币汇率应该升值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对2007年6月至2012年11月的人民币/美元汇率分别进行了严格的和弱化的购买力平价的单位根检验,得出的结论为:在此期间的人民币/美元汇率不存在严格的购买力平价均衡汇率,但存在弱化的购买力平价均衡汇率。在此结论上,本文在此基础上运用协整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长期均衡因素的短期影响效果。  相似文献   

10.
《领导决策信息》2014,(18):17-17
——世界银行4月30日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GDP达到了关国的87%。就2011年的情况而言,美国仍是全球最大经济体,但以购买力平价衡量,中国则紧随其后。IMF预计,2011年至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了24%,而美国仅增长了7.6%,所以今年中国经济规模很可能会超过美国。  相似文献   

11.
薛涌 《领导文萃》2008,(8):40-42
最近世界银行公布新数据,承认中国的GDP被高估了40%。按购买力平价指数(ppp)估算,中国的经济规模应该是六万亿美元,而非过去估算的十万亿美元。  相似文献   

12.
当世界银行用购买力平价方法计算出中国1991年的人均GNP为1950多美元时,它并没有引起我国政府部门的注意。国际上一些专家、学者、组织机构用购买力平价法算出我国人均GNP比现在的370美元高出2——3倍时,也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然而,当今年6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表用购买力平价法计算中国1992年GNP为1.7万亿美元(人均约1600多美元)数据,并据此认为中国已是仅次于美国、日本的第三大经济强国时,外交、统  相似文献   

13.
深处人民币不断升值的大背景之下,本文探讨了购买力平价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问题;进而分析人民币汇率偏离购买力平价的原因,最终从购买力平价理论角度提出对汇改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对世界银行按美元计价的中国GDP数据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余芳东 《管理世界》2004,(1):24-26,153
本文对世界银行公布的按汇率和按购买力平价转换的、以美元计价的两组中国GDP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 ,提出世界银行以汇率转换的中国GDP数据不反映中国实际经济规模 ,而按购买力平价法转换的中国GDP数据因基准期数据过于陈旧 ,越来越不准确 ,建议世界银行应根据新的调查资料 ,对数据及时更新。  相似文献   

15.
相对购买力平价与人民币均衡汇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阳 《管理评论》2004,16(6):28-33,15
本文简单回顾了购买力平价理论及其实证研究的发展,并用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两种方法对人民币汇率进行了相对购买力平价检验,结果证明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相对购买力平价是成立的。在此基础上按照相对购买力平价均衡汇率模型计算了人民币均衡汇率,结论为用这种方法求解均衡汇率是根本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6.
安宏宇 《领导文萃》2009,(20):45-46
2008年,中国富裕家庭的数量达到了160万户。预计到2015年,这一数字将攀升到超过440万户,在绝对数量上仅次于美国、日本和英国(根据经过购买力平价调整后的财产定义)。即使将当前的经济低迷考虑在内,在未来5~7年中,中国富裕家庭的数量也很可能以大约16%的年增长率快速增加。与此相比。在发达国家,富裕家庭数量的增长预期在很大程度上与GDP的增长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争对各国战争期间滥发不兑现的银行券导致的战后严重的通货膨胀现实,卡塞尔通过修正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形成解释各国不同通货膨胀水平下决定汇率变化因素的相对购买力平价概念。而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中的基期选择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基期选择的不同,可能会引起结果的巨大反差。因此,如何保证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中基期选择的准确性,就成为一个研究重点。本文从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出发,通过对一些具体案例的分析,得出基期选择不同,会导致研究结果不同的结论,并分析了如何选择基期价格,才能保证结果的相对准确。  相似文献   

18.
《领导文萃》2014,(15):135-136
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认为.中国人均收入按购买力平价仅为美国的四分之一,按市场汇率仅仅是七分之一。沿着追赶型增长的路径进一步缩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仍将是中国今后20年-30年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当务之急是通过市场化改革清除追赶型增长的路障.尤其是清除阻碍劳动者自由迁移的人为制度性障碍,加强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  相似文献   

19.
汇率对国际贸易有着很大的影响,人民币究竟值多少美元已成为汇率的核心问题。人民币升值问题从表面上看是人民币被低估了,从实质上看,则是美元被高估了。我们以购买力平价理论为基础对人民币汇率中长期趋势加以分析,对终结人民币持续单向升值的几种可能性进行讨论,中国应根据自己的贸易及国内经济发展战略来制定汇率目标。  相似文献   

20.
在世界范围内蔓延的金融危机牵连到我国经济,但这并没有抑制住人民币升值的趋势,人民币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外升值压力。由于我国的汇率制度等因素,完全依靠市场来自动平衡汇率水平是不可能实现的,而国家对外汇市场的干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RMB升值的压力,但我国是否也应该效仿外国调整汇率,重新审核汇率政策,重新估值?本文就通过对购买力平价在我国的实证,从而得出以上理论应用于中国现实的事实差异性,引出对我国的当前的利率调整的部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