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国有股权之国家宏观管理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有企业公司化改制后 ,国家对经营性国有资产的权益则变相地体现为公司的股权 ,因而探索一种新的国有股权管理模式 ,已成为国有企业公司化改制之后在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领域内又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课题。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国家所有、分级代表”的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模式 ,对丰富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股权国家监管理论具有重大的价值 ,它是今后构建国有股权国家宏观监管制度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2.
王景升 《理论界》2006,(11):61-63
在深化辽宁国有企业的改革和改制中,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应根据辽宁省国有企业改制的目标,结合辽宁省国有企业改制中的实际情况,建立有效的国有资本管理、监督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监管政策,确保国有企业改制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3.
刘景兰 《兰州学刊》2004,(6):181-182
国有企业改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与趋势。目前,一场以产权、人事、监管等方面的改革为核心的国有企业改制正在向纵深推进。有的已经改制,有的正在改制过程中,但是,有些人对这场本质性的变革缺乏深刻的认识,他们沿袭计划经济时代的老观念,认为改制只不过是翻一下牌子,把过去的“工厂”变成了“公司”。这种认识显然是极不正确的,用以指导实践则对国有企业改制带来实质性的误导与影响。下面结合公司改制的具体实践,就国有企业改制的本质进行说明,以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首先,国企改制投资主体要由单一变为多元化。过去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以茂名石化为蓝本,对国有企业改制分流的实践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提出分类实施改制分流,多渠道安置职工,在实践中解决改制分流工作存在的问题,实现国有企业有效减员、精干主业,改制分流单位能独立生存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资源型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夹杂着资源枯竭、关闭破产、产业转型、社会稳定等因素,增加了其复杂性和困难性,改革步伐长期滞后于一般性竞争领域的国有企业。本文在对1990年代末期以来东北这一典型地区的调查基础上,论述了中国资源型国有企业改制重组的难点与形式,分析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资源型国有企业改制重组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法律的目的在于平衡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当下具有竞争性的广大国有企业进行民营化改制,出现了淡化企业社会责任的倾向,因而如何衡平国企社会责任与其自身利益之间的关系就成了理论界和实务界不可回避的焦点话题。国有企业代表的是国家利益即社会整体利益,国企改制应以社会整体主义观念来反思和解读存在的问题,坚持企业利益和社会责任衡平基础之上的社会本位理念,排出国企民营化的负面影响,促进国企社会责任法治化的进程,实现国有企业改制中的社会责任与企业利益的衡平。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进行了改制,由于管理模式和经营机制的改变,因此对企业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在改制企业找准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使其充分发挥服务企业中心工作应有的作用和地位,是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作者结合所在企业改制后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难点和新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思考和分析,就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切实有效地做好改制企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有效地、可供借鉴地探索,同时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国企改制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核心 ,是所有制比重中国有成分、所有制性质的制度调整或变革。改制的目的是优化资源配置 ,形成企业活力机制 ,高效促进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当前要充分认识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紧迫形势 ,准确分析把握改制的问题和难点 ,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和措施 ,实现国企改制新突破  相似文献   

9.
改制后东北国有企业社会工作介入空间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改制国有企业开展企业社会工作有其必要性。具体操作时,可把"以企业为本的合作模式"和"以社区为本的支持模式"作为改制国有企业开展社会工作的介入模式;把解决员工人际沟通问题、企业员工归属感的培养、企业员工的心理适应训练、完善支持网络作为东北改制国有企业开展企业社会工作的介入点。企业社会工作为深化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改革,改善职工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是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环节。本文对法人治理结构的内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国有企业改制、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层次分析,对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如何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国有企业的改制过程中,原有的债务危机会显露出来。这其中对大量的银行债权如何处理将是国有企业改制是否成功的关键。从长期来看,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控股经营崔闭、股份公司、股份合作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以后,企业的产权关系得到了明确,内部也将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其效益的提高和行为约束的市场化对落实银行债权无疑是有利的,但是,目前企业改制往往和银行利益相冲突。本文先阐述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的银行资产流失方式,再分析其具体原因。这是对变动中的银行债权的分析,是从过渡和暂态的角度进行分析的。一、国有企业改制中的…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改制已进行到攻坚阶段,需要克服改制中的重重困难,探讨和解决改制中出现的许多难题。但是改制中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也不容忽视,国企改制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同等重要,并行不悖。国企改制是改革现行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并不是放任国有资产流失。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共十五报告中明确指出,改制后的企业“不能不受资产所有者约束,损害所有者权益”。国企改制中的国有资产大量流失,成为改制中必须加以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国有资产,除了防止在改制过程中,评估折股环节流失外,另一个方面就…  相似文献   

13.
改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通过对1995—2001年683家国有企业的调查,本文研究了改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利用面板数据,解决了转型经济文献中经常遇到的遗漏变量和选择性偏差问题。结果显示,改制对企业的利润率有显著的正影响,但是对单位成本和劳动生产率的影响较弱或不显著。研究还发现了明显的时间趋势,改制效果对于那些具有中等长度改制历史的企业以及在1997—1999年间实施改制的企业最为稳定。  相似文献   

14.
“后行政人控制”与企业治理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行政人控制”是国有企业随着“放权让利”改革的推进而逐步形成的 ,它既不同于传统计划体制下“行政人控制”,又不同于“内部人控制”。而是指我国企业公司化改制中的经营者具有“经济人”和“行政人”的双面特性。因此 ,我国国有企业公司化改制过程中企业治理结构的建构 ,既不能按照内部人控制治理结构进行 ,也不能完全按照正统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进行 ,而必须根据我国国有企业“后行政人控制”的基本特征 ,进行相应的企业制度安排和治理结构创新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国有企业改制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乌鲁木齐市委、人民政府也把国有企业改制作为建立国际商贸城战略部署的重要内容.国企改制的成效如何,不仅关系乌鲁木齐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而且对有效促进乌鲁木齐乃至新疆的再就业工程和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过度负债,国有银行中存在着巨额不良资产的现象。根源在于“全民”与政府之间、政府与国企之间双重委托代理关系。出路在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企业投资者与代理人之间的科学的治理结构,同时针对国有企业不同情况分别处理;对于经营状况较好,有经营价值的国企改制的同时进行企业重组、债务重组;对于严重亏损、资不抵债的国有企业实行破产清算,防止国家财产损失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大,国有企业改制成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关键环节和重要课题。由于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国有企业的改制难度非常大、非常复杂。特别是职工思想观念转变是一个复杂和漫长的过程。因此,转变职工的观念,做好改制过程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对稳定职工队伍,促进企业顺利改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如何做好改制过程中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一些探讨。一、抓好职工观念转变是做好改制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做好改制过程中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员工转变三个方面的观念:一是转变职工的传统观…  相似文献   

18.
滕明杰 《东岳论丛》2002,23(4):18-19
现代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遵循的是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三权分离 ,制衡有效的原则。但目前多数国有企业在现代企业制度改制的过程中 ,董事会、经理层权力越来越大 ,致使监事会的功能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特别是一些监事会形同虚设 ,使企业经营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 ,导致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失衡。在这种情况下 ,要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关键是强化企业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9.
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必须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以新的思维方式构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国有企业资本高效运营,即强化法律责任,资本人格化;发挥政府调控职能作用,优化资本结构;注入科学技术,构造知识化资本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改制是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中的重点,如何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构建一种新的社区发展模式去解决东北老工业基地国企改制后分流人员的就业安置等问题,是对社区工作理论和实践模式的一种新的尝试.在哈尔滨市政府计划三年内完成对现存国有企业改制的背景下,和谐社区理念成为构建哈尔滨市社区发展模式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在哈尔滨地区进行社区模式本土化、地区化研究已经成为目前哈尔滨市社区发展模式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