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虚拟现实:从工具理性走向审美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妍  姜楠 《学术交流》2007,(12):23-26
虚拟现实由虚拟现实技术系统支持实现,是人类新一维生存空间。通过对其技术系统的分析,可见虚拟现实与艺术的共通之处:都有虚拟性;都追求感性认识的完善;都追求心灵解放和美的自由境界。因此,虚拟现实体现了技术由工具理性走向审美理性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启蒙是对理性批判力量的唤醒。但是在数学原则和形式逻辑盛行的条件下,启蒙理性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自我毁灭了,理性蜕变成了工具理性,变成了维护现实的工具,变成了为自我保存的本能服务的工具。因此反思工具理性便成为当代哲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进入复杂多变的社会转型时期,其中单位制的变化在整个转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单位制原来得以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基础已经消失或正在消解,这种消解是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由以价值理性为主导走向以工具理性为主导的过程,体现了当代中国社会运行和发展的逻辑。  相似文献   

4.
按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的看法,工具理性的主要方面是把范畴强加于实在的方式,这些范畴按照对象如何能最好地操纵和控制来对它们进行定义。他们管这种思想方式叫“同一思想”。它假定:概念对于对象来说是充分的,也就是说它与辩证思想是对立的。按阿多尔诺的说法,“辩证法认为对象并非完全地进入概念,它们将与传统的满足标准相  相似文献   

5.
审美文化的概念和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照传统的划分法,文化往往被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领域。后来,一些研究者发现,把艺术划入精神文化似有不当,因为精神文化含括不了艺术的所有特征,于是划分出来一个艺术文化。近年来,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和审美、文化理论研究的不断深人,又产生了审美文化这一新范畴。本文旨在对审美文化的概念和内容机制作一点尝试性探讨。 审美文化这一概念诞生的时间并不长,在苏联只有约30年的研究历史,而在我国至今尚少见,研究成果。苏联美学家和研究者为审美文化下了许多定义,值得注意的诸如“审美文化是社会其他领域审美方面的总和,或者人们在生…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由于受英语世界的影响,国内学界认为德文版《工具理性批判》是英文版《理性之蚀》之德译本+霍克海默的战后文集,或者说,它就是霍克海默的战后文集'。实际上,德文版《工具理性批判》就是英文版《理性之蚀》之德译本;而英文版《工具理性批判》与德文版《工具理性批判》没有任何关系,它不过是霍克海默战后演讲录音,即1949—1969年笔记之选集。换言之,英文版《工具理性批判》是一部伪《工具理性批判》。  相似文献   

7.
李雍  徐放鸣 《阅江学刊》2013,(5):137-140
随着审美文化研究日益呈现出开放的趋势,近年来,学者提出了地方审美文化这一新的课题。地方审美文化具有独特的物化产品、观念体系和行为方式,加强对地方审美文化的研究,在拓宽审美文化研究范围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审美文化厚今薄古的不足。在“全球化”背景下,研究地方审美文化可以借鉴人类学“地方性知识”的研究方法,结合地方审美文化所具有的原生态性、历史传承性、地域性等特征,有助于我们建立起本民族自己的话语模式,保持文化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刘春明 《学术交流》2012,(6):165-169
张岱是明清鼎革之际江南士林一个独异的存在,其文学风格一般被认为是沿袭了公安派、竟陵派的性灵余脉。其实,远承晋宋名士风度辐射、近受阳明心学浸润、幼秉佛禅思想洗礼、更兼家族传统影响而形成的遗民背景下的名士人格,是张岱美学理想和创作原则的心灵原乡与思想渊源所在。灵隽高拔的才华、旷达不拘的品性与曲折复杂的人生经历交织于盛衰易代的宏大时空背景下,投射于著述,形成了张岱文学创作托闲雅于市井、寄沧桑于空灵、归绚烂于平淡的叙述特征。其传世散文《陶庵梦忆》、《西湖梦寻》、《自为墓志铭》彰显并诠释了张岱独特的审美情韵和文化心理,在其文学创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不容忽视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寻绎新时期以来历史小说审美表现的运演及其走向 ,对新时期历史小说审美表现的现代性轨迹进行全面梳理 ,可探寻出其演变过程中出现的两大极化现象 :“形而上”理性话语偏至和“形而下”欲望叙事偏至 ;并进而发现新历史小说中缺乏美学理想烛照的别一叙事样态———审丑  相似文献   

10.
文化功能在对外政策中的表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将文化学中关于文化功能的理论运用到对外政策研究中,在文化自变量与对外政策因变量之间建立一种分析架构,以说明文化在对外政策中的表现。根据文化学理论,文化具有定位、定向、规范和认同等功能,反映在对外政策中表现为:文化的定位功能为确定对外政策提供了观察世界及自身的视角;文化的定向功能决定了对外政策的价值追求;文化的规范功能为对外政策的选择限定了范围;文化的认同功能为对外政策中确定与别国的关系提供了文化基础。文化功能在对外政策中不会产生立刻的、直接的影响,它与参与影响对外政策的其他因素共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两种传统研究方法在英美的科学研究中,对科学的理性的研究有两种传统方式,一种称为哲学方法研究,另一种称为社会因果方法研究,前者推崇理性,而后者则认为理性无关重要。哲学方法论认为,明确的科学理性是存在的,哲学家们的任务是阐释和发展这种理性,传统实证主义和波佩尔的科学哲学就是运用这种方法的典型。社会因果方法论则试图对科学进行纯因果关系的社会研究,认为对科学的解释可以抛开理性或非理性,即可以不从理性入手进行研究。即便是社会因果研究方法能够使人们懂  相似文献   

12.
高尔基把文化称为人所创造的“第二自然”。这确实是理解文化及其本质的出发点。至少,普遍的看法就是如此。但是,文化是复杂的、多层面的现象。因此,围绕“文化”概念进行经久不息的争论就不是偶然的了。关于文化的定义有许许多多,它们从各个不同的方面揭示了文化的本质:其中主要的本质就是知识的积累及其实际应用的统一。因此,为避免文化定义中的含糊不清,就必须区分,一方面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过程本身以及这一创造过程的客观成果;另一方面是对这些价值的掌握以及在生活、实践中善于运用它们。  相似文献   

13.
文化的审美时代肖鹰在15年后的今天,当我们来审视由现代化运动的展开而实现的中国当代文化的巨大变革,其进步意义和伟大成就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同时我们应当看到,在15年后的今天,追求历史深度和伟大意义创造的当代中国文化正在走向平面化、直观化和表演化,也就...  相似文献   

14.
审美文化概念简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美文化概念简说王一川(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市美文化,在当代生活中正日益显示其重要性,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审美文化研究才刚刚起步,远远不能满足人们了解市美文化的渴求。我们从事审美文化研究,需要有步骤地进行。这里只是打算简要梳理审美文化的概...  相似文献   

15.
审美文化研究之一维──审美类型吴琼(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凡审美活动必然都是人的活动,凡人的活动首先又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文化情境中,按一定的情感意向、心理结构和行为模式进行的。虽然,不同的民族、地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文化活动或文化存在总是呈现...  相似文献   

16.
创业精神体现为人对生命意义的关注与追寻,高校作为创业教育的主阵地应该持守其价值理性,转变狭隘的创业教育观念,通过体制与机制的转换,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及社会参与渠道,协调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主动承担以塑造具有创业精神特征的人格为具体内容的教育责任.  相似文献   

17.
审美文化:范围、性质和操作方式张法(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审美文化,我认为,指的是从建筑外观、室内布置、人体眼饰、新区布局、旅游景观到文学艺术等多层面审美领域的总和。因此审美文化是在学科细分基础上的综合理论。其综合手段就是各领域所共有的形式法则。审美各...  相似文献   

18.
当代审美文化理论中的“现代性”话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审美文化理论中的“现代性”话题王德胜一、“现代性”的启蒙话语“现代性”(Modernity)的问题,从始至终都是与启蒙、理性、主体性等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这么说,所谓“现代性”的问题,其实正是启蒙、理性、主体性等所遭遇的自身意义与价值问题。而所有这...  相似文献   

19.
作为消费文化的当代审美文化姚文放从文化的运作体制来着,当代审美文化与以往相比有一个180度的大转弯,那就是从生产本位走向了消费本位,从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从生产型文化走向了消费型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历来文化就是作为商品而生产的,文化产品的买卖就...  相似文献   

20.
当代审美文化正变成一道方便、省心、可口的文化快餐,这与现代社会进程中外部生活和内部生活的高速度、快节奏密切相关。当代审美文化作为快餐文化的特征在于打破过去、现在、未来的连续性,仅仅对于从中截取出来的“现在”表示孤立的当下关怀。这种当下关怀的平面化、外在化倾向导致了形象的支离破碎。文化消费中权宜性、临时性心态的蔓延导致了“用完即扔”习惯的养成。指出这一现状并不构成我们返回到过去的理由,也许当代审美文化快餐化的现状正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过程,它的归宿应是包含其自身在内的合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