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本文依据鸦片战争档史料以及史学界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对道光年间戒烟运动的“得”与“失”作了新的探析。文章肯定禁烟运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认为“重治吸食”政策违背了法制通行原则;同时由于林则徐在禁烟过程中的过激行为,过早地引发了鸦片战争的爆发,从而使中国失去了以外交途径避免战争的机会;另外,政府缺乏足够的宣传教育及其他相配套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帝国主义的形成,国际政治中的战争引火物比比皆是,1898年美西战争的硝烟未散,1899—1902年,在非洲大陆的南部又爆发了一场激烈的英布战争。英布双方为什么会火并起来呢?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什么?长期以来,史学界存在着分歧。英国资产阶级史学家,把英布战争的真相歪曲得面目全非,他们称英布战争为“布尔战争”(即布尔人发动的不义战争)。布尔史学家则把英布战争称为“英国战争”(即英国侵略布尔人的战争)、“独立战争”。苏联史学界认为英布战争是“帝国主义战争”,“是争夺剥削非洲人的优先权的战争”,但同时,又称布尔人对英  相似文献   

3.
一八四○年 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扩大对华贸易,借口中国的禁烟运动,于六月发动了侵华战争。史称“鸦片战争”。自此,中国的主权和独立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七月 英国军舰自浙江定海北上,蓄谋攻占天津。途中战舰侵扰荣成成山、烟台、(今芝罘)庙岛群岛的砣矶岛等处。掳掠财物补充军需。  相似文献   

4.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百余年历史,原本是西方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用洋枪洋炮书写的一部长长的侵华史。但是,西方一些政治家或学者,却经常滔滔不绝地谈论西方列强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功德”,把战争的责任推给中国,把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某些进步记在自己的帐上。美国人丹涅特在论鸦片战争的性质对认为:“战争的原因是叩头!是中国妄自尊大的主张;它不要在相互平等的条件上,而要在君臣之间那种侮辱和卑贱的形式上维持和其余人类的商业交往。”把英国推行殖民制度,对外扩张导致的不义战争,解释为中国落后  相似文献   

5.
亚罗事件     
(一) 一八五六——一八六○年英国、法国和中国卷进一场战争。这场战争被冠以不同的名称。一般来说,不同国籍的人给这场战争起了不同的称号。中国史学家都称它为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史学家倒喜欢称它为第二次英中战争,甚至称它为第二次中国对外战争;还有一些史学家称它为亚罗战争。严格地说,上述名称都有不适当的地方。首先,这场战争不是因为鸦片的纠纷打起来的,尽管在许多方面这场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延续,但称它为第二次鸦片战争仍是不太适当的。归根结底,这场战争是英国经济  相似文献   

6.
鸦片战争(第47页) 一八四○年——一八四二年英国侵略中国的第一次战争。战前英国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严重地毒害了中国人民。面对英帝国主义的经济掠夺和奴役,清政府中林则徐等人在广东厉行禁烟,并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焚烧英国进口的鸦片二百三十多万斤(其中有美商鸦片一千多箱)。英帝国主义借机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腐败的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按照条约的规定,英国除了掠夺二千一百万元“赔款”外.还强占香港作为它侵略中国的基地,强迫清政府开放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五处做通商口岸,等于敞开中国的大门,任凭侵略者自由出入,日后侵略者逐渐在各口岸设置“租  相似文献   

7.
中国革命中的台湾与大陆周文顺鸦片战争中遥相呼应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作为我国东部海防屏障的台湾,也成为主要战场。早在战争之前,英人就企图在台湾获得“立足点”,以便向中国倾销鸦片。①战争爆发后,英国首相巴麦尊则明令侵华英军:在中国东...  相似文献   

8.
蒋廷黻关于鸦片战争的史论观点是:1.英国没有图谋中国的野心,到中国来只是一心一意做生意。2.鸦片战争是由于林则徐禁烟引起的,林是个只顾惜个人名誉而不顾国家安危的伪君子。3.英国的武器精良,技术先进,中国的失败是客观条件早就决定了的。4.中国不懂外交和国际公法,而这是当时解决中国问题的唯一途径。只有琦善懂得外交,他在鸦片战争中是有功的,不该蒙受“卖国贼”的恶名。本文对以上观点逐一批驳,并指出:抗拒英帝国主义的殖民侵略与吸收西方先进技术、工业文明完全是两回事;没有国家主权的独立自主,就不可能有国家的民主自由与平等,因崇洋而产生的失败主义和投降主义必然使中国沦为殖民地;琦善投降卖国的铁案不可翻,林则徐抗英禁烟的气节不可辱。  相似文献   

9.
作为嘉道年间著名的经世思想家,包世臣敏锐地意识到鸦片耗银于外夷是导致银价踊贵的主要原因,果断提出杜绝夷舶与撤关罢税的禁烟措施。包世臣于战前即已留心海外、关注夷情,发出战争警报。鸦片战争期间,包世臣时刻关心着战局变化,以其特有的方式参与反侵略战争,指陈形势,筹划御敌之策,其中“必宜通筹全局”、“以夷攻夷之策”、“草泽中固大有人在”等思想最具时代特点。战争结束不久包世臣即提出总结战争经验的命题,他认为战争失败患在封圻节钺,若言补救,唯在收摄人心、物色人才,这是包世臣民本思想在经历战争之后的升华。  相似文献   

10.
工程哲学兴起之后,工程史研究也开始兴起。虽然从通史角度看鸦片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开端,但中国近现代工程史却应以洋务运动为正式开端,这就出现了“二十年延误”。在洋务运动之前,中国近代史上爆发了三场战争———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战争。从军工产业和军事装备特征方面看,两次鸦片战争是西方近代军工体系和军事装备体系与中国古代军工体系和军事装备体系的战争,而太平天国战争则涉及中国军工体系和军事装备体系“从古代形态向近现代形态的转型”问题。造成中国工程近代化开端“二十年延误”的根本原因是僵化的封建意识形态和封建制度及其运行机制的阻碍和抗拒。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这“二十年延误”的后果严重,教训沉痛。  相似文献   

11.
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以武力叩开了中国的门户。这场战争是英国对华实施“炮舰政策”的一个典型例证。这一政策从酝酿到实施历经八年。其间,英国国内鼓吹发动侵华战争与反战者均大有人在。后者在道义上、舆论上、人数上甚至还占了一定的优势。然而,战争最终仍...  相似文献   

12.
鸦片战争前后美国对华政策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研究近代中外关系史的学者们认为,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美国虽然未直接参与武装侵略,但从战争开始就是英国侵略者有力的帮凶。然而,仔细分析、研究这段历史的有关资料不难发现,当时美国并非简单地尾随英国,充当其侵略帮凶。鸦片战争前后美国的对华政策是以维护美国自身在华利益为宗旨,遵循传统的孤立主义外交方针,着眼于扩大远东国际贸易市场,对中国实行经济和外交侵略,利用英国侵华战争的胜利,在中国攫取了更大权益,并且奠定了此后美国在华推行门户开放政策的外交基础。1 自十八世纪末至鸦片战争前,美国对华贸易自始就是在同英国的竞争中进行的。当时,外国在中国的贸易只限于广州一处口岸。而“美国人在广州只有一个愿望,即保持贸易按照他们的竞争者所享有同样有利或更加有利的条件继续开放给美国人,所谓竞争者主要是英国人。”美国人的这项“愿望”就是利益均占原则,即在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鸦片战争得名原因、“第一次中英战争”称谓存在的缺陷及马克思对这场战争的评述三方面说明鸦片战争这一称谓并不是有的学者所说的“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同志说:“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鸦片战争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开始,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开始。在鸦片战争期间的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中,一部分具有进步倾向的爱国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了他们的反侵略爱国思想,有的还亲身参加到抗英斗争的行列中去,这些士大夫的反侵略爱国思想和活动,是中国人民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斗争的组成部分。这部分士大夫人数不多,影响不小,其主要代表有龚自珍、林则徐、魏源、黄爵滋、包世臣、张穆、陈庆镛等人,本文主要是介绍他们在鸦片战争时期主张禁烟、抵抗侵略的爱国思想。坚决反对英国的鸦片侵略,主张严历禁止鸦片  相似文献   

15.
目前国内对于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认为“鸦片战争爆发于1839年9月4日(道光十九年七月二十七日)的九龙之战。这是由英国侵略者在广东九龙洋面首先开炮引起的。自此以后,战争断断续续地进行了三年,……①这种看法把九龙之战作为“鸦片战争爆发的...  相似文献   

16.
从一八四○年鸦片战争起,中国曾遭外国资本主义一系列的武装侵略。由于当时中国社会制度腐败,经济技术落后,因此,历次中外战争除了后来的抗日战争之外,都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但是,广大中国人民从未屈服,始终进行不屈不挠的英勇的反侵略斗争。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还有许多爱国官兵,进行了认真的抵抗,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气节。林则徐就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这样的爱国者。他奉命在广东禁烟期间,对防务进行了积极、认真的整顿,使当地的国防力量有明显的增强,多次击败了英国侵略者的武装挑衅,保证了禁烟运动的胜利开展。对于他当时整顿…  相似文献   

17.
五六十年代中印边境冲突是世界当代史上的一件大事。这次冲突是印度国内外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印度对英国殖民者扩张主义政策的继承和国内矛盾的激化,是这次冲突发生的主要原因;国际反华势力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国暂时的经济困难则被印度错误地认为是有机可乘  相似文献   

18.
一林则徐不愧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要是他在鸦片战争时期,在广东领导禁烟运动和抗英斗争期间,为谋求“制夷之策”和“富强之道”,开创了中国人了解世界、学习西方之端。新发现的《洋事杂录》,就是林氏在广东期间“开眼看世界”的一份珍贵记录。  相似文献   

19.
迷信开启了屈辱的中国近代之门──鸦片战争失败原因新论王玉德1840年至1842年,英国殖民主义者远渡重洋,对历史悠久、地大物博的清帝国发动了侵略战争。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学术界认为有五点原因①:第一是政治腐败,经济落后,这是失败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0.
距今一百二十多年以前,英国殖民主义者发动了一次进攻中国的侵略战爭。这次战争是英国侵略者实行掠夺和奴役中国人民的殖民主义扩張政策的继续。它的直接原因是由英国公开破坏中国禁烟法令,用武力保护鴉片走私引起的。战爭的正义性,显然屬于中国方面。但是,外国侵略者及其所豢养的反动学者为了掩飾这次战爭的可恥的侵略真相,却一直歪曲事实,顛倒是非,揑造战爭发生的原因是什么通商不自由和外交不平等,把战爭的责任推到中国方面,为英国殖民者的侵略罪行辯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