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功利价值观念与现代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会生活的非功利化为前现代社会的特征,功利化为现代社会的特征。我国现代化的启动在价值观方面的重大征候就是功利价值观念日益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但是,非功利价值(精神价值)和功利价值都只是人类本性需求的一个方面。因此,我们既要借助功利价值的杠杆作用,完成从前现代到现代的转化,又要克服张杨功利价值所带来的杜会问题,达到功利价值(利)和伦理道德价值(义)的双重实现,使两类价值观念双重并行。  相似文献   

2.
审美文化的超功利走向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功利性为先导的当代审美文化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审美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但是由此带来的文化艺术的泛化、大众化和商品化却消解和异化了美学精神。文章阐释了经历了功利场的疲惫转战后,审美文化必将从对美学精神的背离走向融合,把超功利的美学精神作为其核心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信息传播的真实与准确是新闻事业存在的伦理道德基础,信息传播的有效性与广度则是新闻业存在的经济基础.社会转型造成了媒体在寻找受众共同兴趣和极端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暴露了媒体及其从业者职业伦理的失范,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如何实现新闻事业功利与价值的统一是本文探究的本源.  相似文献   

4.
沈从文的文学功利观反对文学的商业操作和政治操作的庸俗倾向,强调文学对于人的灵魂的教育功用.他所关注的焦点是创作规律和作品的艺术质量,这与其艺术人格相互映衬.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技术作为人们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一种方法和手段,具有天然的实存性、显露的过程性、发现的偶然性、深层的内隐性、获取的价值性等特点.技术的使用给社会带来的后果是多样的,或是积极的"生产力"的作用、或是消极的"勾勒姆"(Golem)的作用、或具有推进、反推进的"控制器"作用.必须准确地把握技术的本质和特点,有效地利用和控制技术的功能,趋利避害,更多地为人类社会造福.  相似文献   

6.
韦钦国 《中华魂》2014,(12):54-54
正当下中国,很多家长都向孩子灌输一种所谓的成功教育观念——希望孩子长大后当大官、发大财。为了这一目标,不惜扼杀孩子的兴趣,强迫孩子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周孝正指出,应倡导超功利的家庭教育每个家长都想要自己的孩子当总统,怎么可能?一个国家就一个总统。让孩子快乐地长大,长大后能  相似文献   

7.
罪刑法定,是现代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本文试图从理论法学的层面探讨罪刑法定思想产生、形成、发展直至成熟的曲折历程,剖析理性主义和功利主义这两种价值理念对罪刑法定思想的重大影响,从法的价值论这一独特视角揭示罪刑法定思想的丰富内涵和价值趋向.  相似文献   

8.
鲁迅肯定、主张文学艺术的功利性。创作是为了改造社会和改良人生。他的小说创作 ,实践着他的文艺功利性的主张。鲁迅小说是我国民主革命的一面镜子 ,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写出了中国的特别国情 ,形象地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鲁迅又以独特的审美方式、审美结构完成创作 ,感染读者 ,折服人心。审美价值受到功利的制约 ,功利价值又是建立在认识价值的基础上 ,而认识价值又是通过审美价值表现出来 ,最后达到功利价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非功利的追求合乎社会发展趋势 ,功利性追求则满足了社会的现实需要而成为普遍的社会行为。我们不能放弃非功利的追求 ,否则新一代建设者就不能在目前的社会困境中找到出路 ;我们也不能离开功利化的实现 ,否则人们的创造行为就失去直接的驱动。如何才能实现两者的统一呢 ?本文从鲜明地体现这一矛盾的教育领域展开解决矛盾的探索 ,以奠基说、迁移说、媒介说、潜力说概括了中外学者关于使培养心灵的自由教育与培养技能的职业教育实现统一的各种论述 ,强调非功利的追求要在探索其对功利实现的促进与变革基础上去贯彻 ,而肯定功利实现的意义要在非功利的追求所确定的新的价值观上去认识。  相似文献   

10.
百年文论"功利与审美纠缠"的理论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文振 《南都学坛》2005,25(1):63-67
百年文论在文学价值问题上始终存在着"功利与审美纠缠".在这一理论表象背后,隐含着共同的"功利主义"文学价值取向.它实际表征着百年文论在文学价值观理论建设方面的某种残缺.面向中国文学的当代发展现实与未来的文论建构,应当在更为深刻的理论探索中实现文学价值观念的转变,建立以审美价值为中心的多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1.
文化的权力之争——论传播符号的崇拜与贬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作为人类社会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现象,是多种符号积累和沉淀的产物.符号的基本功能在于表征(representation),各种不同的符号承载了文化的不同含义.晚近的"文化研究",强调文化是意义的生产和解释,由此特别注重语言和符号在文化中的中心地位.人作为符号的动物,在不同的时期都会对不同的符号产生崇拜,而每一次媒介以及传播符号、传播方式的革命都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的变化和影响.论文阐述了文化传播史上的符号崇拜与贬抑,揭示了其背后隐藏的文化权力之争.  相似文献   

12.
人们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来调整实践活动的方向与方式,从而改变社会发展和文明演进的路向与前景。中国目前正处于以市场化、工业化和现代化为发展目标的社会转型期。中国社会发展需要增加科学价值内涵,也需要增加人文价值内涵,以造成良好的能够保证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持续进步的科学环境和人文环境。因而要坚持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双重导向,否则将造成失衡乃至畸形的社会文明。中国社会进步当然需要确立功利性价值观,但决不能拒斥非功利性价值观,在转型期应注重文化价值、精神价值、遵义价值取向,正确引导社会的价值评价,从而使社会发展同时获得物质文明的坚实的现实基础和精神文明的超越的理想品格。  相似文献   

13.
周华诚 《社区》2011,(17):29-29
有个德国人来到中国,在广西的大山里生活了十几年,他过着拉牛耕田、挥锄种菜的简单生活,把免费教育当地孩子、跟孩子们在一起打闹作为自己的人生乐趣。  相似文献   

14.
从引述回应式看汉语习语构式的贬抑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意义不仅可以固定地依附在词语上,还可以固定地存在于句法结构之中。句法结构的情感意义不总是其组构成分情感意义的简单相加。比如“X什么X(哭什么哭)”、“X个Q(呵个头)”、“还X呢(还温柔呢)”这类构式的贬抑义,就与其用于引述性回应中肯定与否定的不对称性及其所在句式的语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功利价值与伦理价值是人类价值天平上两种最基本的,也是根本的价值取向。功利价值与伦理价值取向的内在矛盾,深刻表明了人类社会发展总是处在历史与道德二律背反之中。新世纪我国功利价值与伦理价值的冲突, 主要表现为道德优先与利益优先、效率优先与社会公正、发展与稳定、经济合理性与社会合理性、经济生活专门化与社会生活多元性的矛盾冲突。我们的任务是面对冲突进行合理的价值选择, 坚持价值分析与历史分析相结合, 实现道德与历史的统一; 科学划分和界定功利价值和伦理价值的评价范围, 使求“真”与求“善”在矛盾对立中达到统一; 坚持科学理性与道德理性并重,架构科学与人文的桥梁。  相似文献   

16.
“德”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南宋永康学派的陈亮提出了颇具特色的功利德论:反对理学空谈道德性命之说,肯定道德的功利性。在伦理层面上,主张“功到成处,便是有德”,提倡才德并美、济时达务的理想人格;在政治层面上,主张德化为本,杂王霸、会事功的富国强兵之说。陈亮的功利德论在中国古代“德”范畴的演进历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我们全面理解道德的内涵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作为学生的人际互动的一种主要形式 ,师生互动对学生发展和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国外有许多研究都已表明师生互动的质量是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师生互动的质量直接影响儿童各方面的发展。师生互动不仅具有重大的发展价值 ,而且具有很大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8.
玛莎·C.努斯鲍姆以政治哲学家的视角和公共知识分子的责任对美国的功利教育展开批判,创造性地提出培养具有全球意识的世界公民教育的人类发展模式;面对功利教育的弊端,建构了培养人性的大学通识教育变革的能力治疗进路;为实现教育对寻求有尊严的生活的正义进路,发出大学通识教育的变革呐喊:以尊重他者和学习非西方文化的人文策略,来尊重每一个学生身上的理性分析和道德判断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活跃的想象力和对他人苦难处境的理解感受力。  相似文献   

19.
梁启超的"功利"说,是"功利主义在中国"的最完美的表现形式。基于与西方功利主义发展不同的时代背景,梁启超在"救亡图存"的时代中,用他的功利思想对传统的利义之辨作了新的理解。他的"功利"说的基石是边沁的功利主义,他充分肯定了"乐利"是人的本性和最大多数人最大幸福的原则,并结合墨子的实利主义,对功利思想加以创新,墨子的"天下之利","利人就是爱人"的思想,把功利主义的利己主义引向了利他主义。从接受西方功利主义思想的"利己"目的,到提倡墨子学说,转变为"利他"目的,梁启超完成了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的转化,也为他的"民德"理论奠定了解释的基础。"利他"就是"利己"。人有着"自利"的本性,单单提"利他"是不可取的,但如果能让人们把"利他"和"利己"相联系,才能给人的"利他"行为一定的动力。所以,"道德"就是"利群",给于道德以利益原则的解释。道德不再是空洞的,而是具体的,关系利益的,这在道德学说中可谓是迈进了一大步。但相比于西方的"为个人利益找到道德依据"的功利主义来说,梁启超的"功利"只是建设新道德的基础,却不是新道德的全部内容。所以,梁启超的功利说就是实现德性的一种功利的原则,远远还没有上升到"主义",只能是一种关于"功利"的学说罢了。  相似文献   

20.
产权伦理作为经济伦理的基础,是调节人们之间财产权利关系的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也是调整人们产权关系的一套规则体系。它通过不同的价值取向来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产权伦理的功利价值,促成经济利益最大化;产权伦理的道义价值,促使自利行为公益化;产权伦理的文化价值,促进物性文化人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