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封龙山位于河北省元氏县和石家庄市鹿泉区的交界处,它是一座文化之山。两千多年来,以封龙山及其附近山岳和村镇为依托而开展的人类活动促成了封龙山文化的产生、积累、承传与发展。该文以封龙山文化为研究对象,统计并核实封龙山文化的基础数据,梳理封龙山文化的层次结构,揭示封龙山文化的内在特征。研究表明,封龙山文化是一种多元性地域文化,其具体内容涵盖面很广,包括石刻文化、教育文化、艺术文化等。封龙山文化由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和心态文化层构成。封龙山文化主要有五个内在特征,即历史悠久、气质高雅、结构完整、载体丰富、充满生命力。封龙山文化因教育文化和科学文化而别具风华,研究封龙山文化对促进优秀地域文化的承传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夷夏东西说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华 《东方论坛》2004,(1):107-112
海岱龙山文化与岳石文化是一脉相承的 ,中间除有一段时间上的缺环之外 ,不存在所谓的“断层”。岳石文化与海岱龙山文化以及更早的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前后相继 ,都是东夷族先民创造的文化。从主体文化发展的角度来讲 ,先夏有夏 ,亦有东夷。海岱龙山文化与辽东半岛地区同时代文化以及中原龙山文化在较早时期就已开始了文化上的交流 ,其中海岱龙山文化与辽东半岛地区的龙山时代文化在文化面貌上基本相同 ,应属同一文化谱系 ,而作为其后续文化的岳石文化亦应属于同一族属。中国古史的研究特别是族属的研究应该开展多学科的交流与合作 ,充分把握考古学文化的内涵 ,不能简单对应 ,也不能盲目否定。  相似文献   

3.
龙山文化的主要特征是黑陶,黑陶中以蛋壳黑陶杯为主要代表。酒器制作的精羡,说明中华酒文化已经达到新的高度。龙山文化主要是东夷族的文化,这一文化奉行鸟图腾,龙山文化器物中大量的鸟形设计是这一崇拜的说明,鸟是凤凰崇拜的前身和附属。龙山文化遗址发现的丁公陶文是最早能够成立的文字,虽然不多,但能说明它已进入文明期。龙山文化遗址祭坛、宫殿、宗庙遗存的发现说明当时已经有国家政权的存在了。龙山文化是最后一个史前文化形态,实际上它不仅叩开了夏代的大门,而且已经登堂入室了。  相似文献   

4.
2016年盛夏时分,我们对河北省著名学者梁勇先生就燕赵文化和封龙山文化进行了深入采访。梁勇先生详细介绍了燕赵文化的地域特性、文化构成和文化特点,指出燕赵文化是京津冀历史上博大精深的文化精华和重要的文化镜鉴,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形势,用燕赵文化唤起京津冀地区的文化共识和文化本底的归属感,在文化共识、文化共同归属感的基础上,提高京津冀协调发展的文化协同。同时,梁勇先生也为石家庄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如何依托封龙山文化、传承封龙山文化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5.
山东龙山文化生产技术初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山东龙山文化有一组鲜明的文化特征,这是以先进的生产技术为基础的,代表了当时的“高科技”水平,对我国东方地区文明的起源以及对周边地区也有重要的影响.本文拟就山东龙山文化各生产领域中的生产技术进行分析、讨论.作为理解山东龙山文化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特殊作用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龙山文化玉器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4000年左右。主要从龙山文化玉器中最具特色的玉礼器入手,由立体造型、平面纹饰两大方面来分析龙山文化玉礼器所蕴含的审美特质,探讨史前龙山文化玉器形式之外的精神文化内涵与审美意蕴,从而使考古器物和文艺美学得到有机结合,并为中国史前审美意识的研究开辟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党明德在《龙山文化的发掘和两汉济南城的西迁》一文中认为:城子崖龙山文化遗址的发掘有两个意义,一是在理论上,它的发掘发现了城子崖文化与安阳殷墟文化的继承关系,大致理清了中国文化自有的系统和来源,从此宣告了“中国文化西来说”的破产;二是在城子崖龙山文化的发掘中,摸索出了一套田野考古的工作方法,彻底改变了一向由外国学者控制考古的局面,为中国考古学的建立起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8.
龙山文化是因山东龙山镇城子崖遗址而得名的一种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学文化,主要分布在山东及其邻近地区。关于这一文化的探讨,虽然自1930年发现至今已有近六十年的历史,但由于近年才开始进行规模较大的科学发掘和比较全面地公布资料等基础工作,所以,若就深度,广度以及系统性诸方面而言,龙山文化的研究只能说是刚刚起步。本文的讨论,主要是通过对呈子、姚官庄、尚庄等典型遗存的解析,以解决龙山文化本身的阶段性变异和地域性分类问题。同时,也想以此而就考古学文化的类型学研究,尝试性地提出一种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河南龙山文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夏文化是当前史学界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围绕着这个问题的讨论中,有不少同志认为:河南龙山文化或者它的晚期阶段应是夏代初期文化,这种意见引起了很多人的巨大兴趣。但是关于河南龙山文化本身,还有许多问题意见并不一致,尚在争论之中。为了探索夏代文化,这里仅就河南龙山文化的分期和类型,以及该文化的族属问题,作一粗浅的分析,谬误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中国国家文明起源的问题,我国学术界十分重视对夏文化的探索,但至今尚无定论。早在解放初年,范文澜同志曾经假设山东济南附近龙山镇城子崖遗址所代表的龙山文化是夏朝文化。新中国成立三十多年以来,考古学方面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其中之一就是可以确定,城子崖所代表的典型龙山文化(或称山东龙山文化)与河南、陕西等地方的所谓龙山文化来源不同,不是一个系统。我认为,典型龙山文化确是夏朝文化,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简略的说明。  相似文献   

11.
千百年来,人们都把中原地区视为中华文化的发祥地。认为黄河是我国古老文明的摇篮,中华民族的象征。但是,本世纪二十年代,这个传统观念遇到了挑战。仰韶、大汶口,龙山,河姆渡,良渚等一大批史前文化遗址的相继发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崭新而真实的史前世界。特别是代表我国史前文化最高水平的龙山文化的问世,使我们对中华文化的源头有了一个新的解释。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指出:“从大量的地下文物得到证实,龙山文化和夏、商文化有明显的继承关系,在龙山文化衰落以后,夏、商文化  相似文献   

12.
从古文献与考古资料看夏文化的起始年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代文献记载,氏族社会末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曾发生过一场持续时间较长的洪水。这场洪水最后由大禹治服,为其子启建立夏王朝奠定了基础。考察这场洪水结束的时间,对确定夏王朝建立的年代有着重要的意义。从黄河中下游地区目前已知的龙山文化遗址分析,龙山文化时期没有发现大的文化断层。到龙山文化晚期至二里头文化时期,除豫西嵩山地区地势较高外,豫东、冀南及整个山东半岛地区龙山文化突然中断。与此同时,辉县孟庄龙山城址发现洪水冲毁城墙的现象,鲁西地区成组的龙山城址也随之消失。上述地区也都是文献记载洪水发生与淹没的地区,因此文化出现断层。而豫西嵩山周围因地势较高,使那里的人们躲过了洪水,龙山文化在继王城岗四期之后,发展成王城岗五期文化,进而形成新寨期二里头文化。所以夏文化应开始于豫中地区,以登封王城岗五期和禹县瓦店四期为代表的时期。  相似文献   

13.
郑州商文化,是商代前期的文化遗存,这一文化,下与殷墟文化相衔接,上则与豫北翼南的晚期龙山文化有源流关系,其发展的历史时期比较长,因此,对这一文化进行分期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对郑州商文化的分期研究,从五十年代即已开始,随着考古资料的不断丰富,分期研究也不断深入,目前已经建立了分期的序列。但是,大家对这一分期,还存在着不同的分法,分期的名称和含意都有所不同。现在本文拟对这一分期研究作一综述,并略抒己见,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东夷文化,自西周以来.有一个“落后论”的传统观念.这个传统观念.一直流传了长达三千年之久.直到本世纪三十年代初.山东城子崖和两城镇龙山文化的发现.才引起人们对“落后沦”传统观念的怀疑.五十年代末.泰安大汶口文化的发现,引起学术界对东夷文化的极大关注.此后不久,山东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这一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序列的确立,完全证明了东夷文化是东夷族独立创造的、与中原地区不同的、具有独立系统、独具风格特点的灿烂文化.东夷人的史前文化并不比中原同期文化落后.且在某些方面具有领先的地位.光辉灿烂的东夷文化都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相似文献   

15.
山东是古代东夷族聚居所在,东夷族的原始文化在此应有大量的遺存,现在有无发现?另一方面,山东又是“典型龙山文化”的主要分布地区,这种原始社会晚期的攷古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应当反映古代某个人们共同体的活动,他们在古史传说系统中,应该属于哪个部落或部落联盟?这是山东古史研究中两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題。在我看来,这也可能就是一个问題:古代东夷族的原始文化应该向“典型龙山文化”中寻找,而“典型龙山文化”应该就是古代东夷族的一种原始文化遗存。古史传说与攷古文化应该结合起来,它们往往是某个部落或部落联盟的活动,在特定的时期内、在特定的地区里不同的表现形式:前者是人们对于古代生活的记忆,长期口头流传。到了较晚的时期才被记录下来;后者则是那些人们劳动与社会生活的直接的物质文化遺存。古史传说自昔口耳相传,当有根据,而且经过语言的概括,对于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不可不信;但缺点也正在于此,哪些是荒誕的神话,哪些是信史,哪些是原始史料,哪些又是后人附加进去的东西,往往难于区別,因此又不可全信。至于攷古资料则与之相反,它们是古代社会直接的物质文化遺存,真实、具体、丰富,最为科学,  相似文献   

16.
我国出土过很多甲骨,多是热卜类型,以致于许多学者认为,中国的骨卜主要属于热卜类型.20世纪末以来,在山东省区域内发现了数量颇夥的龙山文化时期的“刻文骨”,其用途与性质则应是龙山文化时期冷卜遗物,其骨刻文为冷卜之兆象而非古文字.理解了以上这一点,对于我们重估巫教在中国文明起源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对于弥补龙山文化研究上一些“知识谱系”的不足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7.
山东龙山文化是山东地区古代文化发展索链上的重要一环。自从1928年首先在章丘县龙山镇城子崖遗址被发现以来,特别是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文物考古工作者几十年的辛勤工作,现已发现六百多处山东龙山文化或含有山东龙山文化堆积的遗址,先后对其中的数十处进  相似文献   

18.
岳石文化来源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问题的提出1960年,考古工作者发掘了山东平度县东岳石村文化遗址,发现了一种与典型龙山文化风格不同的文化遗物。由于当时认识上的局限性,仍把它划归为龙山文化①。直到1979年发掘牟平照格庄遗址以后,才有人提出了“岳石文化”或“东岳石类型”的命名②。通过近年的工作,考古工作者大体搞清楚了岳石文化的基本面貌。其分布范围包括今山东省的大部分地区:东达半岛东端及附近岛屿,北到胶济线附近,西至豫东地区,南抵苏皖北部。在这广阔的地域内,经过调查和发掘的遗址已达数十处。其中主要有平度东岳石、牟平照格庄、益都  相似文献   

19.
岳石文化的类型划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世纪三十年代,在山东省历城县(今属章丘县)龙山镇的城子崖遗址发现了属于岳石文化的遗物,但由于当时认识上的局限性,并未把其与龙山文化区别开来。1960年,发掘山东省平度县东岳石遗址,出土了一批单纯的岳石文化遗物,尽管当时指出这类文化遗存“具有独特的风格”,但发掘者还是得出了“属于龙山文化”的结论。进入七十年代,岳石文化遗存又有不少新的发现,逐渐引起了学术界  相似文献   

20.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蕴藏着丰富的古文化遗存。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这个地区做了一定的调查和发掘。其中,调查和清理的几处龙山文化的土窑洞,各具特色,这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土窑洞。研究这些不同时期土窑洞的布局、结构,探讨其建筑技术特征,是深入研究龙山文化所必不可少的。然而,迄今为止,尚未有人对土窑洞作过分期研究。现在,我根据已发表的资料,结合个人实际考察以及调查现今山西境内土窑洞的情况,对土窑洞作具体的分期研究。晋南地区的龙山文化,可分为四期。(详见拙作《试论晋南龙山文化的分期》,《山西大学学报》1986年第三期增刊34页至41页)。目前所公布的土窑洞资料,分别属于第一期至第三期。现按时间先后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