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认为,美国要获得并维持网络空间霸权地位,必须遏制中国崛起。约翰·米尔斯海默(John J.Mearsheimer)的思想背离了中美关系的现实,却给我们分析中美网络关系开拓了新的分析途径。从进攻性现实主义角度分析中美在网络空间的关系,有助于帮助我们理解中美如何管理网络空间安全关系。进攻性现实主义过分强调进攻性战略,而忽视规范、制度和国际组织的作用,显示了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对分析中美网络空间关系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的最著名代表人物是约翰·米尔斯海默,其<大国政治的悲剧>是一部有关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的经典著作.其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是在"权力"与"大国政治"两个概念的互动过程中确立其理论内涵的.  相似文献   

3.
进攻性现实主义是一种具有较强政策内涵的理论。一旦美国依进攻性现实主义思维行事,则会对中国的和平崛起产生较大负面影响。为此,中国应该转换国家安全战略,加快中国国际身份建构和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同时还必须发展必要的保护自己战略利益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进攻性现实主义与古典现实主义以及结构现实主义有着一脉相承的继承性,但在此基础上也有所超越。该理论承认国家是国际关系唯一行为体;国际政治是处于无政府状态下的安全竞争;军事力量至关重要。同时,该理论还重新诠释了国家追求权力最大化的目的性;重新定义权力,是指具有可度量的标准等。  相似文献   

5.
米尔斯海默的进攻性现实主义有整体理论分析框架及其赖以建立的基本假定。进攻性现实主义强调国家行为受到体系或结构的影响,同时也不否认大国追求最大化权力的本性所具有的意义。米尔斯海默的“非现实性”主要体现在其悲观主义的逻辑基础上。探讨进攻性现实主义的“非现实主义”逻辑,有助于我们把握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的实质,也有助于我们理解新时期美国东亚外交战略实践的困惑与悖论。  相似文献   

6.
原航 《理论界》2007,59(10):184-186
权力是进攻性现实主义的核心概念,探讨其代表人物米尔斯海默的权力概念有助于深化对其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的认识。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他把对权力概念的定义集中于资源的一端;在可以用作权力的资源里面,强调有形的部分;在有形的资源里,只强调财富和军力;潜在权力是并且只是基础,最后转化成的军力才是有效权力。相对于现实主义大师汉斯·摩根索与肯尼思·沃尔兹,他的权力概念高度简约又狭窄,在此基础上的进攻性现实主义论述是不完备的。  相似文献   

7.
传统现实主义认为,在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的情况下,作为国际关系行为体的国家为了自己的安全利益必然采取“自助”原则,从而陷入无法自拔的“安全困境”中。对于传统现实主义所描述的这一国际政治的基本特征,理想主义者、进攻性现实主义者和建构主义者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自己的解析。  相似文献   

8.
米尔斯海默提出的进攻性现实主义具有独到的建树。米尔斯海默的理论观点来源于现实主义,同时也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开辟出一条具有自身特点的路径。米尔斯海默的历史观是建立在其对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结构分析,以及对单元国家的基本特征的分析上。米尔斯海默不仅关注理论的分析和研究,还十分关注分析美国的对外政策以及国际格局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9.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美日关系在远东地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两国关系又在很大程度上为两国外交理念所左右。战后初期,美国外交充满了自由主义因素,日本的外交则深受现实主义的影响并富有进攻性。受此影响,美日两国在太平洋岛屿问题和中国问题上分歧严重,双边关系也随之恶化。共和党政府上台后,现实主义开始主导美国外交,而日本迫于内外环境的压力,其外交更多地展现出防御性现实主义的色彩,积极与美国改善关系。这种外交理念的变化使得两国协调一致并解决了诸多争议性问题,促成了双边关系的缓解。  相似文献   

10.
基辛格和尼克松从现实主义的思想出发,结合美国的实力以及面临的国际环境,提出了美国的外交战略的"宏大构想".体现这种"宏大构想"的尼克松主义强调通过缓和来重新建立世界政治的均势.结束越南战争、中美关系的改善、美苏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的谈判、美国同盟国关系的发展等,都是实施缓和战略的重点.而缓和战略的实施对冷战的转型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从 1 999年夏季起 ,朝鲜掀起一轮积极的全方位外交攻势 ,这是朝鲜根据国内外形势做出的适宜的外交战略调整。其影响是正面积极的。由于得到众多国家的欢迎和支持 ,其前景是光明的 ,但也受到美国东北亚战略等因素的掣肘  相似文献   

12.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经典文献提供了解释国家行为的两个外交政策理论--经典现实主义和防御型现实主义.经典现实主义认为,国家扩张是因为它能够扩张;而防御型现实主义认为,国家扩张是因为它不得不扩张.而扎卡利亚的"政府中心型现实主义"理论,在保留了经典现实主义核心内核的同时,认为外交政策是政府制定的,而不是作为一个整体的国家制定的.三种理论对于正在崛起的中国,将有很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米强  李峰  刘瑞 《兰州学刊》2009,(1):202-205
克林顿时期,美国经济创造了连续10年的繁荣;布什上台之后,美国经济在经历了“9·11”带来的低迷之后,重新步入高速增长的轨道。其中,美国的经常项目的逆差对于美国经济的增长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之下,美国奉行的强势美元政策在弥补经常项目逆差,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进而促进美国经济的发展方面都发挥了强大功效;而布什采取的美元贬值策略,更深刻体现了强势美元相机而动、能屈能伸的强势特色。新的世界经济背景决定着美国对于世界经济的影响力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有所增强。中国有着同美国不同的国际收支格局。中国存在着经常项目的大规模顺差,而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地位决定了中国没有自行决定人民币强势或者弱势的能力。目前,中国利用经常项目顺差最为现实的途径是引进高新技术,这能够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长久稳定的增长动力。  相似文献   

14.
冷战后国际关系与美国外交政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冷战结束以后国际政治发生的巨大变化是由苏联解体和国际权力结构的失衡所造成的。在失去了苏联的制衡之后,美国的行为越来越表现出肆意妄为和粗暴蛮横的特征。美国用先发制人战略取代威慑和遏制战略是错误的,布什政府的单边主义政策只能使美国在世界上越来越孤立。国际均势的恢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国际体系的均势最终将会实现。  相似文献   

15.
京津冀一体化府际合作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构建有利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府际合作机制,就成为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京津冀地区相关人员关于京津冀一体化信息的了解程度以及京津冀府际合作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为探索构建京津冀一体化的府际合作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论政治现实主义的理论基础及其历史局限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关系的错综复杂、国际形势发展的复杂多变对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政治现实主义理论提出了挑战,国际政治经济及全球社会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现象,也由此促成新现实主义理论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体现布什外交思想和大战略的“布什主义”不仅在美国国内外政界引起相当大的争议,而且在美国社会科学界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争论。这场争论的核心就是,布什主义究竟是美国外交思想的一场革命,还是美国外交传统的继承和发展。美国历史学家和政治学家展开了相当激烈的争论,显现了“布什主义”所具有的重要的社会和学术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丁尔纲 《阴山学刊》2003,16(3):37-43
历史地看,文化生产及其产品由单一社会属性发展为兼具商品属性,是由市场决定的。它和文化市场的复杂关系也相伴而生。这种复杂关系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负面作用的突出表现除国际文化市场的商业攫取外,主要是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渗透甚至侵略,还伴之以理论攻势与误导。新时期以来,我们的文化发展成就辉煌,但也面临市场冲击下的严峻局势。党积新时期20余年的领导经验,提出了一整套理论、方针、政策、规范,制定了配套的机制与措施,对错误文化思潮做了有力的抵制与斗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