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重建当代价值认同的致思理路和方法解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人类社会所凸显价值认同问题,是在对当代认同遇到的挑战而出现的焦虑和危机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深刻反思的一个问题,即反思价值认同的问题。从主体的角度看,虽然当代价值认同的困境和危机主要表现在个人、群体和类主体这样三个层面,但就当前来说,最为困扰人们的危机是个人的价值认同危机和群体(民族国家)的价值认同危机。因此,重建价值认同,最重要的是在个人和群体两个层面和纬度展开。而要想使这种价值认同的重建成为一种活生生的现实,还需要解决好一系列的方法论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三大学科视野统合了“身份认同”研究概况。身份认同是个体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连接点。在心理学学科中身份认同研究强调独特的个体认同与鲜明的群体认同。在政治学学科应用中身份认同先是表现为族群文化身份,而后在民族国家中出现了公民认同与族群认同之间的张力,又在全球化浪潮中遭遇多重身份困境。在社会学学科中身份认同研究重视“身份”这一外在化标识,进而从制度安排与社会流动两个角度探讨面对社会身份系统的剧烈变化,群体如何在当下的社会结构中回应身份归属问题。  相似文献   

3.
网络人际交往的伦理困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空间为人际交往提供了不同于物理空间的虚拟场所。网络数字化、符号化表现出的虚拟性特质遮蔽了人们的真实面目,使人际交往陷入伦理困境。具体表现为:网络身心分裂导致自我同一性的丧失;网络人与人的疏离加剧,加深了群体认同危机;自我与群体的认同危机带来多元价值观的泛滥,这也是“去中心性”的后现代主义文化在网络空间施展的结果,缺乏同一性、普遍性的道德原则、规范的规导,交往行为势必走向无序。  相似文献   

4.
和谐社会的三个层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和谐社会,本质上就是人的和谐,人是类性、群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所以,和谐社会也就有类的和谐、群体的和谐、个体的和谐这样三个层次。类的和谐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作为整体的内部和谐;群体的和谐表现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谐以及国家内部各群体之间的和谐;个体的和谐则表现为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和谐以及个体内部的身心和谐。  相似文献   

5.
交往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之为人的根据,是人的社会性的根据。在马克思看来,交往是人类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如何交往,决定了人的发展,交往的发展变化使得人的发展也表现为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强调交往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强调个体不能离开群体而生存和发展,并不意味着为追求社会的发展而牺牲个人的发展。研究全球化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也应该立足于马克思所倡导的交往视角。全球化作为一种新的交往方式,它加强了各国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各民族的科技、文化交流,使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交往进一步密切,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防工业全球化已成为一种世界性趋势。从经济视角来看,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在国防工业全球化中是一种合作竞争关系。本文通过简单的博弈论分析,认为如果发展中国家国防工业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则发达国家一般不会与其进行军事技术合作。为打破这种困境,我国国防工业参与全球化时应在自主研发、军购渠道、军售市场等方面做出应变。  相似文献   

7.
人既是个体(自我)又是类(群体),自我与群体如何适当定位,是社会面临的永恒问题。作为人伦的关注者,儒家自先秦开始,便对群己关系作了原则的阐释。尽管儒家并不否定个体,但就总体而言,群体的认同无疑压倒了自我的确认,这种群体原则在尔后的正统化儒学(特别是宋明新儒学)中逐渐衍化为整体主义的价值取向。然而,至明清之际,与历史的剧烈变迁相应,传统的群己之辩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后者从一个侧面折射了明清之际儒家价值观的转换。  相似文献   

8.
现代社会与自我认同焦虑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现代化作为一项不断颠覆现有行为方式的进程,将不确定性的关系注入到了人类事务当中,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和评估所面对的一切。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在自我同一性的解构、归属感的匮乏、感性欲望的膨胀当中,深陷于自我认同焦虑的困境。如何建构一种新型的自我观,从而为解决现代人的认同焦虑奠定理论基础,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风险社会中的价值认同困境主要表现在价值目标的缺失、行为失范以及“有组织地不负责任”等方面。导致价值认同困境的原因,在于风险社会本身的不确定性、复杂性以及人们的“自我保护”等。风险社会不必然带来价值认同的崩溃,仍然存在价值认同的需要和构建价值认同的可能,这也为我们提供了重新修正和完善价值体系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剖析了 2 0世纪 4 0 - 70年代中国作家的革命英雄情结的心理生成机制 :由于外在的文化压抑 ,导致了创作主体内在的文化心理焦虑 ,由此产生了文化认同和人格认同的心理需求 ,从而在创作主体的文化人格心理结构中形成了一种集体化的理想自我———革命英雄人格。其次 ,进一步分析了这种革命英雄情结在具体的文学创作中得以外化的主要文本策略———理想化运作 :在叙事文学中表现为创作主体在共时和历时两个层面上对人物形象展开理想化塑造 ,在抒情文学中表现为创作主体的个体身份感的丧失和群体身份感的膨胀。  相似文献   

11.
王成兵 《学术论坛》2006,1(11):52-54
全球化和认同是目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提出,现代性正内在地经历着全球化的过程,而全球化必然冲击着人的固有的认同根基。现代生活的社会力量往往是一种导致不稳定的和从根本上进行解构的力量,它摧毁了人们从以前生活中获得的意义感。同时,全球化对认同的关键性成分的冲击,尤其是对认同的连续性和差异性的冲击,对当代认同危机的发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1.就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论)对人的研究来说,长期以来存在一个缺点,就是只注意阶级,忽视了类与个性的研究。“类——群体(阶级、民族等)——个体”本来是人的三种存在形态,但由于种种原因(“阶级斗争为纲”是主要的),人们产生一种误解,以为历史唯物论只讲阶级,讲类和个体(个性)就是“离经叛道”。由于这种情况,马克思主义哲学竟背了“黑锅”,它被指责忽视了“人”。其实,在马克思那里,类和个性本来是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的。所以单就人的问题的研究来说,历史唯物论也有必要“回到马克思”。  相似文献   

13.
国家认同教育是一种培养公民对国家形成稳定认同感的教育形式。国家认同教育具有维系国家稳定性存在和个人本体性安全的价值。面对经济全球化和逆全球化交织、价值多元化和单边主义交错的复杂时代趋势,国家地位受到冲击,国家认同教育面临着一些困难。为应对这种变局,新时代国家认同教育有必要从国家的制度性优化、社会的公共性赋予和公民的反身性筹划等路径来进行变革。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开始加速发展的全球化进程与现代化进程之间是一种延续关系还是呈现出某种断裂关系,这是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就全球化的目前阶段而言,全球化还主要表现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全球扩张,很大程度上还是现代化的全球延伸和扩展过程。但同时由于全球化与现代化之间存在着参与主体的不同、塑造的认同模式不同、对个体生活层面产生的实质性影响不同等诸多差异,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全球化将会开辟一种新的社会图景。  相似文献   

15.
论人的自我意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意识”,是人的群体与个体对自身的地位、自主性、影响力的一种自觉意识。自我意识是人们精神生命之核心,是人作为人的首要品质,人和社会的发展与自我意识的发展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东西方哲学与社会发展的相关区别性,证明了这一判断。在西方,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经过充分的分化,首先是人与自然的分化,人的群体自我意识因此觉醒。然后是个体与群体的分化,人的个体意识因此觉醒。在东方,这种分化是不充分的。东西方哲学的区别根源于社会发展程度的区别。自我意识的发展促进着社会的发展,人的群体自我意识的确立,使人能动地认识和改进自然;人的个体自我意识的确立,使人意识到自己的潜在,从而为发挥个体对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自我意识包含着对于传统意识和价值观念的批判性审视,使个人超越历史传统而站在时代的前沿。当一批具有高度自我意识和新思想的先进分子的奋斗得到了大众的响应,唤起了新的时代精神时,社会就前进了一步。自我意识的作用具体地表现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的发展中,它是促进观念变革和人格发展,开发创造潜能、推进政治民主化和实现文化换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骞真 《北方论丛》2021,(4):50-56,167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一部随着交往而展开的一系列人类活动的历史.从早期氏族社会的形成到如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交往"始终是个体群体化和群体社会化的主要演进方式.随着交往全球化的深化与变革,当代社会的交往关系陷入新的困境,人类命运面临着新的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它是以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为目的的全球性交往新形式,不仅从理论上,更是在现实中实现了对当代交往关系的合理性重构,是对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青 《阴山学刊》2012,(6):85-88
差异是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是类的存在方式。类本质在人与自然的差异中产生,是人类的生存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又以类认同为中介,从类差异走向群体差异再向个体差异发展,最终走向类的和谐——类本位的"复归"。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与21世纪中国经济伦理的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新文 《河北学刊》2001,21(3):28-31
经济全球化同样意味着伦理的全球化。中国加入 WTO并参与经济全球化 ,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中国对全球伦理的认同和承诺。这种全球伦理以契约伦理为典型特征 ,因而对以德性伦理为特征的中国传统儒家伦理构成了冲击和挑战。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基础带来的变革 ,2 1世纪的中国经济伦理必须以契约伦理为基础 ,进而吸收儒家德性伦理的合理方面。在中国经济伦理重建的过程中 ,企业界、政府界和学术界都应发挥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对妇女健康的影响及其理论框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试图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出发 ,针对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和社会性别制度对男女两性社会的规范 ,在理论上探讨经济全球化对妇女健康产生影响的模式。经济全球化对任何一个国家、社会的影响都具有双重性 ,一方面 ,它给社会中的某些群体和个人带来了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另一方面 ,它也给社会中的另一些群体和个人的生活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困难。本文提出的理论框架 ,力图从理论上全面认识经济全球化给妇女健康带来的影响 ,并为我国在加入全球经济体系、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 ,如何维护妇女权益 ,提高妇女地位 ,推动男女平等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是指世界上备民族以全球为空同展开的生存与发展的交往活动.广义的民族认同,是指个体对于自己所处的民族文化、民族历史和民族国家的认同.近代以来,全球化作为中国人生存的大地,显现着中国人的存在意义.全球化为现代中国人的民族认同提供了自由主义视城、民族主义视域和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视域等思想资源.全球化作为中国人的生存背景,对中国人民族认同产生积极的作用.全球化对中国人民族认同的价值有三:激发中国人向民族普遍性提升;激活中国人民族意识、权利意识,凸显中国本位;推动中国人民族认同逐步走向民族性和全球性相统一的成熟并且彰显中国人民族认同的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